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 April 2010

静思晨语 - 2010年4月16日 - 5 - 法华经序(四)







我们每天都在说:「忏悔发愿!」

是的,忏悔就是要时时反省自己,过去做了之后,是不是我们有很虔诚地,把过去所做的一切全都发露?是不是发露之后,我们的身心行为,都已改过来没有?我们若全都能改过,除了身体的行为以外;心理是不是时时都是起善念?没有偏差的恶念,我们是不是这样?到这样的程度就是叫做「忏悔清净」。

忏悔清净之后,我们就要发愿了。「发愿」这两个字我们也要很清楚「毫厘之差,善恶分途」。愿是无穷。

祈求「我家里的什么人若能如何,我就发愿为他素食;我就发愿要做好事,我就发愿…」这都是有所求的愿,有所欲的愿,有所回报的愿;这种的愿,实在是错误的愿!我们要付出而无所求,才是叫做愿;所以我们所应该要求的愿,要能好好选择。

我们有很多所求,所以求愿无穷,永不满足。我们人生的苦,就是苦在多还要再多、好还要更好,这种的求。所以从前的人一句话说:「山高耸是高,人心节节高!」意思就是说:这样够了吗?还不够!来,再这样够了吗?还不够!不断不断这个心,真的是高不够高,永远都不够高;深不够深,永远都不够深!所以这个心,是一个很无底洞的贪念。

所以因为这样无从选择的人生,我们的人生,到底方向要往哪里去呢?我发愿的道路要怎么走呢?无所适从!我想要选择这条路,对不对?对我有没有利益?一直都在那里无所适从。不过,光阴不断消逝,这是不是浪费时间呢?

同样,我们看看,在过去佛陀说法的时候,其实佛陀说法,他一觉悟了天地宇宙真理,开始就已经说真实法。因为他讲「华严」,「华严」就是佛的心灵世界。不过,众生就是根钝听不懂,为什么会根钝呢?就是这个心贪求烦恼杂念很多,所以他无法去体会那个境界;所以就让佛陀以四十多年的时间循循善诱。

你们想,这四十几年的时间,是不是人人都能等到四十多年呢?这时光不断地过,能够接触到佛陀,是不是能够直接就是接到佛陀?能够体会佛心?若能体会,这样见佛闻法就不枉然了,他就马上能得到。

不过,我们人就是这样,要经过这种的方便法,到底这个方便法,是不是能体会到?浪费了多少的光阴!

就是佛陀在世时,他这样从「离言法华」开始;开始说的时候,所说的「离言法华」就是佛陀在那里坐下来,进入他的三昧无量义的境界,回归他的佛心。这之间要如何把权?就是方便法去除,赶快回收回来,变成真实道,所以在那里发光。

其实那时就是在「离言法华」;不是用言语说的,是心灵世界!大家在那里面面相观,一直到佛陀真的要讲真实法时,五千人退座。

想想看,是佛在世时。所以佛陀看到这些人竟然才开始要讲真实道,五千人退席!佛陀心也很难过!不过,退亦佳矣!既然根机还没成熟,还无法接受。只能认为「好吧!既然根基无法成熟,这样退去也好!留下来的就是能接受的。」

是不是能接受?我们再想到,佛陀看大家听法之后,这个人间菩萨道,来负责拯救世间,到底有多少人呢?也是没有人敢出来说我勇敢承担!这种无从选择,不是在现在的凡夫;即使佛世的时代,佛陀亲自说法,是不是真正能启发人人的心?能体会佛心、能投入人群;真的也是很不容易!

我们现在就说我们现在的人,就是因为无从选择,哪怕你是学佛,是要小乘,或是要大乘;是要独善其身,或是要兼利他人?同样在修行,也是同样无从选择!这就是我们所以会迷失真心、流转六道,在生死中流转生死。

毫厘之差善恶分途,求愿无穷因不满足;无从选择光阴消逝,迷失真心流转生死!

这就是我们应该要忏悔的地方!其实没有什么困难,培养我们一念的爱心,我们不用如何发愿;就我们一念爱心,这个愿就是我们的心要清净。错的,不知道过去都错了,现在开始要洗心革面,要赶紧换一个人生的心态!我们人生的心态赶快改过来,这样就是对,这就是发大愿!

