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 February 2010

静思晨语 - 2010年2月11日 - 慈悲实践大爱智慧超越烦恼







常常对大家说:「时日过去,命亦随减。」所以我们要时时精进。精进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我们这念心,我们若能以大慈悲心实践大爱,我们就能够发挥出大智慧力超越烦恼。慈悲就是大爱,大爱就是无私,我们要放弃私我的执着,我们才能开启开阔的心。大爱的范围到什么程度? 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,没有界线。

就算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很微细的待人接物当中,我们的心也要常常培养出慈悲;待人做事都离不开慈悲,有了慈悲,很自然你就能礼让,自然在人事物中你就能感恩。当我们对事物感恩心起时,我们就要记得,这叫做「大爱」,这叫做「慈悲心」。

我们在《静思晨语。法譬如水。活于懈怠懒惰等同废弃物命》说过了,我们的心一定要顾好,除了日常精进,我们不能懈怠,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培养智慧。假使我们这念心,还怀着那分烦恼无明,心不善念,只要有一点点的不善念,那念恶的种子,就如菩提林中有一小点火种;只要境界现前,这个火种就像被猛风吹起了罪的种子,火就会助长起来;火种一起动,一烧起来,功德林也都烧掉了。

所以我们每天每天在精进,到底为了什么呢?我们的目标如果很清楚,自然就会时时控制住我们的无明。所以常常以一句《静思语》和大家互相勉励:「开头时对人好,时时说感恩,事事要尊重;平时要记得心存有爱。」

有的人就说:「自己人不必。」自己人就是「亲缘缘」,我们之前都说过了,愈是和我们接近的人,缘愈近,要更注意「你是要和人结好缘?或是结恶缘?」即使是我们自己人也一样,缘如果结得不好,今生此世,还有来生来世,所以这种亲缘缘,实在是没完没了!所以我们就算是对待和我们很亲近的人,我们还是要以克己复礼的精神,时时要克服自己的心,时时要维持礼节。

礼节的表达就是感恩,待人当中互相表达的是尊重、爱,这就是一种复礼的精神和行动。若能如此我们才不会轻轻一个无明火一吹,我们的习气种子,烦恼无明又被打动了。这就是我们平时学佛要用功。三业,身口意这三业很不容易调伏,若是我们已经好不容易才调伏下来,但是我们的习气若再生起,「三业微善」也一样会被火烧掉,那就很可惜了!

所以我们每天都在做「一阐提」,「一阐提」就是「断佛种」。是什么方式,会使我们障碍道心、佛种呢?第一不信因果,不信业报,不亲近善友,这些都会障碍我们向前精进。

我们常说:「信愿行。」几天前不是也和大家分享过:「我们要立信立愿立行。」所以信是道源功德母,有了信,我们才能常常培养我们的善根。所以我们这分信仰,对我们所选择的道路不能起疑心;我们所选择的是学佛,行菩萨道,既然学佛,要时时提高警觉。佛者觉也,我们凡夫,若是缺少这分自我觉悟,要如何才能有觉有悟呢?所以还是要能够时时提醒自己。

所以这念信心,既然建立了,就不要再受外面迷惑了我们。所以我们一定要立信,我们立信之后一定要坚定。所以不要正法不信,这样也不行;我们要信因果,还要信业报,有因有果,自然就有业报。所以一定要提起这分,正确的信仰,再来,我们一定要亲近善友,我们也要做他人的善友。我们时时要做不请之师,有的人好像言行观念有偏差,虽然他没有来问我们,我们若看到,旁观者清,我们要自动赶快去劝导他:「你的想法和你最近的行为,是不是你再重新考虑一下?在旁边所看到的…」等等。

慈济人,人人都在发愿做不请之师。还有人说:「我要做一个不请之奴。」奴就是奴仆,人家在辛苦,我赶快要去帮忙他做事。我们能看到我们的慈济人,不请之师,不请之仆,他愿意去为人做事,无非是为了那分爱。这分慈悲,不忍心众生在贫穷苦难中,这不就是菩萨的心吗?不就是佛陀所教我们的慈悲大爱吗?所以这就是我们应该要学的。

我们一定要信因果,要信业报,同时我们也要一直亲近善友。有一群善友,自然我们就能大家相约去做好事;这也是要说感恩,大家有志一同,

所以我们不要做出那一种阐提。要成为一阐提其实是这么的简单,你如果没有信仰心,信若不是很坚固,你若是不信因果、不信业报,或是不亲近善友,那就断佛种了。所以,我们只要能够多亲近善知识,常常自我提醒,我们自己就能拔除一阐提。

上回我对大家说,还有另外一种是「善的一阐提」。善怎么也一阐提呢?因为他立信立愿,他相信因果、相信业报,所以他知道,世间众生芸芸受尽苦难。就好像地藏菩萨发愿「地狱未空誓不成佛」,所以他要能够成佛的时间,还很长很长,因为地狱什么时候才会空呢?这就是善,在善的爱很大。

