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 February 2011
静思晨语 - 2011年2月22日 - 227 - 《法华经》持戒为入道因缘
我们人人学佛,必定要先有信解。
「信为道源功德母」--我们相信佛陀所说法、体解佛陀的教法,这样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,就可以应用。所以佛法没有离开世间法,世间生活也没有离开佛法。
信解持净戒,是行菩萨道,则大乘等戒,皆清洁受持,而持戒,就是入道之因缘。
所以:
信解持净戒,是行菩萨道,则大乘等戒,皆清洁受持。而持戒即是入道之因缘。
我们若是相信、深心相信,我们要用心体会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要不脱离戒的轨道,这就是行菩萨道。所以菩萨道,就是在我们的生活中。
尤其是「则大乘等戒,皆清洁受持」。我们所要受持的戒,就是大乘的戒!大乘的戒和小乘的戒不一样;大乘的戒,就是将我们的心门打开,能够了解天地万物事理。我们要培养这分六度万行,开阔的智慧,所以悲智双运。在人群中不犯戒律,在戒律中,没有障碍我们入人群,这叫做大乘戒。 「等等…」就是很多的戒,都是在无量众生中;我们在无量众生中,也不会想去犯戒的规则,这叫做清净戒。
这必定要我们平时在待人接物等等…都要顾好我们这念心,还能够尽我们行菩萨道的使命。这不困难,只要我们有深信、有信解,对佛法有透彻的信解,就不困难了。
「而持戒就是入道的因缘」--我们要持戒,才有因缘入道。我们若不守规矩,尽管你对佛法了解很多,会说法,但是行不得,这样要如何能够入菩萨的道?只能够讲解菩萨的道,无法深入体会菩萨的道;所以既然不能够入,那就是没有那个因缘。
真正入菩萨道的因缘,不是用讲的,是要身体力行。
《法华经序品第一》又见菩萨,头目身体,欣乐施与,求佛智慧。
前面我们也说过了:
又见菩萨,头目身体,欣乐施与,求佛智慧。
行菩萨道,必定要内、外都能够布施。头目身体,都很欢喜布施出去。为了什么呢?求佛智慧。
所以佛的智慧,不是我们用讲的这样能得到的;必定要我们身体力行,难行能行,这才是真正我们修学佛道。信解佛法,我们才有因缘在菩萨道中啊!
《法华经序品第一》文殊师利,我见诸王,往诣佛所,问无上道,便舍乐土,宫殿臣妾,剃除须发,而披法服。
弥勒菩萨就是,向文殊菩萨提起了,他对佛的了解。再来就说:
文殊师利,我见诸王往诣佛所问无上道,便舍乐土、宫殿、臣妾,剃除须发而披法服。
这段经文也就是要说,菩萨行持「戒波罗蜜」。
前面是布施的波罗蜜,要施、要舍;有施舍不管是有形、无形。有形--当然就是物质了,舍宫殿、妻妾等等…舍头目髓脑等等…这全都是舍,这都是「施」--布施,很甘愿布施。
现在那就是要说「戒」,要持戒,戒波罗蜜。大家知道「波罗蜜」就是到彼岸的意思:那就是我们的法,用我们的法可以度过。
从凡夫的此岸度到圣人的彼岸,将凡夫心转为圣人心;第一项就是要布施,施舍,再来就是要守戒。
戒,过去的,那就是我们要知因果,不管什么样恶劣的环境来了,我们要随缘消业障。堪得忍耐、消去过去的业,这就是戒。它能够预防我们的心,要好好地把心驯伏下来。
我们常常说:「习气、习气…」我们以前就是有很多不好的习气;人家一句话,我们不是很中意听,马上这个习气,没有回答出去不喜欢,很快地,一句不好听的话来,又再一句的恶言恶语回去。像这样就造成对立、吵架。吵架出口没有好话,那就是造口业了。
但是我们若有戒,就马上压制下来,被骂不还口。他若骂了欢喜,气就消了,这个业就不会再互相纠缠下去。最好我们就是要训练到,被人骂不生气、被人骂不感觉什么。若能在被人骂的时候,可以自省「这个业,这回业相现前,你骂我,很感恩,我又消了一分的业。」用欢喜心来接受。这样原本瞋怒的习气,我们就已经从心底,降伏下来。
心底既然降伏了,当然我们就不会再对他说坏话,反过来,一直会向他道歉--「对啦!对啦!我会改!」
看在日常生活中,有这么多的人,他要现什么境界给我们,我们对境有生心了吗?是生起一个感恩的心,还是生起了愤怒的心呢?这生起了感恩的心,那就是波罗蜜现前,法有入我们的心。所以用这个法度我们的心,度凡夫到圣人的境地,所以叫做「戒波罗蜜」。
所以「往佛所」,我们要到达佛道,从戒直到佛的境界。行菩萨道就是要到佛的境界,所以菩萨就是,向佛陀觉道行进。
虽然佛陀,已经是圆寂二千多年,但是佛的法身还存在。只要我们闻佛的法,我们能够起欢喜心,我们将佛的心入我们的心,佛还是活在我们的心里;所以时时佛都是住世。
佛法要兴盛在人间,佛陀的团体、僧团要很牢固。看了僧团,身心就会让人感觉到很安全,很平安、很和气,这就是僧团那分「真」--真实道。在僧团中看到「真实道」的「觉的道」,自然大家的心就会生起那分善,没有恶的念,心平气和。平和的人生,这是一个僧团,那种庄严、祥和的境界。
所以这种,三宝一定要具足在人间,佛法才能够永传。所以说法脉,法脉很重要!尤其是要落实在,僧伽的生活形态。所以我们的生活形态,就已经有一个使命,要担如来的家业。
要担如来的家业,你若没有舍弃小我的家庭,你哪有办法来踏入如来的大家庭呢?所以我们要为人间,调伏众生的身心,社会要能够祥和,唯有宗教者这个真善美的团体。这个大家庭,叫做「荷担如来家业」。所以要向佛道,就是要舍家。
若是领导者,他就要舍弃了他对权力、地位那种执着,才有办法把心静下来,来思考人间天下的真理。所以舍家国,尊佛律仪,按照佛陀教育的律仪,要好好受持。所以出家就要脱俗,脱离世俗来出家,才能够将佛的家业承担起来。
所以「披佛法服」,就是持戒精进。不是只穿上这件衣服,是我们的身体力行;我们的戒律在我们的行动中!衣服只是形象,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戒,要持戒精进!
