恬安澹泊,无为无欲,颠倒乱想,不复得入,是为心灵,最真美善。
每一天是不是能保持这样的心态呢?若能这样就是心灵,最真最美最善的世界,这就是清净无染的世界。佛陀成佛之后,就是要赶紧让大家知道--「人人心中就是这片,这么清净美好,轻安自在的世界。」
不过考虑到我们人间众生,无法体会这么高深奥妙的境界,所以佛陀不得已就施权,以各种方法走入人群,向大家说因缘果报。让众生明了,凡夫都是由过去生无量劫等等…不生不灭的灵魂,就是我们人人的本性,在这个六道轮转。
就是这个心灵的境界不同,人人在累生累世当中,不断造业,在第八业识当中含藏了业因,当外境的缘来诱引,让业因成长,才会受到这个业识牵引;所以才会在天堂、人间、地狱、饿鬼、畜生当中轮转,由不得自己。
其实我们若能清净,那就是进入了第九识(注:如来藏) 了。这就是完全不受污染,是最清净佛性境界。
九识:一、眼识;二、耳识;三、鼻识;四、舌识;五、身识;六、意识;七、末那识;八、阿赖耶识;九、阿摩罗识。
不过凡夫要能到这个境界,难!既然第一个时刻《华严》,考虑到大家无法接受,所以佛陀想:「不如这样,就从因果开始说起。」所以他就回归回来说《阿含》,就是「隐实施权」,这就是在佛陀讲《阿含》的时刻。
根据经典的记载,佛陀谈阿含有十二年的时间,华严是三、七日,三、七日就是廿一日。 (注:印度吠陀数学的计算方式,以七日为一个进位单位,与现在的十进位所有不同。所以三、七日,换算为十进位就是廿一日)
《阿含经》,将那个「实」暂时隐下来,以权巧方便,应众生的根机来说话,希望人人能了解。不管是因缘果报,或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动作,所做的一切如何去归纳,这就是在《阿含时》。
不过佛陀他希望的,是人人马上就要进入,这种与佛同等心灵的境界。所以他在十二年后,慢慢再开始转方向,就是「次以方等弹斥,以般若淘汰」。在《阿含》以前,佛陀初成佛,当然他要不断扩大范围,和所有的人来讲解。但是众生对佛,已经慢慢生起信心,认识了佛陀,所以第三个时,就是要讲《方等经》。
佛讲《方等经》的目的,就是已经看到这些人信心坚定,应该慢慢要把它转过来;看到有些人也有要求,进展到佛的境界,所以也就大小乖兼讲。直到看到大家信心坚定了,开始仰慕要趣向大乖,已开始会想能成佛更好。
若这样也不能一下子就把小乖放弃。之前说过,其实也不是小乖,它是「法归」--引导众生要如何从源头指引到目标去,然后再慢慢回归本源来。所以说来,阿含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法!
就像你要进去一间房子,一定要从门经过;阿含是一个门槛,开始要进来,就要开门。就像我们慈济,就有开四扇门--「合心、和气、互爱、协力」四组。最重要的从协力的第一道门,互爱和气才能合心,这就是要有这个门好让他进来。
同样的《方等》就是让他们知道,他们都已经进来了,这就是以信来会理。开始已经要进来,这样就要再慢慢,大乖小乖合起来一起讲,所以这叫做《方等时》。这也就是开始要引导他,走入菩萨位;从独善其身开始,要叫他开启大心兼利他人,这就是慢慢要引他,入菩萨的位置。
这样的时间有多久呢?用八年的时间,这是佛陀应时施教,它是第三时。
方等之后,来到般若,感觉大家已经信心坚固了,要好好让他们能无所著,没有挂碍无所著。 《般若心经》常在诵「心无罣礙,无罣礙故,无有恐怖」。完全把这个「有」摊开来,开始就是谈空真理,所以这就是《般若时》。
「般若时」所说的法,应该叫做「开启智慧的法」,要让大家能去掉一切所求。因为人生最困难的,就是无法放弃自我,无法放弃情欲,所以这全都是在凡夫。
既然凡夫沉溺在这个情欲等等…的执着,所以,佛陀在《阿含时》就对大家说:「情要放长情,爱要扩大爱。虽然有情有爱,不过,还是要好好结好缘。」这也是《阿含》说过的意义。
再来到《方等时》开始进一步--「长情就是把爱自己的心,爱得开阔去爱别人,这种自己自利之后,还要去兼利他人。」在这期间,有人就感觉说:「我这样是在做好事了!我开始可以教人,我开始能去净化人心。」是不是呢?
