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度万行日常中,学法行道薰德香,赞佛德行难思议,是为众生大导师。
「六度万行日常中,学法行道薰德香,赞佛德行难思议,是为众生大导师。」我们过去一直就是在称赞佛陀修行的过程。
修行没有离开六度万行,我们前与大家分享,那段--「能舍一切诸难舍,财宝妻子及国城;于法内外无所吝,头目髓脑悉施人。」
《无量义经》:能舍一切诸难舍,财宝妻子及国城,于法内外无所吝,头目髓脑悉施人。
这段不就是在说「布施」,学佛第一步就是要会布施、要能舍。
布施--无论是布施心内、身外。内在的烦恼、贪、瞋、痴,这些我们都得舍出去。当然我们就要以自己的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,过去所犯的错误,我们现身说法--「有了贪瞋痴,造就了多少烦恼错误!」
我们常常听到慈诚队也好,委员也好,常常和大家发露忏悔,当场跟大家说:「我过去的生活是如何浪费,如何享受,或者是过去的过错,等等…等等…」这全都是在舍--舍出了过去烦恼、覆藏。
我们要向内清洗,所以不断清出去。看看我们若是去帮那些老人或是残障者,去帮他们清扫家里,这些垃圾若没有清里,里头怎么会干净呢!这就是去除污垢,这也是一种自我清洗打扫。
这样也要捡,那要也要捡,什么都拣回来到内心当中,那这样心里头永远都有垃圾在。所以我们要舍,从内舍烦恼,外面我们要舍一切的财务。我们既然内心没有贪着,外面我们就要将有形的东西,施舍给所需要的人。
不只是有形的财物舍,我们若学到得到好的法,或是得到好的教育,我们也是要舍「于法内外无所吝」。我们若是得到好的一句话,赶快跟大家分享,这句话能打开人的心门,这句话能和睦人情等等…我们自己有受用,我们也能劝别人一起来用,这种的法也是在内外。
我从外学来,在我的里面深入我的心底,入我的脑海里,我能从外学进来我也能再施舍出去,一点都没有吝惜,这叫做「传承」--「承先启后,上求下化」。这就是我们学佛的本分事,这就是都叫做「布施」。
奉持诸佛清净戒,乃至失命不毁伤。
还有--
「奉持诸佛清净戒,乃至失命不毁伤。」
这就是持戒!诸佛修行的过程,也是不离开戒。戒就是要自爱--能自爱,能防非止恶。预防我们的心没有守在我们的本分,预防我们的心贪瞋痴,我们要预防着;「防非」--不对的东西不要入我们心来。
我们的行为呢,我们会起心动念吗?我们的行为会不利他人吗?这我们要常常提高警觉,所以这个「戒」字,就是防非止恶。能自爱自己能爱别人,这就是都叫做「戒」。不要损人利己,这全都是在「戒」里。
我们为了要守戒持戒,无论什么样的恶势力,来强迫我们去做一些,不利人群的事情,我们都不可以。哪怕自己的生命毁伤了,恶行绝对不能做。
若人刀杖来加害,恶口骂辱终不瞋。
下面又说--
「若人刀杖来加害,恶口骂辱终不瞋。」
这就是「忍」!
看,无论是他人对我们如何,施展多么强,或是多么残酷的压力,我们都要忍。我们不忍的话,那就是互相对立,冤冤相报无了时!所以必定要有一个「忍」字。
这个「忍」字,是所有学法的功夫中最难的事。
历劫挫身不倦惰。
所以我们「难行能行」,那就是「历劫挫身不倦惰」,这就是「精进」。
无论时间多久,修行再怎么辛苦,我们也是不能懈怠。我们若是一懈怠,就是停止下来。
看看我们在道场修行,一早天未亮就要起床了。若是冬天很辛苦,但是修行忍也是一个法。因为能忍得风霜雪冻,我们才有办法向前前进。所以要精进,也不能离开「忍」字!
我们要把握时间空间人与人之间,无论身体上再怎么疲劳,再怎么环境恶劣我们还是一样要精进,不要把时间放松去;不要失去机会;我们不要放弃人与人之间好的缘。
所以无论是时、或是境界、或是人,我们一定要很精而不杂,就是全心向前前进。前进一点都不能偏差--「差之毫厘,失之千里」!所以「进」就是「精进」的意思,那个「精」字就是不杂,没有杂念、没有偏差。所以真正对准这条道路,步步向前走,这叫做「精进」。
我们要把握当下,我们发心立愿,必定要「恒持刹那」!将你发心的那一念,对准方向步步向前,这叫做「精进」。无论时间多久,无论环境多么恶劣,我们永远都是对准方向,向前前进。
昼夜摄心常在禅。
接下来是「昼夜摄心常在禅」。
这就是「禅定」,担柴运水无不是禅,喝水吃饭也无不是禅。其实「禅」就是「正念」的意思,无论你的动静中你的心念,必定要一个「正」字--正思,正言,正行,正业,正命,正…等等很多,这全都是「定」。要「在三昧中」就是「正定」,无论是在晚上白天,我们全都要精进。
各位,「定」就是定力;无论人我是非,是否会影响到我们的道心?会使我们的心念变得复杂吗?会使我们三心二意,会吗?这就是在日常生中。所以无论我们的工作,在人与人之间,会影响我们的心吗?这就是需要有「定」。
所以我们平时无论是画夜,同样全都要有这个「定」!
