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6 April 2010

靜思晨語 - 2010年4月6日 - 靜思時日 慎觀日常







我们过着日子在平静中,所以我们应该要:静里当思时日过,慎观日常生活中;衣食住宿足无虑,当思来处极不易;信愿回报四重恩,以慈导悲善解行。

现在来与大家来分享这段。我们要常常在平和的时日度过,我们就要好好静思、我们要慎观,很谨慎我们的生活。大家都是发心来修行,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慎观,言语动舌一切行为,我们的三业「身、口、意」业,在生活中我们有没有犯过?

我们的生活无论如合得衣食住宿足无虑,我们也都应该要知道,要当思来处极不易。大家在丰衣足食中,我们就要常常想:「无论是衣服、穿的、住的,能成就起来都不容易。」

简单的穿一件衣服,你可知道这件衣服是多少条纱线纺织起来的?尤其是要成为一条纱线,之前就要经过多少农工呢?所以才能够有一条纱线。成就了纱线,还要纺织成布,还要经过加工制成衣服。所以每一件衣服、每一块布,来得不容易。

吃得东西呢?想想看,我们精舍自己也有在耕种,知道一颗菜来的不容易,一滴油也是一样,一粒米等等。每一天的生活,我们要来自多少人的辛苦付出?如此才能够让我们丰衣足食。虽然住得很简单,但是我们也没有淋到雨,也不会吹到风。温暖的生活,简单就好了。

虽然这些所有的一切都不用我们烦恼,但是我们应该要知道这些的来处,实在非常不容易。我们每一个人在每一天中,都应该要有那份感恩心。

所以我们要立信愿,我们要相信,佛陀一而再、再而三不断在经文中,都这样提醒我们,我们要「信」--「信为道源功德母,长养一切诸善根」。作人如果没有那个信字,我们的人生容易迷失。所以我们一定要信,而且要正信;正信佛、法、僧三宝,就是我们人生康庄的大道。

佛、法、僧三宝,指引我们一条正确的道路。既然有一条正确的道路,我们要有感恩心;我们要时时发愿,我们应该醒悟过去,我们不知在无明业力的牵引中,做了多少错误?所以我们既然知道了,一一忏悔了,忏悔的同时就要发愿。我们发愿,应该要再回报,回报给众生。回向发愿,发愿回向。

发愿,就是要发好愿。要发什么愿呢? 「回自向他,回因向果」,这叫做「回向」。

日常生活中,自我要求戒慎虔诚,一毫之善一尘之福,尽皆施与众生,即是「回自向他」。

「回自向他」,我们自己要立愿,我们的愿要正信、要正愿,我们所作的一切,不是为了自己,但是自己一定要付出。要求自己总是比要求别人更重要!我们自己若不身体力行,我们要如何去引导他人?所以我们要很严格要求自己戒慎虔诚,人事物中所做的一切,一丝一毫的善,我们都是为了大地众生,这叫做「回自向他」。

在人间修行,种好因结好缘,度众生果,即是「回因向果」。

「回因向果」,我们要常常警惕,万物都是从一粒种子生起,一切业缘都是从一念心生。所以这个因,我们要常常很谨慎。我们要种好因,我们要结好缘;我们若能好因、好缘,自然就是好报,结果就是要为了大地众生。

释迦佛、观世音菩萨,一切一切的菩萨诸佛,不就是为了救济众生,来生人间修行成佛呢?尤其观世音菩萨是西方三圣之一,但是他就是倒驾慈航在人间,众生有了苦难就是呼叫:「观世音菩萨,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!来救拔我啊,观世音菩萨!」你看,他虽然是西方三圣之一,同样常常就是回向娑婆,来救济众生。

所以我们应该要知道「回因向果」,过去、现在、未来诸佛,还是一样严格去要求自己,在人间修行。所以「结好因、结好缘」,为的就是度众生的果,这叫做「回因向果」。

所以我们要立信愿行,来回报四重恩。

这是我们在修行的过程,一定要知道四重恩,「父母恩、师长恩、三宝恩、风王水土恩」,这叫做四恩;或是「父母恩、三宝恩、师长恩、众生恩」这也叫做四重恩。做人本来就要感恩,就要回报。何况我们修行,修行更要「信、愿、行」。发愿回向,当然不离开四重恩。

「以慈导悲善解行」,我们应该每天、每天都要启发我们的「慈」。有了慈心,就能将我们的悲心导向「不忍世间众生苦」。所以我们要时时善解,对人处事处处善解,我们的行一定不离正道。这和大家分享,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不要忘记。

在平时生活中所过的日子,我们丰衣足食,我们衣食无挂虑,就是要常常去想;「这些都来得不容易。」所以我们要常常用心发愿,顾好这念心。

再来,再说「发愿」。过去就是一直「忏悔」,现在就是在「发愿、回向」。发愿就是我们要身体力行,回向期待未来能够怎样。那是能怎么样呢?

衣食丰饶,正信三宝;舍此报身,皆得往生极乐世界,亲觐弥陀,得受记别;当来世中,见弥勒佛,听闻正法,如教进修。

应该大家对这段忏文也都能了解,我们若能风调雨顺、人民平安,自然就能「衣食丰饶」。甚至我们还期待,丰衣足食中,很虔诚信仰三宝。我们要身体力行,我们的身心归向,总有一天大限来时,是人生最后那个时候「舍此报身,皆得往生极乐世界」。

一般人念佛,都希望娑婆以外有一个极乐世界,这是人人的心愿。其实这个极乐世界在哪里?在我们心中,我们心能永远恒持,那份心意要调和。我们若是平时四大调和、六情开朗,人人能知道,身口意等等的六识,六根、六识和外面的六尘,我们能很清楚,不是看到东西就要贪;我们应该在六根识中,面对外面的六尘境,能够调服贪、瞋、痴;我们的心自然能常保清净。

心无贪、瞋、痴的烦恼,自然心地就是一片净土。就是我们到了最后要舍报的时候「心无贪着、意无颠倒」,我们知道我们要去哪里的去向,我们的心很清明、开朗,如此就是极乐世界了。这种身心清明开朗,我们自己的内心就已经带着一片净土了。

但是我们众生,总是有祈求的趣向,就是要去极乐世界「亲觐弥陀」。「弥陀」就是无量寿、无量光、无量的智慧。其实无量寿、无量光、无量的智慧,不都是从我们的心生吗?所以众生他会期待,人人都有这种事项的期待,将来能生在极乐世界,弥陀佛的净土。还希望能「得受别记」,那就是面对弥陀,能亲自我们祝福,说我们「当来世中」,祝福我们将来再到人间,能见弥勒佛。

现在我们所在的世界,虽然是坏劫末法,而当来的佛就是弥勒佛。我们舍此身去了之后,将来我们也期待,我们不离开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的诸佛。可能我们过去,也曾和很多的佛结过缘,所以我们现在有幸遇到佛;释迦牟尼佛。我们能在释迦牟尼佛的佛法中,得到法乳来滋润我们的慧命;我们又在期待,未来的诸佛我们也能有幸,能再遇到弥勒佛。

