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 April 2010

静思晨语 - 2010年4月12日 - 1 - 法华经序(一)







我们之前「法譬如水」,和大家分享:就好像是说一间房子,千年的暗室,久了都没人住,不曾打开过。所以给我们一支钥匙,打开这扇门,点上了一盏的灯火,被我们发现到说,千年万年不曾打开的暗室,原来里面有这么多的灰尘,这么脏的角落这么多。我们用这盏灯照一下,看到了,就知道我们要赶快殷勤,进到这间房子里;也要好好知道,哪一个角落有脏的东西,有堆积了多少的尘埃,我们要赶快以水来清洗,将那些尘埃、脏的东西,全部把它清扫搬出去。

这呢就好比「法譬如水」,我们能够了解,了解我们不知道在几生几世,生生世世我们的心在这个无明,不晓得造了多少的业,那无明覆蔽了我们的心,所以我们一层一层污垢无明,我们要赶快一层一层把它去除。慢慢垢秽去除了,我们的本心,就慢慢显现出来。

清净心灵就好像耕耘心地一样,心要清净,心净则土净,所以我们人人,要有这分虔诚的心,虔诚如农夫,看看农夫在耕地,他第一要敬天知时、要知季节,这就是农夫的智慧。他能把握什么时间?什么样的季节?要下什么样的种子?要如何来耕耘?这就是很用心。农夫用心,敬天爱地、知季节,来耕耘这片的土地;所以我们修行者和农夫一样,也是要行着那分的敬与爱。

修行者,我们若是每天一早的钟声响了,我们开始就慢慢集合来到大殿。常言道:「闻钟声,烦恼轻,智慧长,菩提生。」这个菩提的觉道,就现在我们的面前。

那入大殿时,早课开始了。佛前香炉里的那个香,檀香阵阵的香气,随着炉里面的香,如此渐渐渐渐升起。看着袅袅的烟徐徐升起,这样的境界能陶冶我们的心灵。从入大殿来,那个时候的虔诚,从香炉里袅袅的香烟,好像似云那样一直涌现起来,就如同香花云一般!

有时我们若看到在报气象,气象看那个天气,有时看到云涌现时;我们就观想,云端里面诸佛菩萨。以这样去观想这种的法界,在宇宙之间,天空之间,无不都是在法界当中。

看看我们,「宇宙大觉者」这幅图,很多的佛,那样形影相随。那分身佛、本身佛,那样好像似从十方来集会一样,向着这颗地球而来。但愿我们的地球,在这个宇宙之间,受诸佛护念,这是一个法界。诸佛菩萨海会在宇宙空间里,我们若能够以如此虔诚,尽虚空遍法界,无不都是诸佛海会。

【炉香赞】炉香乍爇,法界蒙薰,诸佛海会悉遥闻,随处结祥云,诚意方殷,诸佛现全身,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。

所以我们要虔诚,那么我们静思勤行道,就是无量义。我们的身心「静寂清澄,志玄虚漠,守之不动」,这就是我们慈济人;人人都是要先有这一念心念,我们要发愿,我们要发心。要来发愿弘圣道;「为佛教,为众生。」

佛陀来人间,所留下来的教法,我们应该要来弘扬。不是听,也不是说而已,而是我们是身体力行去做。「无量义经」,就是从法华的精髓而来。所以我们每一天,就好像是自己亲临在那个灵山会上。所以在「法华经」的「开经序」开始,每天早上你们在礼拜「法华经序」,那就是要先建设自己内心的虔诚,我们要以很虔诚的心,来面对着佛像。虽然是面对着佛像,不过,在我们的心中,就像是面前的都是有无量无数的诸佛菩萨。

所以我们礼拜「法华经序」,我们的心态就是要有那分皈依,形命皈依,尽形寿、献身命来皈依,所以叫做「南无」,那就是皈依。每一句的「南无」出来,就是以最虔诚的心,尽形命靠近佛法僧;那种的皈命礼,发自我们身心的皈命,所以叫做「南无」。所以,我们还要再皈命、依靠的在哪里呢?就是「法华会上诸佛菩萨」。

【法华经序】南无法华会上佛菩萨,一心顶礼,十方法界常住三宝。

所以我们所面对的,就像是在灵鹫山,佛开始要讲「法华经」时,在灵鹫山,有无量数的诸佛菩萨,从诸方世界集会来到那个地方,所以我们人人既是佛教徒,我们必定要有这分虔诚的心,身心皈命,虔诚礼拜,在那个法华会上诸佛菩萨。

所以要以最恭敬的心,来敬礼「十方法界常住三宝」;「愿此香花云,遍满十方界;供养一切佛,妙法莲华经,菩萨声闻众,受用作佛事。」

【法华经序】愿此香花云,遍满十方界,供养一切佛,妙法莲华经,菩萨声闻众,受用作佛事。

这段文字,在礼拜「法华经」时都会念到,不是口头上念,是要从内心;好像是我们以很丰盛的香、花,我们以最虔诚的心,好像似我们身心,在佛菩萨的面前在供养。不是一尊,不是一个方向,我们是要如同是将我们的身,也能够分身在每一个方向,每一尊佛的面前;对每一尊佛,我们都是虔诚奉花、献花,这样虔诚的心花供养。

