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6 May 2010

静思晨语 - 2010年5月6日 - 19 - 菩萨心 慈济情







「菩萨所缘,缘苦众生」,佛陀不舍众生苦,所以才会常常来这个娑婆世界。

诸菩萨不就是缘苦众生吗?有苦难的地方,有受苦迷茫的众生,所以就有菩萨在那个地方,要来教化。

只是我们凡夫都没有办法去体会到--「人人是菩萨,互相来引度」。我们人人本来就有这个使命要来引度众生,只不过,有时候「本欲度众生、反被众生度」。这就是说过去我们说不定,也已经受佛感化过了;说不定我们大家人人都已经发心做菩萨了。只是凡夫息气未除,所以发了心要来度众生,又再被人影响过去。所以说,本具清净的佛性,却是在很复杂,人与人之间复杂化了。

不过我们应该要很庆幸,庆幸于我们心坚意切学佛。我们有的出家,有人就是进入我们慈济的宗门,去薰习这个大爱开阔心胸。所以大家一直在学,学要如何去为那些与我们无缘无故的人,我们要去关心他;我们要去身体力行,哪一个地方有苦难,我们不顾一切放下、缩小,我们到那些苦难人的环境中。

我们有能力去敷慰他们,我们去帮助他们,我们去陪伴他们。这都是让我们学习的机会,我们要以感恩心,面对着苦难的众生。所以说来,我们很有福;所以必定要坚持着这念「菩萨心」,来缘苦众生。

众生如何苦呢?因为众生共恶业的因。众生就是共造这个因,互相业的交错,互相影响、互相牵引,所以就制造了恶业因的种子。

所以在这个人间中,已经恶业因的种子,已经一直累积了。所以众生共恶业因,所以慢慢一直来,这么长的时间,劫波、长的时间,这么一直共聚恶业因,愈来愈共聚愈多。

所以在这时间当中,就算是在不同的空间里,你看这种的恶业、形象所呈现出来的已经「坏」了。无论是破坏性的天灾,或者是毁灭人性的人祸,这样不断不断产生。所以众生才会受灾难,感苦果。

各位想想看,这就是无明聚五浊的报,就是我们众生的无明。

「一念无明生三细,境界为缘长六粗」,都是源自于这种「五根、五尘」,或是也可以说是源自于「六根、六尘」的作用。

为什么是源自于「五根、五尘」?又为什么也可以说是「六根、六尘」?若是六根,就是「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」,多一个「意」。

其实我们的五根,就是「意」在指挥。所以眼睛看到境界的色彩,我们的内心这种六识,第六感去分别;所以这是我们的「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」去对到外面「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」。所以他在这个触,就因为我们的「意识」去缘、去造作,这中间就产生了「法」。

这个法就是「因缘果报」!因缘果报在这个地方交搅不清,都是起自一念的意念,所以叫做「无明」。

「一念无明生三细,境界为缘长六粗」,不论是什么样的境界,就让我们造成了「贪、瞋、痴」这样结合起来,所以造成了五浊的报应。

看看现在,在这个末世恶浊,就是在乱的境界里--人心乱、社会现象乱。在这几天一直要提醒大家,所以我反反覆覆,要让大家知道。

菩萨缘苦众生,众生共恶业因,受灾难感苦果,无明聚生五浊。

所以这都是因为在「五浊恶世,众生业重」或者是「垢重」。

垢就是污秽,若心里受了很多的污染,所造出来的就是恶业。所以我们要好好顾好我们这念心,这种贪婪,贪、瞋、痴造成了我慢、怀疑,人与人之间就互相交结不清。

就像有一个这样的故事,那就是说--

有一位平时对古董很喜爱,他就是爱玩古董。有一天去山上,看到古厝里头,有一组红木,很美的红木神桌,很古典、雕刻的工也很美。觉得:「这个家庭这么穷,这间房子这么旧了!里头怎么会有这一组呢?这组红木家具又不曾整理过,这可能都不晓得是宝。」

所以他就说了:「你这组不错耶,你们都没在用,我想,我可以把它买回去吗?你可以让售给我吗?」这个人想:「这组有什么价值,你要跟我买?」只是内心这么想着,所以在那里犹豫。

这位爱玩古董的人,就觉得:「他不说话,是不是舍不得卖?」所以他就出价,他说:「我可以五百元向你买。」这个人一听:「五百元! 」很惶恐,又是不语。

他就说:「不然再多一百,六百向你买好吗?」他就说:「你是真的要向我买吗?是啊!我真的要向你买,他就说,好,若这样我就卖你了。」

他听到他要卖他了,他就觉得说:「这个人可能不识宝?我这样一下子就给他六百元,会不会太贵?我还可以把价钱压低些。」不过我已经说出口的话,要怎么办呢?他就说:「那我们到外面去走走,你们这里的风景还不错。」

出去外面看到一堆柴,他就看看,他就说:「其实我要跟你买这张桌子,其实和这堆柴一样。我若向你买了,回去后我就劈成柴来用。」

这个人很老实,他就说:「你要劈成柴用,你还要买吗?」他说:「这样啦,反正我要当柴用,不然你把椅子也一起给我,我就拿回去当柴用。」那么这位山上的人,他就觉得说:「这个人怎么这么好,这样好啦,不然这椅子我放着也没有用,送你。」

