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7 December 2010

静思晨语 - 2010年12月27日 - 186 - 《法华经》牧牛难陀孙陀罗难陀



人生烦恼偏多!

修行要怎么修?还是每天终而复始,天天跟大家说话,开头无不都是这样警惕--大家「烦恼要去除」;结束的时候,还是跟大家说--「要时时顾好这念心」啊!每一天,无论是在开头、结束、中间…还是一样没有离开这念心。所以我们就知道,修行无非都是要让我们能够完全全部弃舍「诸烦恼垢」!要到「烦恼已尽」这样的程度。

烦恼为什么不能尽呢?就是一个习气啊!这个习气就是「欲爱」。我们若能够彻底,将这个「欲爱断」,自然就「不乱心」。

这个欲爱的习气,又不是我们真的缺,也不是我们真正需要,也不是真的有心要去贪、要去取…都不是,只是那个习气还没有去除!所以容易乱了我们的心,就会让那种习气会浮现出来。

你们会想说:「欲爱?再怎么想我都想不出我自己有欲爱呢!」

其实「欲」也是有轻、重之别啊!轻微的欲,如果轻、很轻、很微;那个微、轻微,那就是爱自己,顾自己这也是一种的欲--爱自己的欲。我们有私我的「爱」。

常常我也都说:「我们要自爱!」自爱的人,我们要常常提高警觉不好的习惯;自然我们能够变成了,自治的习惯。这也就是说--我们人都有习气!这种的习气,若是出来的时候,不小心浮现起来,我们要赶快伏制下来。假如我们若是刹时间,没有伏制着,已经出去了,我们要赶快自省。

诸烦恼垢尽弃舍,于欲爱断不乱心,奉行教戒定慧生,法髓滋养长慧命。


道理是清楚的!所以我们若是道理颠覆掉,若这样我们的烦恼,还是不断会滋生起来。虽然有想到后悔,但是自己没有赶快去排除掉,那这样就会乱心。

所以说,这个欲爱,也可以说很「粗」--为了那个欲爱,可以做很多、很多的恶业!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,这些都是在那个欲爱里面滋生出来。

虽然我们可以把那么「粗相的造业」一直控制、一直断除。但是到了「自我」的时候,还有微细的烦恼,这种欲爱还没有断;习气,轻微的习气还有。所以我们最担心的,就是这种轻微习气,要断比较难,所以我们要时时提高警觉啊!

「于欲爱断,不乱心」--我们所有的欲爱都把它断了,才能够达到对自己的那种「自爱」。能「自爱」,我们才可以调伏到一切的习气都没有浮现出来,这才是真正的自爱。

那我们还要奉行--「奉行教戒定慧生」。对于「教戒」要好好依教奉行!

佛陀所说的「教法」、我们对于这个「戒」,要好好地奉持。所以我们若能够这样,自然有戒定慧,来保护我们;自然那个智慧成长,所看的道理就没有错乱。所以我们必定要有,真正的法髓,来滋养我们;我们才能够慧命不断增长。

这几天,我们都是在介绍众所知识的阿罗汉。阿罗汉也有各人的习气,也有各人那个心态的优点、缺点。我们也是要提供给大家,多自我警惕,比较,自我反省:「我们有这样子吗?」有的话,我们要赶快改。我们有欠缺的,我们要从他们身上,好好用在我们的心里。

三人行必有我师焉。这就是我们人,向好的也要比较,向不好的我们要警惕!

难陀,即牧牛难陀,此云善欢喜,乃牧牛子也。

再来是难陀。他就是译作,善欢喜,很欢喜。

其实他是一个牧牛人的儿子,在印度四姓阶级中最低下的阶层在牧牛。在印度被视为贱族的人,怎么能够也来出家呢?

这过去也曾经跟大家分享过,在佛陀回来迦毗罗卫国的时候,要来度化他的亲族、父王等等…他一到达时,举国欢腾,全国的人都很欢喜。

国王看到他的儿子已经是大家都这么尊重的大觉者;尤其是看到那个佛现出了出家相,不由自己…连他自己身为现在的佛陀、过去悉达多太子的父王,都带领着亲族、大臣,一样来皈依礼拜。

在那当中,他想,要如何让他的儿子的僧团,就是佛陀的僧团,能够又再更壮观?所以他就下了一道命令,全国只要有两个儿子以上,可以让一位去出家。除了他的人民以外,还有就是他的王族里面的都一样。所以期待这个僧团,能够有十万人的大僧团。

那这位难陀,也是牧牛人。他的父亲在牧牛,他也是一样要去放牛,同样是在养牛的人。那因为国王有这个命令,所以他就这样可以出家了。

他的形态,长得很端庄,让人看了也是很欢喜,本性善良,所以也叫做「善欢」,令人看了人欢喜。

在牧牛的时候,开始他就吹笛子;奏乐、乐器,就这样吹。而且他也很会唱歌,声音又很好,所以很聪明,很单纯又善良。又对音声很专,研究那个乐器的声音。甚至自己唱歌出来的声音,也是很好,人人听到人人欢喜,所以叫做「善欢喜」。

