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7 June 2010

静思晨语 - 2010年6月7日 - 41 - 法者·道之规范







「佛者,觉也;法者,道之规范;道者,路也,行者通达之径。」

我们大家都是学佛者,我们要学佛的什么呢?觉,就是觉悟。

佛陀觉悟的法,并没有什么样的困难--「一念心转,凡夫即成觉者」。说得这么容易,到底还是有很多要磨的地方。

佛者觉也,法者道之规范;道者路也,行者通达之径。

好像我们在要染污时,那就很快;要洗干净时,那就很困难了。一块布要把它弄脏,一点黑墨喷一下,瞬间它就黑掉了;但是你想要再把它洗干净,那就是要用很多的方法,也要出很多力气。到底要用什么样的方法,才能把它洗干净?到底要用多少力气?

同样地意思,就是「法者,道之规范」。

意思就是说,我们凡夫在「一念无明生三细」,非常微末的烦恼,这么产生出来。生生世世这念的心,不只是污染没有及时把它洗干净,还不断一直累积着;长时间的污垢肮脏,这样不断地污染过来,已经是那么久了。所以要清除,要把它净化,那就没那么简单了!

所以佛陀慈悲,累世倒驾慈航,这样来人间要教化众生。所以在千经万论很多的经典,佛陀就是一直在说--「道理是一项,就是一念心。」光是说要化度--来感化我们,把我们这念心,从那烦恼的彼岸,要把它拉过来清净的此岸;这是一种度化。但是我们人就是这样过来又过去,过去又再过来。

其实一句话说:「爱河千尺浪,苦海万重波。」彼岸、此岸的中间,我们要渡过去,就是很坎坷、很危险。因为我们世间的陷阱很多,你要如何能平平安安,不会去踏到陷阱,能够走过这条路?

就好像在渡河,千尺的浪,那就是「欲」。爱欲像波涛一样,一点点的无明风一吹,那个浪潮就很高了;若是功夫不好,这样就把它再淹下去,就沉下去了。所以必定要有方法,才有办法从此岸到彼岸;这是我们要学的法。

所以《金刚经》里说:「法如筏者。」用方法要来度他,就好像一个竹筏;这竹筏,这艘船,小小的船要在那个地方,把他渡过来,能够安全度到达了。

不过有的人还是很执着,执着在那种法里。所以「法如筏者」,就是说我们利用这个法,把我们的心度过去,我们的心就不要执着在这个法。所以筏就好像一艘船,一个工具让我们过去后,我们就要放弃,才不会那艘船还卡在岸边;或是我们在岸边无法上船去。意思一样。

跟我平时在说:「前脚走,后脚放。」走路的方法也是这样,你前脚踏出去,后脚若没有放,哪有办法在向前走去呢?这走过去之后,我们的脚并没有黏在路上;脚若黏在路上,那就无法前进。

不管是用一艘小竹筏,以及我们的脚走在陆地上,都是一样的方法。

用很多种做比喻,比喻我们在这个烦恼的地方,要如何可以到清静的地方?这都是一样的比喻。很多很多比喻的方法,为的就是要设法能适应人的根机?适应得了的,他拿去就能用;适应不了的,怎么说都没办法。

尽管我们知道我们不对,尽管我们相信佛陀跟我们说的--「众生,佛都是平等。」我们有与佛同样,那种心包太虚,这么的寂静清澄,没有烦恼的境界;尽管我们都知道,但是我们做不到。

偏偏整天,心就是烦恼,整天我们就是人我是非,我们就是这样,无法跳脱出烦恼。

要怎么办呢?既然相信了、知道了,我们就要好好静思,把心静下来,好好来思考--我是经过了这样、这样的静心思维,所以我能发现到我的智慧,用之无量。

看来无形,用起来就是无量。我是用什么样的方式?第一就是要静思。我们要去相信之后,好好来思考佛陀跟我们说的教法;一直传到现在,到底我们要如何把日常的生活,用在这个法里?或是把这个法用在我们生活里、法用在生活中?

这就是我们要将佛陀的教法好好静思--「哦!我想到了,我现在心很烦恼,我要如何去除烦恼再精进。」

就好像孩子,这个孩子放学时,看到大家在打电动玩具,他很快,众生的习性,就被外面这样诱引去了。

但是老师教过他静思语一句话:「好人不能少我一个,坏人不能多我一个。」他脚刚要踏进去,脑子里想到这句话时,赶快前脚抽回来,转个身赶快跑啊!跑回家。

回去做什么呢?看到他的弟弟也回来了,「哦!家里自己的房间那么乱!」赶快邀弟弟:「来!妈妈那么忙,我们的房间好像牛棚一样。来!赶快清扫一下。」书包放好,清扫里头,看起来他的心很凉爽,跟弟弟说:「有没有干净多了?舒服多了?」弟弟也:「嗯,舒服多了。」看!自度度人。

一句话,本来他就是跟一般的孩子一样,都要进去了,只是因为一句话,这叫做:「法。」

老师这么跟他说:「好人不能少我一个,坏人不能多我一个。」这么简单的话,就能把一个孩子的心拉回来。不只拉回来,他把这个法,「好人不能少我一人」,所以妈妈那么忙,我要赶快替妈妈来做好事,扫好家里。

