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 September 2010

静思晨语 - 2010年9月20日 - 116 - 第二功德(四)





智慧从人世间中得,三碍六尘永已消尽,菩萨复当发宏誓愿,如所闻慧得无量法。

智慧从人间中得!三碍六尘永已消尽,菩萨复当发宏誓愿,如所闻慧得无量法。

各位,学佛都说要求「智慧」,然而要去哪里求得智慧?其实,智慧就是在人与人之间,在日常生活中。我们待人接物中!我们能够知道人世间事物,尤其是人与人的习气,我们可以从这个中间取得了。

人间是这样喔,人的看法是这样;同一种的事物,不同的角度。不同的人,不同的感受,所以我们去了解,人与人之间的感受。同一种的东西,有的人想要贪想要得;另外有的人觉得说:「我有这样东西,应该要与大家分享。」甚至「那个人很需要,我能将我唯有的如此送给他去。」同一样的东西,都有不同的人的角度感受。

所以我们在这样的人中,我们就能够去体会人的心态,我们就能够了解很多的道理。道理就是在人事中发现的,我们做事情若能够做到这个事情很圆满,这叫做合理。

我们对人对到让大家都很满意,这叫做人事圆满。那人与事都圆满,这样叫做道理圆满。

所以人、事、物、理,都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。我们若能够道理都能够圆满,都了解了,如此不就是「三碍、六尘,永消尽」吗!

「三碍」就是「三障」。什么叫做三障?就是「贪、瞋、痴」,这三种的无明,就会障碍了我们要去通达道理的法。这心的无明,有无明自然就会消灭了智慧;所以才会称为「三碍」或是「三障」。

在我们道理圆满时,那三碍、三障就消了!

每天早上大家听经之后,礼佛之后,愿消什么啊? 「三障诸烦恼」!对啊!我们每个人,都是想要消除三障诸烦恼。

「三障」就是「贪、瞋、痴」这种三种的障碍。三种的障碍从哪里来呢?六尘--「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」。这个「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」会引诱了我们的「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」去行动。这种恶法,让我们去行动,不断起贪心,不断诱引我们的行动,往错误的地方去;这就是由贪瞋痴开始。

所以这种三碍、六尘,我们若在人事物的道理能够圆满,这样这「三碍、六尘」哪还会存在呢?就消除掉了。

看看南非,看起来人种和我们不同,他们的信仰也和我们不同,天主教、基督教很多。但是他们却是能够那么贴心,他们能够那么入我们的法。

看看,美蜜斯,看她已经投入慈济十年了;甚至与慈济人,一同在做「蓝堤计画」。

那个「蓝堤」就是一个地方,那个地方住在里面的人很强悍,平时没有人敢进去啊!慈济人进去了,同时也已经在里头带动了环保;在那个地方做职训。其实,这个因为里面就是有这位美蜜斯才做得到。

她也曾经走过了她生活中的坎坷。因为她的先生外遇,不只是有外遇,还将她全部的储蓄完全都搬走,就这么出去了。这个美蜜斯那时候心会怨。

这种怨恨的心要如何能够打开呢?先生抛妻弃子,她还要再带五个孩子的生活,所有的钱先生都把它拿走了;在一个平凡的女人,心怎么不恨?怎么会不怨呢?当然怨与恨交结!面对着五个孩子嗷嗷待哺,生活要怎么过呢?

但是在那个期间,慈济人已经走入她的生活中了,物质的帮助,职业的训练,用爱的陪伴。所以她了解了、放弃了;放弃了那个怨与恨。

她以普天三无的道理--「没有我不爱的人」,所以她打开心胸,把这个爱解释得更广、更阔。她的爱不只是爱这五个孩子,将那个村庄所有老者,年轻者或者是年幼者,她都把他们当成是她的一家人。

开始她和慈济会合了,开始帮助慈济在里头推动做环保、帮助那个职训、如何去教育…将那个村庄。已经教育得人人心中有爱,人人能够安份守己,变成了一个很祥和村。这就是只要有一颗种子,只要有一念心。

她的那个「贪、瞋、痴」,和这个六尘她完全释放掉,没有小爱就没有大恨。所以说起来无明若开,无贪、无瞋、无痴。

那种「男贪、女爱」--「男女的感情问情何物」?问到底很空。空了后就是变成了什么呢?情断义绝就是仇恨,这就是叫做凡夫。有的变没有时,就是义尽,那就是仇生了。所以那就是「贪、瞋、痴」!

我们能够道理清楚明白,就不会有这个贪、瞋、痴。

她释放掉后,现在所有的就是爱,就是大爱。普天下的爱。既然有这么大爱,哪有不原谅的人呢?既然妳什么都要原谅他,自然妳就相信他。

这位美蜜斯,她的心如此开阔之后很快乐的,和慈济人做慈济事。但是她的先生呢,出去之后很多年、很多年后,先生老了病了,外面的人也不爱他了,所以先生又回来了。然而她也能够「没有我不爱的人」,所以把他当作一个是她的照顾户,又再把他带回家照顾。

所以这种「没有我不原谅的人,没有我不爱的人」,这就是她的信仰。信仰慈济这个大爱,她力行「静思勤行道」,要将心的烦恼,要真正很殷勤地拨除掉。所以心灵道场,不就是在静思勤行道里吗?

