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3 February 2010

静思晨语 - 2010年2月3日 - 大爱无贵贱众生皆平等



「大爱无贵贱,众生皆平等」,不分是他、是你、是我,我们全都生于天地间,所以我们应该人人要相敬相爱,就是要有「平等观」!所以世间没有什么可分别的?一视同仁,皆平等,彼此鞭策,互相勉励,调伏我们的心,ˊ这念心善即气和。

我们「心若善,气若和」,人人互相尊重敬爱,这就是我们人生一片心地清净。即是我们所住的这片土地,就清净了。所以我们要时时,调和我们的心。在斯里兰卡,在二OO四年十二月廿六日,那一天海啸之后,我们一直在那里做陪伴。全球的慈济人合心起来,去帮助他们,去为他们建设,为他们盖学校。

现在所建设的完成,我们发现一个很感动人的故事:

在海边看到一位老人,是一位回教徒,我们的同仁走过去,去和他打招呼,这位老人家,他看到有外来的人,面带着笑容,很有礼貌和我们打招呼,我们和他聊天,他很欢喜。但是问他住在哪里,他回头望着远处,手一指,说:「就是在那个地方。」远远看去,原来是一间铁皮搭的薄木板钉成的一间小木屋,很简单。

问他:「你是以前就住在这里吗?」他就说:「海啸之前,我们一家就是住在这里。」这个地方就是他现在坐在那里,看起来海边一切都净空掉了。他说:「这过去都是人住的,但是一阵海啸卷来,不只是很多人的房子没了,很多人的家人也都损失了。」

问他说:「你有什么人损失了?」就说:「母亲,儿子,孙子一家人都没了。现在就是剩我一个人。」虽然说着那么悲惨的故事,可能过去已经痛澈心髓,那种忧愁,但是已经一扫而空了。时间过去了,所以他现在就是身无一物,心无挂碍了。

听到这样在描述,然后就问他:「我能去你的家看看吗?」他就很有礼貌,就说:「好啊!走吧,到我家里坐坐。」跟他边走边谈话,进到屋里,真的是空无一物。不过让我们一群年轻人,吃了一惊,屋里面还另外坐了一位,单独坐在那里面。这位老先生他就为我们介绍,就说:「这位他的命运和我一样,一样房子也没了,亲人也没了。」

他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,他们两个人就是都无家可归。他说:「这间房子是国际人援的团体,给我们的铁皮薄板搭建起来的。我们两个人互相约定,两个人一定要互相照顾,照顾到两个人,对方的任何一个人先走,就是另一个人要照顾到最后。」

看到这个故事,当然会觉得人生就是这么悲凄,这么无常!一次的灾难,把所有很多人的,生命和房屋家园,整个扫空了,那都发生在瞬间。幸运能留下来的,到底是幸或是不幸呢?不过心看得开,哪怕是不同的宗教,不同的家族,他们有同一种的遭遇,在这个天地间,他们就能互相疼爱。

看到这个故事,心里很悲痛,不过感笕令人很敬佩。所以大爱无贵贱,无分别,众生都是希望平等,无论是他是你是我,我们应该知道,同样都是生在这个天地间,所以要互相庝惜互相敬爱。若能如此,我看这两位老人的心地,就是净土了。

他们所住的地方,周围无不都是用之不尽的宝藏,因为他们有天地辽阔的大海。他们每天都是在空无一物,不过就是以天地为家。这样想起来,他们也可以算是很富有的人,什么都不缺。所以世间有什么贵贱,好分别的呢?

所以在经文中就这么说:以贵轻贱,用强陵弱;或饮酒斗乱,不避亲疏;昏醉终日,不识尊卑。如是等罪,今悉忏悔。

这段「以贵轻贱」,仗恃自己是贵族,或是位高名大势力强,像这样的人就会去欺负轻视。在他的观念当中,别人就是贱,次他一等,他高人一等;好像他高高在上,他就鄙视那种较贫穷,势力较弱的人。

所以我们现在的社会,有一个口号,什么「弱势团体」。其实,真正的弱势就是发不出声音,就是有苦无法反应;既然声音发得出来,还算什么弱势呢!所以要知道,真正的贫穷苦难人,才是很需要有力的人去扶持,真正贫穷的人,才需要有钱人去付出爱,这才是人生能很平衡。

天地之间,人与人之间能和睦,也就是天地的富有。有的人富有财物;有的人富有财物又富有爱心;有的人虽然没有财物,但是富有力量,他有健康的力量,健康的身体,能去付出,像这样,人人都没有缺乏,人人都没有多增加什么人多少。

其实人生,所需要的是这么少,但是心的贪婪却是无穷尽,这都是一念心--自己去分别,我多还要更多;这样无限量的欲望。所以就算真的得到了无限量的物质,对他有什么好处呢?只是一直觉得:「我是一个很富贵的人,我是一个很强力的人。」增长了气盛陵人,就只会欺负人,会去轻视损害他人。

