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 December 2010
静思晨语 - 2010年12月13日 - 176 -《法华经》自利利他心得自在
学佛,就是要学得我们的心定--「静寂清澄,志玄虚漠」。志玄虚漠--那就是心境清净,发心立志不受摇动,所以「志玄虚漠」。
要发大心、立大愿,这必定要有定力,所以定力修习所学已得圆满。
与大比丘众,万二千人俱,皆是阿罗汉,诸漏已尽,无复烦恼,逮得己利,尽诸有结,心得自在。
我们前面已经开始解释「诸漏已尽,无复烦恼。逮得己利,尽诸有结,心得自在。」这几句应该就是完全,都在说我们的心境。
从小乘法要转入大乘,所以这必定要有「志玄虚漠」。我们要能够发大心,能坚定、恒常不动,所以必定要定力修习所得圆满。
是不是我们大家发愿,已经得到这样的圆满了吗?当然,我们人人都还是凡夫,凡夫地起步,怕你不肯起步走,不怕路远不会到达,所以大家要下定这个决心。
定力修习所学,已得圆满,于诸境界能出入自在,心得解脱,此以慧力得自在也。
在佛世的时代,随佛修行,都无法立即就「发大心、立大愿」。所以才说佛陀讲法,四十几年的时间,来到这个灵山会上,才开始要转小为大。这就是我们要知道,修行就是要这样;不是说今天立愿,明天就到达,应该是要有这分耐力。这个时候在佛的时代,经过了四十几年,才「已得圆满」。
所以「于诸境界,能出入自在」:真正的圆满,就是在什么样的境界中,我们都要很自在进出。
过去,很有可能在佛世时代,人人无论是在家、出家,无不都是要随佛修行。看看,虽然出家众戒律森严,都是在僧团里面,大家也都是跟随佛陀修行;但是佛陀能够这样殷勤地开示,修行者能够听进去,放在里心,真正烦恼可以去除多少?那就是很难说了。
不过,佛陀还是那样说:「我们既然发大心了,我们的心态应该不管在什么样的境界,都能进出自如。」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心得解脱,这就是用慧力才能够得到自在啊!
在佛教中有这样的公案--
一位金碧峰老修行者。他的修行入定功夫很深,他一入定,真的一切皆空。就是因为他修行修得好,国王就送他一个紫金钵。
这位金碧峰和尚接到这个钵时,很欢喜。本来他所修的行,一切都不重要,把物质看得很淡,所以他什么都不重要。不过当皇帝送他这个紫金钵,就让他觉得这是他生命之中最宝贵的东西,所以他每一天都是顾着这个金钵。
但是有一天,阎罗王发现到这位金碧峰修行者他的寿命应该尽了。就派了小鬼,说:「你去找这个金碧峰,赶紧把他叫回来。」这两个小鬼到了寺庙,要去找这个金碧峰老和尚,在那个地方,只有看到他的人,不过真的他的灵魂在哪里啊?就找不到!
但是交差的时辰已经到了,怎么办,要怎么办,那这两个小鬼就去向土地公请教。
土地公就告诉他:「这个人修行已经是解脱,他若是入定,你找不到他,已经脱离了欲界,所以你找不到他。」「要怎么办?我若没有找到,我无法交差。」这土地公就跟他说:「我告诉你,虽然他对世界一切的事情,都是很解脱,心都很自在。但是他有一项,他的心最爱的就是紫金钵。你若能够找到这个钵,你轻轻在这个钵敲三下,这个钵若发出声音来,自然他就会回来。」
这小鬼真的就去找了。到周围找,找到了!这个钵藏在柜子里面,他就去找出来,真的按照土地公说的,就在这个钵上敲出声音。钵响了三声,这和尚听到他的紫金钵的声音,一个念头:「什么人去动我的紫金钵?」就这样出定,赶快去开那个东西来看。
因为这样,小鬼就抓住他,就说:「你的时辰已到。」他说:「我入定时,你就找不到我。现在你用什么方法来找到我?」他就照土地公所指示的这样说,就说:「你的心里还有这个『爱』。你还贪恋在这个地方,心还有这种微分的欲念,所以你的心还没有得自在。于是我敲了三声钵,你就回来了。」
金碧峰就说:「原来是这样!好啊,既然我若是寿尽了,可以,但是你给我一点时间,我马上会跟着你去。」小鬼就说:「好,时辰再给你一点点。 」
金碧峰他就去将这个紫金钵拿出来,就说:「我就是因为你,所以我的心不得自在。几十年的修行,我能够已得解脱了;就是为了你,我就是还有这分烦恼。」所以他把这个东西,重重地将它摔下去,破掉了。他赶快再回来原位坐下,很快又入定,那小鬼真的又找不到他了。
各位,这个故事虽然不知道是多久多久以前的,但是也能够来警惕我们。有时修行乃是一大事,但是我们往往都会受到那个一点点的烦恼,那个微分烦恼,这样蒙蔽了我们那个明亮的智慧。烦恼就是差在那一点点而已;我们那一点点若不去除,真的要心得自在也困难啊!