所以过去、现在、未来诸佛,我们也是很希望,我们不离开所有的佛在世,或是「闻佛正法、如教进修」。我们期待在佛法中,无论是过去、现在、未来诸佛,佛佛道同,都是一样来人间传正法;希望我们能生生世世不离诸佛、不离正法,我们能「如教进修」,这是我们所要祈求的愿。

再来要说:愿得生生世世、在在处处,常值国王,兴隆三宝;不生外道,邪见之家。

这个愿就是期待,我们若是来生,又舍此生再来的下一生,但愿那时的世界,是平和的世界。但愿那个时候,我们所值遇的国王,就是领导国土的领导者,无论是国王、总统、总理等等。他正知、正见、正念,而且以大慈悲心疼爱人民。除此之外,他还能兴隆三宝,希望正法在人间,以正法来教育人民。这是我们人人的期待,不希望生在「外道邪见之家」,我们所期待的就是在正法中。

再来又说:又愿生生世世、在在处处,莲华化生,种族尊胜;安隐快乐,衣食自然。

谈何容易呢?但是人人都希望这样的愿,悟达国师也帮我们发这样的愿。我们愿「生生世世、在在处处,莲花化生」,意思就是我们要出生的地方,要是清净的地方。世间污浊,自然人的道德观念,就败坏了。所以意思就是要发愿「生在清净无染的地方」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:「预约人间净土。」就是希望人间有一天可以变成净土。

除了在人间净土以外,「种族尊胜、安隐快乐」,不要生在边地下贱的地方。希望我们的祖先,一直传下来都是清白,很清净,而且是积善之家。在这个家庭当中,还要能「安隐快乐,衣食自然」。希望我们人人都能知道,在日常生活中,能如此衣食无虑,这样就是丰足了。所以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,要很慎观,要很谨慎来思考我们的日常生活。

其实我们的衣食住宿足了,没有让我们挂虑的地方,我们应该要求这样就够了。但还要想到刚才所说的,虽然听起来好像是下一辈子的事情,但下一生的果是来自于今生的因!所以我们必定,当思来处不易,这样我们才能克己、克勤、克俭。

所以我们要好好发愿,要立信愿行,回报四重恩。我们现在如果不回报四重恩,你如何祈求的愿都无法成就,所以我们一定要「以慈导悲善解行」。各位,学佛,其实是这么简单,想要祈求怎样的未来,我们现在做就对了,要力行在日常生活中。所以大家时时要多用心。

出处:http://moya.iyard.org/bin/view/Blog/BlogEntry1555

05 April 2010

人间菩提 - 2010年4月5日 - 清明节的意义





清明思源 孝道为人本
【证严上人4月5日志工早会开示】

「今天是清明节,顾名思义既然是『清明』,我们就应该了解『清明』的意义;『清』就是不污染,『明』就是要很清楚。人人要知道,人的伦理道德本源于心,人人要顾好德之本,就是要用感恩心感恩父母亲,身体从何来?要感念父母恩。所以古人说,百善孝为先,就是说明了孝道的重要,特别是在父母在世时,就要好好的尽孝道。」今日证严上人志工早会上,以清明之意开示孝道的意涵。

慎终追远应发心 行孝报恩当及时

要用什么方式尽孝道?上人说,就是要顺从父母,对父母不可有忤逆之心。上人说,「孔夫子的弟子问孝,孔子跟他说『色难』,对父母要调和脸色很难。现代人不只是脸色,态度上也不恭敬父母,父母亲是站着、很谨慎地对孩子说话,孩子却坐着、翘起脚来。现在很少听到孩子说:我不敢讲,担心我父母会生气!很少考虑到父母的心,少了那一分德本、原本的道德伦理。」

上人提到,有时听闻建筑师分享,现在的家庭若要兴建新的房子,往往都先设想孩子的卧房、读书环境,再来是自己的主卧房,最后不甚理想的空间才是父母亲的房间,在在听来令人心中戚戚;一旦父母往生了,却又才想到要以风光的仪式、偌大的墓地去追思,但是荒郊野外、杂草丛生,甚为孤单!如此实为本末倒置。有句台湾俗谚说,「在生一粒豆,卡嬴死了拜猪头。」即是意指尽孝道应在父母在世时,而非往生后。

纸钱焚烟添暖化 莫以杀生祭先人

孝心与孝行不应只是一日一时,上人以李宗吉师兄为例。李宗吉幼时家贫、父亲早逝,由母亲带大的他,事亲至孝,之后经营海运事业有成,企业船运首航没有达官显贵剪綵而是由母亲主持。母亲逝后,葬于邻家墓地,他更是天天至母亲坟前,清扫打理,和母亲说话,日日风雨无阻。上人赞嘆,「李居士才是清明啊!天天都是清明节,他以德服人、以德教育,一家人都是慈济人,这才是真的清明, 慎终追远就是要感恩父母。」

上人开示,「清明节是慎终追远,清理先人的墓地、缅怀祖先的恩情,要告诉子女祖父母的德,显德缅怀才是慎终追远。但是不要焚烧纸钱、拜三牲五礼,烧纸钱,星星之火可以燎原;拜三牲,是拿尸体去祭拜,应该要用虔诚的心感怀恩德,才是清明慎终追远的意义。」

地裂枯旱示警讯 唯有人心能纾缓

普天之下灾难偏多、四大不调,藉此清明节上人叮咛,「人人要回归本性、道德的根源,才能让天下无灾无难。普天之下多少灾难,干旱已经普遍在全球,除此之外,四大不调已经造成,如何缓和?唯有人心。」

上人开示,「今天是清明节,要让大地一片绿意盎然,保护空气不受污染,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慎终追远,不要再破坏大自然的草木、不要再开发、再毁坏,唯有缓和四大不调的景象,才能真的地救地球、弭灾难。希望大家要了解清明节的意义,心的方向要正、不要迷信,这都是我们应该要有的。」

静思晨语 - 2010年4月5日 - 回自向他回因向果







人生苦乐自缘境,只因众生虚妄计;六道轮回苦难离,唯能至诚求忏悔。

这一段我们应该很清楚,世间人生的苦乐都是自己去缘。自作自缘,个人受苦的境界都各不相同;这就是我们众生的需妄计着,所以造成无量无数罪业形象。个人有个人的境界,无论有多少人相处在一起,彼此之间都不知道「我的苦、你的苦」。个人心境的苦难没有人知道。

就如我们看人端一杯水,倒底是热的?还是冷的?端的人最知道。是甜的?还是苦的呢?自己喝下去的那个人才会知道。所以光是用听的、用看的,任何人都无法体会得到,所以才说「苦乐自缘境」。

