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 November 2010

人间菩提 - 2010年11月12日 - 环保妙乐植福慧



回收转心轮 美丽新人生
【证严上人行脚行程:石冈、东势、卓兰、后里、台中市】


证严上人中区环保感恩之旅,第三天(11/12)上午走访石冈、东势、卓兰、后里环保站,下午又风尘僕僕赶往台中市内文芳香、向上、锦志三个环保站,社区志工无不把握机会亲近上人,而上人也感恩志工弯腰付出,为保护地球尽心力。

小动作大分类 细节成就完美

晨风徐徐吹来,增添了几分凉意,位于台中县丰势路边佔地逾百坪的石冈环保站,数十位志工正忙着动手分类,捡拾可回收的资源。

「这画笔是没水了,还是没用过的?」「没看过,很特别!」上人好奇边询问边看着邱琼谊母子用钳子把彩色笔的笔芯夹出来,放在小桶里,另将塑胶笔身放到另一个桶里。「夹掉笔芯的塑胶笔身,才可以回收卖钱。」邱琼谊解释。看到志工为了让垃圾变黄金,不嫌麻烦地一枝一枝地挑出无用的笔芯,随师的慈济基金会林碧玉副总直说:「分类得这么细,太感动了!」

八十六岁的江李乡,是环保站内最年长的志工,每天不只在住家附近捡拾瓶瓶罐罐,也会步行十多分钟,来到环保站跟着师兄师姊分类。即使跟着媳妇外出游玩,也带着两个空麻布袋,一到风景名胜区,当大家忙着欣赏美景,她却是忙着捡拾被丢在路边的宝特瓶。

和江李乡一起拆解的志工打趣地说:「阿嬷连去洗个头,都可以沿路做回收,实在是很了不起。」

前阵子脚受伤,住院两个月的江李乡,住院中仍然挂念着资源回收的工作,待身体稍微恢復后,就马上前往环保站报到。看着李玉乡倾全身之力,将宝特瓶压扁,虽然是简单的动作,但她却是费了一番的功夫。

看到老菩萨们身体不好、行动不便仍来做环保,充分把握时间,分秒不空过,上人称赞老菩萨的用心。

除了老菩萨们,社区邻里的爱,也让环保站像家一样的温暖。每逢週六大型的回收日,早上十点,工厂开在环保站附近的老闆娘连凤珠,一定准时载来热腾腾的咸稀饭、汤面……慰劳辛苦的环保志工,五、六年来从不间断。工作忙碌的她,虽然无法前来帮忙,也希望能尽一己之力,用行动表达护持。她说:「我怕她们饿,吃饱了才有体力继续做。」注重环保的她,买菜提菜篮,少用塑胶袋…..以身作则,带动全家以具体行动护地球。

为了鼓励人人珍惜资源,上人在开示时,特别以手上的麦克风为例,麦克风如果损坏了,直接丢到垃圾桶,就变成是垃圾,但若把它拆解分类,就能再制成其他原料重新利用,这就是「惜福」,上人说,「俗谚『一粒米,二十四点汗』,物质得之不易,不要随意浪费,环保回收不是捡垃圾,而是将垃圾变成可用资源,循环再利用!」

挥别疾病阴霾 迎向灿烂阳光

经过十多分钟车程,上人来到位于河堤边三角地带的东势环保站,虽然仅有五十八坪的空间,却是个护心、护大地的轻安居。环保站旁两棵树左右屹立着,两边墙面布满山水图案,画上面书写着励志静思语,鼓舞着守护大地的地球公民。

九二一大地震后,十年来一直承担环保干事的李前英,手指着「放下身段做环保,做得欢喜是修行」的墙面,向上人介绍道:「这些都是一位国中美术老师用扫帚画的!环保与山水息息相关,时时提醒我们,敬天爱地护地球。」

环保不仅照顾大干坤,也照顾人的小干坤。「如果没有机会来到环保站,我想现在的我应该已经罹患忧郁症了……」高龄七十二岁的刘秋妹,要照顾四十八岁患有忧郁症的女儿,随着女儿的病情时好时坏,她的心情也随之起伏不定。

情绪低落的刘秋妹,选择走出家门,来到环保站挥汗付出,也获得欢喜。她说:「在家裏没人可以说话,但在这里觉得自己还有用。」找到人生价值的刘秋妹,看到上人前来,递上一封亲笔函,表达自己的感恩,上人也鼓励她,要将女儿也带来一起做环保。

