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 February 2011

静思晨语 - 2011年2月17日 - 224 - 《法华经》解苦灭集求于道



知苦晓了集为因,解苦灭集求于道,人为无明自扰乱。

我们人要:「知苦晓了集为因,解苦灭集求于道,人为无明自扰乱。」

真正我们要知苦,每一天、每一天大家在过日子,我们所接触到的,无论是顺意、不顺意,无不都是在扰乱我们的心,也是同样苦啊!

种种的苦,身外的环境,人人的生态,我们内心自己的感受,到底是内自苦?或者是外的苦?不论是内、外,这苦究竟又是从哪来?

佛陀已经为我们解释了,苦来自于「集」--集了种种内外因缘,所以构成了这个苦。我们知道集,聚集过来,才会成这个苦因的果。所以我们应该要去探讨,到底从无明、烦恼当中聚集了这么多的苦,我们要怎么去灭?所以必定要修于道。

佛陀在人间游化教育,不管什么时候都是对机说教,无非就是要解开人人这个心灵所困扰,教导人人怎么样能够让他回归自性的明了。

佛陀的时代,有一回他在舍卫国结夏安居。一个夏安居就是三个月;那三个月后解夏了,他就离开了那个安居道场,带着一群比丘、比丘尼,就再往外游化。

从舍卫国要迁移到摩揭陀国。除了比丘、比丘尼以外,还有国王、大臣,就是闻法虔诚信仰的人,这样很浩荡长的队伍,这样走,走在那个路上。

这当中在摩揭陀国,有一位大长者叫做贤护,他听到佛陀,已经要迁移来到这个地方,他很好仰佛法,他知道能够接受到佛陀的教育,这就是他的福。他就去招一群的长者,合起来共五百人,在摩揭陀国要来迎接佛陀。

浩荡长的队伍这样要到达,他在那个地方,看到远远的慢慢很有庄严,很有次序的队伍这样走来。这五百位的长者站在那边看,果然佛陀他的庄严形态,不用听到说法,自然内心就起了那分敬仰、尊重,而且心地忽然间都清凉了,所有的烦恼、杂念都去除了。只看到这个队伍,只看到佛陀的庄严,自然那个心清净了。

佛陀慢慢一直接近来,这群的长者用最虔诚的心,这样来跪地迎接。佛陀慢慢往前走,他们就随后跟来。佛陀到了快要落脚的地方,这群的长者就赶紧往前来。佛陀坐定了,这群的长者向佛陀膜拜顶礼,向佛说了很多赞叹的语言,将他们的内心看佛的观感。人人说出了,他们那个内心的欢喜;也说出了内心的烦恼,见佛之后那分放下的心境。

佛陀听了欢喜啊,又再加强向这些的长者这么说:「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烦恼呢?其实烦恼能够立刻就放下;只要你了解烦恼的起因到底是什么。」开始佛陀就说: 「有十种的事情,让人人自己自扰乱。扰乱了我们的心,自然很多的苦就会集过来。」

身理:生、老、病、死;心理:忧、悲、苦、烦恼、愁叹、轮回,为十扰乱。

自扰乱的就是身体,有「生、老、病、死」四种苦。还有「心理」--「忧、悲、苦、烦恼」以及「愁叹、轮回」。总共有十种的自我扰乱。

上面的「身」与「心」的八项烦恼,带给了我们愁,怕生、怕死、怕老、怕病。又在内心不乱地起伏-「生、住、异、灭这种的起伏烦恼」--知道让我们忧愁。要怎么能够放下?真的是让人悲叹!

这些事情很微细,这个微细的烦恼,带给我们在六道、三途当中这样在轮回,这就是苦的源头。

我们应该要,为灭苦而修行于道。我们为了要灭苦,我们要来修行在这个道。

「道」是什么道?当然我们要奉佛陀的教法,依教奉行。佛陀为我们开辟这条大菩提道,很直的道路、康庄大路要让我们走,所以我们要身心皈依--「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」。这就是称为「佛子」。

《法华经序品第一》若有佛子,修种种行,求无上慧,为说净道。

接下来的经文就说--「若有佛子,修种种行,求无上慧,为说净道。」

「佛子」--就是很虔诚从佛求法,成长我们的慧命,所以称为「佛子」。

我们要成长我们的慧命,我们需要道粮,道粮来滋养我们的慧命;道粮就是法,佛陀所说种种法,我们要把它吸收来,我们要用很恳切的心,我们要来求佛法。佛法若有入心,我们还要再身体力行,所以要修种种行。

法若是有入心,我们依教奉行,不是只听了就略过;听了要入心!不是只囤在心里而已,我们还要显于行;我们还要身体力行,这样叫做「修种种行」。

修种种行是为「求无上慧」--我们所要追求的是无上的智慧。我们每天都在听,无非就是要怎么去除烦恼;要去除烦恼,要追求烦恼的源头。好像每天都在听,但是我们的烦恼去除了没?我们得失的心,还有没有?人我还有是非吗?我们自己自问,若是还有,那就是法不断地漏掉了。所以听法之后,智慧若不成长,就是我们的法漏掉,所以我们不断要追求无上慧。