众生为什么会那么苦呢?就是都有一个虚妄计着!人生本来都是幻化无常,但是我们无法体会什么是幻化?什么是无常?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计画,百年、千年的计画。其实人的寿命活不过百,但都是在规划「这是千年、这是…。」这都是我们人生在虚妄的计着中。

何况我们什么东西是我们永远拥有的?现在够用就好了,计较那么多做什么?这种计较更辛苦。

应该做的当然我们就要为他设计,就像「要怎么样才能将佛法传续千秋百世?人伦道德要如何能开阔?」所以这个理就是人要去走,有人人作为典范,自然千秋百世的道理,就能一直流传下去;不是以物质来流传。

看看过去古代,佛法兴盛时,敦煌到处都可以看到,整座山都是佛窟。这些佛窟但今何在呢?岁月流常,一切都风化败坏掉了;或是受到人为的破坏。这就能说:「人到底有多久的时间?东西能够永远存在多久?」实在是,就算是再长的时间都是幻化。

所以说来,这种虚妄计着,就是我们一直想着很长很长,所以就会做出很多、很多,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。众生的业累计着,所以就六道轮回很苦,难能离开;唯有我们要至诚忏悔才能得到解脱。我们法譬如水已经说多久了呢?再怎么久,佛法如海水,我们所说过的,只不过去沾着水,举起来手指尖的那一滴而已;又好像大地的沙土,好像指甲挑起来,手指间指甲里的沙。

虽然说了很久,还有很多,我们日常生活中,这种累积的习气,累积所造作的烦恼很多。我们知道了,唯有至诚求哀忏悔!这都是我们最近所说要:「要求哀忏悔,要稽颡忏悔」等等,都要从我们内心开始要虔诚忏悔。

忏悔之后,还要发愿回向。我们之前「静思晨语·法譬如水·虔心清净消除三灾八难」也在说要回向「忏悔三障所生功德,皆悉回向。」这一句大家一定要记得。因为接下来就一直要回向,其实回向就是发愿。我们「恶的消除、善的生出。」所以我们若是消除很多的恶,自然我们能无障碍,向前如愿去成就一切功德。这就是发愿。

所以我们若是所作的一切,就是要「施与一切众生,具同忏悔。」我们要布施出去,我们还要带人一起来忏悔,就是「施予一切众生」,就是要施「无畏施、法施」,或是物质的「布施」。一切一切我们都是要施与众生,这叫做「回向」。

诸佛菩萨历代祖师,依例回向不外于三:一者回自向他;二者回因向果;三者回事向理。

「回自向他」,一切的事情我们要自己自我忏悔,自己常常自我警惕,凡是所看到的一切,了解之后要自我做起,这叫做「回自」。「向他」就是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别人,该做的我应该做,应该做的就是为了他人,这叫做「无缘大慈、同体大悲」,这叫做「回自向他」,就是为了别人去做。我们自己要去忏悔,不对的就是在于自己;所做的要为他人,此事无分大小,都是一毫一善、一尘一福,我们应该接施与一切众生,完全为一切众生。

或是「回因向果」,就是我们所做的所有事业,所做的一切,一切人与事,所造作的无论是自作他作,我们都要见做随喜。好的事情,我们自己做要做得很欢喜,看到别人做我们要看得很欢喜,成就别人去做;别人的成就也就是我们的欢喜,这是做好的一切。甚至我们还要心心生仁慈利物,心态常常要有仁慈的心,所作的一切都是「利益他人、好施行善」,就要用平等心去普济一切,这叫做「回向」。

所以既然我们这样叫做回向,所以这段文字也是这么说:愿与一切众生、现生之内,身心安乐;三灾八难,不吉祥事,咸悉消除。

现在我们在现生,这个时间期待能够身心安乐。刚才不是说过了,我们都是在自缘境。就算有的人很折磨,他若能看得开,他就很快乐,知道过去我们既然欠人很多,我就分期、逐次摊还,有的人干脆还快一点,既然要还,我们就要快点拖磨,拖磨着去还完。这样虽然很辛苦,但是他觉得很快乐,做一天还一天,吃一分苦就消除一分的业。所以他虽然现生遭遇到怎么样的困境,环境不能改变,但是心境能改变,他的心境也能安乐。

我们听到多少人都是这么说,他接触了慈济之后,「我改变了我的人生观,所以我现在心安,很快乐、很甘愿所以很欢喜。」这就是在这一世,我们过去虽然有余报留到现在,我们若是道理清楚之后,我们就要把握在当下,不要内心还在自缘境,又再次造业。

过去做的我们已经知道了,我们要忏悔。所以现在开始,我们既不做、心甘愿,就自然安乐。再者我们也要期待「三灾八难、不吉祥的事,都能消灭。」这种「三灾」大家都知道了。 「三灾」有小三灾、大三灾。「小三灾」就是「刀兵劫」,或是饥馑,或是瘟疫,这些我们都常常听到。刀兵劫就是战争,饥馑就是天的气候不稳定;所以有的是干旱的地方,有的是做大水灾。

因为不下雨,无法耕种,自然就绝粮绝食了,这就是「饥饿」了。不知有多少地方,地上物,眼看着就要收成了,忽然间风来水涨,眼睁睁看着已经成熟的五谷杂粮,已经毁于一旦也很多。所以这都是在「饥饿」当中。

再来就是「瘟疫」。就是所生活的环境都是在瘟疫散播当中,瘟疫就是传染病。这是我们现在大家都很烦恼!现在医学界都一直在做研究,要如何预防病菌不断扩散,所以这也是瘟疫。瘟疫有时候一起,有时真的是无法控制。

这些「刀兵、饥馑、瘟疫」就是叫做小三灾。刀兵劫真的是很可怕,瘟疫使人很惶恐,饥馑实在是很无奈,这都是人生当中的苦难。这些还算是小三灾。还有大三灾,那就是火、水、风,火灾。

我们也常常听到哪一个国家,只是焚风一吹,树枝摩擦,它就会烧几千甲、几万甲。土地大片、山林大,星火一烧,燎原起来,一望无际。这种火灾很可怕,因为火灾恶性的循环,也会造成空气,也会造成水土的问题很大。因为火灾频传,所以空气一受到污染,可能会造成干旱,还有水灾…甚至冰山在溶解,海水在上升,说不定很多小岛都会淹没掉。何况是雨水,有的地方干旱,有的地方是破天荒的大雨,水土又没有保持好,当然水灾愈来愈严重。

风灾也是,飓风出,那都是瞬间就能消灭一切。这种大、小三灾,都是世界在坏劫的时候。在坏劫就是一直在破坏,或是人伦道德,一直到了末端去,所以叫做「末法」。末法就会在坏劫中,因为末法中人伦道德,一直被消灭掉了,道德仅剩下在最末端罪微末快要消灭的时候;若以一个人来说,一个人心脑,神经一直在破坏,末梢的神经自然就会坏死。

