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8 July 2010

静思晨语 - 2010年7月8日 - 64 - 善护戒规长慧命







岁月不饶人,我们绝对不能有空闲虚度这样过去;唯有要勤精进,不要懈怠!

所以我们要好好守戒规,奉教法行道;还要时时善护戒规,才能生长慧命。这是我们人人修行,必定要用时间来成就我们的道业。

所以说「岁月切莫虚闲度」,不要这么空空,这么虚度光阴。因为时间是最宝贵的,它能成就一切,要疼惜时间,不要虚度光阴。

岁月切莫虚闲度,唯勤精修莫懈怠,守戒法奉教行道,善护戒规长慧命。

各位,大家都是发心立志要修行,我们要把握好我们的时间。时间就是在我们的精勤受持中,没有懈怠。我们踏实把握,才不会懈怠,才不会将时日虚度。

一分的付出就是一分的收获,你有虔诚、用心、听、思考、身体力行,这叫做「情精进」。在佛法中若没有「闻、思、修」三合一,若没有这样,你绝对无所得。

哪怕让你听很多,有,每天都在听;听,你思考了吗?思考之后,哪一样我有做到?哪一样我还有欠缺?

在戒定慧,我平时有守规戒了吗?若是有,那是有几项规戒?或是这些五戒、十善,我做到了吗?

特别是「五戒」,自己反省看看,五戒中,我是否欠缺?可有犯戒?十善行,我不知是否都做到了?

听法,就是还要自己思,要反省!

各位,生命不断随着时日减少,但是我们的慧命,是否随着时日精勤成长?你若是一分的精勤,绝对能成长一分慧命!假使时日过了,人懈怠了,这样生命减少了,慧命没有增长,同样空白过日子,在散漫中又再造业。

你们想,这么宝贵的光阴过去,佛法没有得到?每一天身口意业散乱,业力累积,无明再增长,慧命哪有办法成长呢?

所以说,每天过日子的生命,我们到底如何去运用?在佛法中,我们是否规戒守得好?我们是否在法,我们有吸收入内心吗?有应用在外面吗?我们是否调伏了自己的烦恼?我们是否身教奉行,来教育他人?有没有这样?

无论你在任何一个地方,我们心的反省、思惟;若能常常反省,人群中自我反省,时日中不断思惟。若能这样,哪一个地方不是道场呢?哪一个人群中,不是我们的修行处呢?这就是佛陀对我们的教育。

我们若会用,「分秒不离心,心即是道场」,这样说起来修行不是很简单吗?能好好常常反省、思维,假使我们放纵了自己,可能戒也是很容易犯。

《无量义经》:奉持诸佛清净戒,乃至失命不毁伤。

所以《无量义经》这段经文又说:「奉持诸佛清净戒,乃至失命不毁伤。」这段文字是多么的重要!

你既然是佛教徒,我们必定要奉行戒法。佛陀给我们的戒律,就是要给我们能防非,我们能预防我们的心,或是能止恶;恶的事情我们就不会去做。

不过你们若没有好好,很严格地受持,这样要犯错也很快。

在经典中,有一段这样的故事--

有一个黄昏,太阳已经下山了,一位年轻人,长得非常的威仪庄重。他来到这个村里,只看到有一间房子,除了这间房子,再看过去,远远的路不再有房子了;他往后看,不能往后再回头看;所以在这中间,向这家人叫门。

这家的主人就开门了,看到这位年轻人,长得很庄重、很有威仪,自然他内心生出敬仰,很有礼,请他入内。就问:「这位年轻人,你是从哪里来、要去哪里?现在已经黄昏,太阳下山了,再去还有很远的地方,都没有人家,你到底是要去哪里呢?」

他就说:「是啊,我知道再过去的地方,没有人家。我是从舍卫城来,但是我不能再回头去。」这个家的主人问:「什么事情?」

年轻人就说:「很惭愧,我所来处的舍卫城,人人都是信奉佛教、佛陀的教育;人人都是坚持奉教行道,每一个人都要严持五戒。我的父母是最虔诚的佛教徒。有一天我去找朋友,他很好客,一直劝我喝酒,我就和我这位朋友喝酒。但是回到家里时,我不敢欺骗我的父母,我老实跟父母说:『我去找这位朋友,被他劝说,不得不和他喝酒。』父母很生气,五戒之中,酒戒很重,我违背了父母的教育,又违背了佛陀的教育,所以我犯了这种重戒,父母很生气就把我赶出门。所以我若没有补修酒戒,我没脸再回去舍卫城。」

