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 July 2010

静思晨语 - 2010年7月29日 - 79 - 善根力具法自通







众生无机,虽近不见,慈善根力,远而自通。

「众生无机,虽近不见,慈善根力,远而自通。」意思就是要向大家说,我们众生与佛必定要有因、缘;根、机要会合。要不然就是与佛同处一地,也无法看到佛,听到佛的说法,所以虽近不见。

大家记得我常说一个故事--

一个小城市有九万人,三万人听到佛,不只听佛说法,又看到佛、见佛闻法。

另外三万人曾听过,知道有「迦毗罗卫国,悉达多太子成佛了,已经来到我们城市,我有听到,听到有这位已经成佛的觉者,不过我很忙,不曾去拜见,当然我也是不曾听到佛说法。」

但是又有另外的三万人,没有,不知道可有这样的觉者来我们村庄里,不曾听过。

看,与佛同一个时代,同一个城镇的地方,佛到一个地方,众生才有三分之一见佛闻法。有的人虽然听到名字了,却是也没有想要追求的心,何况又有完全没有听到,都不知道的。

看,众生的机,若没有这个机缘,即使很近,也是一样看不到,不曾听过佛法。不过也有的人,有这个慈善根力,虽远自通。

常常不是对大家说:「人之初、性本善。」人人既然与佛,有平等的佛性智慧,他自然内心有善根的力量,有这个善根力,虽然是离很远,不过他自己也会通道理;不用听到佛法,他也能通、能了解佛法。自然这个善心、爱心,他也是能时时布施、付出;甚至开阔自己的心胸,也能引导其他的人,走入这条慈善的道路,这就是「慈善根力、远而自通」。

所以「慈善根力,有无量门」,这个善的门有很多种。所以无论是小乘、大乘,都有开这个慈善的门;或是善根的力量,能懂得善待自己、自爱自己。能懂得自爱自己的人,自然就不会去冒犯别人。

慈善根力,有无量门,机多教异,其迹必广。

总而言之,善根力就是充分的爱心。

其实有爱心,我们的烦恼心就会比较轻;因为自爱就没有烦恼。自爱的人对贪婪,或是「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」这些烦恼,自然他就是淡薄、轻一些,自然那分爱就开阔。开阔爱的门,当然有各种如何去应根机。

因为这个根机很多,「机多教异」,所以「其迹必广」。有很多国家,宗教不同,不同的宗教,也有仁爱、博爱等等…爱的心也很开阔,也会救人、做好事。不同的国家,不同的宗教,不同众生的根机,不同的名称教育,这就是「机多教异」。

就像众生生病,病了有西医、有中医。中医是中华文化的精粹,把脉就能知道人的身体病况,所以能开药。

古时候较高贵的人,皇宫里面或是富贵的人家,妇女有病,医师要帮她看病把脉,不能直接,叫做「丝线把脉」,以丝线绑在其中一边,那位的手脉上。医师在线的另外一边,只是摸那丝线,就知道她的病体。

这个在现在西医,科学发达;西医也是一样,开始时是用听筒去听,听他心跳的声音,听他肺部喘气的声音等等…那也是同样透过管道来诊察。

现在再来,就能够知道胃里面到底有什么?就用内视镜。

愈来愈发达了,再来就不用这些管道,用这个光影,现在有很多的仪器,人躺在那里,仪器靠过来扫描,自然你里面的筋骨、血脉、内脏等等…无不都是摄于光影的仪器中。

这就是说,我们人有无限量的根机,有无限量要对治。所以科学也是一个法,科技愈发达,所以教育的门愈来愈开阔了。所以「其迹必广」。

这跟佛法有关系吗?有!佛陀、宇宙的大觉者,他启一理,我们就能通达万法。所以宇宙万物的真理,那就是从一念道理开始。但是众生要看什么样的根机?适合什么样的道理?与佛有缘就有机了,自然在远的地方也看得到。

看看我们慈济的法门,看有多少人住在不同的国家,光是听到慈济的名称,就欢喜了;自然一直就有这个因缘。只要一粒种子在那里开始落地,因缘成熟了,开始各种的因缘去引导;看到慈济、听到慈济,他就起欢喜心,自然会合起来,共同做一件事,这也就是叫做「机缘」。