所以说来,我们人都是小乾坤的一个身躯,我们一切思想动作都是心脑。我们若是头脑很好,道理我们听得进去,自然我们所作的一切,都利益人群。士农工商,也要大家的身体健康,思想正确,自然在人群的生活,大家健康社会祥和。

假使心脑若生病了,他所作的一切都是自私自利,都是为自己,无法去思考正确,所以这也就是让我们很担忧的。人伦道德,很正统的爱,已经慢慢在人的心,已经淡掉了,所以就会造成器世间;有形的、器具的世间,自然就不断一直破坏。

人伦的破坏,气候的破坏,这就自然会出现,小三灾、大三灾。

我们现在要如何拯救世间,唯有要调整人心。人人的心若能「克己复礼」,自己要很殷勤精进来为人群。之前不是说过「回己向他」?就是要能够--自己愿意克服自己,自己甘愿承受去做,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天下人群。以这种无私的爱,「回己向他」,发这个心愿,期待三灾八难都能消除,不吉祥的事能变成吉祥,这叫做「三灾如何能够远离」。

还要远离「八难」,就是「八难处」,八种无法接近佛法的地方,那就是鬼神、地狱、饿鬼、畜生;还有北拘卢天、无想天,他长寿、享乐,像这种富贵学道难,不知道人间的疾苦;还有佛前佛后,佛尚未出世之前,哪有佛法可以听呢?或是佛法已经到了末法,到了末法,自然道理就一直丧败掉,他的心也不懂得来接近;还有世辩智聪,虽然已经听闻佛法了,但是他不务正法,狮子虫自食狮子肉,不只是不懂得护法,而且自己的行为就是让人看了,就说这样也是佛教徒啊!佛法也没有多少!所以这也是破坏佛法,这叫做「八难」。

这样的人不懂得亲近佛法,佛法虽然他有看到,但是他就是不会用在他自己的身上,这就是造业,不断的造业。

法譬如水,无非就是要人人在造作之后,要赶快利用这个法来洗涤我们的心。人心净化,才能天地平安,才能社会祥和,才能消弭掉灾难。所以我们大家很期待的,就是能三灾八难,不吉祥的事,能全都一一消除。

所以这是我们大家的心愿,心愿就要「身体力行,回己向他」。自己甘愿做,为的是大家的平安,这就做愿。所以请大家时时多发愿,回己向他,就是利益人群,祈求天下无灾。所以大家要时时多用心。

出处:http://moya.iyard.org/bin/view/Blog/BlogEntry1554

04 April 2010

人间菩提 - 2010年4月4日 - 情牽海地难行能行






单纯心看世界
上人开示于2006年3月6日

佛家有云:「信为道源功德母,长养一切诸善根」,以现代而言,就是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,以智慧选择人事物,肯定后不再起疑心,一门深入实践,方能有所成就。

盲人提灯

分享一则故事。有位盲者一早要去寺院礼拜,离家很远,所以他提早出门,在天未亮就抵达寺院;寺院里的僧人问:「清早就来,怎么没提灯?」

他说:「我看不见,提不提灯都一样。」

僧人又问:「你难道不怕掉到水沟,或是发生意外?」他说:「虽然是第一次清早出门参加寺院的早课,但是平时就来过几次,能熟悉道路的方向与状况。」

这位盲者在寺院里听经、请教问题,不知觉已到黄昏,准备起身回家,对僧人说:「能不能借我一盏灯?」

僧人说:「提灯对你有用吗?大清早都能来了,为何现在需要提灯?」

盲者说:「清早时刻,我相信路上没有行人,不会被人擦撞到;现在夜色已近,路上行人多,提灯是怕别人看不到我,会撞到我。」这就是他相信自己,却不敢肯定别人。

自疑而疑他 智慧不增长

人生不也是如此?要相信自己又肯定别人,需要有很高的智慧。人与人之间总是互疑猜忌,因此心念混乱,明明眼前是一条康庄大道,却自我障碍设限。

现代人有许多种疑心,一是「自疑」,有些人外在条件不如意,或是教育程度稍低,心生自卑,不敢与人合群;有时候别人无意看他一眼,或者正好在说话,就疑心他人轻视、议论自己。

对自己没信心,内心就会「暗钝」,以致自我封闭,无法开启智慧;慢慢地心起烦恼,产生不正确的观念,进而搬弄是非、颠倒道理,就会引发诸多的错误行为。

另一种是「疑师」,所谓「一日为师,终身为父」,尊师才能重道;既然用智慧选择明师,就要尊重、敬爱。若是对师承的道理,或是为师的人格、教法,有所怀疑,如何习得真理,成就自我的慧命?

所以,要自我警惕,不要自疑也不要疑他,有了这念疑心,无法学习真正的内涵。古云: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。」无论遇到善知识或恶知识,都是现相教育,不要将人事当作是非;一旦是非生起,要当作磨练自我的教育。

智慧能分辨是非,肯定自己,如此的自信,自然能够累积丰富的收穫。我们就是要学得以单纯、清明的心看待万象,亲近善知识,展现光明、自在的人生。

03 April 2010

人间菩提 - 2010年4月3日 - 为苦难造新生活






苦难堪忍 菩萨耐行
【证严上人4月3日志工早会开示】

「时间过得真快,天天都在地球上绕啊绕......看看不同的国度里,有不同的苦难众生。最近,我们天天都在提起海地、智利;每一天,都有许许多多的,听了内心很不捨,苦难人之苦的环境,真的是很不堪忍。」

四月三日志工早会证严上开示,虽然人世间堪忍事件偏多,然而,好在人世间有发菩萨心的,立大心也发大愿的菩萨,甘愿投入;甘愿在苦难中付出。

短期援助画圆点 当地志工续接缘

二个多月来,慈济人在海地进行发放及义诊;四月二日,大型发放顺利完成后,急难救助将告一段落,并于明天(海地时间四月三日)进行万人祈祷大会,圆满短期援助计划,进入中长期的规划与评估。

随着海地短期计划圆满,南美洲国家智利,慈济的援助也告一段落,将由带动出的当地新发意菩萨,准备下一波的发放。上人表示:「南美洲的慈济人,承担起邻近国家的灾难援助,美国就承担起了中美洲的;不管哪里有灾难,邻近菩萨可以踏上那块土地去付出,长期的陪伴;人间假如没有这一些菩萨,那一些苦难人也许没有机会得救?」

「这一群人间菩萨以身作则,长期陪伴,以工代赈或以工供粮,辅导当地人提起精神来,投入当地的社会付出,不因受灾难而意志消沈;两个多月来,逐渐地有了方向。」那方向令上人开心,「海地人民已接受志工培训。八个梯次、五百多人,接受慈济人教导如何生活,如何为乡亲们付出,环境卫生教育,与食的礼仪。」