所以世间,这种人真的是「贵」吗? ,一点都不贵,只有富而不贵。富是富有财物,高是高在他的地位,其实心还是贪婪,他的行为还是不贵,很粗鲁很粗俗;所以这种人不算贵。但是他以为他贵,所以「以贵轻贱」。他就会说:「那种贫困苦力的人」自己去轻视他人,所以才会「用强陵弱」,这样也是造罪。

或是有的人是「饮酒斗乱」。有的人他无所事事,不务正业,整天都是喝酒,喝酒就开始作乱。就这样不分这是我们的亲,这不是我们的人。

我们要知道,我们的亲人,可能他了解我们,会认为「他是喝醉酒了,宽容他吧!不要理他!酒醒了就好了。」但是有的却是疏远,就是说和你又没关系的人,你一喝酒就是要去乱人家、闹人家,胡乱骂人,街道上乱跑,就是逼迫人家就要让你,可能像这样就会发生问题。这种人就是「昏醉终日」,不懂得分是非,所以就「不避亲疏」。

这种人又「不识尊卑」。 「尊」就是我们的长辈,父母姑姨伯叔等等,这就是长辈或是老师朋友等等,这都是我们的长辈。所以酒一喝下去,意识混乱掉了,哪怕是我们的长辈,是我们的尊长,我们也不懂得要尊重。 「卑」就是我们的晚辈之人,所以变成人伦乱了!

这就是这样智识不清楚。为什么不清楚?喝酒了,饮酒实在是使我们的智慧丧失,使我们的意识昏暗。有的人是没有喝酒,但是他的意识也不清楚。这种意识不清楚,是非分不清,所以这种人的人伦道德就会混淆不清;这也是和酒醉的人一样。

所以佛陀教育弟子,哪怕是在家人,他就是以五戒: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,来教导人。其中有一戒,就是不饮酒。

有的人就说:「杀、盗、淫,真的是要戒;但是酒,又没有犯到人,酒也是素的,这样为什么酒不能喝呢?」酒就是会这样乱性,就像前面所说过的。那样的乱性,不只是乱了人性,还乱了人伦德。

一喝醉酒就是这样,那么是酒力过去就醒了吗?有的人喝了一辈子,已经中毒了,他永远都醒不过来。不只是这辈子醒不过来,即使带到来世;来世一样,没喝酒就不会分是非,就好像宿醉未醒;已经喝了酒醉醺醺了,醒来的时候酒还没退,和这个意思一样。

所以我们若要保持我们的智慧,就是不要喝酒。这辈子不喝酒,不会去扰乱人群,也预防酒中毒,又预防来生不要像酒醉不醒的人。所以我们若要智慧分明就不要喝酒!所以喝酒不只是在辈子,就是带到来生;到了来生,智识还是一样昏暗,无法分别是非。

又再接下来经文中说:或嗜饮食,无有期度;或食生鲙;或啖五辛。

这里所说的「嗜饮」就是「饮食无度」。喝酒也是没有一个限度,吃东西也是一样,没有一个限量!你看,现在很多人都花很多钱,要去减肥。怎么减?很辛苦去减,好不容易减下来两三公斤,忍不住了,赶快又吃了补回来;这实在是很辛苦。

这种饮食无度又无有期,不是一天两天;不是!一辈子都是这样没有限制,没有一个期限,再喝、再吃没有一个期限。「或食生绘」,这种就是吃生的,煮熟的无限度一直吃,就是活的他也吃,或是没煮过的他也吃。过去,小时候看到人在溪边捞虾子,虾子抓来还跳一下跳一下,他就把它剥壳,让它那么挣扎,这样子就吃。还是现在还有人这样,也是说很好吃。

其实有因果,尤其是生的东西,本身就已经有细菌了。活的东西本身就有细菌,有的经过煮过,细菌都还没有死,何况是活生生的?所以祸从口入,真的口吞食就生出病了。所以有人说:「祸从口出。」不是这样而已的,不只是口会出,也会入你吃这些东西,惹来一身的病痛,惹来那分说不定是会传染的东西。

就像有的人爱吃生鱼片。生鱼片也是一样,现在水污染,海污染了溪污染,池子污染,你们想生活在那个空间里的生物,体内隐藏了多少细菌?但是他拿来生吃,这是不是祸从口入病从身生呢?所以无论是祸是病不只是口出,惹来了很多祸端;其实口食、用嘴巴吃的,也会敟播很大的病源。不只是一个人自己生病,散播很多的病源。所以我们吃东西要很小心!

所以平时我们学佛,就是要顾好我们的口!顾好我们的心!顾好我们的行!我们的「心、身、口」,这三业如果顾好,我们才能发挥我们的大爱;我们才能没有贵贱的分别。

我们疼惜一切生灵,我们怎么忍心吃它的肉呢?我们怎么忍心它受杀害呢?所以被杀害煮食来吃,我们都不忍心了,何况活生生的生吃更是惨忍!

所以天地万物,我们都是平等的,这就是佛陀所教育我们的,要发挥我们的大爱。请大家要多用心啊!

出处:http://moya.iyard.org/bin/view/Blog/BlogEntry1453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