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 September 2010

静思晨语 - 2010年9月24日 - 120 - 第三功德(三)





护心念立志愿,殷勤修持道行,住无所住,行空寂静。

于如来所,永断疑惑,入佛智海,胜信道中,利益世间,为不请友。

要与大家分享的就是,我们要常常保护我们这念心。我们要很明确,立好我们的志愿;志愿立了,我们还要殷勤守持道行,不要懈怠。

每天都与大家分享,互相勉励,时间要把握,周围的事物我们要珍惜,没有一样东西不是含藏着法;没有一个人的心中,不含藏着藏经。经法都是在人间事物中,我们多用心,我们才有办法吸收人世间的法;我们入人间的法,当然我们要有出世的精神。

所以说,「住无所住,行空寂静,于如来所,永断疑惑。」那就是要说我们的心了。

在佛住世时,很多年轻人发心要修行,当然佛陀在十大弟子中,这些长老弟子,都是要负起教育的责任。

有一天一位年轻刚出家不久,他来到迦叶尊者面前,很恭敬、礼拜;同时迦叶尊者,看到这位年轻的修行者,就问他:「你怎么了?看起来满面愁容,好像心很不安定!」这位年轻的修行者就说:「是啊!长老,虽然我已经出家,不过,我的心放不下我的家,放不下、断不了那分情。」

迦叶尊者就说:「你若是决心想要修行,你就要赶紧把心拿回来。」这位年轻人说:「我人已经来了,我的心要去哪里呢?我实在很烦恼、我很苦!」

迦叶尊者就说:「既然你那么苦,你无法把心拿出来,这样你的心到底住在哪里?」这位年轻人就说:「是啊!我现在的心在哪里呢?」

迦叶尊者开始就跟他说:「年轻人,你既然发这念心要来出家,也是立一个宏志愿,必定要完全辞掉过去。我们的心在佛的座下,我们要寂静清澄,心本来就无所住;我们的行,就是以天下宇宙为家,所以行要空而寂静。天下就是我们的家,众生就是我们的眷属,我们已经在如来所了,在佛陀的家庭里,你应该要『永断疑惑』,要相信『信为道源功德母』。你起了这念心,就是信佛、学佛;所以过去一切的烦恼,一定要断除。佛所说的法,你必定要相信。所以心要『住无所住,行空寂静,于如来所,永断疑惑』;应该要断除过去一切的疑惑,把心照顾好,安住在于你那念立志愿,所以你要殷勤精进。」

我们若能如此,这就如迦叶尊者向我们说话一样!

我们要常常问心--「我们现在的心在哪里?在道场中吗?有在听吗?听了之后,有了解吗?」了解,就是心在现在,声音入你的耳,从耳入心,这就是现在的心住在这个时候。

但是新新生灭,时间也一直过去,法一直听,我们也要不断用心。我们若是能心行于在慈,心在于慈,若能如此就是「入佛智海。」

每一件事我们很清楚,所以能「胜信道中」--我们要有一念正确的信;我们若有正信,我们的心,就不会受周围环境诱引我们,我们修行这念心,永远如胜雄自在。

在佛经里,也是把佛比喻作胜雄,他就是很勇猛、他就是很精进,他就不会受外道教所伤害。同样我们学佛就是要学这样,我们要有一念很坚固的信心,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这念心。

这念心若保护得住,行在菩萨道中,自然「利益世间,为不请友」。不用人请,我们自己就很轻柔,走到他人的身边去肤慰、去陪伴在人间道上惶恐无明的人。所以我们应该要为利益世间,做他人的不请之友。

过去跟大家说「不请之师」;我们如师、如友,也是要为世间众生迷茫中的人,去做他们的朋友。

所以各位,我们学佛,既然发心立志了,我们要把心顾好,志愿要坚定,我们要殷勤受持。我们已经认定要走的道路,就要很坚定;能如此才能利益世间, 为不请之友。

所以《无量义经》里头,第一功德开始,就提醒我们要「四无量心」、「六波罗蜜」;第二功德,我们这念心就像种子,不断辗转复制,所以我们人人要知道,一法能生无量义,无量义从一法生。所以天下万物,无量无量无不都是法!