这尤其是「遍满十方界」,那我们所要「供养」的是一切佛,甚至一切法,一切法的最真实道,就是「妙法莲华经」。

佛陀之前四十二年的权教,到了四十二年后,才开始显真实道,那就是「妙法莲华经」。所以我们这个法,不只是用到而已;还要像是将我们内心,以最虔诚的心去供养。谁来接受的供养?佛、菩萨,还要包括「菩萨、声闻」众。我们的虔诚,不只是佛,不只是法,还有「菩萨、声闻」,同在那个法会中,我们都一一虔诚供养。

甚至我们的供养,就是能够「为佛事」。为佛事就是弘传佛法在人间。甚至我们还要又再很虔诚地,「稽首」礼拜。

【法华经序】稽首十方佛,圆满最上乘,本迹开二门,法喻谈真秘,普使诸权小,悉证佛菩提。

这种的稽首不只是身形,是用最诚敬的心,「稽首在十方佛」,尤其是更要稽首「圆满最上乘」。 「圆满最上乘」就是「法华经」!

「法华经」里中有「本迹开二门」;「本」就是人人全都是有佛性,「迹」是显迹来人间。扮演什么样的角色?那佛所扮演的,他显迹在印度,那么在那个地方,他的生态在皇宫的里面。然后他为了要解救,普天下的众生,开启人人的心门,点起了人人千年黑暗的心宅,所以他就要自己,先去清理他的内心。

所以教我们,要如何来清理这间房子?这间房子要如何让他光亮起来?这是一个「迹」,是走过世间的足迹。所以这是佛陀,他出现在世间的「佛迹」,这叫做留下足迹。他不是永远在人间,在人间八十年;不过「本佛」就是「法身」,还是一样,是永远永远,天长地久,遍满宇宙之间。

甚至告诉我们:「你、我、人人,都有与佛同等的佛性。」所以在「本迹开二门」,现在所说的「本迹」,是佛以他最清净的本性,再来人间,他示现这个形态那样来教导我们;即使荣华富贵也是如同浮云一样,很快就过去了!他不去贪着这分荣华富贵,他甘愿为了众生吃了很多的苦,所以才能够显现出佛法,如此真实,能够拯救众生。

这有两道门,说是两道门,其实回归为一,所以叫做「本迹开二门,法喻谈真秘」。是真正的法,但是我们听不懂,所以用譬喻,很多种的譬喻。

就如法身是什么样子,告诉你也看不到,出生在印度那位太子,历史记载中有啦,这就是「喻」。同样的意思,「迹」和「喻」是相同的,这个「迹」是这样走过来的,走过来的这条路怎么走,那现在有地图,有地理,让我们知道原来他的国家,是在过去印度的某一个点,现在的名称叫做尼泊尔;这就是有过这个踪迹,我们能够来譬喻它。

那这个法是永远永远都是如此。但是,这个「迹」和「譬喻」,就有「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」的;那法是「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都是一样的」,所以这有不同的这个譬喻,所以叫做「法喻谈真秘」。就是要来谈法,就要用很多的人间的事相,来配合着道理来说话;所以所说的都是真实,但是它很奥秘。

就如同我们人,为什么会有人?人为什么生出来,只有那么小而已?为什么到头来就老了?到底心理上是如何?无论如何,每天都在过日子,每天都在变化,每天都和那个生命中的奥秘在一起,但是我们就是没办法去了解。不过,这个生理一定是存在的。所以人间的法就是如此,所以「法喻谈真秘」。

佛陀能够告诉我们:「我们除了这个生理的形态以外,我们还有一个真空妙有的法。」所以我们要如何去体会到,真空妙有?这就真正是「真秘」。

「普使诸权小,悉证佛菩提」,我们一定希望要深入这个法中。我们能够期待,诸佛菩萨这种最上乘的法,能够启开,使令这个「诸权小」,哪怕是根机很劣弱的,也能够接受,全都能够来证菩提。这就是我们大家要发愿,要回向,要皈依。

所以希望我们的身心,能够皈依在诸佛菩萨的海会中,我们能够脱离这个生死得失的心,这就是我们大家要以虔诚的心。每天的礼拜,必定要有这种虔诚的心的准备,这样才能够与诸佛菩萨会合,这个心灵才能很贴切起来。

所以从现在开始,希望我们人人,要为自心地的农夫;这个时候正是要撒种子的时候。我们要如同农夫的虔诚,能够敬天爱地,能够知这个季节一般;我们也是一样要把握这个时候,真正我们的心地要让它清心,要让它亮丽起来。所以我们应该要每天,都是很虔诚的心,将所有周围的人都把它当作,那个香云海会诸佛菩萨,这样来尊重。

相信这分虔诚的心,若能够时时培养起来,日日都是我们新的心地,日日是与诸佛菩萨那样接近的时刻,所以大家要时时多用心。

出处:http://moya.iyard.org/bin/view/Blog/BlogEntry1577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