但者其实也还是停留在用话说的。其实最好也把它放弃,应该「做就对了!」所以你们不要想说「做就对了」很困难,这句的道理是这么简单,它是最简单,也就是最深奥--「你自己要好好付出;付出之后,不要放在心里,去做就绝对没有错」,这就是叫做「智慧」。
不是叫你说「拨无因果」,不是!也不是说你心想成佛,你就拨无一切,这么全都空了,这样不对。最重要的若处在凡夫身,虽然「顾因惜果」,也要知道一念的无明若再生起,同样要再堕落因果。最好你就要修到能超越,超越这个六道。
意思就是说,不只是六识、七识、八识,不只是停止在这个八识中,你应该要再进阶到第九识,这个佛的心灵世界。所以最重要的,「智慧」就是要我们「回心向大」--把我们的心转过来,从只为自己修行,转而为别人修行。
所以我常常跟大家说:「佛陀,成佛、现相入娑婆,其实是为众生修行,为众生成佛。」要不然佛陀已经超越第八识,进阶在第九识了,他的心灵世界已经是非常的宁静,不生不灭,没有什么样的境界能够动摇。但是,只是一念大爱,无限的慈悲,无法弃舍众生,不忍心众生受苦,所以他回归娑婆,现八相成道。
这就是要让我们人说:「有一位太子,小时候很聪明,长大后,他为了追求真理出家去…在这个修行的过程,一直到开悟、成佛、说法,一直到同样会老,一样会入涅槃。」
佛陀就是以这种八相来人间,现相来度众生,走入人群中,好好来教育、来带,带到这个因缘差不多成熟,佛陀就又要说了:「我们要放弃自我、小爱的执着,要回心向大。」不过我们众生的执情无法顿泯,我们人一直以来就是都有执着,人人那个我见,哪怕他如何修行,都是还有微分的我执在,所以,佛陀希望连这个微分的执着,也要把它放弃,心灵才能够清净。
你们会说:「那是不是将来什么事情都不要理了呢?」不是,还要更认真做,做了之后就是心无挂碍;选择对的要赶紧做,这叫做「智慧」。
就好像之前《静思晨语。法华经序。八相成道》说的:「佛生下来时,脚踏莲花。」那就是要跟我们说,要向前前进,脚踏莲花这是一个形容,出污泥而不染。这就是表示我们的心境,虽然在这个浊世里,不过我们的心境,不能被这个浊世,所有的污浊来染着我们的心,这才是真正「回心向大」。既然是大,心如虚空,还有什么会染着到呢?
