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一天的生活中,离不开感恩。我们现在要听法,我们也就是要感恩--因为在过去二千多年前,世尊出现在人间;他为了众生而修行;因为修行而成等正觉,觉悟了,成佛了,说法了。
但是人生的法则,八十岁就入灭了,所以佛陀入灭,那就是涅槃了。这个时候就是在僧团里面,就公推出大迦叶尊者来召集大众;就是希望人人,将佛陀过去讲过去的法,透过大众集合起来,能让佛陀说过的法传递下去。
然而,又是什么人,可以将佛陀所讲的教法再叙述,可以让人人记忆更又再深些?当然就是公推阿难尊者了。所以阿难尊者重说这些经,经文的开始就是「如是我闻」。
现在我们看到经文一开头的「如是我闻」也就知道--「这就是我阿难,在佛的身边,听佛所说的教法。在某一个地方,与什么样的人说话?什么样的人,心有什么疑问,来向佛请教;佛陀应机逗教,为什么样的人说法?这是我阿难,在佛的身边所见所闻,现在又再向大家叙述一遍。」
因为这样,所以我们今天才有经可听。
昔世尊示入涅槃,大迦叶即集众,今者宜先结集,佛所说经教,勿令佛法速灭。
所以有这样的一段话:「昔世尊示入涅槃,大迦叶即集众,今者宜先结集。佛所说经教,勿令佛法速灭。」
虽然在经典里,我们可以看到,这部经与这部经应该是同样的意义,这个法不断重复。但是我们就要知道,译经的时代,口传说这么把它记录下来,这当然就无法说能够真的保存非常完整,或者是一气呵成,当然就没办法。
要能够传到中国,也要看有什么样的因缘,能够在这个天竺,就是在印度啊,这样有人来传教;或者是在我们中国,发心的僧伽、出家的大德。比如说:义净、法显,很多位,他们也是要去取经。但是最宏伟的时代,应该就是这一位,是从龟兹国来的,鸠摩罗什法师;还有是从我们中国去,取经回来的玄奘法师。
除了这二位以外,实在是还有无数、无数的法师,来来回回,这样经过了丝路。祖师大德通往印度、中国二边的道路,这样来传,把经藏传来中国;还又要再翻译。这个翻译的功夫,不是很简单啊!
我们现在就说,《法华三部》。 《法华三部》就是说,把它归类属于法华系统。与《法华经》有关系,前后有《无量义经》,还有《观普贤经》集,前后这二本经,就会合入在法华部的里面。
这整套经,是不是先译《无量义经》?再译《法华经》?再译《观普贤经》呢?有没有同一人?
既是不同人,又是不同时间,只是后来的祖师大德。他们在研究这个经法时,感觉说「哪一本经,应该与《法华经》有关。」就好像天台智者大师,他研究法华部,他就同时也会引出了《无量义经》。
到底《无量义经》,是什么时候翻译的?南北朝时代的萧齐,天竺三藏昙摩伽陀耶舍所翻译的。
另外,据传说是宋文帝的时代,有一位昙摩蜜多,译出了《观普贤经》一卷。
这是在《法华经》,译后的四、五十年间,也就是在这个时候,相隔没多久,在那个南齐高帝的时代,那时候就是昙摩伽陀耶舍,这位是从天竺来的。他可以通我们,中国某一省的语言,南方的语言,所以他就开始来翻译,这《无量义经》一卷。
若这样说它译经的时间,《法华经》在前面,《无量义经》是在后面翻译。之后在研究这个佛法,要把经如何归类整理好这部经所属的系统?
