不忘初衷
「晨钟暮鼓,悠传衲子家风;静思精舍,结来法华因缘。」上人与早期随其出家之三十多位常住师父座谈,听取众人分享出家因缘及心得,勉涵养宗教情操、守住清净心,进而带动全球慈济人力行「佛法生活化,菩萨人间化」之志业,使慈济法脉源远流长。
变中的「不变」
「时间过得很快,转眼间出家已四十多年岁月。早期跟随着我修行的弟子,至今也有四十一、二年了,一路跟着我建立慈济、拓展四大志业。回首来时路,实步步艰辛。」
四十多年后的现在,精舍常住众愈来愈多,上人表示:「大家虽然来自不一样的环境,但都有共同的心志和目标─或是嚮往自力更生的出家生活,或是肯定付出为人的救世志业。而今,是否仍能保持出家初衷呢?」
上人嘆言人生一世,时日有尽、路途有终。「日子一天天过去,岁数年年增加,体力随着年月渐渐消退,一切都在变异之中。但有一项是地老天荒永不改易者─心。任凭生生世世、来来去去,修行人之心,要永远守住清净无染的本性。」
尽管出家过程坎坷、做慈济困难重重,上人表示四十多年来,修行之心始终不变。精舍早期以多种手工维持生活,不论是车婴儿鞋、缝手套或做纸尿布,上人皆亲身与大家共同投入工作。而今因为志业繁忙,上人怀抱着对慈济人的感恩心,每月在外行脚,故不能再如往昔与大家共作息。
「但我依然顾守好自己清净的心、遵循出家人的本分。我的心可扩散出去关怀天下苦难苍生,又能很快收摄回来在自己的本分上,时时以感恩心应对人事,不居功亦不贪求虚幻之名。四十多年如一日,这是我真实的心境写照,也是我今生足堪安慰之事。」
上人说及自己这一生并不为什么,但为天下苦难付出;听到众生得离苦,就是最大的回报和欢喜,「这是发自内心深处永恆的法喜!」
真诚如一,贯彻到底
上人强调,既入慈济宗门,就要守住慈济宗旨。「慈济宗门的宗旨为何?人间菩萨道!将佛陀的教法落实人间,教人在生活中力行佛法,这就是人间菩萨的使命。」
佛陀来人间为的就是教化众生,众生有心灵空虚需要救度者,亦有物质欠缺需要救济者。以佛法来启发富有者的爱心是「教富」,带动富有者去帮助贫困者是「济贫」;教富济贫志业不是个人力量能成,上人希望号召天下人承担天下事。
「时代在变,空间也在变。尽管有形的环境时刻在变异之中,但盼大家荷负如来家业、永传慈济法脉之修行心志,要贯彻到底!要真诚如一!」上人殷切勉众:「不论时间有多长、不论路途有多远、不论遇到何种境界,这分心志与初衷,必定要坚定不移!」
上人开示于2005年4月17日
本文摘自:《慈济月刊》462期
「晨钟暮鼓,悠传衲子家风;静思精舍,结来法华因缘。」上人与早期随其出家之三十多位常住师父座谈,听取众人分享出家因缘及心得,勉涵养宗教情操、守住清净心,进而带动全球慈济人力行「佛法生活化,菩萨人间化」之志业,使慈济法脉源远流长。
变中的「不变」
「时间过得很快,转眼间出家已四十多年岁月。早期跟随着我修行的弟子,至今也有四十一、二年了,一路跟着我建立慈济、拓展四大志业。回首来时路,实步步艰辛。」
四十多年后的现在,精舍常住众愈来愈多,上人表示:「大家虽然来自不一样的环境,但都有共同的心志和目标─或是嚮往自力更生的出家生活,或是肯定付出为人的救世志业。而今,是否仍能保持出家初衷呢?」
上人嘆言人生一世,时日有尽、路途有终。「日子一天天过去,岁数年年增加,体力随着年月渐渐消退,一切都在变异之中。但有一项是地老天荒永不改易者─心。任凭生生世世、来来去去,修行人之心,要永远守住清净无染的本性。」
尽管出家过程坎坷、做慈济困难重重,上人表示四十多年来,修行之心始终不变。精舍早期以多种手工维持生活,不论是车婴儿鞋、缝手套或做纸尿布,上人皆亲身与大家共同投入工作。而今因为志业繁忙,上人怀抱着对慈济人的感恩心,每月在外行脚,故不能再如往昔与大家共作息。
「但我依然顾守好自己清净的心、遵循出家人的本分。我的心可扩散出去关怀天下苦难苍生,又能很快收摄回来在自己的本分上,时时以感恩心应对人事,不居功亦不贪求虚幻之名。四十多年如一日,这是我真实的心境写照,也是我今生足堪安慰之事。」
上人说及自己这一生并不为什么,但为天下苦难付出;听到众生得离苦,就是最大的回报和欢喜,「这是发自内心深处永恆的法喜!」
真诚如一,贯彻到底
上人强调,既入慈济宗门,就要守住慈济宗旨。「慈济宗门的宗旨为何?人间菩萨道!将佛陀的教法落实人间,教人在生活中力行佛法,这就是人间菩萨的使命。」
佛陀来人间为的就是教化众生,众生有心灵空虚需要救度者,亦有物质欠缺需要救济者。以佛法来启发富有者的爱心是「教富」,带动富有者去帮助贫困者是「济贫」;教富济贫志业不是个人力量能成,上人希望号召天下人承担天下事。
「时代在变,空间也在变。尽管有形的环境时刻在变异之中,但盼大家荷负如来家业、永传慈济法脉之修行心志,要贯彻到底!要真诚如一!」上人殷切勉众:「不论时间有多长、不论路途有多远、不论遇到何种境界,这分心志与初衷,必定要坚定不移!」
上人开示于2005年4月17日
本文摘自:《慈济月刊》462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