另一位志工徐秀琴,结婚三天后癫痫发作,多年来病痛缠身,去年先生罹患癌症,多舛的命运,家庭经济的压力,逼得她喘不过气来,逐渐忧郁成疾,虽然每个月只领取八千元的残障津贴,但她省吃俭用,偶而靠些邻人接济,清苦过日。

来到了环保站,跟着大家一起付出,让徐秀琴注意力慢慢转移,情绪也较为缓和,她说:「来到这里以后,明显感到自己的人生观正在改变,也变得爱笑开朗多了,才知道,原来付出可以这样快乐。」

在前往卓兰途中,路过即将兴建完成的东势静思堂,上人随缘开示,叮咛东势志工们「屋宽不如心宽」,希望人人一分心,植下爱的种子,由一生无量,回归慈济无私大爱的家。

心宽念纯 烦恼不缠缚

马路边,藤架下,晶莹剔透的绿色葡萄正慢慢熟成,紧邻旁边的卓兰环保站传来阵阵的欢笑声,高龄八十一的冯素娥与詹侯阿栗阿嬷,年纪相差一岁,是环保站里的最佳拍档,两人年龄虽大,但拆解、分类,一点都不马虎。

九二一地震过后,相约晨起运动的两人,无意间走到卓兰环保站门口,听见门后瓶子敲敲打打的声音,相当好奇,经过询问后,才知道原来是慈济的环保回收站,于是爬山二人组,便组成宝特瓶最佳拆解二人组。

说起这几年做环保的心得,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全年无休的两人,脸上漾起如花开般的灿容,詹侯阿栗说:「愈做愈快乐,大家都说我们,做环保后愈变愈年轻。」

正午时分,炽热的火球高挂天空。首次莅临卓兰环保站的上人,站在狭窄的铁皮屋里,万般不捨殷殷叮咛:做环保要早点来,阳光太烈不要做。上人感恩志工无畏日晒雨淋,做环保顾地球,并祝福大家身体健康没烦恼。

地球资源已干涸 三岁稚儿乐环保

宽广旧厂房整修的后里联络处,传出阵阵瓶瓶罐罐碰撞声响,从大袋中倒出来的宝特瓶,都快比蔡承昕还高,只见他不疾不徐的移动小椅子,找到一个最适当的位子,熟练的分类起来。今年三岁的他,已能娴熟的分辨塑胶还是宝特瓶、是垃圾还是可用资源,看到瓶子里面有剩余的饮料,他还会自动将它倒干净后,再用小小的脚丫子将它踩扁。

妈妈赖宥霖表示,承昕未满一岁时,就带着他来到后里环保教育站,跟着大家做分类,几乎每天都来报到,所以他比同年龄的小朋友,对宝特瓶的种类及颜色更熟悉。赖宥霖说:「看到路边有宝特瓶,他还会要我停车,让他下去捡起来,还会等在哥哥旁边,一看到饮料喝完,便马上抢过瓶子,并将它踩扁,俨如『环保小尖兵』的举动,常惹得大人捧腹大笑。」

因严重骨质疏松而开刀的谢金莲,腰上还繫着护腰带,就和众人一起做分类。「身体一感觉轻松,我就来了!来环保站,快乐没烦恼,心事都去了了。(台语)」在医院治疗时,谢金莲一心只想着,病要赶快好,才能紧来做环保,她笑着说:「有愿就有力,病痛慢慢就好了。就像上人说的,心情若放乎开,毛病都没了。」

「清流用什么绕?」「大爱台。」上人和环保志工温馨互动。上人接着开示:祥和社会要由人的心来创造,一念贪,社会就会纷纷扰扰。人人消费,处处开发,汰旧换新的欲念,制造更多的垃圾。上人表示,地球只有一个,人类过度消耗,油田会总有一天会干涸,矿产也会被挖空,只有回收分类,资源再利用,才能避免提炼油矿的制造过程中,对空气的污染,对大地的损伤,也唯有惜福,才能节能减碳救地球。

静思语卡赠上人 美善种子植童心

离开了后里环保站,车队来到了台中市区,林秀满师姊将住家对面,原本的菜园空地,搭起简单的铁皮屋,成为南屯区文芳香环保站。面积虽然不大,但回收物的摆放,却井然有序,每天也有将近二十位的环保志工在此分类整理。

