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3 August 2010

静思晨语 - 2010年8月3日 - 82 - 慈悲心法







每天我们都是这样来分享,要如何将我们这念心顾得稳固。

难得发心,既然发了一念的好心、爱心,而且求菩提心,那是不是要好好把心照顾好呢?所以我们必定要,「以慈悲为首、以众生为念」。

以慈悲为首,以众生为念,如是发心,佛种不断。

菩萨慈悲,无量无边;众生根机,无量无边;慈悲心法,无尽无量。

我们要顾好我们这念心,必定要有互动--人与人、彼此之间互动。

我们若是说学佛,我们只独善其身,关在里面自己闭门造车,这样长久下来,也会觉得说这个境很枯燥。但是我们若能够把我们的心,用在于要如何在人群中?像这样不断去看外面的境界,不断去分析外面的种种人事物等等的道理,从这当中得到对人生的觉悟,这样对我们这念道心,比较能坚固。

所以常常一句话说:「见苦知福。」所以我们要养这个慈悲的心,必定要观,观天下众生相。所以不只是说,把心和境隔绝开来,整个都把它关起来;关掉了心门那与外面完全隔绝境界。不是啊!所以我们一定要以慈悲为首。

为什么要慈悲呢?因为众生有苦难,众生有烦恼。不只是外面的众生有苦难烦恼,即使我们在众生数中间,我们自己也是有烦恼。看到众生的烦恼,能够在心中长存一念慈悲,想要去救度烦恼众生,为他开启智慧,如此才能够启发我们的菩提心。

所以,我们要如何生起自己的菩提?就好像是说,我们要如何让一棵树能长大,我们就要施肥,因为有土壤、有水分、有阳光、有肥料,所以它就能够长得很好。就是像我们这颗种子,若什么都具足了,但是我们还需要肥料、养分。

需要看看外面,芸芸众生有烦恼,就是肥料不干净。我们常常说:「净化人心,净化人心。」众生就是心灵有烦恼,烦恼现前的时候,果报现前,所以很多很多的苦果。我们看到了,追究它的苦因,同样就是因为很多烦恼,造成了那个果报现前,这就是让我们观境界,能够定我们的心。

所以常说:「佛要在众生中成。」菩萨就是要有苦难中,才能够有菩提心生起来,所以因为这样,我们在人群中,我们要「以慈悲为首,以众生为念」。我们人人对这个人群,苦恼芸芸的众生不要放弃,要加强我们的慈悲,这就是我们的道心的开头。

「如是发心,佛种不断」,我们的心念在慈悲不舍众生。若能够这样的发心,那就是佛种不断。

所以说起来,「菩萨慈悲,无量无边」。因为众生根机,无量无边,所以菩萨的慈悲,要面对无量无边众生的根机;所以你的发心,就会随着众生无量的根机,不断不断这样在产生。所以慈悲的心念,和众生的根机烦恼要相等,要让这念慈心不断的生起啊!这就是「慈悲心法,无尽无量」。

众生的根机这么的复杂,无量无边的性欲根性,这样我是要救到什么时候?对这些众生,我们可有法度?有啊!只要你慈悲的心法,在我们的心里,就自然有无尽无量的法门。看什么样的众生,我们就以什么法给他;只要你这个法能够在人间存在,不一定是我们自己,只要这个法把它推动出去,真的是能够,这个种子不断不断,能够衍生扩展出去。

看到我们的「草根菩提」,有一对老夫妻住在山上,有四个儿子,每一个孩子都很有成就。四个孩子,三个读大学一个读专科,他整叠都是儿子的奖状,这样一大堆排排在桌子上,满满厚厚的。

这位老先生和老太太,两个人住在山上,很认真在耕作,同时更加认真做环保。因为这位老先生,他曾长过骨刺去开过刀,甚至脊椎有八吋的金属,这样夹在其中,几十年的时间,除了开刀那段时间休息。开刀完回来继续做环保。不会骑车,也不会开车,山上沿路的垃圾他去捡;临近村里人家的,他也是去收,都是靠着他的肩头担、靠他的肩头背。

我们的同仁,就是大爱台的年轻人就问他说:「阿公,你背那么重不累吗?还要爬山呢!」他说:「会啊!会累,甘愿做,累一点,晚上很好睡;睡醒后,明天早上就很轻松了。白天做得累,晚上很好睡,天亮很轻松。」

看他这样做得很欢喜,知道他的脊椎曾开过刀,我们的同仁就问他说:「阿公,你为什么要做得这样?尤其是要做环保?」他说:「你难道没听到师父在说,我们能够做就是福,我们的地球才一颗而已。现在这些环保,这些资源若没有回收呢,还会污染地球、破坏地球!地球才一颗而已,我们也是要为子孙做啊!」

他就又问说:「阿公,你这样开过刀,难道不痛?」就再问他一次。阿公说:「会喔!会痛!做得累些一样会痛,反正痛一下就过了。我们若较痛时,就做轻松一点的,若感觉较不痛时,我们就再多背一些。」这是阿公。

阿嬷也是一样啊! 「一辈子都已经做习惯了,那能做就是福啊,若不能做就知道苦了!」阿嬷也是这样。

若问到他们的过去,阿嬷也会说:「小时候真的很苦。不过,把吃苦当作在吃补。若不这样做,哪能这么健康呢?」

老人,真的很有哲学。两位老人相依为命,这样在山里都八十多岁了,两个人很快乐地做,很欢喜的生活,边走他就边捡东西。

他说:「台湾,有师父最好啦!」问他说:「怎么说?为什么只有师父最好?」阿公说:「幸亏他为我们开这条路,不然我们这些老人怎么办?」

看,他说感恩!看,这也是众生的根机,这种的根性就是菩提根。他在人间虽然吃尽了,人间那个贫穷劳力的苦难,不过,你现在看他,真的是好像似一颗的菩提树,他这样根伸得很长长得很大,那个树枝、树叶也很旺盛。这两颗菩提树,这样相近、相对;这对的老菩萨,二人互相很疼爱。