所以到《方等时》,虽然同样众生还有染着,虽然心已经发大心了;不过,那个染着的心还有。所以佛陀就开始说《般若》。 「般若」就是「智慧」,这个智慧至高无上,无法去翻译;其实光是「智慧」实在是翻译不出,「般若」的真意,因为它的境界含容太大,所以译经的时候,就还是留着「般若」,因为它的含意太大。不过,以我们人间要来形容,总是要我们听得懂的话,所以就是用「智慧」。
所以「般若」就是「大智慧」;大智慧者就是要放空我们的心,才不会受到这个人间事事物物,囤积在内心。若充满在内心当中,那就是在第八识中填满了业种那个藏识中,这样要离开六道就难了!永远我们就是由不得自己。
所以谈「般若」叫做「空慧」,这种空慧就是要「空掉了一切是非计较」。
这样要讲多久?二十二年。所以说佛陀过去的四十几年间,就是设方便法。他谈「真空」还有「妙有」,这个「妙有真空」,我们必定要去体会。
这四十二年来说小乘法,说《方等经》说《般若经》,莫非就是要把他引入佛陀心灵的世界。所以若是在《阿含》或是《方》,还有「有」,都是在谈「有」;来到般若就说「空」。
无论是谈真、说空、东语、西话,无不都是要来循循善诱所有的众生,能让他们同一条路。所以归途无二路,就是只有一条才能回归到佛的本性。
所以一直到现在--「直至今时,根机缘境成熟,灵山高会来到」这个时候,也就是自佛陀开悟成佛的四十多年后;从佛陀开始慢慢设法,要让他们入佛的境界--就是要行过菩萨道这条路,开辟要到佛的境界这条路。
所以在这个灵山,灵山这个会就是灵鹫山,佛说《法华经》的地方,就是人天百万,三乘贤圣聚会一处。 《法华经》里,我们就已经一直看到了,过去的诸佛也一直现前。所以一直到法华会时,他就是要直指人心了--「要见性成佛,所以就要行菩萨道!」
《法华经》是谈圆融,是圆的教。无论是方等、般若,一直来到法华,就是一个很圆融的法,无非都是要先让大家信心已经建立了,接下来就要开始「回小向大」了。所以,当大家的发心差不多一样整齐,就可以开始讲《法华经》。
《法华经》谈几年?七年!七年的《法华经》。
所以四十二年后,「正直舍方便」--方便法就是要舍掉,专注于讲法华。
这样够不够?还不够,因为佛陀已经年老了,时已经快到了。不过,芸芸众生,还是无法真实来接受。所以后来,佛陀还要再说《涅槃》,这就是已经快要取入灭之前。
各位,我们要知道,这个心灵的境界,实在是很简单。光是一个「恬安澹泊」,就能够给我们一个「无为无欲」,不要再「颠倒乱想」了!颠倒乱想不要侵入我们的心,这就是我们的心灵,是最真最善最美的境界。
佛陀莫非就是要把他的心境,完全说给大家听;让大家空掉了那个第八识、藏识都清净掉,回归到清净本性第九识。佛陀实在是用心良苦,不知我们大家能否了解?所以请大家,进入心灵清净的境界。请大家要多用心啊!
出处:http://moya.iyard.org/bin/view/Blog/BlogEntry1604
每一天是不是能保持这样的心态呢?若能这样就是心灵,最真最美最善的世界,这就是清净无染的世界。佛陀成佛之后,就是要赶紧让大家知道--「人人心中就是这片,这么清净美好,轻安自在的世界。」
不过考虑到我们人间众生,无法体会这么高深奥妙的境界,所以佛陀不得已就施权,以各种方法走入人群,向大家说因缘果报。让众生明了,凡夫都是由过去生无量劫等等…不生不灭的灵魂,就是我们人人的本性,在这个六道轮转。
就是这个心灵的境界不同,人人在累生累世当中,不断造业,在第八业识当中含藏了业因,当外境的缘来诱引,让业因成长,才会受到这个业识牵引;所以才会在天堂、人间、地狱、饿鬼、畜生当中轮转,由不得自己。
其实我们若能清净,那就是进入了第九识(注:如来藏) 了。这就是完全不受污染,是最清净佛性境界。
九识:一、眼识;二、耳识;三、鼻识;四、舌识;五、身识;六、意识;七、末那识;八、阿赖耶识;九、阿摩罗识。
不过凡夫要能到这个境界,难!既然第一个时刻《华严》,考虑到大家无法接受,所以佛陀想:「不如这样,就从因果开始说起。」所以他就回归回来说《阿含》,就是「隐实施权」,这就是在佛陀讲《阿含》的时刻。
根据经典的记载,佛陀谈阿含有十二年的时间,华严是三、七日,三、七日就是廿一日。 (注:印度吠陀数学的计算方式,以七日为一个进位单位,与现在的十进位所有不同。所以三、七日,换算为十进位就是廿一日)
《阿含经》,将那个「实」暂时隐下来,以权巧方便,应众生的根机来说话,希望人人能了解。不管是因缘果报,或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动作,所做的一切如何去归纳,这就是在《阿含时》。
不过佛陀他希望的,是人人马上就要进入,这种与佛同等心灵的境界。所以他在十二年后,慢慢再开始转方向,就是「次以方等弹斥,以般若淘汰」。在《阿含》以前,佛陀初成佛,当然他要不断扩大范围,和所有的人来讲解。但是众生对佛,已经慢慢生起信心,认识了佛陀,所以第三个时,就是要讲《方等经》。
佛讲《方等经》的目的,就是已经看到这些人信心坚定,应该慢慢要把它转过来;看到有些人也有要求,进展到佛的境界,所以也就大小乖兼讲。直到看到大家信心坚定了,开始仰慕要趣向大乖,已开始会想能成佛更好。
若这样也不能一下子就把小乖放弃。之前说过,其实也不是小乖,它是「法归」--引导众生要如何从源头指引到目标去,然后再慢慢回归本源来。所以说来,阿含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法!
