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 October 2010

静思晨语 - 2010年10月12日 - 132 - 第七功德(一)





我们发心立愿,就是为了要度一切众生的苦恼。

「此人虽未修行六波罗蜜,而六波罗蜜自然现前」--

「六波罗蜜」就是「六度」啊!你要度众生,就不能欠缺这六种的方法。虽然这还不是很嘹解,也还没开始去修这六波罗蜜;不过,只要他发这念心,这个六波罗蜜,自然就现前在这位发心要修六波罗蜜行的人--他的形态中,就完全能够表露出来。

也就是说,他发这种的心,他首先就是不贪、不瞋、不痴;没有贪瞋痴的心念,他才能发要度众生的愿。发了要度众生的愿,心地要先清净;心地若不清净,无法起行在六波罗蜜。所以只要你发这念心,就开始那个内心就要清净。

所以内心清净,自然就不贪、不瞋、不痴,这就是「清净心」;清净心就是叫做「三善根」。

所以我们的三善根,这就是不贪、不瞋、不痴。这有善根的人,自然就无贪、无瞋、无痴。

没有痴心的人,心没有痴、没有痴念,意思就是没有烦恼。心若没有烦恼,自然他对外面的境界很清楚;对内在的自性也不起烦恼,这就是不痴的人。

我们对内、对外,清清明明。看到众生受苦难,自然他就起不忍的心--不忍众生受苦难,自然他就会发心;发心要救度众生。

既然会发心要救度众生,自然他就对众生有那个宽大的心。他看众生所做的无明烦恼,他就是一念宽心;这念宽心就不会起瞋,自然就没有瞋。没有瞋就是不会发脾气了,对众生就是宽容,对众生就是善解,对众生就是怜悯心。

所以只要我们的心地没有痴,自然就不会爱发脾气,那对众生宽容的心就很大。

能够包容、善解,自然对外面的境界,就没有那分贪。不只是不贪,看到众生的贫困,他也会想要去布施。

所以这个清净心、三善根,就是「四无量心」、「六波罗蜜」的根本!所以「以清净心植众德本」。

布施我们都知道了,财施、法施、无畏施。对众生,我们一切都愿意施舍,这就是他这念爱心。所以我们必定要知道,三善根我们一定要保持着,自然六波罗蜜的法,就在我们的身和心,在日常的生活,平常行动当中。

所以这个「清净心、三善根」,自然就能够「植众德本」--所有很多的法,都是在我们的心里,都是在我们的行为,这就是我们的德本。

德本就是我们的本性!人人的本性,就是显现在这个三善根的行动中。因为身心清净。

不是常常对大家说过:「心像是一面镜子。这面镜子我们要常常擦,不要让它有烦恼,不要让它有那个尘垢。」我们的心若没有烦恼,就是没有尘垢的。一面清净的镜子,照外面的境界很清楚;既然照外面的境界清楚,我们的内心就不会犯过,行为就没有错误。

所以常常说「大圆镜智」,就是大圆的镜子的智慧。这就是要看我们的心是否有清净?若有清净,我们这面真正很圆的镜子就是清净,让我们在修行就没有错误。

那修行的过程中,就是四心六度,也就是四无量心、六波罗蜜!这就是修大乘行的道路。所以我们必定要好好把心照顾好。

第七功德不思议,六波罗蜜显神奇,爱洒人间大悲意,令诸众苦皆得离。

所以我们在《无量义经》,节录下来那个简要的文章里头,这么说--

第七功德也是不思议,六波罗蜜显神奇;爱洒人间大悲意,令诸众苦皆得离。

「六波罗蜜」真的是显神奇!我们要知道这个六波罗蜜行,无论是布施、持戒等等…,对我们修行者非常的重要。

「布施」是结好缘啦。我们要如何训练出了我们宽大的心?要如何让我们的心去掉那个痴念?因为我们的心,这个痴念是最根本的无明;它若一痴,痴念一起啦,自然会贪。贪婪真的很泛滥,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这就是我们修行者最忌讳。我们若有贪心,我们要如何修行呢?

大家志同道合修行,所以同一念心,这念心是什么心?就是要追随诸佛菩萨的芳踪。所以我们要修到佛心,要行菩萨道;行菩萨道那就是要发大乘心。这个大乘心,就是要起这分的爱天下众生这念心。

所以天下众生,我们全都要爱,全都要去疼;要去惜他们,疼惜天下人。那既然是这样,心就要开阔了。

开阔了我们的心,就不忍众生在受苦难。

众生他的苦难就是两项:一项是物质贫困。缺乏物质,他要如何生活呢?