就好像我们说《阿含经》,到底什么时候说《阿含》,是不是在四十几年后,佛陀就都不再说了呢?不是。 《阿含》应该就是在开始时,佛陀对这个根机不整齐的人,他设这个方便教,其实一路来,也是同样观机逗教啊!但是,这个观机逗教的分类,后来就慢慢整理、整理啊,从这种比较观机逗教,这个因缘果报等等…比较小品的教法,就慢慢把它归类、归类,归类来到这个《阿含部》。
再来就是《方等》了。 《方等经》开始,就是又再进阶。就看到说,已经跟佛修行有一段时间了,听佛陀的教法了,不只是要独善其身;开始也有感觉到,这个佛法里面,应该有更加深的道理。佛陀已经看到有人再追求,除了说因缘果报、人啊、事啊,有人想要探求道理了,所以对这种根机的人,就开始讲《方等经》了。
但是同样过去在阿含时代,也有利根的人。佛陀应该也有向他说很深的道理,可以接受的。
这过去讲的,或者是未来一路来,无论在般若时、在法华时,相信佛陀面对着,日常生活有人来请教等等…同样也有从这个方等,像是小根器,又再有心想要探究道理,这种人说的话。后来的人,把它归类在方等的部门。
那当然《般若经》,就又再更上一层楼,他就是开始谈「空」!过去说「有」,那比较重在空性类,后来的人就把它归类在「般若」,这是完全要属于智慧。
就像我们有科学类,有哲学类等等…就这样慢慢把它分类,所以变成了有五时。这种阿含时,或者是方等、般若、法华、华严,其实无不都是佛陀的说法。
总而言之,本来是佛陀应机逗教所开示的内容,后来的人慢慢去把它归类起来。所以这个「时」,也是这样归纳下来的。
就好像我们现在仔细分课程,较低或者是中等的,或者是高等的教法,这就是应根机。小学、中学、大学,同样的意思;还有研究所、硕士、博士,同样的意思。
所以从这样的这个分类,把《无量义经》、《观普贤经》,就与《法华经》来归纳起来。所以后来的人,就用这个《无量义经》,视为我们《法华经》的开经;要说《法华经》之前的开经。而将《观普贤经》算为结经。
其实《观普贤经》,与《法华经》里头也有关系。因为希望人人,除了能够走入人群,也要重视内修啊。所以《观普贤经》,就是如何忏悔?如何好好修行这个教法?所以,这《观普贤经》也是重要啊,所以它称为结经。
这《无量义经》的内容,到底有几项?大家每天就在诵《无量义经》,大家应该知道了,那内容分为三品。那就是〈德行品〉、〈说法品〉、〈十功德品〉。
大家应该一直在诵了,希望大家诵《无量义经》,就要口诵、意要想。我们要用很虔诚的心,要诚意。看经文,用口大声念出来,从我们自己的耳朵再听进去,再回归在我们的诚意。这种虔诚,这是我们诵经,应该要去体会经文的内容。
《无量义经》三品里面,最重要它的含意--就是佛陀因为众生「性欲无量故,说法无量;说法无量故,义亦无量。无量义者,从一法生,其一法者,即无相也。」
《无量义经》:性欲无量故,说法无量;说法无量故,义亦无量;无量义者,从一法生;其一法者,即无相也。
为什么佛陀会讲这个《无量义经》?因为要为讲《法华经》预做准备!
这就是因为众生的这个性欲无量。众生人人这个习性,慢慢受世间的欲染所薰习去了,所以造成了芸芸众生的苦难。所以佛陀为了,要来适应众生的根机,所以佛陀就要说法无量。这就是刚才跟大家说的。
其实佛陀这四十几年间,不管是很深的法,他开始就讲众生与佛平等,与佛具足同样的智慧。这种一针见血、开门见山这种的教法,佛陀开始就说了;但是就是众生听不懂,所以佛陀就开始说法无量。所以无论是小教,或者是中等根机的教法,或者是上根机的,在那个时代全都有。
每一天之内,人家若有烦恼来请教;或者是想不开来请法;或者是正好因缘遇会,佛陀对机说法,同样深浅全都有。无量的根机,佛陀就是用无量的法来对治,所以说法无量。
因为「说法无量」,所以「义亦无量」--那个说出来的法,因为不同的人,意义不同。
有时候会说:「师父对什么人说这样…对什么人说那样?」对啊!因为他们的烦恼不同啊,所以对他们说的话也是不同。
我们在做的事情,这件事情应该这样,这件事情应该要那样做。虽然有不同,不过,他有共同的道理在。所以我才会常常说:「对事,事若圆、理就圆了;人要做得圆满,人若圆,圆满,道理就圆了。」所以对人说话可以很圆满,那个就是道理啊!