世间危脆温室效应 使命发挥无尽爱

而回望台湾,去年八月的莫拉克颱风,造成南台湾山上有灾,平地有难。土石流淹没家园,夺走宝贵生命;不忍与不捨下,上人向全球慈济人唿吁,「一方有灾,十方要关怀。」遍布全球五十二个国家的慈济人,起而上街头募款。

上人表示,在全球唿吁,为让人人知道台湾有灾,并了知佛法所说的,世间无常,国土危脆。「国土危脆,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都是四大不调。」上人阐述佛言中的四大不调,对应现今的语言,就是「温室效应」。

举科学研究的提醒--温室效应跟人的生活有关,上人唿吁,人人应在生活中克勤克俭,而不论慈济人住在哪一个国土,都要认真地宣导。「惊世的灾难,人人要有警世的觉悟。每一个有慈济人的地方,就要负起这样的使命,除生活要克己、克俭外,一旦哪里有灾难,人人也要启发爱心......」

「少少的一滴水,也可以匯入大海,去发挥无量数的好事。」上人表示,只要启发这一分爱心,让人们明白灾难是由人类所造成的,将爱点滴匯聚,就是慈济人的使命。「所以,那一段时间,我们用心集中台湾慈济人的力量,出钱、出力的投入。也要很感恩政府拨出了土地,八十八个工作天,就把大爱永久屋盖好了。让山林能长期的养息,人回归平安大地来,到一个安心居住的生活圈里。」

赈助计画露曙光 不同宗教心路通

至今,杉林大爱园区的永久屋仍在建盖中,入住的居民持续接受以工代赈。工作就在家园内,居民日日祈祷后才上工;牧师在礼拜中鼓励、宣导人人记得戒掉恶习,也带动居民们,每个星期周末来投入当志工。对此,上人赞叹,「这都是因为莫拉克颱风的因缘。相信居民的人生会更好,更安定,孩子的读书会更方便,大人的工作会更安稳。」

台湾、海地与智利,慈济人安身、安心的赈助计划渐露曙光,上人勉众,不要轻视自己一点点的小点,因为一点点的小点匯聚起来,就如滴水入大海,功德仍是无量。

「的确感恩!我们知道这都是时间累积来的,所以才能有这么多人不计较;真正问心无愧地一步一步在人间道上、菩萨道中前进。这是慈济人应该学习的地方,不只是无所求,还要感恩啊!」

02 April 2010

人间菩提 - 2010年4月2日 - 你裝大爱台了吗






明智清流 心路开通
【证严上人4月2日志工早会开示】

台湾,「大爱电视」频道,不用安装,只要电视一开,按钮一按,相关新闻讯息就会主动到人人的家里。四月二日志工早会证严上人开示:「大爱电视台,你不装,它也会自来。这种自来的,大家是不是很珍惜它?」

「大爱台,真的可以教导我们很多事,让我们看到真实人间世界。虽然我们立足台湾,但可以宏观于天下,而且都是真,都是善,而且美。」上人表示,大爱台的讯息传递大干坤的物理与真理,不管是大地万物,或者是动物、人物等,都可以将奥妙的道理深入浅出,让普罗大众很清楚。所以人人无需要到很远的地方,或上什么课程,就能在小小的框里,吸收无限量的智慧。

国家富强民心纯化 疗治身体疗癒心

「最重要是能净化人心。」上人表示,有智慧的地方就希望把这一股清流引进。如南美洲国家巴拉圭,政府主动引进大爱电视频道,让该国民众可以二十四小时观看;而亚洲的马来西亚,慈济人也无不用心于大爱电视频道的宣导。

针对巴拉圭政府的明智,上人开示,国家要富强,民心一定要纯化,而且具有智慧。如果人人单纯有智慧,则这个国家就会是好人的好国家;治安也就会单纯化。「假如人心被污染了,等到人犯罪了,才要治安,那就太迟了。所以,明智的政府,关心家庭,关心社会,关心整个国家,就会很主动地把清流的媒体上线。」

如同巴拉圭,马来西亚慈济人引进慈济精神、理念,人人身体力行,落实慈善中有慈济人文。十几年前开始,慈济人在当地设立的洗肾(义诊)中心,亦装设有大爱电视频道,让患者在过程中,吸收慈济的精神,与济世救人的理念,不少的他们进而变成慈济志工,长期做环保,治疗了身体,同时也疗治了心灵。

多一个慈济人 就多一个好人

「假如我们的大爱台能进入每一个家庭去,对他们的社会会更好。」马来西亚慈济人长年来用心推广大爱电视频道,甚至举办「大爱之夜」,邀请剧中人物到当地与民众互动。一个家庭的一个孩子,见剧中真实故事人物生病往生,当着电视的面伤心流泪,难过于世界少了一个慈济人,就少了一个好人。慈济志工勉励他将来当个慈济人,他因而破涕为笑:「这样就没有少一个慈济人,而且多了我们一家三个好人。」

「看,孩子多有智慧啊!大爱台这一股清流无远弗届,可以普遍到每一个人的家庭。而好戏、好话、好节目,就是要不断地普及到每一个人的生活圈里,每一个人的家庭里。」上人表示:家家有本难念的经,也就是心路不通,唯有大爱的洗涤,才会通心路。「经者道也,道者路也。若能把心路开通了,那么就会人人互爱,将心结打开,家庭也就会改变。」

再举大爱台新闻报导,台湾慈济人推动「好话满街跑」不遗余力。日前,三重慈济人针对五百位计程车司机,请其挑出喜欢的静思语,贴在所开的计程车上,藉着车子的流动,将好话传达到大街小巷。一位司机欢喜地分享:「这个字简单,又好背,又做得到,现在的社会需要这样。」

救世要从救心起 度化人间无穷力

「所以,救世要从救心开始。」上人表示,计程车司机本就是在「度人」的,若方向(盘)掌握得准确,就可以把每一位客人,在送往目的地的当儿,一边跟他分享好话。「坐车的人,哪怕是心灵充满了烦恼,或者是有埋怨,或是跟别人有所计较的,也可能会因听了好话后,化解心中无形的烦恼。」

「所以,司机先生,人人好人,人人说好话,方向正确要来度化人间的力量很大。」再回望远方的马来西亚,人人花时间挨家挨户宣导装设大爱台,上人开示这都是在宏扬佛法,宏扬正法,开拓出一片清流,注入人人的家庭,让人真的非常地感恩!

静思晨语 - 2010年4月2日 - 虔心清净消除三灾八难







日常生活中,莫轻小善而不为,细沙聚积可成塔;莫轻小恶而为之,滴水成河可覆舟。

所以我们应该要知道,日常的生活我们不要轻视,说:「这一点点善而已不必我做,这一点小事不必我帮助。」我们要知道,一点点的善,累积起来就很多了。对每个人说一句好话,人人听起来的一句好话,人人聚集起来,就有很多好话了;所以我们绝对不要「轻视善小而不为」。

早会,听到一个七岁的孩子,阿嬷用摩托车载着她;她看到那个反视镜在十字路口,我们看不到的地方,那面反射镜就会先告诉我们,「左边有车来了,你要注意!右边有车过去要注意!」虽然是一面小小的镜子,立在十字路口作用很大;若是模糊了,蒙上灰尘、肮脏、模糊了,这样就看不到了!

