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9 May 2010

人间菩提 - 2010年5月9日 - 三恩合一殊胜日





父母恩重何以报
本文摘自:《父母恩重难报经》

「悔」就是看到自己过往的错误,明白自己的缺失;「忏」是忏未来,立了改过的誓愿之后,绝对不再犯错──忏悔的意思就是洗净自我的心。不论诵梁皇忏或是诵水忏,除了口诵耳闻,还必须经过大脑思考、省思,此即谓「闻、思、修」,这才是真正在诵忏。孔子说过:「不迁怒,不贰过。」我们定要自我修持,避免犯重复的过失。

人如果不懂得好好发挥人生的功能,只是当个消费者,岂不糟蹋了父母给我们的身体?会运用的人,身体是块宝,不会运用的人,终究会让这副臭皮囊变成一堆废物而已。我们该好好吸收经典,深入思考,然后付诸行动。

为于父母 忏悔罪愆

「为于父母,忏悔罪愆」──失之毫釐,差之千里,人生方向若有寸步偏差,就可能造成终身遗憾,所以我们不能让罪因无尽蔓延,要及时忏悔,忏悔即清净啊!

我们现在很幸运地能听闻佛法,但是我们的父母并不一定有此机会,因此容易忘失清净的本性,而造了身、口、意三业。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造了业,不知忏悔,不知改过,迷迷煳煳地过了一辈子;他们所做的错和所造的业,只怕要生生世世承受,所以我们为人子女者应该要诚恳发心,为父母忏悔罪愆。

为于父母 供养三宝

「为于父母,供养三宝」──三宝就是佛、法、僧。我们要知道,人生中的物质凡看得到、摸得到的,都是有形的,许多人因为追求这些有形的物质,而造了很多的恶业。正如有很多人为了报答父母恩情,所以争名夺利,希望自己出人头地,让父母亲扬眉吐气;然而,却在争取的过程中,累积了无数的罪业。

世俗人常美其名是为父母「争一口气」,然而争夺这些有形的东西,难道是真的在报答父母恩吗?其实,那只是徒增父母的烦恼啊!真正要报答父母恩,就要供养三宝,因为有佛陀的开导、佛法的流传、僧伽的形象,才能让佛法在人间弘扬,开启我们的慧命,转变人心,使家庭幸福;而家庭中有了父、父、子、子的人伦道德,国家、社会自然和睦。所以我们应该供养三宝,以回向双亲。

为于父母 受持斋戒

「为于父母,受持斋戒」──斋戒就是清净我们的身心。表示虔诚,除了内在的心念之外,还可以靠斋戒来展现我们外在的身形。毕竟你我都是凡夫,无法在复杂的环境中,放纵了形态还能心定,所以我们必须找一个环境或团体,给予某些约束,以此表示那分虔诚的戒慎敬重。

很多宗教都有固定的斋戒,例如天主教、基督教,每年都有特定的斋戒日。佛教中有六斋日、十斋日,意思也就是说一个月当中以十天或六天的斋日,来调伏自我的心思。既然持斋,就一定不能犯戒,因此所谓「持十斋日」,也就是说一个月最少有十天自我警惕不犯戒。

为父母受持斋戒,也就是加强注意自我的行为礼节。孔子在举行祭典前,一定以七天的时间沐浴斋戒,每天谨慎不犯身、口、意三业,以示虔诚礼敬的心。

分秒守好心灵斋戒

我们学佛修行,并不是只有一天几小时在动作中不要犯错就好,而是要修持到每一秒钟都不能有错;不只是行为不能出错,心念也绝对不能偏差。

人之造业造罪,都是源于不能把持一念清明;一念的时间不到一秒钟,就可能使人造下终身遗憾的错误,所以我们必须修「戒、定、慧」,时时戒守自己的身行,刻刻照顾好心念;如果能做到身不犯错、心无杂念,智慧自然会源源展现。

学佛必须在分秒钟守好心灵的斋戒──初学者是身行的斋戒,学佛者则必须是心念的斋戒,这才是真正报答父母恩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