无论对什么人说话,对什么人说的,不同的事,跟他说可以说到圆满来,就只是一项道理啦。
其实「无量义者从一法生」,那个法,就是那念真理!其实这个理不出于「空中妙有,妙有真空」。这就是佛陀他的智慧,用这种非常微妙的道理,从那个空的道理来把它说为有,循循来把他善诱,让大家听得懂,能够改变了自己的习气呢。习气改变了,归为一性,与佛平等的性。
众生这个欲念,来薰习我们的习气;从本性变成了习气。要用种种的方法回归,把他的习气一一去除,回过来一性。
所以「义」,这个一法生,就是这个本性清净的法。清净的智慧,可以针对芸芸无量的众生,人、事、物去分析;把这些人事物分析之后,再回归回来,就是一法、一道理。
其实种种的人间事事、物物,其实是无相。其一法者即无相也,所以本来人间就是这样,这么的单纯--「无相,无人相,无我相,无寿者相」等等…
但是偏偏我们人人,都是要执相。所以《无量义经》、《法华经》,都是要教导人人该如何「将已经形成了的习性,如何去把它破除?」所以就有这个《无量义经》。那大家、我们要用心去体会,体会无量义的教法,就是来自于一法。
佛陀要将芸芸众生,习气很重,性欲很重,如何教导他?让他回来一条路?那就是大菩提道。所以他就要循循善诱,所以我们要用心好好把它纳受。
我们若是多用心,就能够回归佛的本怀,体会到佛陀一性的清净,请大家要多用心啊。
出处:http://moya.iyard.org/bin/view/Blog/BlogEntry1677
但是人生的法则,八十岁就入灭了,所以佛陀入灭,那就是涅槃了。这个时候就是在僧团里面,就公推出大迦叶尊者来召集大众;就是希望人人,将佛陀过去讲过去的法,透过大众集合起来,能让佛陀说过的法传递下去。
然而,又是什么人,可以将佛陀所讲的教法再叙述,可以让人人记忆更又再深些?当然就是公推阿难尊者了。所以阿难尊者重说这些经,经文的开始就是「如是我闻」。
现在我们看到经文一开头的「如是我闻」也就知道--「这就是我阿难,在佛的身边,听佛所说的教法。在某一个地方,与什么样的人说话?什么样的人,心有什么疑问,来向佛请教;佛陀应机逗教,为什么样的人说法?这是我阿难,在佛的身边所见所闻,现在又再向大家叙述一遍。」
因为这样,所以我们今天才有经可听。
昔世尊示入涅槃,大迦叶即集众,今者宜先结集,佛所说经教,勿令佛法速灭。
所以有这样的一段话:「昔世尊示入涅槃,大迦叶即集众,今者宜先结集。佛所说经教,勿令佛法速灭。」
虽然在经典里,我们可以看到,这部经与这部经应该是同样的意义,这个法不断重复。但是我们就要知道,译经的时代,口传说这么把它记录下来,这当然就无法说能够真的保存非常完整,或者是一气呵成,当然就没办法。
要能够传到中国,也要看有什么样的因缘,能够在这个天竺,就是在印度啊,这样有人来传教;或者是在我们中国,发心的僧伽、出家的大德。比如说:义净、法显,很多位,他们也是要去取经。但是最宏伟的时代,应该就是这一位,是从龟兹国来的,鸠摩罗什法师;还有是从我们中国去,取经回来的玄奘法师。
除了这二位以外,实在是还有无数、无数的法师,来来回回,这样经过了丝路。祖师大德通往印度、中国二边的道路,这样来传,把经藏传来中国;还又要再翻译。这个翻译的功夫,不是很简单啊!