就像你要进去一间房子,一定要从门经过;阿含是一个门槛,开始要进来,就要开门。就像我们慈济,就有开四扇门--「合心、和气、互爱、协力」四组。最重要的从协力的第一道门,互爱和气才能合心,这就是要有这个门好让他进来。
同样的《方等》就是让他们知道,他们都已经进来了,这就是以信来会理。开始已经要进来,这样就要再慢慢,大乖小乖合起来一起讲,所以这叫做《方等时》。这也就是开始要引导他,走入菩萨位;从独善其身开始,要叫他开启大心兼利他人,这就是慢慢要引他,入菩萨的位置。
这样的时间有多久呢?用八年的时间,这是佛陀应时施教,它是第三时。
方等之后,来到般若,感觉大家已经信心坚固了,要好好让他们能无所著,没有挂碍无所著。 《般若心经》常在诵「心无罣礙,无罣礙故,无有恐怖」。完全把这个「有」摊开来,开始就是谈空真理,所以这就是《般若时》。
「般若时」所说的法,应该叫做「开启智慧的法」,要让大家能去掉一切所求。因为人生最困难的,就是无法放弃自我,无法放弃情欲,所以这全都是在凡夫。
既然凡夫沉溺在这个情欲等等…的执着,所以,佛陀在《阿含时》就对大家说:「情要放长情,爱要扩大爱。虽然有情有爱,不过,还是要好好结好缘。」这也是《阿含》说过的意义。
再来到《方等时》开始进一步--「长情就是把爱自己的心,爱得开阔去爱别人,这种自己自利之后,还要去兼利他人。」在这期间,有人就感觉说:「我这样是在做好事了!我开始可以教人,我开始能去净化人心。」是不是呢?
但者其实也还是停留在用话说的。其实最好也把它放弃,应该「做就对了!」所以你们不要想说「做就对了」很困难,这句的道理是这么简单,它是最简单,也就是最深奥--「你自己要好好付出;付出之后,不要放在心里,去做就绝对没有错」,这就是叫做「智慧」。
不是叫你说「拨无因果」,不是!也不是说你心想成佛,你就拨无一切,这么全都空了,这样不对。最重要的若处在凡夫身,虽然「顾因惜果」,也要知道一念的无明若再生起,同样要再堕落因果。最好你就要修到能超越,超越这个六道。
意思就是说,不只是六识、七识、八识,不只是停止在这个八识中,你应该要再进阶到第九识,这个佛的心灵世界。所以最重要的,「智慧」就是要我们「回心向大」--把我们的心转过来,从只为自己修行,转而为别人修行。
所以我常常跟大家说:「佛陀,成佛、现相入娑婆,其实是为众生修行,为众生成佛。」要不然佛陀已经超越第八识,进阶在第九识了,他的心灵世界已经是非常的宁静,不生不灭,没有什么样的境界能够动摇。但是,只是一念大爱,无限的慈悲,无法弃舍众生,不忍心众生受苦,所以他回归娑婆,现八相成道。
这就是要让我们人说:「有一位太子,小时候很聪明,长大后,他为了追求真理出家去…在这个修行的过程,一直到开悟、成佛、说法,一直到同样会老,一样会入涅槃。」
佛陀就是以这种八相来人间,现相来度众生,走入人群中,好好来教育、来带,带到这个因缘差不多成熟,佛陀就又要说了:「我们要放弃自我、小爱的执着,要回心向大。」不过我们众生的执情无法顿泯,我们人一直以来就是都有执着,人人那个我见,哪怕他如何修行,都是还有微分的我执在,所以,佛陀希望连这个微分的执着,也要把它放弃,心灵才能够清净。
你们会说:「那是不是将来什么事情都不要理了呢?」不是,还要更认真做,做了之后就是心无挂碍;选择对的要赶紧做,这叫做「智慧」。
就好像之前《静思晨语。法华经序。八相成道》说的:「佛生下来时,脚踏莲花。」那就是要跟我们说,要向前前进,脚踏莲花这是一个形容,出污泥而不染。这就是表示我们的心境,虽然在这个浊世里,不过我们的心境,不能被这个浊世,所有的污浊来染着我们的心,这才是真正「回心向大」。既然是大,心如虚空,还有什么会染着到呢?