常常说:「饿的人让他有饭吃;冷的人让他有衣穿;没有房子可住,风霜雪冻,风雨露寒,让他有一个遮盖,容纳他身体的地方…」这就是补给众生物质的缺乏,这叫做物质的布施。

另外一种的众生,他衣食住行富有不欠缺;不过,他的心灵很空虚。这种心灵空虚,我们也就要去补充给他--补充给他充实的爱心。

所以我们说:「教富济贫。」我们能够教导他,能够有很充实的人生;让他拥有了物质,他能够把这个物质实用,用在疼惜天下人。这就是要用法;法的布施。只要他心中得法,自然他能够将他的家财,无量能够付出。

如何辗转这个布施的法,将他富中之富,辗转不断付出?这也就是一念善的启发,引导他能够做到无量无数的功德!所以说转有形的财物,变成了无形的法财。这就是我们,给他一念佛陀的教法;这粒种子,他会不断不断去复制呢,为人群造福的种子。

有的是在贫中,他也能够在贫中起着富有的心!

现在已经很多的国家,接受了慈济的帮助的同时,他们也点滴汇集布施;他们觉得他们也能够布施给别人。所以「济贫教富」,这就是在内心,我们给他造福的种子;这个造福的法,就是「布施」。

「持戒」--我们要让他知道因缘果报!大家要身心清净,身不要犯错,心也不要有垢。这个心念若有过错,身心有过错,那这就是没有守戒。

戒就是规矩;那拨无因果的人,做为非作歹的事情,那就是没有因果观念。因果观念若在心里,自然他就会守戒。戒很重要!

在佛经中有这样的一段故事,佛陀有一次带着他的弟子,在那个王舍城中。这群弟子群真的很整齐,跟着佛陀走在那个街道上;很多人看到佛陀和他的僧团,全都如此整齐、如此庄严,人人都是以羡慕的眼光,以很恭敬的心那样合掌,送着佛陀经过他们的门口。

但是在那当中,佛陀转一个弯,进入一条的小路里去。有一群人非常的凶恶,就在那前面,以地画一个界线,就说:「你们不能够跨过这条界!你们若要跨过这条界,你们要付出了五百两的黄金。 」

佛陀他哪有五百两的黄金呢?频婆娑罗王、波斯匿王,这二个国家的国王,听到这个讯息,赶快匆匆忙忙,赶快带着金银宝物就来了。二位国王要代替佛陀解围,他们就对这群的人说:「你赶快让佛陀过,佛陀是一位大圣者,是一位清净无私的大圣者,不要冒犯他,赶快让他过去。」

但是那群人就是不肯:「你们的钱我不要,你们的宝物我不收!」

后来又来了一位给孤独长者。他就赶紧向对方说:「你要向佛陀索取这五百两的黄金,我现在已经送来了,请你赶快让佛陀僧团过去。」这群人,看到给孤独长者送黄金来,就说:「这是你的哦?是!是!这是我的。」「好,你的我就收。」这样,就放佛陀让他们过去。

大家觉得心很疑惑--「这二位国王,都是带着财物金银来,为什么这群人不肯收呢?就要等到给孤独长者来付出?」

佛陀就微笑向他们说--

过去有一群的赌徒,赌博的人,那其中有一位大臣的儿子,他年轻无知,所以被这群赌徒叫去赌博。输很多钱,大家就不放过他,一定要他把钱拿来交这些赌债。但是这位大臣的孩子就是还年轻,他手上没有钱,他无法付出。

这之间,这个国家的太子从那里经过,他看到他的大臣的孩子被大家围住,他赶快下马车,上前对大家说;「他既然欠你的钱,我担保他会还,我担保!」「你是太子,你要担保,以你的人格来担保。但是这位一定要还钱,欠赌债一定要还钱来。」「好啦!这我来担保。」

从此开始,这位大臣的儿子,根本就没去还人钱;那些赌徒就是一直不放过他。不过,这笔债放在哪里呢?在太子的身上。

所以,佛陀说到这里,就说:「你们大家知道吗?那位大臣的儿子,就是现在的给孤独长者。那位太子就是我现在!因为那生中,他欠钱、我担保,那那群的赌徒,就是现在这群要来讨钱的人。」

这就是人不能犯过错!我们若是犯了过错,这一生没还,下一生还是要还啦。我们若为人担保,大家不会去找那个欠他钱的人,就是会去找担保的人。这在现代也是如此。

佛陀的时代,甚至在这个因缘果报中也是这样。虽然不是你去赌博,不是你去欠人钱,不过是你为他担保,将来找的也是要找你。

所以说起来,我们心要常常很清净,时时常常很警惕--外面的境界是什么,我们要很清楚,什么该做、什么不该做?

各位,学佛就是要学得--我们的心真的很清净,培养好这三善根;我们要与人人为善友,绝对不要去惹了那种的恶念。若能够如此,我们修行才没有障碍。

你看,到佛陀的程度了,他同样还没结掉的帐,还是一样会再来讨。所以这因缘果报非常明确。

所以请大家要知道,要度众生,我们就要先清净我们的心;那心清净了这就是「众德之本」--我们就要在人群中去还债,那在人群中去种功德。

所以时时要多用心啦。

出处:http://moya.iyard.org/bin/view/Blog/BlogEntry1894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