众生如何能度尽?地狱度不尽,人间更度不尽。所以有人就问:「师父,您如果这一生过了以后,您发愿要去哪里?」我回答说:「再回来啊!」他又问:「为什么要再回来?您不是说人间很苦吗?」我就说:「是啊!就是人间很苦,所以才要再回来人间。」所以我们慈济人常常都会说:「快去快回,记得再回来那个小菩萨会很可爱。」大家都很相信。

因为到目前为止,科学这么发达,还没有发现任何一个星球有生命。来来回回,唯有在人间。那么净土在哪里呢?在心里!佛的世界在哪里?也是在心里。

「佛在灵山末远求,灵山只在汝心头,人人有个灵山塔,好向灵山塔下修。」佛离我们多远?在我们现在的面前,你的隔壁,你的前面,你的后面。在我们周遭无不都是发心,人人心中有佛的人。所以我们应该要接近佛菩萨,实在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打开大爱,不要有自私,我们若是自私,就无法行于大爱。所以我们要大慈悲心,实践大爱,这一定要以大智慧力,才能超越烦恼。

就好比说,在墨西哥提娃那,那个地方,是一个很贫困的沙漠,有很多人来到那里暂居在那里,在等待机会越界到美国去。但是在提娃那,那个村庄,是一个生活很不好,很多非法,没有报户口的人很多,没水没电,还一片像沙漠一样。那里的人,孩子没有办法接受教育。虽然那个国家提供教育,教育不必缴学费,但是有一项,就是你若没有户口,孩子就无法受教育。

幸亏一颗种子去那里带动,那就是我们在墨西哥的边界,有一位发心的菩萨阿容(谢坤荣,法号慈续);我们这位委员,发现了这个村庄,她向我们美国的慈济,就是加州,向他们讨支援,从此开始有慈济人进入这个地方。从一九九四年,我们开始来来回回;一九九五年就为他们盖学校,就这样开始,有孩子上学了,那个地区整个亮丽起来。

家长也知道了,孩子如果没有受教育,整个家庭代代都是这样一直拖下去,没有教育就没有希望。孩子既然有这所学校,能接受教育,家长很欢喜。尤其是慈济人,那种爱的呵护,就像我们这边有懿德妈妈一样,常常都是去照顾他们,去教育他们,教育生活的规矩等等…无形中,政府对我们这所学校开始重视。

尤其是又有很多人迁居来这里,提娃那这个地方,他们来到这里安居下来,孩子就能够就读我们的慈济小了。所以那个地方,政府也开始重视了,让这个村庄也已经有水、有电;差不多百分之七八十,开始有水、有电了。人口不断迁居进来,所以把这个贫民窟,现在好像一个小城市一样。

慈济人开始,在那个最最贫困的地方,去撒播爱的种子,以竹筒岁月的精神去引导他们。甚至也把一些妈妈们集合起来,帮她们职训,给她们职业训练,训练到她们会做衣服,让孩子如果入学,能够不必去买,自己就能做衣服,也能较便宜一点卖人。所以大家的生活都在改变。

同时也要这些妈妈们,也要进来当爱心妈妈,来帮助这个学校,整理这个学校。所以这所学校,不论是老师、校长、家长,这样把这股力量结合起来。甚至有贫困的人,也能开始就地取材,开始能帮助人。他们在二OO七年的年初开始,就是志工培训,在十二月受证了。受证什么,志工,还没有正式受证委员,只是受证志工。

尤其是那里的副校长非常认同,曾经来过我们的学校,看到我们从南非带回来的孩子,那里的校长也回来。那里的副校长回去之后对慈济那分真心投入,她是当地人,所以我们当地也已经有种子了。

令我最高兴的,就是政府也已经重视这个地方,也已经开始来这里盖中学。所以从一个教育的沙漠,生活贫困的地方,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小城市。现在教育很完全,慈济的小学,政府的中学,又带出一大群,已经有四十多人的志工。这就是爱,我们要以大慈悲心去实践大爱,我们要以大智慧力去超越烦恼,就能够克服。

虽然世间有这么广,但是人一多,人人一念爱心,这一念爱的种子能产生无量。无量的种子也是从一而生,这是无量义经的道理。所以我们大家对这念心,要很清楚,这一阐提,一种是断了佛种子;一种是大爱。

大家要多投入;不要以为:「我就是将来要往生佛的净土,我害怕,害怕这个娑婆世界!」不要怕,我们永远发愿做慈济,让人人都成佛,我们就成佛了;人人若都幸福,我们就幸福。所以还是要在娑婆世界,发心立愿「大慈悲心实践大爱,大智慧力超越烦恼」,所以大家时时多用心。

出处:http://moya.iyard.org/bin/view/Blog/BlogEntry1469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