所以到《方等时》,虽然同样众生还有染着,虽然心已经发大心了;不过,那个染着的心还有。所以佛陀就开始说《般若》。 「般若」就是「智慧」,这个智慧至高无上,无法去翻译;其实光是「智慧」实在是翻译不出,「般若」的真意,因为它的境界含容太大,所以译经的时候,就还是留着「般若」,因为它的含意太大。不过,以我们人间要来形容,总是要我们听得懂的话,所以就是用「智慧」。
所以「般若」就是「大智慧」;大智慧者就是要放空我们的心,才不会受到这个人间事事物物,囤积在内心。若充满在内心当中,那就是在第八识中填满了业种那个藏识中,这样要离开六道就难了!永远我们就是由不得自己。
所以谈「般若」叫做「空慧」,这种空慧就是要「空掉了一切是非计较」。
这样要讲多久?二十二年。所以说佛陀过去的四十几年间,就是设方便法。他谈「真空」还有「妙有」,这个「妙有真空」,我们必定要去体会。
这四十二年来说小乘法,说《方等经》说《般若经》,莫非就是要把他引入佛陀心灵的世界。所以若是在《阿含》或是《方》,还有「有」,都是在谈「有」;来到般若就说「空」。
无论是谈真、说空、东语、西话,无不都是要来循循善诱所有的众生,能让他们同一条路。所以归途无二路,就是只有一条才能回归到佛的本性。
所以一直到现在--「直至今时,根机缘境成熟,灵山高会来到」这个时候,也就是自佛陀开悟成佛的四十多年后;从佛陀开始慢慢设法,要让他们入佛的境界--就是要行过菩萨道这条路,开辟要到佛的境界这条路。
所以在这个灵山,灵山这个会就是灵鹫山,佛说《法华经》的地方,就是人天百万,三乘贤圣聚会一处。 《法华经》里,我们就已经一直看到了,过去的诸佛也一直现前。所以一直到法华会时,他就是要直指人心了--「要见性成佛,所以就要行菩萨道!」
《法华经》是谈圆融,是圆的教。无论是方等、般若,一直来到法华,就是一个很圆融的法,无非都是要先让大家信心已经建立了,接下来就要开始「回小向大」了。所以,当大家的发心差不多一样整齐,就可以开始讲《法华经》。
《法华经》谈几年?七年!七年的《法华经》。
所以四十二年后,「正直舍方便」--方便法就是要舍掉,专注于讲法华。
这样够不够?还不够,因为佛陀已经年老了,时已经快到了。不过,芸芸众生,还是无法真实来接受。所以后来,佛陀还要再说《涅槃》,这就是已经快要取入灭之前。
各位,我们要知道,这个心灵的境界,实在是很简单。光是一个「恬安澹泊」,就能够给我们一个「无为无欲」,不要再「颠倒乱想」了!颠倒乱想不要侵入我们的心,这就是我们的心灵,是最真最善最美的境界。
佛陀莫非就是要把他的心境,完全说给大家听;让大家空掉了那个第八识、藏识都清净掉,回归到清净本性第九识。佛陀实在是用心良苦,不知我们大家能否了解?所以请大家,进入心灵清净的境界。请大家要多用心啊!
出处:http://moya.iyard.org/bin/view/Blog/BlogEntry1604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