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陀来人间,无不都是为了--「开示悟入」--令众生得到、佛的知见。
希望我们人人能够体会众生皆有与佛平等的知见,人人若能进入与佛同等的见解,那就是回归清净本性。
是法甚微妙,难见难可了,一切众生类,无能知佛者。
不过,「是法甚微妙,难见难可了,一切众生类,无能知佛者。」听起来会觉得比较无奈,因为佛陀的教法真的是很微妙,真的是「难见难可了」;所以,一般的凡夫,要如何能见解佛的知见呢?所以众生多数都无法见解。
不过,不也是常常都在说:「本来是很平易、平常、简单的事,怎么会那么困难?就是众生的知见受了污染,所以要真真正正深入佛的知见,必定要经过了这段修行的过程,要学会如何去除烦恼习气。」
大家听起来都说:「师父每天也都是这么说。」对,佛经每天也是这么说,所以我们就是依道说法--「佛陀的心灵风光怎么过来?就是这条路。要如何走这条路的方法?就是这样…」所以众生必定要有耐心。既要学道,必定要用法;有法,才有法度,才能得度。
我们说过,心灵的清净,必定要到达静寂清澄的境界。我们的心若能静寂清澄,自然听话、看人,无不都是法。
这种的无量法门,本来就在我们的生活中,本来就在我们的周围中。开口动舌无不是法,举手动足无不是法。何况看人!
我们若能将此心境,回复得那么的清净,自然「无量法门、悉现在前;得大智慧」,就「通达诸法」了。所以我们一定要看对这条路,我们听入这个法,依法实行那就对了。
《无量义经集选》:晓了分别,性相真实,有无长短,明现显白,无碍辩才,常转法轮,微渧先堕,以淹欲尘。
所以下面这段文就又这么说:「晓了分别,性向真实,有无长短、明现显白。无碍辩才,常转法轮;微渧先堕,以淹欲尘。」
「晓了」就是「明白」的意思。我们就能很明白,原来佛法就是如此浅显,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、在我们以智来分别一切。
不是只是说:「我知道、我知道…」只是知道,这叫做「知识」。就像是知道这个东西叫做叶子,这叫做草,那朵叫做花;各有名,它是各有相。这是草的相,这是叶的相,这是花的相…这样都还只是「知道」。
因为从小到大,看到东西,人家就告诉我们「这是什么… 这是什么…」从小到大,我们所经过的时间、空间,所看到名相,已经人家教过我们,所以我们能知道那些名相。
但是,「智」就不同;智就是分别,不管什么草、叶、花、菜,一切的植物,分别起来,里面的性相不同。天地万物各有性、各有相。这「相」和「性」,它真正真实,所以说是「性相真实」。
所以有时会觉得,光是在文字上面,要来解释里头的道理,真的是困难。所以佛的知见,难知难可了。佛陀这么简单说一句,要让我们用很多文字相,来分别解释,没有那么简单。
比如说,过去也听到我们的教授在介绍--「某种的植物能预防癌,某种的植物能治疗…」等等。到现在还是不断不断在研究,或是在人体中,什么样的病…现在知道,我们的这个血液中,或是我们的骨髓中,里头有什么样的干细胞,能治疗怎样的中风。还有什么叫做出血性?什么叫做肿瘤?同一样东西,他能从里头去把它分析到,不同的病症对治。这生理学、物理学,这实在是很奥妙。
佛陀已经,老早就这么告诉我们了--这种「分别晓了,性相真实」。这种的智慧,真的是「通达诸法」。
宇宙的大觉者,这种无量法门,无法去算计的法,应该全都通达。就是因为这样的智慧,他已经晓了分别了,性相真实了。
我们凡夫,看山是山、看水是水。若开始学道时,了解到了道理,也会分析性质,所以变成了「没有了,你不要说山、不要说水,山非山、水非水。」
然而可真的是「法山非山」呢?原来山就是山!但是,只是在粗的形相,去做口头上之辩,有什么用呢?其实无论是,「看山非山、看水非水」,回过头来,「山还是山、水还是水」。
但是还是无法很透彻了解,所以我们尚且沉迷在「有无长短」,还不能够「明现显白」,这唯有大觉者才有办法。
到底是有?是无?是长?是短?到底我们的生命,是有还是没有?我们的寿命是长还是短?其实光说在我们自己的身体,有、没有,长还是短,我们就无法去了解。它有它自然的法则,它有它因缘果报,它有它的长短,随着我们的业力而来,当然这样再分别下去还很多--「是有、是无、是长、是短」 。
光说我们人的生命就有种种分别,何况世间有很多有形形相!