在家人有在家人的衣服,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服装。过去天主教修女、神父,他们的服装,一看到就知道,这是一个很纯洁的宗教。所以服装能够引起了,人人敬重的形象!
所以大家在生活中要注意。要真正的救世,就要舍离小家庭,来入如来的大家庭。进来这个大家庭,我们要循规蹈矩、守好戒律。
《法华经序品第一》或见菩萨,而作比丘,独处闲静,乐诵经典。
再来说:
或见菩萨,而作比丘,独处闲静,乐诵经典。
出家之后,就是出家的形象。乐处独静,因为要心先静下来。
虽然周围人间纷纷扰扰,我们不受干扰,要专心在如何将我们的心,在人群中能够调伏下来。这个「独静」,就是用很清净的心,这样来「乐诵经典」,就是认真读经。
打坐、读经,起来走路、快跑、慢跑、绕佛…用这样的方式来精进。开始初学者就是用这样的方式。
《法华经序品第一》又见菩萨,勇猛精进,入于深山,思惟佛道。
再来就要再进步了--
又见菩萨,勇猛精进,入于深山,思惟佛道。
开始把心调下来,在人群中如何去找清净,在清净中如何去研讨佛法。之后还要再精进,那就是去深山中,好好思惟。
光是读经,不对!还要好好将经典要入心,好好来思惟。所以说,菩萨行「精进波罗蜜」。
现在就是「精进波罗蜜」。除了持戒之外,还要再精进,从人群中,找到内心的清净。内心的清净,了解经文之后,还要再好好思惟,更加精进。因为求佛道、发起勇猛,那个「利」就是说「真的很勇猛」。
这种用欢喜的心,勇猛精进,就要很欢喜。所以「名被甲精进,以被甲入阵,接战之勇猛为喻」。
我们在《四十二章经》,也有这样。我们真正在修行,要精进。心理就要有准备--「准备好,不管什么样的环境来扰乱我,我都不受它影响。不管是世间的欲乐,不管是世间的烦恼等等…或者是什么样的逆境,我的心已经都有准备了。」
好像一位勇猛的勇士,他要来修行,他一定要有这个准备,绝对不会被环境打倒。所以「精进」就像上战场,披盔甲一样,所以又称为「精进铠」。
《法华经序品第一》又见离欲,常处空闲,深修禅定,得五神通。
再来--
又见离欲,常处空闲,深修禅定,得五神通。
又再精进,这就是要从精进中,开始到「禅定波罗蜜」。不管什么事情,我们已经盔甲上身了,我们不会被周围的环境,来伤害到我们。此时这个心--道心、志念都很坚固。所以道心、志念坚固,那就是接近禅定的境界。
禅定,就是正念!我们要正思、正见、正知、正念。我们不会受到外面的邪思、邪见、邪念,影响到我们。所以我们平时要有这种的心,能够得五神通。
佛陀在世时,就一直跟我们提起「心定、心静,自然就能够得五神通。」
什么叫做「五神通」?要先离欲,要远离「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」这五项。现在外面的境界,这个「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」等等…接触到的,这种的实在是步步陷阱;人人都是在五欲之中,让我们污染了心。所以我们应该要赶快远离这些事情;我们都能够远离,我们的心自然就清净。远离之后,就能够得五神通。
其实现在的五神通也是很简单,所以科技发达,现在从电脑,或者是网路等等…我们都在现神通。
不过有一项「无漏通」,那就是内心的心意。我们内心的心意若不清静,这样无法真正透彻到佛的境界。所以我们必定烦恼都要去除,到达无漏的境界,这就是我们要用功的地方。
所以我们学佛,必定要用心投入法,要有信解奉行,才能够六波罗蜜俱全在我们的生活中!所以人人要时时多用心。
出处:http://moya.iyard.org/bin/view/Blog/BlogEntry2141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