若是有缘,善根自然显现,再远也是同样能通。

所以说来:「慈善根力有无量的法门。」很多的法门,因为机、不同的根机多,我们要在不同的国家,去施展慈善的根力,当然就要用不同的方法,那个足迹才能普遍。

看,现在有四十多个国家有慈济人!六十多个国家有了灾难,慈济人走遍了这六十多个国家。年年不断在增加慈济人的足迹,这也就是「其迹必广」。

【无量义经集选】:斯经譬如一种子,百千万亿从它生,千亿种子复又生,展转乃至无量尽;一法能生无量义,无量义者一法生。

所以我们《无量义经》就如一颗种子--「斯经譬如一种子,百千万亿从它生,千亿种子复又生,展转乃至无量尽。」

《无量义经》,因为它是「无量义从一生,一能生无量」,这就如同种子一般;一颗种子,它能不断一直复生无量。

常常跟你们比喻「水果树」。种子种入土里,因缘会合,所以时间累积,这颗种子变成一棵大树;水果的大树,它就是年年那个季节若开始,它就是开花结果之后,它每一颗水果里,那颗籽再拿去种,同样又是一棵树。你们想它的结果累累,又每一颗再形成一棵树,看这不就是「百千万亿从它生」吗?从那颗种子生出来吗?

所以《无量义经》就像一颗种子。其实《无量义经》要跟我们说的就是一个法;「法」我们若能通达,很多的道理我们就能了解。

所以同样的道理,「千亿种子复又生,展转乃至无尽量。」各位,只要你能用爱,去开启人人的心门,自然人人的爱心,也是由你的爱,把它培养出来。

十多年以前,慈济还没进入贵州以前,那是一个历史性,在大陆最贫穷的地方。在那里的孩子要读书,根本就没有机会。一百个当中,看是不是有两、三位有机会?

现在已经不是了,我们从开始,走入最贫困的地方,我们为他们助学,改变他的环境,鼓励他的父母让孩子出来读书。由此开始,慢慢让他有机会走出大山。

但是要来乡下教书的人也很少,其中有一位,非常感动人的年轻人,叫做「谢东」,他已经在城市读大学毕业,他是读外语系,很乖、很努力,所以有外商,外面的企业家要聘请他,以很高的薪水要给他。但是他立志,就是要再回到他的乡村--贵州、罗甸,他就是那里的人。

他回来当老师,他很用心教书、教英文,一个人负责三班;甚至再负责,每一星期四个晚上,再帮学生补习。你看,他的时间,完全用在孩子的教育上。

他回来乡下教书薪水很低,甚至在那么乡下,即使有钱要买菜也没处买,米油盐也是很缺乏,何况其他?所以他自己还要种菜,种菜还要再和学生分享。就这样很用心,学生看老师那么用心,付出那分的大爱;同样,学生也跟老师一样立志,将来脱贫,一定要受高等的教育,所以一定要去读大学。所以立志读大学,将来要回馈于教育,或是回馈过去有人帮助他们,他们也要在社会去付出。

所以老师用心、学生用功,吃饭吃得很简单,物资很简陋,教室很简单,但是常常可以听到,他们琅琅的读书声。

你们想,像这样教学与读书,这种用功,克服很多的困难,贫穷的困难、交通的困难、物资缺乏的困难等等…他就是绝对没有退心,你看这不就是「展转」?只要一个发心,用心、用功,用他的智慧,用他的时间换来常识,发挥他的智慧,愿意再回乡来。

虽然很刻苦、很贫困,但是他听到学生,认真在背诵英文的声音;他看到他的学生,连一碗白饭拌着盐,这样眼睛还是再看书。这种师生那么的精进用功,你们想,不必再多久的将来,一颗一颗种子,不就是菩提成林吗?社会不是愈来愈有希望吗?

所以,各位,我们「无量义经譬如一种子。」我们在《无量义经》里能体会很多的道理,我们体会之后,我们以身作则,不只是言教,我们还是身教,开阔我们的心胸包容一切,开阔我们的心地。多下好的种子,不只是我们的心地变成菩提林,累累的果实;这个果实,也能去撒播在其他的地方。我们若能这样,「机多教异,其迹必广」。

所以必定要有这个善根力,虽然是远、也会通。我们离佛的时代也那么远,离他的故乡也那么远,不过只要有这部经在我们心目中,自然我们的道理,法会自通;即使无量的法门,我们也有办法开。

总而言之,大家要时时多用心。

出处:http://moya.iyard.org/bin/view/Blog/BlogEntry1763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