要说有多长?这样是不是最长?有吗?还有更长的!多短?这是不是最短?有啊!还有更短的!短到什么程度?短到你看不到;长,长到什么程度?长到你看不到。
这种世间万物,都有它的道理存在。却是我们人,偏偏要在那里执着尺寸长短,在那里执着。人的生命光是在长短中起烦恼,这种到底是有还是没有?
人生有的东西,我们看到,其实所有一切的物理,都是组合性的。不是常跟大家说:「四大假合。」没有一样东西不是四大假合。
化零为整,你看得到它有水大吗?在我们现在空气中有水大吗?大家应该若有常识,应该要知道:「有!空气中要有湿气。」太干燥了,人也活不下去。
在这个空气中,空气中有风吗?有风大吗?有啊!风就是空气的流动,没有空气,我们就会被闷死,还是有风。
有火大吗?也是有,若是没有温度,我们哪能坐在这里?零下几度、几度,我们可有办法?生命还是要有温度。
有地大吗?若没有,那你要坐在哪里呢?你走在哪里、住在哪里?
在日常生活中是有或无?有,在日常生活中无法离开四大,光是在看不到的空间里,就有具足四大。何况我们用的东西,无论是一把锅铲、一口锅子,同样是具足四大。你若没有地、水、火、风,没有这个金属类,金属类就是属于地;若没有经过火,哪有办法烤炼出这个金属的物类?火就需要有风。
总而言之,这四大若分离之后,一物不成。我们若有智慧,我们就能对这些事情很了解。对我们的生命,来人间到底是要长还是要短呢?这都是我们过去带来的业,来的长短是要健康,还是多病痛,这也就是因缘果报。或是长病在床上,或是忽然间说走就走,这也要看我们的过去。
总而言之,凡是都有过去的组合。 「因缘果报」,这也是四个法;「地水火风」,也是一样四物、四法。都是这样来会合,所以「有无长短,明现显白」。
我们若是能去了解体会,自然「无碍辩才,常转法轮」。
所以我们要如何才能得到无碍辩才?就是要有深思,非常的寂静清澄;这面心镜去照,这个万事万物的形相,非常清明再进一步去了解。不只是直觉的。
我们现在看到十字路,若要知道「到底这边有没有车来?那边有人来吗?」现在在那个十字路口,我们就能看到一面圆镜。我们只能直看,无法看左右,但当你光是看那面镜子,你就知道右边有车子来;左边有人走;我们开车我们就要注意了。这叫做「大圆镜智」。
同样是一面镜子,你若平平的镜子,只能看到前面;这面镜子把它凹凸变成圆形的,自然就能左右前后,我们就能看得到。这在佛法叫做「大圆镜智」--一面很圆的镜子的智慧。圆的镜子的智慧,前后左右我们都能很清楚。
所以我们是不是常说:「立体琉璃同心圆。」意思就是要跟大家说,大圆境界的智慧;所以我们学佛就是要学在这里。
我们的心若清净如琉璃一样,还能圆,那么这面镜子像琉璃;我们的心很清净,镜子很明,前后,我们过去生是什么?我们现在生是什么?未来生是什么?我们都很知道。
无论是直的、是横的,在时间、空间…以及我们是物理、事理,生理、心理,等等…我们都能很透彻。这些道理你若透彻,自然无碍辩才,我们道理都说得通;若能这样,就能够「常转法轮」。
我们要如何将众生的无明,把它转过来清净明朗的心境?回归与佛同等,佛见清净的本性?这就是我们很期待,所以我们真的要能很透彻。
要如何将我们的心轮转过来?听法,听了之后,我们不只会说,我们要将自己的心轮先转。心轮若转,法轮才会转;我们心轮若不转,我们自己还在那里,还是同样在无明。
所以我们要转法轮,要靠什么人来帮我们转?当然我们要自己转!我们闻法要理解,自己要好好去改。所以我们要如何真正能把话说得让大家清楚?这个法,我们若自己没有很清楚,我们要如何说给人听呢?所以,心轮一定要转,法轮才有办法转!