所以小小的孩子,有一天就对阿嬷说:「阿嬷,那个镜子都脏兮兮了,看不到了。」阿嬷灵机一动,开始决定每天载孙子去学校,她就利用回程路上去擦拭,让每一面镜子总是很清楚,自己也很安心。

后来孙女就说:「我也要和阿嬷一起去做!」阿嬷为了要带孙子和她一起,所以就对孙女说:「这样妳要早点起床喔!我们要去上学开始,我们就来擦镜子。」孙女真的每天每天提前醒来,自己不必人叫就醒了。

七点钟祖孙出门,沿路开始擦镜子。孙女那么小,阿嬷运用她的智慧,就用长长的竹竿绑着抹布,就给她:「来,你就这样擦。」虽然孩子力量小,但是她同样拿着那支竹竿,绑着那块布,她是向前头抬得高高的,这样一直擦,也能擦出一片清净的镜子。

所以说:「莫轻小善而不为。」看,小小的孩子,一句不经意的话,大人就听入心了;灵机一动,能在每一个十字路口,面面镜子都很干净;面面镜子清净了就是安全。你说这是不是善呢?是的!

有的人就说:「那算什么!」可是我们要知道「莫轻小善而不为!」说不定一些粗心大意的人,没有看到那面镜子的左右前后,刹那之间造成大车祸也说不定!所以不倒是「莫轻小善而不为」,更要知道「细沙聚积可成塔」!看看,每一间房子不就是有很多无量无量的沙聚积起来,和水泥拌搅起来,我们才能有一间一间安全的房子。桥也一样,安全的桥让我们通过,也是不能缺少沙,沙也是一粒一粒所累积。还要知道「莫轻恶小而为之」。不要认为:「这哪有什么?一次就好,我再做一次!」这次又做,还有下次,永远恶习不断!如此不断累积累积,那就滴水成河。这难道不是恶的复增吗?

常常说粒米成萝、滴水成河;很多雨水不就是滴滴的雨,累积起来,变成滚滚洪水。这也就是告诉我们:「不要轻视恶小而为之!」所以我们最近「法譬如水」就是要对大家说:我们不要轻视小善;不要忽视小恶。知因知果报,我们要知道因缘果报,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中要很谨慎!

下面这段忏文又再这么说:如是现在未来人天之中,无量祸横,灾疫厄难,衰恼罪报。

还有人间,在现在或是在未来,过去我们这样累积,也是受到很多苦难;就是从现在、未来,人天当中,还有无量的祸横!当然天有福尽,五衰相现这种形态,很不如意。在人间更多,人间的祸横,应该就是横祸;那种无常,什么事、什么时候会有灾难发生,都不知道。

所以这种「灾疫厄难」,「灾疫」就是瘟疫的时期,什么禽流感、口蹄疫、鸡瘟等等,很多都是动物的病菌,开始和人的交错起来,所以会变成瘟疫,造成很多灾难!

记得在二OO三年当时的SARS大流行期间,大家很惶恐!不论在路上走,无论在家里面,到处人与人都是戴着口罩。这不是让大家人人心很惶恐吗?更有现在的战争,若是人祸一造成,不只是用武器,还散播毒菌。这也是很可怕!这就是现在、未来,慢慢会一直出现出这种灾厄,实在是令人很担忧!这种罪报我们也要好好忏悔!所以要忏悔这一切一切的灾难,无论是过去的、现在的、乃至于未来的。

所以接下来说:弟子众等今日至诚向十方佛、尊法圣众,求哀忏悔,愿皆消灭。

是的,既然过去,或是在现在,或是未来的懵懂,是不是会累积很多点点滴滴的恶因恶缘?我们现在就要开始,好好向十方诸佛、尊法圣众,我们要以虔诚的心求哀忏悔,但愿这些灾难会完全消灭。当然这就要很虔诚的心!

所以我们要培养这分,时时忏悔的心念。若能如此,人人都如此,我们日日都如此忏悔。忏悔即清净;忏悔才有惭愧心,能预防我们起心动念。所以修行就是在培养这分心,保护我们即心这面镜子,我们要时时勤拂拭,培养那分恒心。

所以接下来再说:前已忏悔三业六根,一切烦恼障、一切业障、四生六道一切报障,今当次第发愿回向。

忏悔,我们之前已经说过了很多的忏悔。「忏悔三业」就是「贪、瞋、痴」这三业。「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」也是三业,等等…诸如此类种种的三业的名相,过去都一直在解释。

还有「六根」;六根大家更加了解,这更常说。六根--「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」等,随着外面的六尘,又缘我们自己的六识。所以因为有了六根,我们才会去缘外界,色声香味触等等的尘。就是有外面的色声香味触,透过六根,引起我们的六识去分别,自然会去贪着、去造作等等。

所以过去我们很清楚分析过,三业、六根等等所造的烦恼,我们都分析过了,也是大家应该忏悔过了。但是忏悔过就忘了,可能会再复做,所以我们要常常记取在心;「莫轻小恶而去做」,如此三业、六根的烦恼,我们就能保障不再去做。

凡是去做就会有障碍。你去做,造恶因结恶缘,未来我们常常都会受到人人障碍我们;即使我们现在想要做好事,也是一样受障碍。这一切烦恼障,都是我们过去三业、六根,所造成的轻重烦恼,现在惹来很多障碍。

还有「一切业障」。前面的障碍,是人家来障碍我们;一切业障是我们自己造作。好的事情,很多人要成就你,但是你自己的心,就是不肯去进行。偏偏自己的心起恶念、起无明,自作教人作,这些事情,障碍了我们自己要行善。

除了这一切业障,更有「四生六道一切报障」。「四生」;「卵生、胎生、湿生、化生」,所有尽管是不同的外形,同样的生命,在不同的生态。「湿生」,在水中、潮湿中会生长的生物,这叫做湿生;「胎生」,胎生就像我们人、牛、马等等这都是胎生;再来就是「卵生」,蛋经过孵蛋它才生出来的生物;还有一种是「化生」,化生,无论是天堂或是地狱,他都能化生,舍此投彼,在这里地方舍,去到那里就堕入地狱了。

「六道」就从「天、人、修罗、地狱、饿鬼、畜生」,这六道大家都知道。

「一切报障」这些都是已经在受报,所以四生六道都是既成了。现在我们就是在人道,无论是富贵贫贱,也已经生在这个时间,我们所接受的一切。同样是人,不同的业因果报;但这都是我们所做过,一切的报障,就是在目前。「今当次第发愿回向」我们现在因为忏悔之后,我们的心也要有个归向;恶的我们都不做了,善的我们的心现在开始归向,就是要回向。