禅,就是定!所以有定有禅,自然我们的心正,我们能选择正确的法。
所以这个定字也是正的道理,所以凡事《三十七助道品》都不离开「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」,法法都是通用。
遍学一切众道法,智慧深入众生根。
再说--「遍学一切众道法,智慧深入众生根。」
我们若是有智慧,我们自然就能深入众生根。
你为什么要学佛,自度,自度够吗?不够!还要度人。
大家要成佛,就是不忍众苦。所以要修行、成佛就是要度人。缺了悲心自然你无法启行!
所以「以慈导悲,以悲启智,以智显慧」,所以「以慧平等」,这就是要法法连贯。
所以说来六度就是万行,我们若有六度万行,自然我们就能「于如来地,坚固不动;安住愿力,广净佛国。」
于如来地,坚固不动,安住愿力,广净佛国。
一直跟大家说过:「人人有如来本性,只是我们被烦恼缠住。」为什么会被烦恼缠住呢?那就是不肯舍。
刚才说从内心的烦恼要舍,自己要解开--解开缠缚我们内心的这些烦恼,覆盖在我们内心的烦恼。
人人本具如来的本性,所以我们若能六度万行,从内的烦恼舍出去,将心外的一切布施出去:若能如此,六度就已经具足万行,回归我们如来的本心地里,坚固不动。
所以,「安住愿力」--我们安住在愿力里,我们永远就是在我们的愿力。这愿力无不都是「为众生净化众生心,人人能广净佛国」。不只是一个人心净,要普遍众生人人的心净,自然就「广净佛国」。
看,这段短短的文字,就已经讲尽了六度万行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学法,有「学」就是要能「行」,所以「学法行道」,以这德香来薰习。
佛陀如何教我们?佛陀如何修行?我们学他如何修行。就像沉香的木头,纸把它包起来,这东西一段时间后拿出来时,这张纸还是一样是香的。所以说来,我们在学学佛陀的六度万行,这样教,我们照这样的法去走,自然在我们的心里,也能去薰习「道风德香薰一切」。
佛陀的德,他所教的法,我们去学,自然我们就像在这德香的环境中去薰;薰陶这个香气,我们也会被薰习到。
俗话说: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。」和有德行的人一起走,自然你也会学到这个德。
看看,有的人说:「这个人和他一起,这位也一定是好人。」或是:「这个人和这些人一起,这个人应该是改变了!」这就是道风德香,和好的人在一起,人家就会认定我们是好人。我们学佛学得很真,而且用心去学是虔诚,自然我们行菩萨道中。所以这是一个薰习。这个德香,我们也是让这个德,慢慢来感染我们,就有德香出来。
前面这段叫做《德行品》,完全在赞叹和重述佛陀,到底是行什么行过来?他用的方法,以他的身体力行教导我们,出生在人间;在人间的生活过程中。他立下来的愿,他身体力行,他的思想和大地的境界合而为一。
我们要如何才能身心与大地境界合而为一?启发了智慧?那就是要用佛陀的教法,将烦恼去尽了。
看看,佛虽然离我们二千多年,只要你将他的法,不断不断传下来,把他的法入我们的心,我们的心佛陀本来就指引我们,我们的心这念清净念和佛的心念是一样的。所以佛陀的心光,照进我们的心光;我们的心光,再去引导别人的心光…所以归纳下来,就是一个佛的心光。
所以我们人人一定要赞叹佛,赞叹佛的德行。所以《德行品》实在是难思议!
说来,佛陀修行也同样在日常生活中;不过日常生活中,就有包含了无量数的力量,所以很难思议,是为众生大导师。所以佛陀就是我们众生的大导师,因为他带我们入如来地,坚固不动;让我们能安住愿力,净佛国土。
不只是一个净化,人人都净化;那这片的人间,不都是全是佛的国土吗? 「心净则土净」!所以要时时净化人心。
各位,上面所赞叹的佛的功德,这些德行我们是不是同样也曾被薰陶过呢?所以我们要时时称赞佛德。
所以「心中有佛,行中有法」,用在人与人间中。所以人人要多用心!