过去诸佛菩萨不断来人间,无非就是要「开、示」众生「悟、入」佛的知见。所以我们人人要到佛的知见,就是要有这分把心轮,无明、凡夫的心,把它转过来菩萨诸佛的心。
所以我们要时时将法听进去。要如何控制我们的心?要如何让那个烦恼、贪瞋痴,和外面的形象,这些都不会入我们的心,令我们颠倒乱想?首先就要常常接法。
接触到法,才能「微渧先堕、以淹欲尘」,先把这个心的浮躁,很浮的气,我们要先安顿下来,所以这叫做心轮要转。我们的无明若没有转,我们这个宁静的境界,就浮现不出来。
虽然「大圆镜智」还是人人本有,只是全被污染了,所以照不到前面真实境界。
各位,时间实在是不够用,佛法实在是很微妙,所以真正要见解佛的知见,实在是很困难。所以一切众生类,无能知佛者。
再怎么说,还是大家「法要入心」,我们才有办法,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。所以大家要时时多用心。
出处:http://moya.iyard.org/bin/view/Blog/BlogEntry1693
希望我们人人能够体会众生皆有与佛平等的知见,人人若能进入与佛同等的见解,那就是回归清净本性。
是法甚微妙,难见难可了,一切众生类,无能知佛者。
不过,「是法甚微妙,难见难可了,一切众生类,无能知佛者。」听起来会觉得比较无奈,因为佛陀的教法真的是很微妙,真的是「难见难可了」;所以,一般的凡夫,要如何能见解佛的知见呢?所以众生多数都无法见解。
不过,不也是常常都在说:「本来是很平易、平常、简单的事,怎么会那么困难?就是众生的知见受了污染,所以要真真正正深入佛的知见,必定要经过了这段修行的过程,要学会如何去除烦恼习气。」
大家听起来都说:「师父每天也都是这么说。」对,佛经每天也是这么说,所以我们就是依道说法--「佛陀的心灵风光怎么过来?就是这条路。要如何走这条路的方法?就是这样…」所以众生必定要有耐心。既要学道,必定要用法;有法,才有法度,才能得度。
我们说过,心灵的清净,必定要到达静寂清澄的境界。我们的心若能静寂清澄,自然听话、看人,无不都是法。
这种的无量法门,本来就在我们的生活中,本来就在我们的周围中。开口动舌无不是法,举手动足无不是法。何况看人!