年轻人接着说:「走到这里,前面的乡村还那么远,所以今晚想在你这里借宿一晚。」这位主人听了,他就觉得这位年轻人,真的是很善良,主人也很好客,就很有礼地把他留下来了,让他去房间休息。

其实这一天他很忙,就是在准备要祭拜三鬼。这天一直到天黑了,这三鬼就来了;还未到门口,远远的地方,这三鬼就不敢再靠近。主人看到三鬼,已经在屋外远远的地方了,怎么迟迟不往前过来呢?主人看了,就赶紧跪拜顶礼,询问:「为什么,我已经准备好了!」远远的三鬼就在那里说:「今天有贵客在你家,那个正气护法,都在你家前后,我无法接近,说完之后就消失了。」

天亮起床,他也是很有礼地,准备很丰盛的早餐,要给这位年轻人享用。早餐时,主人就提起,主人就提起昨晚的过程。那位年轻人听了之后,微微一笑,回答他,他说:「我奉持佛教、守五戒,虽然我破了酒戒,还有四戒,所以护法正气,永远都在我身边。」

主人听了之后:「什么叫做五戒呢?」这位年轻人,就像这位主人开始说起:「守五戒、行十善。」这个道理,将佛陀的教法说给主人听。主人听了之后,心生欢喜,知道受持律能如此护身,有护法来保护,所以他的心好乐佛法。

从此开始,他感恩这位年轻人,所以他就对年轻人说:「感恩你,我会赶快准备进王舍城,我要去求佛授我五戒、三皈。」

这段应该就是能够说,这个戒就是我们佛教徒应该有的。失去了一个戒,那就失去了护法。意思就是说,我们若是犯了一个戒,我们就失掉了一分正气、失掉了一分慧命;正若失,邪就侵。所以我们要时时奉持正戒。

慈济在四川有很多的小志工,来陪伴我们的医师、陪伴慈济人,陪伴是要做什么事情呢?最重要的就是翻译。

四川话我们都听不懂,所以有一群年轻的孩子,都会来做我们的志工,帮我们翻译。其中就有一位才十二岁而已,但是他从九岁开始,就是每天都要喝一瓶酒,像这样,已经不喝不行了。

正好,高雄我们人医会叶添浩医师,他在四川,他在那里,慢慢陪伴,慢慢劝诱他;跟他说很多喝酒之后,将来会罹患的癌症,无论是肝癌、肺癌,或是…等等。若是得到癌症,有什么样的病苦拖磨等等…人生会丧失了很多,除了丧失健康,也会丧失了智慧等等…这样好好教他。

这个孩子和叶医师很投缘,他向叶医师发愿:「我要戒酒,绝对要戒。」所以在这段时间,都是叶医师在陪伴。

所以说来,这么小的孩子,才十二岁,从九岁开始,若这样长大后,要怎么办呢?这要戒,可能需要一个很清净的环境。我们慈济志工在那里,相信他戒得掉;慈济人若离开,那个环境还有人喝酒的环境,是否他的酒能戒掉呢?这一定要让他五戒具足,要有一个宗教观;所以像这样,就再继续。真的要很长的时间。

所以说:「奉持诸佛清净戒,乃至失命不毁伤。」要这么的坚持,那就要立志!当然只要立志,不是改不掉!

我们慈诚里,有多少过去没有酒不能过日子,这种的酒瘾都有办法戒掉了,何况是个孩子呢?不过,这必定是一个大环境来守护他,要有一大群人的正气,这个戒的护法,这样互相来帮助,这样才有办法。

也要下定决心,「乃至失命不毁伤」。有的人若没有喝酒会发抖,他就甘愿让他发抖,撑到不抖时。这样,这要一段很长的时间。

酒会中毒,很厉害,所以下定决心,「乃至失命不毁伤」。光是要守这个戒就这么不容易!何况五戒呢?所以我们要立志,「心中有佛、行中有法」。

我们要勤行道,我们要走入慈济的人间路。能够慈济人,人人来庇护,这样才有办法,所以「奉持诸佛清净戒,乃至失命不毁伤」。

各位,持戒是一项,分秒都要提高警觉反省、思惟,这样才能改变过来,所以我们要时时多用心。

出处:http://moya.iyard.org/bin/view/Blog/BlogEntry1733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