出处:http://moya.iyard.org/bin/view/Blog/BlogEntry1737
「六度万行日常中,学法行道薰德香,赞佛德行难思议,是为众生大导师。」我们过去一直就是在称赞佛陀修行的过程。
修行没有离开六度万行,我们前与大家分享,那段--「能舍一切诸难舍,财宝妻子及国城;于法内外无所吝,头目髓脑悉施人。」
《无量义经》:能舍一切诸难舍,财宝妻子及国城,于法内外无所吝,头目髓脑悉施人。
这段不就是在说「布施」,学佛第一步就是要会布施、要能舍。
布施--无论是布施心内、身外。内在的烦恼、贪、瞋、痴,这些我们都得舍出去。当然我们就要以自己的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,过去所犯的错误,我们现身说法--「有了贪瞋痴,造就了多少烦恼错误!」
我们常常听到慈诚队也好,委员也好,常常和大家发露忏悔,当场跟大家说:「我过去的生活是如何浪费,如何享受,或者是过去的过错,等等…等等…」这全都是在舍--舍出了过去烦恼、覆藏。
我们要向内清洗,所以不断清出去。看看我们若是去帮那些老人或是残障者,去帮他们清扫家里,这些垃圾若没有清里,里头怎么会干净呢!这就是去除污垢,这也是一种自我清洗打扫。
这样也要捡,那要也要捡,什么都拣回来到内心当中,那这样心里头永远都有垃圾在。所以我们要舍,从内舍烦恼,外面我们要舍一切的财务。我们既然内心没有贪着,外面我们就要将有形的东西,施舍给所需要的人。
不只是有形的财物舍,我们若学到得到好的法,或是得到好的教育,我们也是要舍「于法内外无所吝」。我们若是得到好的一句话,赶快跟大家分享,这句话能打开人的心门,这句话能和睦人情等等…我们自己有受用,我们也能劝别人一起来用,这种的法也是在内外。
我从外学来,在我的里面深入我的心底,入我的脑海里,我能从外学进来我也能再施舍出去,一点都没有吝惜,这叫做「传承」--「承先启后,上求下化」。这就是我们学佛的本分事,这就是都叫做「布施」。
奉持诸佛清净戒,乃至失命不毁伤。
还有--
「奉持诸佛清净戒,乃至失命不毁伤。」
这就是持戒!诸佛修行的过程,也是不离开戒。戒就是要自爱--能自爱,能防非止恶。预防我们的心没有守在我们的本分,预防我们的心贪瞋痴,我们要预防着;「防非」--不对的东西不要入我们心来。
我们的行为呢,我们会起心动念吗?我们的行为会不利他人吗?这我们要常常提高警觉,所以这个「戒」字,就是防非止恶。能自爱自己能爱别人,这就是都叫做「戒」。不要损人利己,这全都是在「戒」里。
我们为了要守戒持戒,无论什么样的恶势力,来强迫我们去做一些,不利人群的事情,我们都不可以。哪怕自己的生命毁伤了,恶行绝对不能做。
若人刀杖来加害,恶口骂辱终不瞋。
下面又说--
「若人刀杖来加害,恶口骂辱终不瞋。」
这就是「忍」!
看,无论是他人对我们如何,施展多么强,或是多么残酷的压力,我们都要忍。我们不忍的话,那就是互相对立,冤冤相报无了时!所以必定要有一个「忍」字。
这个「忍」字,是所有学法的功夫中最难的事。
历劫挫身不倦惰。
所以我们「难行能行」,那就是「历劫挫身不倦惰」,这就是「精进」。
无论时间多久,修行再怎么辛苦,我们也是不能懈怠。我们若是一懈怠,就是停止下来。
看看我们在道场修行,一早天未亮就要起床了。若是冬天很辛苦,但是修行忍也是一个法。因为能忍得风霜雪冻,我们才有办法向前前进。所以要精进,也不能离开「忍」字!
我们要把握时间空间人与人之间,无论身体上再怎么疲劳,再怎么环境恶劣我们还是一样要精进,不要把时间放松去;不要失去机会;我们不要放弃人与人之间好的缘。
所以无论是时、或是境界、或是人,我们一定要很精而不杂,就是全心向前前进。前进一点都不能偏差--「差之毫厘,失之千里」!所以「进」就是「精进」的意思,那个「精」字就是不杂,没有杂念、没有偏差。所以真正对准这条道路,步步向前走,这叫做「精进」。
我们要把握当下,我们发心立愿,必定要「恒持刹那」!将你发心的那一念,对准方向步步向前,这叫做「精进」。无论时间多久,无论环境多么恶劣,我们永远都是对准方向,向前前进。
昼夜摄心常在禅。
接下来是「昼夜摄心常在禅」。
这就是「禅定」,担柴运水无不是禅,喝水吃饭也无不是禅。其实「禅」就是「正念」的意思,无论你的动静中你的心念,必定要一个「正」字--正思,正言,正行,正业,正命,正…等等很多,这全都是「定」。要「在三昧中」就是「正定」,无论是在晚上白天,我们全都要精进。
各位,「定」就是定力;无论人我是非,是否会影响到我们的道心?会使我们的心念变得复杂吗?会使我们三心二意,会吗?这就是在日常生中。所以无论我们的工作,在人与人之间,会影响我们的心吗?这就是需要有「定」。
所以我们平时无论是画夜,同样全都要有这个「定」!
