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脚走 后脚放
上人开示于2001年1月31日
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必定要「行兹在兹」──做任何事都要专一心思、贯注精神,并且做到「前脚走、后脚放」。过去的事就要放下,将心神专注于当下该做的事;倘若还不断忆念、执着于过去,如何迈向未来?
能「捨」才能「得」
回顾只是教我们不要忘记教训,更重要的是把握现在,所以要学会「捨得」过去。
同一个「得」字,有「捨得」,也有「得失」。有智慧的人,就能够捨,如此才能「得」──得到真正的快乐;不能「捨」就会有「失」──失去心境的安宁。
例如世间人事的交杂,难免会有烦恼。若以有所求的心态来做事,容易产生得失心;反之,若是抱着尽本分的心态,则事过便休,如船过水无痕。
做好事也一样,要抱着感恩与谦虚的心来做。有些人做了好事之后,会执着「对方怎么没有感谢我?」假如付出之后,心中还有挂碍,就会不自在;应该把行善当作本分事,唯有不求回报的付出,内心才能清净。
同样的,事过境迁,不愉快的事就让它过去,不要放在心上。我们的心要用在「当下」,不需要对过去的事耿耿于怀,如果什么事都放在心上,当然内心就会常起烦恼。
生命非常短暂,应该把握分分秒秒往前走,前脚走,后脚放,很快就能到达目的地。
上人开示于2001年1月31日
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必定要「行兹在兹」──做任何事都要专一心思、贯注精神,并且做到「前脚走、后脚放」。过去的事就要放下,将心神专注于当下该做的事;倘若还不断忆念、执着于过去,如何迈向未来?
能「捨」才能「得」
回顾只是教我们不要忘记教训,更重要的是把握现在,所以要学会「捨得」过去。
同一个「得」字,有「捨得」,也有「得失」。有智慧的人,就能够捨,如此才能「得」──得到真正的快乐;不能「捨」就会有「失」──失去心境的安宁。
例如世间人事的交杂,难免会有烦恼。若以有所求的心态来做事,容易产生得失心;反之,若是抱着尽本分的心态,则事过便休,如船过水无痕。
做好事也一样,要抱着感恩与谦虚的心来做。有些人做了好事之后,会执着「对方怎么没有感谢我?」假如付出之后,心中还有挂碍,就会不自在;应该把行善当作本分事,唯有不求回报的付出,内心才能清净。
同样的,事过境迁,不愉快的事就让它过去,不要放在心上。我们的心要用在「当下」,不需要对过去的事耿耿于怀,如果什么事都放在心上,当然内心就会常起烦恼。
生命非常短暂,应该把握分分秒秒往前走,前脚走,后脚放,很快就能到达目的地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