其实所说的回向,我们的心能做,选择对的事做,就是自己去做;回向就是希望大家好。

我们现在看接下来这段文再说:弟子众等,愿以此忏悔三障,所生功德,悉皆回向。

我们已经忏悔完了三障,我们全都忏悔过了,忏悔之后我们会生出功德。因为你恶的去除了,一定是善的生起;一片土地,杂草去除了,好的种子成熟,自然就会生出好的果报。

从前我们种花生、种豆类、五谷杂粮,种子撒下去之后,开始几天后就要除草了。小棵的时候我们要去照顾,阳光水分要顾好;所以杂草我们若去除,这些阳光、水分、肥料,都是用在我们种下去的种子,所以它的发育会很好。这就是说,我们在平时要修行,除去三障之后,我们就会生起功德。就如我们所种植的这些东西,播下了种子,到了开花、结果,它就慢慢成熟,是一样的道理。

「悉皆回向」我们现在快要丰收了,我们在修行的过程,我们已经知道很多了,很多都知道了,我们就要去付出。

施与一切众生,俱同忏悔。

我们应该知道,将此法我们再说给别人听,法脉相传。我们还要身体力行--有形的布施,有形的付出我们也要做;无论是法施、财施、无畏施,这都是「回向」。希望大家都能知道「恶不可为;善要精进」。大家要能了解,所以都要能知道,过去可能也曾做错,所以大家「俱同忏悔」。不是我们一个人忏悔,我们要邀大家,每一个人同时忏悔。

所以我常常说:「戒慎虔诚」,我们人人要虔诚,要提高警觉、居安思危,这都是我们不断在提倡的。

所以:愿与一切众生现生之内,身心安乐,三灾八难,不吉祥事,咸悉消除。

所以这段忏悔,大家要俱同忏悔;希望人人的力量合起来,赶快虔诚,心要清净,洗清净,人人都能同沾法水,了解法,所以我们要「俱同忏悔」。「与一切众生现生之内,身心安乐」我们希望人人都能很安乐,所以三灾八难,不吉祥的事完全悉皆消除,这就是我们所要期待的。

希望我们人人能用心学佛,我们不要轻视小善而不为;我们不要说:「恶的只有一点点而已,没有关系。」我们要记得:「莫轻善小而不为,细沙聚积可成塔;莫轻恶小而为,滴水成河可覆舟。」所以大家要时时自我警惕!我们这么久的时间,一直在忏悔、忏悔,但是忏悔之后我们不要再犯过。

所以小善小恶,我们要很清楚分明,该做的我们要去做,不该做的一点都不要起心动念。所以人人要多用心!

出处:http://moya.iyard.org/bin/view/Blog/BlogEntry1553

01 April 2010

人间菩提 - 2010年4月1日 - 南美有爱‧感恩之美






福田乐共耕 菩萨应同行
【证严上人4月1日志工早会开示】

「在苦难中,菩萨就是要以慈悲与毅力去付出,宏观天下,看到慈济人普遍在国际间,哪里有苦难,哪里就有慈济人涌现,每一天都在看、在听、在体会,也同时在感恩......」南美洲的阿根廷、巴西与巴拉圭,文化与宗教信仰皆与台湾大不相同,今日的志工早会上,上人以三地志工勤耕当地福田开示,运用智慧度化人间菩萨的重要。

财物贫乏心丰足 广袤福田勤共耕

巴拉圭3月23日的一场大雨酿成重灾,慈济人随即会同当地天主教教会一同进行灾民的关怀与发放;除急难救助之外,人数不多的巴拉圭慈济人,平日也落实慈善关怀深入贫苦村落,为简陋的学校建设教室,让孩子能安心安身的读书,上人感恩地说,「大家发挥了智慧毅力,帮助他们把简单的教室搭建起来,让孩子可以遮阳避雨,不怕淋雨日晒, 这都是慈济人辅导当地的人,合心协力所成就的。」

施者欢喜、受者感恩,谱成爱的互动与循环,上人开示,「孩子们任何时刻看到慈济人蓝天白云就很欢天喜地,很感恩慈济人,而慈济人付出无所求,施与受多么协调,这才是美的人间,彼此之间祥和地互动。看看南美洲的慈济人,阿根廷、巴西、巴拉圭,这三个国家联合起来的土地大的不得了,但是慈济人很少,这么少的慈济人要守护这么大片的土地,真的不简单!」

取之当地感恩心 付出当地无所求

南美洲的三地志工,平日除急难救助、慈善关怀外,也推动义诊于社区,不论是中医科或内外科,不论是在市区或乡间,志工们以「台湾慈济」之名,落实对当地居民的关怀,不论在哪一个国家,蓝天白云共同的名字就是「慈济」。「我曾经说过,脚踏人家的土地、头顶人家的天、取人家的资源,就应该要回馈于当地,他们都听进去了,而且发自内心的那一份爱,有志一同、众志成城,十多年如一日,这种定期发放、义诊、关怀等等,的确很令人感动。」上人说。

三国慈济人长期耕耘社区十多年,遇到重大灾难时也常常相互支援,3月27、28日智利大地震后的大型发放,三地志工也在有限的人力中,共同投入发放工作。南美洲慈济人闻声即救苦,常常不辞遥远地奔波救灾,长养慈悲;上人也期许,能更有更多的人间菩萨加入,以智慧牵引人缘的因缘,让善的力量倍增。

上人开示,「南美洲地广人稀,人间菩萨招生不简单,而且近几年华人、台湾人,也纷纷回台湾,华人不多、所住的地方又分隔遥远,虽然近二十年的付出,但菩萨招生困难。现在开始,应该要说凡是被帮助过的(当地居民),把他训练成慈济的种子,落地生根,就像南非慈济人,也有好几千名当地志工在培训。」

众生共福莫共恶 慈济岛上应把握

传统的庙口游艺中,常常见到用小小的纸瓢,以轻巧的手势将金鱼捞起的小游戏,上人以此巧喻,人间菩萨招生就是手脚要快、把握机会,上人开示,「台湾土地不大,慈济人多,我们要发心立愿,人人是慈济,台湾能成为慈济岛,菩萨训练道场就在台湾。假如人人可以发心一天向十个人说慈济、天天讲慈济。总之现在真的是来不及,纸瓢抓鱼、手脚要快,人间菩萨要多 ,人世间才平安。」

上人叮咛,「四大要调合,一定要敬天爱地还要人人共同一心,共同一心那就是一个字『爱』,无私的大爱能让人人就会和睦,如同在海上的船,有风有浪,但只要人人合心,把心定下心,这艘船就能度过难关、乘风破浪,所以要人间菩萨大招生,人人发心立愿每天多说慈济,唿吁人人造福,共福不共恶,心安天下就会安。」