你看!这叫做「思」--「静思」。我们把心静下来好好思惟,万一我们若有习气浮起来时,行动中,要赶紧制止,这叫做「静思」,这叫做「法」。

所以佛陀觉悟的法,很多是用在我们众生群中。他用无数的法来教育众生;这么多的法,看我们日常生活如何来用它。我们若用在我们心里,我们就能再给别人用;自度度人,能度人就是生活中有法。

所以「法者,道之规范也」。路就是这样走,要从此岸到彼岸去;或是要从凡夫到佛的境界,这条路要如何走?就是要用方法。

所以「法者,道之规范也」,这个法就是如何教我们走怎样的路;所以「道者,路也」,道就是路;「行者,通达之径也」。

看看缅甸,这个国家因为灾难,所以慈济人秉持着佛陀的爱、慈悲,不管是慈济的志工,或者是建筑委员、医师等等…合起来去到这个国家,去带动这个国家的人,打开那分爱心,实行在佛的道路上。

我们的医师去义诊,孩子来看病。看到这个孩子戴维妮,这么的幼小,她这样缺少了营养。

这个孩子的家庭又是如何?所以问旁边的人,旁边的人跟他说:「这个孩子的家庭情况,父亲往生了;母亲再嫁,抛下这么幼小的孩子。不只一个,有两个,幼小的孩子来带更小的妹妹。」

看看这种的家境很可怜,慈济人又要去关怀他。陪着孩子回到家里,这怎么是家呢?忍不住问:「到底妳们如何生活?」孩子就这么说:「我就是这样住。」

「那晚上呢?那么暗,你们都没有电灯,你们要怎么办?」「我们早早就睡了。」

「妳们若是要去厕所呢?」「就借月亮的光。」

「若是下雨,屋顶都破成这样,妳们要怎么睡呢?」用小小的手指头指向那里去,「就在那里。」

慈济人抬头看,这片,一点点而已,又没有墙壁,草又烂掉,这怎么行得通?也会漏雨! 「妳们要怎么睡?」没办法,躺着就是这样,两个人紧紧地抱在一起,任由雨这样下,真的很可怜。

但是要去他们家有路吗?没有路,都是水、烂泥地,要怎么走?慈济人去找两根竹子铺下去,这么走过去。虽然没有路,她们也很自在,就是一根竹子、二根竹子,她们可以在上头跑着走。这就是练出来的功夫,路虽然坎坷难走,不过生在这个环境中,她们走起来也很好走。

不过有一位她的表姊十七岁就很了解,怕这些志工不曾走过这样的路,说:「来,换我牵妳。」她站在竹子上,来牵不曾走过这种路的师姐,牵慈济人走过长长的竹子路。这也就是渡。

你看那么难走,不过她们要活下去,她们的环境就是这样;她可以在反过来,让他们好好安全走过竹子路,不再踏进污泥污水里。

看!人生的路不就是这样吗。所以要如何能够通达这路径?要靠彼此互相相度。

佛陀就跟我们说:「借事练心。」我们到了那个地方,看到那么无常的气候,雨说来就来了,不调和时,过量的大雨,过量的大风,损害了那么多人的家园,甚至损失那么多的生命。

我们看到这种的无常,很快就消灭掉了无数的家园、生命;我们可以自我警惕,提升我们的精进,这就是道理。

或是看到,也是有这样生下来之后,小小孩还很稚嫩就把他放弃。

就好像戴维妮她的妈妈,再怎么辛苦,也应该要把她们养大。但是世间不应该做、没道理的事情也是很多,所以她把她们抛弃了。同样虽然她把她们放弃,同样再去嫁,应该还是没有比较好;很久、很久才这样捧一点米,回来给她的这两个女儿。她若是不要再嫁,是不是不用偷偷摸摸回来看女儿?是不是不用很久才捧一点米回来?她可以带在身边。

「既然我生了孩子,我应该要养她们。」这叫做道理。不过凡夫无明,所以放弃她的孩子。

你说她都不爱吗?她也是久久的、三不五时,也会这样偷一点米回来。所以为什么要做得这么辛苦呢?过去那边是不是再生孩子呢?家境是不是好过呢?这就叫做「凡夫心」。

这些「凡夫心」,要如何能让人人变成了人的心?人的心就是有天性之爱,再将这天性之爱的烦恼,如何把她度过来就是菩萨。

所以我们看到这个境界,我们要警惕我们自己,这就是见事入理;也就是我常说「见苦知福」。我们要如何来惜福?要如何来造福?这是「行者,通达之径也」。

很多都是要用法来比喻。人生这个生活中的过程,如何提高警觉来静思?如何走入人间群众中的道路去?所以慈济路不离开人间,在人间不离开佛法。

所以心中有佛,那就需要静思了;行中有法,那就需要慈济了。所以我们若能这样,才能入这个实行道。所以人人要多用心!

出处:http://moya.iyard.org/bin/view/Blog/BlogEntry1672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