我们现在就说,《法华三部》。 《法华三部》就是说,把它归类属于法华系统。与《法华经》有关系,前后有《无量义经》,还有《观普贤经》集,前后这二本经,就会合入在法华部的里面。
这整套经,是不是先译《无量义经》?再译《法华经》?再译《观普贤经》呢?有没有同一人?
既是不同人,又是不同时间,只是后来的祖师大德。他们在研究这个经法时,感觉说「哪一本经,应该与《法华经》有关。」就好像天台智者大师,他研究法华部,他就同时也会引出了《无量义经》。
到底《无量义经》,是什么时候翻译的?南北朝时代的萧齐,天竺三藏昙摩伽陀耶舍所翻译的。
另外,据传说是宋文帝的时代,有一位昙摩蜜多,译出了《观普贤经》一卷。
这是在《法华经》,译后的四、五十年间,也就是在这个时候,相隔没多久,在那个南齐高帝的时代,那时候就是昙摩伽陀耶舍,这位是从天竺来的。他可以通我们,中国某一省的语言,南方的语言,所以他就开始来翻译,这《无量义经》一卷。
若这样说它译经的时间,《法华经》在前面,《无量义经》是在后面翻译。之后在研究这个佛法,要把经如何归类整理好这部经所属的系统?
就好像我们说《阿含经》,到底什么时候说《阿含》,是不是在四十几年后,佛陀就都不再说了呢?不是。 《阿含》应该就是在开始时,佛陀对这个根机不整齐的人,他设这个方便教,其实一路来,也是同样观机逗教啊!但是,这个观机逗教的分类,后来就慢慢整理、整理啊,从这种比较观机逗教,这个因缘果报等等…比较小品的教法,就慢慢把它归类、归类,归类来到这个《阿含部》。
再来就是《方等》了。 《方等经》开始,就是又再进阶。就看到说,已经跟佛修行有一段时间了,听佛陀的教法了,不只是要独善其身;开始也有感觉到,这个佛法里面,应该有更加深的道理。佛陀已经看到有人再追求,除了说因缘果报、人啊、事啊,有人想要探求道理了,所以对这种根机的人,就开始讲《方等经》了。
但是同样过去在阿含时代,也有利根的人。佛陀应该也有向他说很深的道理,可以接受的。
这过去讲的,或者是未来一路来,无论在般若时、在法华时,相信佛陀面对着,日常生活有人来请教等等…同样也有从这个方等,像是小根器,又再有心想要探究道理,这种人说的话。后来的人,把它归类在方等的部门。
那当然《般若经》,就又再更上一层楼,他就是开始谈「空」!过去说「有」,那比较重在空性类,后来的人就把它归类在「般若」,这是完全要属于智慧。
就像我们有科学类,有哲学类等等…就这样慢慢把它分类,所以变成了有五时。这种阿含时,或者是方等、般若、法华、华严,其实无不都是佛陀的说法。
总而言之,本来是佛陀应机逗教所开示的内容,后来的人慢慢去把它归类起来。所以这个「时」,也是这样归纳下来的。
就好像我们现在仔细分课程,较低或者是中等的,或者是高等的教法,这就是应根机。小学、中学、大学,同样的意思;还有研究所、硕士、博士,同样的意思。
所以从这样的这个分类,把《无量义经》、《观普贤经》,就与《法华经》来归纳起来。所以后来的人,就用这个《无量义经》,视为我们《法华经》的开经;要说《法华经》之前的开经。而将《观普贤经》算为结经。
其实《观普贤经》,与《法华经》里头也有关系。因为希望人人,除了能够走入人群,也要重视内修啊。所以《观普贤经》,就是如何忏悔?如何好好修行这个教法?所以,这《观普贤经》也是重要啊,所以它称为结经。
这《无量义经》的内容,到底有几项?大家每天就在诵《无量义经》,大家应该知道了,那内容分为三品。那就是〈德行品〉、〈说法品〉、〈十功德品〉。
大家应该一直在诵了,希望大家诵《无量义经》,就要口诵、意要想。我们要用很虔诚的心,要诚意。看经文,用口大声念出来,从我们自己的耳朵再听进去,再回归在我们的诚意。这种虔诚,这是我们诵经,应该要去体会经文的内容。
《无量义经》三品里面,最重要它的含意--就是佛陀因为众生「性欲无量故,说法无量;说法无量故,义亦无量。无量义者,从一法生,其一法者,即无相也。」
《无量义经》:性欲无量故,说法无量;说法无量故,义亦无量;无量义者,从一法生;其一法者,即无相也。
为什么佛陀会讲这个《无量义经》?因为要为讲《法华经》预做准备!