也是从出家之后,他入道开始很殷勤精进!所以对道--佛陀所说的教法,他专心受持。所以他也是「众所知识」的比丘之一。真的很善良,对佛法很用功。

孙陀罗难陀,上三字,此云好爱,亦云端正,妻名也。


再来,也是一位难陀。那这位难陀是「孙陀罗难陀」,不是前面说过的,那位牧牛的难陀。

孙陀罗是他的太太的名字。他所娶的太子妃就是长得很美,两夫妻很恩爱!这位难陀,是跟佛陀同父异母。

有一次难陀和他的太太,在那个楼阁的地方,在那里观赏街道上,以及他们皇宫周围,居高临下。建筑的周围很美,用眼远晀,就是看得再远一点,城市街道上很热闹。

在那当中,他看到一群的僧团,里面也有阿难,跟随在佛的身边。那僧团出来到外面,开始分那个巷道。每一条街每一条巷,那个路就分开了,各人要去托钵。

佛陀跟阿难,就是走在一起。就看到他们这样,往他们的这个楼阁的前面,这样一直接近过来啊。那这个孙陀罗难陀他看到,不由自己,就跟他的太太说,他说:「是我的哥哥啦!他已经修行,成为大觉者,人人所尊重啊!现在要托钵,出来了,我要赶快去接他的钵来供养啊。」

太太不肯让他离开。但是他说:「我下去,把钵接好、盛好饭供养了,我就赶快再上来。」他这个太子妃就说:「我要等你,等你回来,我才会吃饭喔。」所以这样的约定,供养佛之后,他要回来和他的太子妃吃饭。

所以赶快下楼。到佛的面前,他接过佛陀的钵,但是佛陀,径自往前一直走。难陀拿了这个钵,赶快进去,将最好的饭菜,全都装好了,开始捧着这钵饭,向佛陀一直追。

佛陀回到精舍,他也追到精舍,来供佛。

那个时候,佛陀接起他的钵来,开始大家也都差不多回来了。那佛陀就对大家说:「有一件事情很重要,能够成就一个人出家,功德无量!来,难陀,既然进来到精舍了,赶快准备落发。」

当时,难陀非常的惊惶,他绝对不能出家。他就呼喊着:「我的家里面,太子妃在等我吃饭啊!什么人敢靠近我的身边,来为我剃头?」佛陀就说:「不论什么样的威力,在这个,僧团里面一律平等。所以剃头。」

就这样,大家把他抓起来,强制圆顶。

隔天天亮了,在这当中,他就对佛陀说:「你们又要去托钵了,让我静静地来顾守精舍。」他的心是在想什么,佛陀都知道。佛陀就说:「好,你要顾守精舍,周围的门都关起来,你要好好清扫里面。」

大家出去了,难陀看到佛陀已经离开,很高兴,赶快偷跑出去。跑到半路,在那个树丛的里面,佛陀就回头回来,就说:「难陀,你要去哪里呢?」难陀说:「想出来走走。」佛陀就说:「好我带你来去走走。」

就这样佛陀把他带上天堂去,看到天堂,怎么在大兴土木?他就问佛陀,佛陀说:「你可以去问他们为什么呢?」他就问:「你们在盖这么堂皇的房子,到底这是谁的?」盖房子的人就对他说:「人间有佛的弟子,叫做难陀,他出家了,他应该能够造福。发心造福,将来往生之后也能够回归天堂。」

那时候难陀听了之后,很欢喜,觉得说:「原来我发一个心,虽然被人强制出家,我若好好修行,将来我也能够上天堂啊。」所以心理一直很欢喜。

佛陀开始就又带他走,对他说:「还有地方,再带你走。」但是在走的这当中,浮现了他的太子妃的形象,开始思念:「昨天一天,是不是有吃饭呢?我还是享受人间福好了!」

佛陀带他边往前走的时候,一个很可怕的形态现前了。地狱、油锅、火柱,很多人在受刑具,那种哀嚎的声音,苦不堪!

其中有一口的油锅,正在生火要让它滚。难陀问说:「为什么每一个油锅都有人?那这个油锅现在才开始在生火?」在生火的小鬼就说:「有一位修行者叫做难陀,他的心、心念不定、欲念丛生,所以很有可能他会再还俗,去享受、贪恋这世间的欲。所以这将来就是,难陀要来的地方。」

难陀一听,将来要下油锅,吓到了!赶快回头对佛陀说:「我很怕!」佛陀说:「你如果怕,让你自己作主。」就这样回来了之后,他定下心,决心修行,把他的欲念完全去除,跟随佛陀,听佛说法。

这就是,难陀出家的故事。

人生,我们应该是要时时警惕?动一念心可以上天堂,失一个念会堕地狱。何况说我们修行不是要上天堂,但是不愿意堕地狱;愿意的,是倒驾慈航入人群中度众生。所以我们必定要「戒、定、慧」具足,才可以养我们的慧命。

所以我们要时时多用心啊。

出处:http://moya.iyard.org/bin/view/Blog/BlogEntry1948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