禅,就是定!所以有定有禅,自然我们的心正,我们能选择正确的法。
所以这个定字也是正的道理,所以凡事《三十七助道品》都不离开「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」,法法都是通用。
遍学一切众道法,智慧深入众生根。
再说--「遍学一切众道法,智慧深入众生根。」
我们若是有智慧,我们自然就能深入众生根。
你为什么要学佛,自度,自度够吗?不够!还要度人。
大家要成佛,就是不忍众苦。所以要修行、成佛就是要度人。缺了悲心自然你无法启行!
所以「以慈导悲,以悲启智,以智显慧」,所以「以慧平等」,这就是要法法连贯。
所以说来六度就是万行,我们若有六度万行,自然我们就能「于如来地,坚固不动;安住愿力,广净佛国。」
于如来地,坚固不动,安住愿力,广净佛国。
一直跟大家说过:「人人有如来本性,只是我们被烦恼缠住。」为什么会被烦恼缠住呢?那就是不肯舍。
刚才说从内心的烦恼要舍,自己要解开--解开缠缚我们内心的这些烦恼,覆盖在我们内心的烦恼。
人人本具如来的本性,所以我们若能六度万行,从内的烦恼舍出去,将心外的一切布施出去:若能如此,六度就已经具足万行,回归我们如来的本心地里,坚固不动。
所以,「安住愿力」--我们安住在愿力里,我们永远就是在我们的愿力。这愿力无不都是「为众生净化众生心,人人能广净佛国」。不只是一个人心净,要普遍众生人人的心净,自然就「广净佛国」。
看,这段短短的文字,就已经讲尽了六度万行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学法,有「学」就是要能「行」,所以「学法行道」,以这德香来薰习。
佛陀如何教我们?佛陀如何修行?我们学他如何修行。就像沉香的木头,纸把它包起来,这东西一段时间后拿出来时,这张纸还是一样是香的。所以说来,我们在学学佛陀的六度万行,这样教,我们照这样的法去走,自然在我们的心里,也能去薰习「道风德香薰一切」。
佛陀的德,他所教的法,我们去学,自然我们就像在这德香的环境中去薰;薰陶这个香气,我们也会被薰习到。
俗话说: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。」和有德行的人一起走,自然你也会学到这个德。
看看,有的人说:「这个人和他一起,这位也一定是好人。」或是:「这个人和这些人一起,这个人应该是改变了!」这就是道风德香,和好的人在一起,人家就会认定我们是好人。我们学佛学得很真,而且用心去学是虔诚,自然我们行菩萨道中。所以这是一个薰习。这个德香,我们也是让这个德,慢慢来感染我们,就有德香出来。
前面这段叫做《德行品》,完全在赞叹和重述佛陀,到底是行什么行过来?他用的方法,以他的身体力行教导我们,出生在人间;在人间的生活过程中。他立下来的愿,他身体力行,他的思想和大地的境界合而为一。
我们要如何才能身心与大地境界合而为一?启发了智慧?那就是要用佛陀的教法,将烦恼去尽了。
看看,佛虽然离我们二千多年,只要你将他的法,不断不断传下来,把他的法入我们的心,我们的心佛陀本来就指引我们,我们的心这念清净念和佛的心念是一样的。所以佛陀的心光,照进我们的心光;我们的心光,再去引导别人的心光…所以归纳下来,就是一个佛的心光。
所以我们人人一定要赞叹佛,赞叹佛的德行。所以《德行品》实在是难思议!
说来,佛陀修行也同样在日常生活中;不过日常生活中,就有包含了无量数的力量,所以很难思议,是为众生大导师。所以佛陀就是我们众生的大导师,因为他带我们入如来地,坚固不动;让我们能安住愿力,净佛国土。
不只是一个净化,人人都净化;那这片的人间,不都是全是佛的国土吗? 「心净则土净」!所以要时时净化人心。
各位,上面所赞叹的佛的功德,这些德行我们是不是同样也曾被薰陶过呢?所以我们要时时称赞佛德。
所以「心中有佛,行中有法」,用在人与人间中。所以人人要多用心!
出处:http://moya.iyard.org/bin/view/Blog/BlogEntry1737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