我们若能将此心境,回复得那么的清净,自然「无量法门、悉现在前;得大智慧」,就「通达诸法」了。所以我们一定要看对这条路,我们听入这个法,依法实行那就对了。
《无量义经集选》:晓了分别,性相真实,有无长短,明现显白,无碍辩才,常转法轮,微渧先堕,以淹欲尘。
所以下面这段文就又这么说:「晓了分别,性向真实,有无长短、明现显白。无碍辩才,常转法轮;微渧先堕,以淹欲尘。」
「晓了」就是「明白」的意思。我们就能很明白,原来佛法就是如此浅显,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、在我们以智来分别一切。
不是只是说:「我知道、我知道…」只是知道,这叫做「知识」。就像是知道这个东西叫做叶子,这叫做草,那朵叫做花;各有名,它是各有相。这是草的相,这是叶的相,这是花的相…这样都还只是「知道」。
因为从小到大,看到东西,人家就告诉我们「这是什么… 这是什么…」从小到大,我们所经过的时间、空间,所看到名相,已经人家教过我们,所以我们能知道那些名相。
但是,「智」就不同;智就是分别,不管什么草、叶、花、菜,一切的植物,分别起来,里面的性相不同。天地万物各有性、各有相。这「相」和「性」,它真正真实,所以说是「性相真实」。
所以有时会觉得,光是在文字上面,要来解释里头的道理,真的是困难。所以佛的知见,难知难可了。佛陀这么简单说一句,要让我们用很多文字相,来分别解释,没有那么简单。
比如说,过去也听到我们的教授在介绍--「某种的植物能预防癌,某种的植物能治疗…」等等。到现在还是不断不断在研究,或是在人体中,什么样的病…现在知道,我们的这个血液中,或是我们的骨髓中,里头有什么样的干细胞,能治疗怎样的中风。还有什么叫做出血性?什么叫做肿瘤?同一样东西,他能从里头去把它分析到,不同的病症对治。这生理学、物理学,这实在是很奥妙。
佛陀已经,老早就这么告诉我们了--这种「分别晓了,性相真实」。这种的智慧,真的是「通达诸法」。
宇宙的大觉者,这种无量法门,无法去算计的法,应该全都通达。就是因为这样的智慧,他已经晓了分别了,性相真实了。
我们凡夫,看山是山、看水是水。若开始学道时,了解到了道理,也会分析性质,所以变成了「没有了,你不要说山、不要说水,山非山、水非水。」
然而可真的是「法山非山」呢?原来山就是山!但是,只是在粗的形相,去做口头上之辩,有什么用呢?其实无论是,「看山非山、看水非水」,回过头来,「山还是山、水还是水」。
但是还是无法很透彻了解,所以我们尚且沉迷在「有无长短」,还不能够「明现显白」,这唯有大觉者才有办法。
到底是有?是无?是长?是短?到底我们的生命,是有还是没有?我们的寿命是长还是短?其实光说在我们自己的身体,有、没有,长还是短,我们就无法去了解。它有它自然的法则,它有它因缘果报,它有它的长短,随着我们的业力而来,当然这样再分别下去还很多--「是有、是无、是长、是短」 。
光说我们人的生命就有种种分别,何况世间有很多有形形相!
要说有多长?这样是不是最长?有吗?还有更长的!多短?这是不是最短?有啊!还有更短的!短到什么程度?短到你看不到;长,长到什么程度?长到你看不到。
这种世间万物,都有它的道理存在。却是我们人,偏偏要在那里执着尺寸长短,在那里执着。人的生命光是在长短中起烦恼,这种到底是有还是没有?
人生有的东西,我们看到,其实所有一切的物理,都是组合性的。不是常跟大家说:「四大假合。」没有一样东西不是四大假合。
化零为整,你看得到它有水大吗?在我们现在空气中有水大吗?大家应该若有常识,应该要知道:「有!空气中要有湿气。」太干燥了,人也活不下去。
在这个空气中,空气中有风吗?有风大吗?有啊!风就是空气的流动,没有空气,我们就会被闷死,还是有风。
有火大吗?也是有,若是没有温度,我们哪能坐在这里?零下几度、几度,我们可有办法?生命还是要有温度。
有地大吗?若没有,那你要坐在哪里呢?你走在哪里、住在哪里?