因为有这样在精进的人,愿意修种种行;有这个精进的心,在求无上慧,这样的人,佛陀就「为说净道」。

就像贤护长者带五百位来迎接着佛,光是见佛他们就起了精进心。佛陀看到他们这么的精进,他就为他们说烦恼的源头,来自于十种,扰乱我们自己的心。这就是佛陀他对弟子,只要有心要求,他会用心去分析。

所以意思就是说,所见佛「为三界内之菩萨,说无上菩提之清净道」--佛陀他要对机说法,是为了还在三界内的菩萨。

前面说过了,佛陀他要讲《法华经》,就是去掉了自利。那种小乘、声闻、缘觉,他要鞭策他,让他回小向大;从那个小把它去除,要让他回向到大乘的程度。所以现在大乘的经典,他就是为三界内,要发菩萨心的人,来讲菩提清净的道。所以要为这些,求无上道的人来讲说,所以「求无上慧」,佛陀就为他讲清净法。

「小乘」就是还有「私我、自利,执着在我自己要怎么去断烦恼」;执着在「我自己怎么样能够心清净」?

我们人人都要求心清净,但是自求自利,还是仍有烦恼在。所以必定要在人群中,才能够透彻人间苦的根源。我们看别人在起烦恼,我们才能够去了解到--「这个烦恼若落在我们身上,我们要怎么样去无争?要怎么样能够让它放下?」其实这必定要在人群中。

不就是说,「无量法门,悉现在前」,你若没有进入无量群众中,你看不到无量法门。所以无量的法门在人群中,我们去体会之后,我们才能够智慧悉现于前。

所以说起来,真正修无上道,或者是无上慧,必定要去除自我、自净。不是只有这样而已,一定自净、人净;人净才能够自净。要如何才能够平安?人人平安我们就能够平安;人人不平安,我们要怎么平安呢!我们要求人人平安,我们就要求天下无灾难,这才是真正彻底解决了那个苦难的根源。

佛陀要教我们的,就是要去小向大。所以有一句话,叫做「回小向大」--把这个小;求小乘的人把他转过来,向于大乘。所以《法华经》最重要的,就是要「弃权显实」--「把过去的方便法,你怎么修,心会清净,虽然那个法很好,不过,你不如怎么样来清净大众,让我们的心同时也清净。」所以这叫做,转小来成为大。这就是我们要了解的清净道。

佛为说清净道,开始要来说清净的道理,就是将我们的心来清净,能够体证到般若。般若就是智慧,这个智慧要到达不生不灭,但是不生不灭的智慧,要从妙有中,去起良能的作用。

所以不是只有空而已,空也是偏一边。光是求,我要怎么了脱生死,只是这样也是偏一边。所以我们要在那个空、无上慧,我们发挥在那分妙有。妙有,运用不执着的智慧;不执着的智慧,能够转在妙有里面。

有这个妙有,人间才有这样种种的形态。再用智慧投入世间所有的形态,将世间所有的形态那个执着,转回来,用在清净的妙慧。这样叫作「圆融」,这也叫做「圆觉」。所以这是这段的经文的意思。

文殊师利,我住于此,见闻若斯,及千忆事,如是众多,今当略说。

接下来就说--「文殊师利,我住于此,见闻若斯,及千亿事,如是众多,今当略说。」

这个「我住于此」是谁?弥勒菩萨。因为在法华那个道场中,人人不知道佛陀,他入定放光,到底有什么微妙的法?大家无法体会。

大家还记得,弥勒菩萨来启机,找当机者。当机者是谁?那就是文殊菩萨。他请问文殊菩萨,所以引出了上面的经文。

弥勒菩萨先说:「我过去我知道佛,是这样…这样…来的。文殊菩萨我已经了解,佛陀是我所看到的,我所听到的就是这样…但是还有很多,要请文殊菩萨,你要来向大家解释。」

「若斯」就是前面说过的,「及千亿事」还有很多。所以这是弥勒菩萨,要请文殊菩萨所说的教法,这是一种的启机与当机者,在那个地方,那个境界。

各位,我们学佛,要像弥勒菩萨这样的发心,虽然我们已经大概知道,这个法的动机到底是什么--佛陀为什么来人间,在人间对人间说法,他所对机的,用什么方法来逗教。弥勒菩萨慈悲,其实他什么都知道,只是要让大家更加坚定信心;所以就尊重文殊菩萨,请文殊菩萨,来为大家解释。这是上面这段经文的意义。

我们人人日日生活中,不管是对境、对事、对人、对物,无不都是在为我们说法,都有很充分的法在里面。

之前不是和大家分享过了--「宇宙万物之间,无不都是含藏着真谛。」我们的心,若能够用心对境,不管什么样的境界,无不都是微妙法。所以请大家时时要多用心。

出处:http://moya.iyard.org/bin/view/Blog/BlogEntry2133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