玩古董的这位就说:「这样我明天叫车子来载。」明天真的就叫了一辆车到山上去。然而,桌子再哪里呢?变成了一堆的柴。

他就说:「你那张桌子怎么变成这样?」他说:「你就说回去还要请工人来劈。你花了这么多钱,我也觉得不好意思又让你回去请工人,我不过是顺手,就帮你劈一劈再给你。」

这个人觉得:「这到底是怎么了?啊!我就是贪心,我若是用实在的心来跟他讲话,今天就不会得到这种后果。」所以他只好全都把它载回来了。要载回来之前,那念忏悔的心起,他说:「这样很感恩,你又帮我把柴劈好,我多四百给你。」

后来这位爱惜古董的人,一个朋友来看他,他就说:「咦,我不是听你说,你要去载一组很好的桌椅回来吗?」他说:「是啊。」 「你有没有载回来?」「有!」就从他的书柜上拿一支柴下来,他说在这里。

他的朋友问说:「喔!这样!你是不是就没有载下来?」爱玩古董的这位说:「有,我载下来了,我拿一支起来。」

他的朋友又问:「就这样你花了六百元?」他说:「不是,我花了一千元。」朋友又问:「为什么花一千元呢?」他说:「因为四百元是要付这个学费,因为我从这中间,我得到教训。我知道,这就是我的一念贪心!」

各位,这段故事,虽然听起来没什么,其实我也觉得说,四百元是教育费,很便宜,能够教训他一辈子,再也不能有这种贪念--用这种诈与欺,来欺骗老实人。所以这就是我们的一堂课。

所以人生在这种的五浊,就是因为人的贪心所造成。本来妄想用欺骗的方式要很好的东西,结果所得到的,就是破坏的东西。我们人生在世间,不就是这样吗?

所以我们之前在《静思晨语。慈济宗门。五浊汇聚祸世间》说过--因为一切都是在因缘里!我们在台湾,但是慈济人间菩萨的足迹、脚步,已经踏上了六十几个国家;那六十几个国家都是受过灾难。

所以「菩萨所缘、缘苦众生」。这六十几个国家,若不是曾受灾难,我们人间的菩萨,怎么会走到那个地方去呢?所以说来,这一切都是因缘。

我们在这个中美洲,萨尔瓦多和多明尼加,与我们是最深的缘。因为多明尼加,我们已经有学校在那个地方。再来萨尔瓦多,因为一九九八年,同样那个灾难,密契飓风、乔治飓风,这个因缘,从一九九八年开始,一直延续到后来。

到了二OOO年,那一年十二月八日,他们那里的总统,佛洛瑞斯这位总统,就专程来台湾,要来向慈济说感恩。他到大林去和我见面,言谈间,大家谈得很欢喜,互相感恩、彼此关心。一直到了要回去时,来到我们大林医院的大厅,要上车之前,他又回过头来跟我说一句:「我的国家将来若有灾难,就要请慈济,要继续给我们关心帮助。 」我也是很快就跟他回答说:「没问题,若是你那里有灾难,慈济一定会去关心你们。」

不幸而言中,他是在十二月八日来;过了年,就是二OO一年一月十三日,那个国家发生了七点六的强震,很严重。所以我们听到这个讯息,就赶快去。去到这个地方所看到的,真的是很可怜,地震、山崩,已经埋掉很多人了,那时候真的是很惨。

正好我们一九九九年,九二一那时候,我们台湾这么大的地震。那时后有一个中华搜救队,他们进去南投要救人时,就是缺了仪器。因为我们曾去过土耳其,也是去帮助;那时候看到他们,有生命的探测器。所以中华搜救队,在我们九二一期间,他就向慈济提出:「我们慈济,是不是能买两套这种生命的探测器?可以预防万一。」所以那时候,我们也给他们一千多万,买这两套生命探测器。

二OO一年萨尔瓦多地震时,中华救难队就马上向我们提出:「慈济若要行动,我们要与你们一起去。」因为这两台仪器,要拿去那里发挥它的良能。所以那时候,我们就陪着中华救难队,去和美国的慈济人会合,到了美国的机场就马上要转机去萨尔瓦多。

不过机位都满了,后来我们那里的慈济人,去机场交涉,去跟他们说:「我们这队是从台湾来,这队带有仪器,赶紧要去救人。」飞机快要起飞了,所以他们机场的经理负责人,就到飞机上,所以去跟他们宣布:「有台湾这个团队,要去那里救人。」也很感动,已经登机的,有三十几位下来,让我们这队中华救难队,和我们美国的慈济人,会合三十几人,登机到萨尔瓦多。

这一段我真的常常都记得「人性本善」,在这急难时想要去救济,因缘牵引都很刚好。正好在九二一,我们捐给他们这两台仪器;刚好这两台机器要拿去萨尔瓦多用;看看那些人的本性,看到这些人是从台湾来的,而且是要救人,所以就自己决定改搭下一班,这样成就他们去。所以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因缘。

也因为这样的因缘,我们在那个地方,开始去堪灾、找土地,去帮他们义诊,去为他们发放…一连串好几个月,这都是美国的慈济人承担起来的。

虽然美国承担,人来来回回,钱也他们出,这个荣耀是回归台湾。这就是美国去付出,回向在台湾。这就是我们不可思议的因缘。

各位,人间所缘,就是菩萨缘着众生,希望众生能够得度;平平安安的人,能够好好回归佛单纯的本性;有苦难的人有机会得救,行菩萨道的人应该要身体力行。

这就是好像父母心、老师心--无论孩子如何顽固,做父母的都希望回头是岸,所以来度众生。学生再怎么调皮,老师都期待,孩子能好好回来就教。这就是我们,真真正正的佛菩萨的心。

各位,我们学佛,不就是要学这分菩萨心,行菩萨道才能到佛的境地,所以人人就要记得顾好这念心。

出处:http://moya.iyard.org/bin/view/Blog/BlogEntry1610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