在日常生活中是有或无?有,在日常生活中无法离开四大,光是在看不到的空间里,就有具足四大。何况我们用的东西,无论是一把锅铲、一口锅子,同样是具足四大。你若没有地、水、火、风,没有这个金属类,金属类就是属于地;若没有经过火,哪有办法烤炼出这个金属的物类?火就需要有风。
总而言之,这四大若分离之后,一物不成。我们若有智慧,我们就能对这些事情很了解。对我们的生命,来人间到底是要长还是要短呢?这都是我们过去带来的业,来的长短是要健康,还是多病痛,这也就是因缘果报。或是长病在床上,或是忽然间说走就走,这也要看我们的过去。
总而言之,凡是都有过去的组合。 「因缘果报」,这也是四个法;「地水火风」,也是一样四物、四法。都是这样来会合,所以「有无长短,明现显白」。
我们若是能去了解体会,自然「无碍辩才,常转法轮」。
所以我们要如何才能得到无碍辩才?就是要有深思,非常的寂静清澄;这面心镜去照,这个万事万物的形相,非常清明再进一步去了解。不只是直觉的。
我们现在看到十字路,若要知道「到底这边有没有车来?那边有人来吗?」现在在那个十字路口,我们就能看到一面圆镜。我们只能直看,无法看左右,但当你光是看那面镜子,你就知道右边有车子来;左边有人走;我们开车我们就要注意了。这叫做「大圆镜智」。
同样是一面镜子,你若平平的镜子,只能看到前面;这面镜子把它凹凸变成圆形的,自然就能左右前后,我们就能看得到。这在佛法叫做「大圆镜智」--一面很圆的镜子的智慧。圆的镜子的智慧,前后左右我们都能很清楚。
所以我们是不是常说:「立体琉璃同心圆。」意思就是要跟大家说,大圆境界的智慧;所以我们学佛就是要学在这里。
我们的心若清净如琉璃一样,还能圆,那么这面镜子像琉璃;我们的心很清净,镜子很明,前后,我们过去生是什么?我们现在生是什么?未来生是什么?我们都很知道。
无论是直的、是横的,在时间、空间…以及我们是物理、事理,生理、心理,等等…我们都能很透彻。这些道理你若透彻,自然无碍辩才,我们道理都说得通;若能这样,就能够「常转法轮」。
我们要如何将众生的无明,把它转过来清净明朗的心境?回归与佛同等,佛见清净的本性?这就是我们很期待,所以我们真的要能很透彻。
要如何将我们的心轮转过来?听法,听了之后,我们不只会说,我们要将自己的心轮先转。心轮若转,法轮才会转;我们心轮若不转,我们自己还在那里,还是同样在无明。
所以我们要转法轮,要靠什么人来帮我们转?当然我们要自己转!我们闻法要理解,自己要好好去改。所以我们要如何真正能把话说得让大家清楚?这个法,我们若自己没有很清楚,我们要如何说给人听呢?所以,心轮一定要转,法轮才有办法转!
过去诸佛菩萨不断来人间,无非就是要「开、示」众生「悟、入」佛的知见。所以我们人人要到佛的知见,就是要有这分把心轮,无明、凡夫的心,把它转过来菩萨诸佛的心。
所以我们要时时将法听进去。要如何控制我们的心?要如何让那个烦恼、贪瞋痴,和外面的形象,这些都不会入我们的心,令我们颠倒乱想?首先就要常常接法。
接触到法,才能「微渧先堕、以淹欲尘」,先把这个心的浮躁,很浮的气,我们要先安顿下来,所以这叫做心轮要转。我们的无明若没有转,我们这个宁静的境界,就浮现不出来。
虽然「大圆镜智」还是人人本有,只是全被污染了,所以照不到前面真实境界。
各位,时间实在是不够用,佛法实在是很微妙,所以真正要见解佛的知见,实在是很困难。所以一切众生类,无能知佛者。
再怎么说,还是大家「法要入心」,我们才有办法,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。所以大家要时时多用心。
出处:http://moya.iyard.org/bin/view/Blog/BlogEntry1693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