她能够力行,这种不只是听,和会说静思语、背静思语;不是!她还能够身体力行。这别人做不到,她做到了,这种心灵的开阔,这种大爱无私。

既然断了过去的私情,现在就是长情大爱。所以她的先生,过去对她那么无情,她现在不去计较那个俗情,现在所要去付出的是长情。

菩萨要度众生,所以菩萨复当发宏誓愿。她就是不断在发宏誓愿,不断将心胸扩大爱。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

佛陀说:「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性,皆有如来清净的法性。」所以不分人种同样有!所以在南非几千位的志工,他们每一位志工的身上,都是经过了很多的苦难啦。

走入了慈济的宗门之后,把他的心灵,在静思勤行道完全洗涤掉。他们如此走入人群,帮助了多少人?在极苦的社会,才更需要慈济的宗门!所以那个地方,已经黑色的菩萨很多;你看他们皮肤是黑的,穿着的是白领蓝色的衣服,白色的裙子。那个肤色很鲜明,黑、白、蓝三色合一很明显,看起来真的是人人都是很快乐。

所以说起来,「如所闻慧,得无量法」。在他们那么困难的环境中,他们也是做得到。为什么做得到呢?是因为他们的心开了,因为他们的心,没有三碍六尘的障碍了;他们已经为自己铺好了,一条康庄的道路。这就是「智慧从人世间中得」。这种的智慧,真的是要在人与人之间得到。

虽然人生本来就很坎坷,但是佛陀来人间,就是要让我们有个了解--了解「我们与佛有同样的智慧」。不只是我们,她也是这样。这种的平等观的教育,要让我们人人去使用,用在人间里,所以我们要接受这个法--希望我们人人未发心,能够发菩提心。能够大家都有机会,听到《无量义经》,了解《无量易经》的道理,那自然他就会发菩提心。

对啊,只要能够入无量义经的道理,心怎么会不开阔呢?怎么会不精进呢!

人世间把握分秒,因为生生不息,所以不用执着在过去的一秒钟,应该要重视未来的一念间。所以我们要好好重视。

所以众生若能够得此经,开阔了菩提心,得是经;那自然听,听了之后就会读,不断辗转读诵,那自然于一知无量,于无量知一。世间万事万物,归纳起来,就是一个道理而已,都是从心出发。

所以我们要选择善的,我们要赶快一心一志,往善的道路走;假使不巧走向恶的法,被它拖去,那想要再回头就很困难,很不容易。我们已经在往善的道路走,那唯一的一条康庄大道,所以我们必定要好好来受持。

<无量义经集选>第二功德难思议,一法能生百千亿,百千亿中复又生,如是辗转无量义。

第二功德意思,就是在上面说的这些--「第二功德难思议,一法能生百千亿,百千亿中复又生,如是辗转无量义」。

这大家应该都能了解,若是有众生能够得到这部经,「若一转、若一偈」。一转就是读一遍,或者是里头的一句;就算只是一句,这个偈,你若能了解「静寂清澄」,自然就能够智慧开启--「好啊!我的心要放空起来,心应该要清净不要那么杂。」那还有什么好让我们烦恼的呢?这样就能够得无量法,就能够开启智慧!

能够一转或者是一偈,了解里头的道理;自然就能够衍生出还有这么多、这么多无量数法。如此,我们有哪一样不通呢?所以说「乃至一句」,只要能够通达一句,即能通达百千万亿义。所以说「第二功德难思议,一法能生百千亿,百千亿中复又生。」很多的法,无不都是从一法生。

各位,「没有我不原谅的人」,大家做得到吗?有的人说:「加减啦!」不能加减,要统统、全部「没有我不爱的人」,「全都是我所爱的」;「没有我不原谅的人」!

你有原谅人吗?有的人也会说:「有时候想到就原谅他。」不是有时候,要长情,永远觉有情!你若是觉悟的人,众生就是凡夫,哪一个人不犯错呢?原谅他,这还有什么怨,有什么恨,有什么仇可结呢?都没有了。所以我们自然「三碍、六尘」就全都没了,这是在人间中所得到的智慧。

所以「菩萨发菩提心」--菩萨不断要发宏誓愿。我们若听这样的经,应该从这么多的譬喻当中理解,应该我们所得到的,不只是在经文,在人世间我们应该都能够了解。

这样在人世间能够「了解」,才能够让我们「得无量法」。所以时时都要大家顾好这念心,也时时要多发挥,这念清净无染的心。

所以请时时要多用心啊。

出处:http://moya.iyard.org/bin/view/Blog/BlogEntry1845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