我们现在是以《法华经》为我们修行的道路、为我们的方向。
在《法华经》里,它最主要的就是要授记,要授记声闻成佛的记。在这个法会中,罗汉、诸比丘就是听声音,这样来了解法。因为声入心,这样能够开悟;了解这个道理,所以能够真正了解道理的人,那就增长智慧。所以佛陀为常随众,这万二千多位的比丘、大阿罗汉,在那里场所开始要来宣告有多少人能够得到授记、未来能够作佛…这是这部经的特色。
所以既然能够得到授记,必定要「诸漏已尽,无复烦恼」,到达这个境界。那就是在赞叹,赞叹他已经心无烦恼,所以就先是「逮得己利」。
这个「逮得己利」,就是现在开始已经得到。只是现在开始已经得到自己的利益;若是过去,就是「拣别无利他行」。现在所得到的只是「己利」--只为了自己,自己有这样按照法入心在修行,就是自己利益。
这几天,不是一直对大家这么说吗--这表示拣别说,没有利他行!只是修自己的行,自己用功,自己如何辛苦、愿意精进、愿意用功。认真听法,法听到了,认真如何去除烦恼,这全都是在说心理的烦恼。
所以「己利」:就是每一个人若能够将自己心灵的烦恼去除,这全都是对自己的利益。
所以才会常常说:「师父引入门,修行在弟子!」是不是大家的心德有在修了?内心的德行有好好照顾吗?若能够听了之后有心得,有心得之后呢?这个「德」要入心来;从内心好好修养,内心有修养,就有德了。所以先「得」才能后有「德」。
前面说过,我们接受法之后,我们得了这个法,我们是否有修?有修才有德行啊!
那这个修德只是利益自己;将自己的利益,还没有做出去利益他人。
前面都说过了,「应供」--你要接受人家的应供,你也就要「杀贼、破恶、怖魔」,这样才堪得受应供、堪得受物质的供养、堪得受恭敬的供养。
要能堪得受这种种不同的供养行为,让人人能够随你所指导的行为,要志为人师,那才能够带动人;所以这必定要在这之前,就是要领众之前,要自己的内心要收摄,好好修,修好我们的德,那我们才有办法得到,大众的肯定、尊敬,才能统领大众,一切无碍。
这都是先利己,才能有办法利人。
逮德己利就是,拣别没有利他。我们过去还没有利他喔!心得自在,就是拣别未尽法自在,因为还有一点挂碍。
一句话说「罗汉畏因」--我既然要修行了,所以我不要再攀缘了。
师父不是这样说过吗:「我们要因果双亡。」不是吗?但是执着,对众生不去好好关怀。
佛陀来人间,就是为了要关怀众生,救度众生。光是在这个道场的里面,就是到利己为止,还没有到发愿。
《法华经》再下去有一段文,佛陀要付法给大家--「未来有谁愿意在娑婆世界,来救度众生、教化众生?什么人愿意?」虽然也是授记过了,还是没有人敢。
为什么呢?娑婆世界的众生刚强,难调难伏,所以没有人敢。这就是发大心,立大愿,还没有自在,还不敢。所以「心得自在」,是不是真的很自在了?还没有。这实在很辛苦。
心得自在,拣别未尽法自在,自他兼利方名自在。
佛陀带领着这么多的僧众,该赞叹的也赞叹了,该授记的也授记了,到了法会结束之前要付托,还是没有人敢承担。所以这就是拣别,未尽法自在。真正佛陀所说的教法,那个法,这些修行者还没有得到真自在。
到现在佛陀这样赞叹,说「心得自在」--这是佛陀的期待,期待这些弟子呢都能够心得自在。
各位,师父也是这样期待,每一位弟子就要发大心,心要宽、要立大愿!
在这么多的人我是非中,我们单纯一点,事情过了就没有了。手沾到脏了,洗好就干净了。那这个道理,希望人人用在日常生活。一理通万理彻,那么就能够面对着芸芸众生。
很多的这个环境,我们能够出入自在了没?这就要看大家的内心境界啊!否则我们要自利兼利他,那就比较难。
所以,真真正正的自在,就是自利,兼利他人,这样才能叫做真自在。
那现在才得到法而已,既然「得到」应该要自在,但是是不是真自在?这就要看大家。所以希望人人,要在这个自在中去下功夫,那这个必定要时时多用心啊!
出处:http://moya.iyard.org/bin/view/Blog/BlogEntry1938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