这就是因为众生的这个性欲无量。众生人人这个习性,慢慢受世间的欲染所薰习去了,所以造成了芸芸众生的苦难。所以佛陀为了,要来适应众生的根机,所以佛陀就要说法无量。这就是刚才跟大家说的。
其实佛陀这四十几年间,不管是很深的法,他开始就讲众生与佛平等,与佛具足同样的智慧。这种一针见血、开门见山这种的教法,佛陀开始就说了;但是就是众生听不懂,所以佛陀就开始说法无量。所以无论是小教,或者是中等根机的教法,或者是上根机的,在那个时代全都有。
每一天之内,人家若有烦恼来请教;或者是想不开来请法;或者是正好因缘遇会,佛陀对机说法,同样深浅全都有。无量的根机,佛陀就是用无量的法来对治,所以说法无量。
因为「说法无量」,所以「义亦无量」--那个说出来的法,因为不同的人,意义不同。
有时候会说:「师父对什么人说这样…对什么人说那样?」对啊!因为他们的烦恼不同啊,所以对他们说的话也是不同。
我们在做的事情,这件事情应该这样,这件事情应该要那样做。虽然有不同,不过,他有共同的道理在。所以我才会常常说:「对事,事若圆、理就圆了;人要做得圆满,人若圆,圆满,道理就圆了。」所以对人说话可以很圆满,那个就是道理啊!
无论对什么人说话,对什么人说的,不同的事,跟他说可以说到圆满来,就只是一项道理啦。
其实「无量义者从一法生」,那个法,就是那念真理!其实这个理不出于「空中妙有,妙有真空」。这就是佛陀他的智慧,用这种非常微妙的道理,从那个空的道理来把它说为有,循循来把他善诱,让大家听得懂,能够改变了自己的习气呢。习气改变了,归为一性,与佛平等的性。
众生这个欲念,来薰习我们的习气;从本性变成了习气。要用种种的方法回归,把他的习气一一去除,回过来一性。
所以「义」,这个一法生,就是这个本性清净的法。清净的智慧,可以针对芸芸无量的众生,人、事、物去分析;把这些人事物分析之后,再回归回来,就是一法、一道理。
其实种种的人间事事、物物,其实是无相。其一法者即无相也,所以本来人间就是这样,这么的单纯--「无相,无人相,无我相,无寿者相」等等…
但是偏偏我们人人,都是要执相。所以《无量义经》、《法华经》,都是要教导人人该如何「将已经形成了的习性,如何去把它破除?」所以就有这个《无量义经》。那大家、我们要用心去体会,体会无量义的教法,就是来自于一法。
佛陀要将芸芸众生,习气很重,性欲很重,如何教导他?让他回来一条路?那就是大菩提道。所以他就要循循善诱,所以我们要用心好好把它纳受。
我们若是多用心,就能够回归佛的本怀,体会到佛陀一性的清净,请大家要多用心啊。
出处:http://moya.iyard.org/bin/view/Blog/BlogEntry1677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