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9 February 2011
静思晨语 - 2011年2月9日 - 218 - 《法华经》诸佛菩萨显迹人间
我们人人,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境界,我们要静心--真的很清净,真的很静谧。以那种静而净,心清净,而且很宁静的心境,来看万物景象,无不都是在说法中。
诸佛菩萨显迹人间,有本有迹,有久来本具佛性,近迹修学悲智,近者应问,久者应答。
所以说--
诸佛菩萨显迹人间,有本有迹。有久来本具佛性,近迹修学悲智--近者应问,久者应答。
就是要跟大家说,在听闻《法华经》时,开经起头的境界很重要。我们要用心境,用我们的心,来接触到开经的境界。
我们应该,要去体诸佛菩萨的本怀。诸佛,就是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所有的诸佛。在开经时,我们知道佛陀眉间,能够照到万八千佛土。看,佛的国度有这么多,娑婆世界,释迦牟尼佛的白毫光明,能够照射这么多的国界,就是要告诉我们还有三千大千世界的诸佛--诸佛,不只是在娑婆世界的释迦佛,还有很普遍的诸佛。
但是现在所说着诸佛菩萨,都是显迹在人间。显迹--有本、有迹--本,就是人人本具,本来就有的觉性。
却是众生迷了,所以心乱了,天下事就乱了。佛陀为了要让众生能够「归本」--回归我们的本性,本性一念真,让我们能够回归--,所以佛陀虽然本来他已经是本具佛性,久来本具佛性,都不生不灭了,不增不减了;但未了众生他就要显迹。
原本明明觉觉的佛性,只有释迦牟尼佛而已吗?不只,还有菩萨!菩萨也是显迹来人间,同样是明觉佛性本具。但是娑婆世界的觉者,对世间法来说,就是一尊佛。这尊佛的化土,就是在娑婆世界,所以其他有同愿的,本具佛性明觉,已经觉悟的菩萨,他就显迹叫做菩萨。诸菩萨也是同样,与佛同等明觉的佛性,但是他要来辅助释迦佛,教化娑婆的众生。所以他虽然有本具佛性,久以来就是不生、不灭、不增、不减,都是同等这样的本觉佛性,但是要显迹人间。
迹--应该知道,就好像人走过去,脚步留下足迹;就是说「本来佛性无生灭,却是来到人间」。既然来到世间,就有时段;就像佛陀他的寿命,难道只有八十岁而已吗?不是,但是他所显的迹,就是从降生皇宫,出生在皇宫,这样的过程开始,到觉悟所走过的足迹,一直到八十岁这个年龄。和世间法一样,世间法有生老病死 。生老病死也是一个迹,经过了年幼的时间,经过了年轻的时代,经过了中年,经过了老年,这种在世间现这种无常。不时常常都是婴儿,也不是常常都是年轻,所以随着岁月,这样过去,所以这叫做迹。
迹,也有说「这一生来修行,我体悟了」,这也就是近迹。其实这个近,对天地宇宙之间来说,诸佛菩萨来人间,不断地来,不断地去,来来去去,他就是显出了一生的事迹来修行。所以这种一段一段,一生一生,这都是叫做显迹。在佛陀讲经时,无始以来,过去生中,有这样的一尊佛出现,有这样的发心修行者,开始发心的因缘,这全都是迹。
所以我们若能够了解,本迹的意思--本和迹,本来是共一体。为了要教化,所以,不得不有这样的事迹来人间。
所以,有久来本具佛性,这是佛陀的本怀,所以来到人间示现让众生能够理解。诸佛,菩萨,他不生、不灭的佛性永住着;为了要启发众生,迷要转悟,所以就有这个显迹修行。
当然,诸佛菩萨就是以悲智,慈悲众生,所以慈悲众生之迷,所以诸佛菩萨的慈悲,显出了他的智慧,怎么样的过程修行,这叫做「近迹修学悲智」- -显事迹来教导我们,以身示教。
所以「近者应问,久者应答」--近的:就是说,我现在才来修行,我什么事都比较不了解。真的他什么事情都不了解吗?不了解不会问,就是有了解他才会问。所以说起来,「近迹以悲智」,用悲智双运,来找对机者,所以弥勒他显迹--「我不懂,所以我要找一个人来问。」要找的对象,当然根机要一样,才能够对答。
要知道这部经,《法华经》开始,就是要畅佛的本怀,之后佛陀到晚年时,也要准备传承。所以要来肯定这些弟子的修行--「我要肯定他们;你修什么行,将来你结什么缘,什么时候在哪个地方能够成佛!」这就是肯定修行未来能够成就。所以这部经是,授声闻当来成佛记。在《法华经》有〈授记品〉,所以可见这部经是大乘经。