只说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若能培养这念爱心,时时日常生活就没有错误。在莲池大师的「戒杀文」里,它就有这段「再生受福」的文章。他说:

在苏州城,有一位叫做王大林,他平时乐善好施;尤其是放生,非常的保护生灵。有时候看到孩子在玩灌蟋蜶、抓虫很多种;哪怕这么小的生灵,孩子在玩时,这位王大林如果看到,他就很慈祥,把这些孩子召来,讲道理给这些孩子听,要孩子能懂得疼惜这些生灵。甚至也会用钱,或是用糖果种种,跟这孩子结好缘、跟孩子们劝说:「不要伤害生灵。」

这种像田野教育一样,整个村庄里的孩子都很欢喜他;所有村里的家长、长辈等等也很感恩他!感恩他替他们教孩子,人人有慈悲、有爱心,自然就懂得孝顺,这是人人所尊重的一位。

到了他六十一岁那一年,忽然间一场大病,已经医生看了都说:「你应该要准备后事了!」在这期间,忽然间听到一个声音,很清楚的声音这么说:「因为你平时放生,这种大慈悲心,疼惜所有的生灵,时时劝人放生,这种慈悲,无形中累积下来的功德,能让你这辈子再延寿、延福。」

所以这位王大林,到了九十七岁那一年,五代同堂,无疾而终。想想,他都不求什么,只是那念心,那念爱心、慈悲心、疼惜生灵的心;所以他不只是自己做,他能教大家做,从孩子开始到整个村庄,所以他能得到延福、延寿。

看,我们的心态多么重要!所以我们说要发愿回向。发愿回向我们前面已经说过:

志心忏悔,弟子众等与一切众生,从无始以来,迷失真心、流转生死!

我们都迷失了真心了,只想要求、发愿;其实本来的心就是爱、本来的心,就是无穷尽的弘愿!有爱心、大爱,那就是大愿了!不过,我们的心迷失了,所以流转生死。

六根罪障,无量无边;圆妙佛乘,无以开解;一切所愿,不得现前。

「六根罪障」就是贪心、贪念缘着六尘,所以我们的六根缘六尘起六识,所以会有很多贪念;贪的愿就很多,「无量无边」!「圆妙佛乘,无以开解」这么直指人心见性,如此圆妙能回归本性。

为什么这个法我们一直「无以开解」?为什么「一切所愿,不得现前」?只晓得要求愿,然而要求的愿都不能事事如意。本来就说了,不如意事十有八九!因为我们迷失,我们所求的实在是太多了,所以就是「一切所愿,不得现前。」

我今礼敬,妙法莲华经,以此善根,发露黑恶,过现未来,三业所造,无边重罪,皆得消灭。

「我今礼敬,妙法莲华经」我们现在开始能得到「妙法莲华经」;佛陀已经开始,直指人心见性的真实道。这真实道无非也就是菩萨道,所以我们要很珍惜。所以我们若是拜「法华经序」一字一拜,每字是宝!所以我们要很虔诚、用心深入佛陀心灵的境界。

不只是诵;要去体会。体会我们做到了没有?佛心的境界,我们有没有做到?所以我们礼拜,诵持「无量义经」也好、「法华娙」也好,「以此善根,发露黑恶」。我们若深入经藏里,慢慢培养我们的善根;善根一直一直成长,这就是叫做「慧命成长」。善根不断地成长,这样我们就会「发露黑恶」,这叫做「忏悔」。

时时将我们从无明所做的,成就的错误,我们要不断发露忏悔。错都错了,我们要赶快改过来;改过来,我们要不怕人家知道,我们以前的错误,这样我们才能干净,所以叫做「发露忏悔」。已经过去了,我再也不敢犯了!所以这就是忏悔。

「过现未来,三业所造」;这就是都过去了,过去所做的;或是现在我们的心又没顾好,起了一念不正确的念、或是邪念、或是恶念等等,只要心一起念,我们就要赶快忏悔!所以「过现」过去就已经过去,现在有错误,我们要赶快终止。尤其是未来,我们的三业,我们要赶快改变方向「口要常常说好话、身要行好行、心要念好事」。

所以过去的就已经过去,现在我们的三业不能再造恶;我们若再造了恶,「无边重罪」罪就很重!所以我们若改过了,那就是「无边重罪,皆得消灭」。

身心清净,惑障蠲除;福智庄严,净因增长。

「身心清净,惑障蠲除」我们的心很自在,虽然我过去曾做错事,不过,我都说出来了;说过了,人家再怎么说,我也同样很自在。我不怕人批评我,因为我自己发露过,我现在都已经改好了。所以「身心清净」,再也不会有无明再回来污染,所以已经心都清净。

「惑障蠲除」我们的无明都完全扫除了,自然就福智庄严。「净因增长」好的因缘不断一直来,好人与好人一起,彼此成就,所以清净的净因增长。我们所看的,没有什么会污染我们的心,所听的都是好话、与大家一起的,都是好人。即使有对我们不轨,或是要来诱引我们,我们周围也有很多的善知识;说不定我们的力量更大,也能转变了另外不正见的人,也会让我们度进来。

所以我们发愿就是要彻底,在日常生活中,培养好我们的心念、举止动作一切。我们都要把我们的心净化;净化了我们的心,就是不求的愿同样也自得。因为自然的生活就是利益人群,自然的生活就是在教育人群,所以这就是愿而无愿,就是弘愿。

出处:http://moya.iyard.org/bin/view/Blog/BlogEntry1583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