一群来自附近的镇平国小二年三班的学生,拿着自行制作的静思好话卡片,等在路旁,要亲手送给上人。班导师说,从大爱妈妈的口中,知道上人将前来环保站,小朋友们主动提起,要将自己最喜欢的一句静思语,写在卡片上,要让上人知道「静思语教学」让他们成长,小朋友们同时也要将存了一年的竹筒,捐给上人去救人。

老师说,自从班上发起「一元一善」后,只要表现良好或是听话,就能获得老师颁发一元的奖金,并将它投进竹筒,大家都很努力,争取好表现,而竹筒也很快就满了。老师和大爱妈妈在孩子心中,种下美善种子,让他们有一颗清净无染的童心。

为了聆听上人法语,人潮挤满了四十坪的文芳香环保站。上人感恩志工无私的付出,也再次强调环保的重要。上人说:在同一个地球的人要互相疼惜,节能减碳才能为后代子孙,留下未来的资源。

大地化妆师 化腐朽为神奇

2006 年春节一把火,将林明珠师姊的婆婆陈廖树兰女士,无偿提供的向上环保教育站铁皮房舍烧毁一空。经过半年志工合众之力重建后,展现亮丽的一面。一进站内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用着瓶盖做成斗大的字体,书架上摆满志工捐出的慈济丛书、跳床的弹簧变成楼梯的扶手,宝特瓶的底部裁剪成屏风……巧思加创意,为这不到百坪的环保站,增色不少。

在环保教育站附近开设诊所的刘增安医师,每星期三早上都会准时来报到,除了跟着大家分类外,他还将整理好的宝特瓶,綑绑打包整齐,然后扛上环保车。

刘增安处理回收完后,八点再到诊所上班,持续二年不曾间断。刘增安说,在回收分类的过程中,让他学会放下身段,毕竟救地球是所有人的责任,不会因职业的贵、贱而有所分别,在行医之余他也会鼓励病人一起加入环保志工的行列。

环保站另一侧,令人惊讶,宛如一间脚踏车店!数辆铁马并排着,墙上挂着几綑轮胎,桌上满佈起子、螺丝……修理器具,应有尽有。「肯摸、肯学就会!」退休记者郭锦江将拿笔的手,变成修理脚踏车的黑手,早在十多年前就投入环保的他,到处请益修理脚踏车的技术,让已经报废的车子起死回生,出售后护持大爱台。

「为了注重安全,我把轮胎都换成新的!」虽是二手车,品质不打折,郭锦江爱物惜物,让资源重生,做到「垃圾变黄金,黄金变爱心、爱心化清流,清流绕全球。」

上人称许郭锦江默默耕耘,废物回收再利用。上人表示:环保修福,亲手分类并瞭解物的利用,就是福慧双修。

有愿有力 丰富人间美事

最后一站,来到台中市国丰街的锦志环保教育站,这处仅用铁皮搭建不到十二坪的狭小空间,却能处理来自附近「五小点、一大点」的回收物。位在环保站前的锦志机车行老闆周锦志,九年前因为岳父身体健康因素,发愿要做善事,于是开始跟着慈济志工学做资源回收。

起初,周锦志仅是租下门口对面的停车棚来做环收,没想到,规模越做越大,纸类、宝特瓶也越收越多,却因为房东要索回土地,只好搬迁到停车棚旁的空地,很快地却又遇上同样的问题,于是周锦志索性自掏腰包将空地买下,让志工可以安心使用,不必再到处搬迁。

一对七十六岁的同龄夫妻林进坤与薛瑞吟,每天都会散步来到环保站报到。林进坤因日前的车祸造成肋骨及小腿受伤,尽管现在身上还包裹着纱布,他还是执意来到环保站做回收,和大家合力一上一下地将装满宝特瓶的布袋搬到小阁楼。完全忘记自己身上还有伤口的林进坤一点也不以苦,他打趣地说:「这是第二次的发生车祸,因为挂念着环保站的回收工作,住院三、四天就忍不住想出院。」去年车祸造成小腿骨折,住院三个月无法到环保站,让他很沮丧,这次虽然也受伤,但他却更要保握机会付出。

看到志工们个个勤于付出,上人不断地表达感恩之意,希望人人体会延续物命,可以减少资源浪费,更期许大家落实「清净在源头」的环保理念,具体实践爱护地球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