尤其是这些声闻将要接受授记了,这个境界,若不是当来成佛的人,没有办法提问。是谁能够当来成佛,接释迦牟尼佛之后的佛。大家应该都知道,当来弥勒佛!弥勒佛在佛陀正法、像法、末法过了之后,那就是弥勒佛会在娑婆世界,来教化成佛,这都是未来、过去古雷音王佛的时代已经授记了--先成佛是释迦牟尼佛,后成佛是弥勒,这就是已经有授记,按照次序。释迦佛在娑婆世界,之后就是弥勒佛,所以叫做当来成佛,当来成佛的人就是弥勒菩萨。弥勒菩萨就提出了这个问题来问,用他的慈悲心来请问。
「非过去已成之佛不能答」--我们也说过了,文殊菩萨已经是成佛,过去龙种上尊王佛,现在来辅助释迦佛教化众生,所以还是现菩萨形象。他不只是过去成佛,还是七佛之师,或者是在《法华经》,也是教导八王子,也是八王子之师;八王子也前后成佛。所以说起来,文殊菩萨智慧之高,所以在佛陀开讲《法华经》之前,就要先来回答道场上人人疑问的心。
释迦佛现神变相,要来启开大家的疑问,有疑问,才有追究之心。所以有句话说:「大疑大悟!」但是这个疑问要先有人来启开,所以佛与菩萨这种默契,这个境界真的很美。
各位会觉得,怎么到现在还不进入经文,只是一直绕在这个道场上?我觉得这个道场很美,尤其是动静的境界;或者是疑与悟的当中,要让大家重视这个境界,希望人人的心要提起虔诚的心,好好理解那个境界的含意存在,这样我们对这部经,才能够真正体悟深入。
所以问答之间,文殊表大智,弥勒受唯识,又再意现此境。这个境界,要现出这个境界, 唯有智才能入;若没有智慧,无法深入这个境界。
唯有:若不是有那个识--常常说七识、八识,还有九识。九识就是静寂清澄,与佛同等的觉识;那个识,非识可知。有这么多的意义,能用语言解释吗?唯有我们人人真正用心投入,投入到唯有弥勒菩萨与文殊菩萨,能够互相对机、彼此问和答这个境界的奥妙之美。所以这个时候,这个境界大家若知道了,开始将这个境界重新再描述。
《法华经序品第一》于是弥勒菩萨,欲重宣此义,以偈问曰,文殊师利,导师何故,眉间白毫,大光普照。
你们记得过去我向大家说过「重诵」的意思吗? 「重诵」就是考虑到如此奥妙的经,有的人若较慢来,没有听到很可惜;或者是在听的当中,意无法很深入内心,所以要帮助他更深入理解。有这两种意思。
所以这么重要的经,又再重述一次那种意境。所以「重诵」有这个意义,就是希望让来不及的,时间上比较晚来的,或者是听了之后,无法很深入的了解,再重诵此义。此义就是说这个意境,这个意思,以偈问曰,用重诵的方式来问。下面的经文开始:
于是弥勒菩萨,欲重宣此义,以偈问曰:「文殊师利,导师何故眉间白毫大光普照?」
你们如果诵到这里,你们的意识之中,是不是有回顾、回忆开始时的开经?介绍比丘、罗汉,然后诸菩萨龙天八部,那种境界的盛况。是不是有从意境去体会到佛讲经之后静坐的意境?你们现在有没有体会到?尤其是佛陀讲完了经,眉间白毫相光,普照万八千土。那种境界。
《法华经序品第一》雨曼陀罗,曼殊沙华,栴檀香风,悦可众心。
而且在那个境界中:
雨曼陀罗,曼殊沙华,栴檀香风,悦可众心。
大家是否有感觉到那个时候,雨花、天摇六动,大家应该能体会到那种境界。
《法华经序品第一》以是因缘,地皆严净,而此世界,六种震动,时四部众,咸皆欢喜,身意快然,得未曾有。
以是因缘,地皆严净,而此世界,六种震动。时四部众,咸皆欢喜,身意快然,得未曾有。
那时候大家的心境多么踊跃,多么欢喜,大家的欢喜真的是得未曾有!
各位,大家听了是否欢喜?各人的境界我不知道,起码我自己很欢喜。这个境界至高无上,奥妙之美,诸佛菩萨在那个场合中,这么多人在追求奥妙之法。那种心境,让人很震撼!很震动!六种震动,因为那个境界实在很美,严净,真的很庄严,真的很清净,那种境界真的是无法描述。
所以希望我们人人,在这个境界里面要多用心。听法要知道,不要忘记开启根机的意境--《法华经》这个场景,真的是为众生而开启的!
我们要知道佛心本怀,是一大事因缘--「开示悟入」--无非是让众生知佛知佛见。
但是众生根机钝,佛陀讲了四十多年的法,实在是很辛苦。不过时间有限,显迹的境界也是有限,所以到了晚年,佛陀不得不畅演本怀,所以现弃权显实的境界。所以我们应该要知道,现神变相,也是因为怕大家不会尊重,没有生起恭敬的信心;所以佛陀才在这个境界中,现神变相。这二尊菩萨,不管是过去、未来,本迹菩萨,他都是在这里为大家启机,启动人人恭敬的信心。
所以各位,我们要用心!佛菩萨的用心,我们要受教的人,能够不用心吗?所以我们要时时多用心!
出处:http://moya.iyard.org/bin/view/Blog/BlogEntry2119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