不过,两个常常爱斗嘴。我们的同仁就问说:「阿公,是你的脾气较不好?还是阿嬷的脾气不好?」他说:「当然是我比较不好。不过,她会让。」你曾经向她道歉吗? 「不用了,老夫老妻了,她也了解我的个性了。」你看就是二个人,人家他们也这样相让,让来让去,也是让得很欢喜。

所以烦恼中即菩提,菩萨就是像是这样。我们去看,我们就能够了解,行要怎么修,这样就是在修行了,像是在丛林中修行一样。

所以「菩萨安住于实相」,这就是菩萨。

我们菩萨已经发心在菩萨道中,我们以慈悲为自己的心,不离开众生为我们的行;我们的心,就是要安住在这种的实相。 「实相」就是要把烦恼都去除,回归我们清净的本性,不要让外面的欲念来动摇我们的道心。

你看,那对老人,若我看起来,我觉得说这是真正人间菩萨,他们真正是安住实相。现实的环境是这样,但是他不受现实的环境,去影响到他们那念安住乐道,安住他们的心。无论什么境界,他们就是这样,按照道理、人伦道德,这样在过日子。

又看到「草根菩提」,一位阿迈的阿嬷,八十多岁了,她健步如飞,她骑那辆铁马四十多年了。

他的儿子就跟她说:「人老了,要享福一点。」她就偏偏一直要去做环保。她说:「你不知道,做环保,没烦恼,又是身体好,很好命!」但是她就是这样去挑、去载,每一天出去都是好几台车回来。什么车?就是那辆四十多年来的铁马!

她的左邻右舍就说:「很行,八十多岁了,一天这样走不停,这样一直载。」不只是载,她说:「她自小十七、八岁开始,她就是跟着养父种田。做到现在,无论是巡田水,下田锄杂草…」你看她这样,斗笠一戴,头巾一绑,那个身材比现在二、三十岁,三、四十岁的身材还更加美;因为身躯直挺挺的,一点都不弯腰驼背,很标准。

甚至在做环保,人家的饲料袋去收回来后,她说:「这要洗啦!」所以她就拿去水利沟里,这样把一个一个的肥料袋就这样仔细洗,洗得每只都干干净净;然后在她的大埕晒,晒干后收起来。

他说:「阿嬷怎么要这么仔细?」阿嬷也会说:「我们要做事情就是要认真一点,这也是叫做『虔诚』啊!」

是啊,这样也是虔诚。各位,你们做事情就是要虔诚。

我每天要大家虔诚,虔诚,大家都想说:「我赶紧来念佛,才是叫做虔诚。」其实这样在做事情,这样把它收回来洗干净、晒干,让回收的人不觉得说臭,这就是虔诚。所以经过她的手收回来的环保啊,无论是罐子,养乐多的罐子等等…饮料的罐子,回来她都会把它们洗一洗。她说:「这样都没有味道,这样也不会臭。」你们想,八十多岁能够那么俐落,身材能保持那么美,你看,这就是她的虔诚做出来的,这难道不就是「草根菩提」吗!

我们的同仁就又问她:「阿嬷,妳这样这么多岁了?妳这样在做不会累吗?」阿嬷也说:「累是会啦!」

我们的同仁又问她:「妳做那么多年了,妳难道不会想休息吗?」她说:「的确是很多年了。十八、九岁做到现在,八十几岁。你帮我算算看…」然后她又自己接下去说:「做就是赚的了!」对啦,做就是赚的!看,这叫做人生。

她的生命中,用她的时间付出了多少呢?为那个家庭,为人间的粮食…看,她不知道做过几获了!从前的人都做三获,我们现在只说一年二获。一年二获,若做六十多年…六十多年就一百二十多获呢!你看她的收获,那稻子的收成有多少?提供给市场又是有多少呢?

看,为人间生产这个粮食,又再那么殷勤做家事,养育她的孩子,现在为地球付出…等等,看,这就是人间生命的价值。

所以啊「菩萨安住于实相,所发慈悲明不虚」,非常明朗,这就是用爱心在付出。

各位,菩萨不是说环境多好,才是叫做菩萨;学问多好,才是叫做菩萨…绝对不是!也不是名气多大,也不是!

我们放眼看天下,多少长辈为我们的人间在付出,这全都是叫做菩萨!

所以「草根菩提」;人人若能够向这「草根菩提」去看齐,你想,我们的社会,这不就是一个大道场吗!

【无量义经集选】菩萨安住于实相,所发慈悲明不虚,于众生所能拔苦,苦既拔已复说法,令诸众生受快乐。

各位,在大道场中修行,我们的心,要「以慈悲为首,以众生为念」,我们要放眼看天下。

看看,众生有很多能让我们做典范,也能够让我们警惕。我们入众生人群中,你想,这不就是一个道场吗?所以我们要好好在人群中,好好发心,若这样佛种绝对不会断。

法如同种子,一颗种子能够生无量,这就是种子。佛法不会断,佛种不会断,只要你要会多发心。

出处:http://moya.iyard.org/bin/view/Blog/BlogEntry1778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