从我们一心去体会、去了解,我们能在这念种子遍布在人间;这智慧,清净如来本性的智慧,我们能不断辗转相教。

【无量义经集选】第三功德难思议,自在度人显愿力,虽有烦扰无烦恼,虽有生死无畏惧,百八重病常相缠,悲悯众生不顾己,譬如船师身有病,若有坚舟犹度人。

我们的心要自在,虽然这个世间烦恼偏多,虽然我们人人还是凡夫,但是「慧从善解得自在」--我们智慧要在人群人好好善解,自然我们就轻安自在。

这能度人,就是要有这念心,很自在的愿力。

「虽有烦恼如无烦恼」:在世间谁没有烦恼?既然将我们的身心,奉献给天下的大家庭,我们必定要将我们的小家庭,私人的烦恼一定要放下;如此才能远离烦扰,很烦、纷纷扰扰的人生。

再来要说:「虽有生死无畏惧,百八重病常相缠,悲悯众生不顾已。」这段也是要说,人生虽有生死,生死是大自然的法则;我们光是在那里担心生死,是不是很辛苦的事?修行就是要脱离这个生死关,我们不再攀缘;所以我们要了解,这种生死是大自然的法则,所以要把心看得很开。

我们若去看「草根菩提」,多少人都说:「那老菩萨其实她身体有病!」「什么病?」「肝癌、肠癌……等等,医师说末期了。」

很不可思议!你看她做得那么欢喜。有一位老菩萨,我们的同仁问她说:「阿嬷,您身上有病,看您这样很高兴,您还很有力气,您每天都这么忙。」 她说:「是啊,就是知道有病,我才要赶紧,师父说:『分秒不空过』我剩没多久的时间了」。

「阿嬷,您知道有病到现在已经多久了?」她说:「哪知道!四、五年前,医师就跟我说剩半年而已!我怎么现在还在!」这么乐观!

「您为什么医师跟您说剩半年,您怎么能到现在都四、五年了?」 她说:「我就是觉得,要躺在床上等死,我不如来做,做到什么时候,不呼吸就好了。」

所以她说:「躺在床上会烦恼,光是在那儿烦恼也烦恼死;光是在那里等死也很难过!」 所以她就投入环保场,不知不觉也已经四、五年了,看起来还很俐落!

她都是自己一个人生活。她说:「我儿子很孝顺,叫我去他家。我若去他家,我就真的都要躺在床上了!我住在乡下,很好;我若万一做到怎么了,无法做了,也有师兄师姊在身边。」

看!这么乐观! 「虽有生死无畏惧」一点都不畏惧。

「百八重病常相缠」:其实现在所说的「百八重病」,就是说我们人,每天都有「一O八个结」;我们的心、我们的烦恼,重重重重的烦恼,最少还有一O 八种的烦恼。

到底这一O八种是什么呢?大家若遇到烦恼时,我们就把它圈起来--「一」;再遇到不如意,再圈起来--「二」,你们看一天圈多少的圈?算算有没有 百八烦恼?说不定超过!

这是一个形容,烦恼就是病。所以一O八结,都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烦恼。 「结」就是「烦恼」,解不开的心结,就如同「百八重病常相缠」,这么把我们缠住。

所以才会常常对大家说在缠如来。人人都有本性,人人都有和如来同等清净的本性,但是就是烦恼覆盖、缠住我们,所以这就是烦恼、就是病!

所以我们要「怜悯众生不顾已」。要怜悯众生,我们就不要只想自己而已。

在多明尼加,常常受到飓风侵袭,尤其是热带风暴。慈济人在那个地方,也是很辛苦,不断在关怀、付出、照顾。有很多温馨的故事…

有一位叫做玛丽亚,这位就是我们慈济人长期在帮助她。为什么她要受我们帮助呢?这位玛丽亚她本身很贫穷,先生有病,家庭小小的一间,东西都是不好的东西;不过,她整理得很整齐。

这么贫穷,先生又生病;她又收养很多个孩子,那些孩子都无父无母,她都捡来养。所以虽然她是这么贫困;不过,说来她是很富有,因为她富有爱心,疼惜那些孩子。

问她说:「妳这么多孩子,几个是自己生的?」她回答:「这些都是我的。」和她生的一样没有差别。看!虽然自己还在贫穷困难中,不过,她悲悯众生, 她不顾自己,她要顾的是大家。

各位,学佛,我们必定要好好打开我们的心。天下的众生都是我们的眷属,到底我们的心要执着在哪里呢?

「性无所住,行空寂静」:其实我们的心要安住在--无论去到哪里,我们的心都是寂静;因为天地之间都是我们的家。

我们既然入如来所了,要相信佛陀的教育;有什么样的疑惑,过去的要让它过去。我们应该要入如来智海、我们要有「勇健胜信道中」--我们要入胜雄的家庭、我们要入人群中去行菩萨道--,我们才能「利益世间,为不请友」。

所以各位,人人都是我们至亲的好友,人人是我们最亲的家人。所以时时培养爱心,要智悲双运,把我们的心照顾好,入于我们的志愿中,要精进、不要懈怠,所以请大家时时多用心啊!

出处:http://moya.iyard.org/bin/view/Blog/BlogEntry1849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