静思晨语 - 2010年4月1日 - 好话从心好事从身行







每天都是要对大家说:「要顾好身、口、意。」一切罪业无不都是从「起心动念,开口动舌」开始,所以我们要好好修「身、口、意」 。「身、口、意」三业要从「时间、空间、人与人之间」来修行。我们无论是在什么时间,无论是在早上、晚上或日时,分分秒秒的时间,我们都要自我警惕。所以,每一秒钟都要顾好自己的身口意业。

不只是在时间,在任何一个空间,我们也常说:「君子慎其独。」不只是在与大众相处的空间,即使在独处的空间也都要很谨慎,我们「起心动念、开口动舌」都要照顾好。不论我们是在任何一个空间当中,都要有像是处在「十目所视、十指所指」一般的谨慎。

人与人之间一切的业缘,无不都是肇因人和人之间的互动,所以我们才说:「在人间好修行。」处众入群都要好好顾好「身、口、意」业。

立愿付出,身语意要平行走,才不会变成发空愿;修身口意从时空人之间,好话从心好事从身行,时时警惕就不会造业。

「好话从心,好事从身行」,要能够说出一句好话,就是我们要在平常都能把习气顾好。只要把习气顾好,无论和谁说话都会说好话,就算是想要说坏话,或是想要说一句重一点的话,也都说不出来!已经那个习气已经成自然了。所以我们就不会说出坏话,和人结恶缘。

所以「好话从心」,心如果修得好,那就是「时时是好时,人人是好人,事事是好事。」当然所说过的话,无不都是从心而起的好话。对于好事,要身体力行。好事要即时去做,好事不分远和近,好事不分亲和疏。所以我们的身体,总要时时付出,去力行帮助别人的行动。

我们要立好宏愿,也都是从身口意而生。是的,尽管我们有的人说:「我发好愿,我常常都在发好愿。」但若只是常常发好愿,但是身语意都没有与这个愿平行,这样发的愿,也只是空的愿。所以我们不但要立好愿,还要从身语意平行去做;甚至做了之后还要继续发愿。不是发一次愿,自以为:「好啊!我帮忙你一次!一次就好!」难道发愿就只是帮一次吗?要不断的帮,继续的做,还要继续发愿。我们要期望我们能永永远远,对于任何人,无论多少次数,都能够发愿去付出。

发愿要能够从身口意中生,不但要发出好愿,还要与愿平行,这样的发愿才不是空发愿。只是发愿,但是身口意没行动,那也是也没用。

我们接下来看这段忏文:忏悔人间,公私口舌,更相罗染,更相诬棒罪报。

这段文就是说。我们在人间的时候,难免在人与人之间,难免也会互相有关连,要合作一些事情。有的人因为公事,有的人因为私事,无论私事或公事,在传话或是交谈的时候,无论是对于最亲或是疏远的人…总说一句,说话的时候,都要动到口舌。

在这之间,「更相罗染」,互相影响,而学会了一些「两舌、恶口、妄言、绮语」等等的口业,都是这样互相影响,在人群当中学习而来的习气。所以就会「更相诬谤」。

不好的观念,在人与人互动之间就这样学会了,然后在行动、在开口动舌上就都会表现出来。所以若是欢喜就互相赞叹,不欢喜就互相毁谤。若是互相毁谤不但因此而结了坏缘,也产生了很多是非问题,这都是薰习。都是彼此之间,「更相诬谤罪报」。

再又要忏悔:忏悔人间,恶病连年,累月不瘥,枕卧床席,不能起居罪报。

这是生病,人生谁无病,有的人平常很健康,看起来都好好的。但是有的人,一旦病下去,就是很难治愈,就是长久慢性病。甚至于有的一旦病了,就是自己无法处理自己的身体。想看看,这是多么辛苦的事情!真是苦不堪言。这也是因为我们在过去,所造的不好的业因,所以到了这一世,才会受到这种无奈、病痛、苦难的果报。

忏悔人间,冬瘟夏疫,毒疠伤寒罪报。

这些一样都是身心的病。在身体上,我们在四季当中,都会有可能感染到各种不同的流行疫病。像是春秋交错的时候,就会有流行感冒来了;冬天有冬天的瘟;夏天有夏天的疫。无论是春、夏、秋、冬,都有当时的疫病,更可怕的是瘟疫。

本来人有人的世界,动物有动物的世界;人有人的病菌,动物有动物的病菌。现在人和动物的病菌,已经慢慢在交杂了。这种病菌交杂,造成无论是在哪一种季节?无论是在哪一种的身形、性命,一有了病,病菌就开始普遍的互相感染。就像是我们现在常常在说的禽流感,动物一有了病,人类就会生病了!所以这种,人、畜、禽类之间,互相感染所得到的瘟疫,这样的瘟疫已经是不分四季。

现在和以前已经不同,以前是冬天会有什么病,夏天会有什么病。但是现在都已经愈来愈交杂在一起,种种病痛之间,互相感染的情况也就多了。

还有「毒疠伤寒」,像是「肠病毒」,或是感冒,或是霍乱,或是痢疾等等…这也都是众生的共业。过去我们常常说:「为什么那些禽类动物会有病?问题都是出在人如何饲养的方法,那些饲养的方法,造成这些动物免疫体的失调…」所以人和人,动物和动物,人和动物之间的免疫力都已经错乱了,这也是人为。

又再:忏悔人间,贼风肿满,否塞罪报。

有的说是得到风邪,有的则是说肿起来了,这些种种的病痛,这都是一种风动。如果身体的体质属于「风类」,就容易发生肿胀、痛。像是「风湿病」,它也是会肿、也会痛。

有的病则是「塞」,体力风的流动塞住了,气不通,有的就是肺干掉了,呼吸不通了,也是业因果报。这可能就是我们平常没有好好照顾,吸烟喝酒样样都来,饮食不正常;再加上种种环境污染,呼吸这些污浊的空气久了之后,慢慢肺也会纤维化、硬化。而无论是抽烟、或是环境污染,其实也都是人为造成的恶业。

再来又是:忏悔人间,为诸恶神,伺求其便,欲作祸祟罪报。

有时候,有些人常说:「那是犯冲到什么?」或是「被人祭煞到什么?」其实往往都是身体有病,当然疑心生暗鬼也是有。不论如何,我们都要常常自我警惕,要知道「举头三尺有神祇」。 「造如是因」,就会「得如是果」,不可不小心警慎。若是心正气盛,那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!

忏悔人间,鸟鸣百怪,飞尸邪鬼,伪作妖异罪报。

这是比较动物类的,听到鸟鸣,比如说像是乌鸦在叫,声音又很难听,所以有的人就会说:「乌鸦在叫了!就是报什么样的凶兆…」其实,有的地方,像是印度等等,听到乌鸦叫则是以为会有喜讯。这些想法,其实只不过是他的声音很难听,所以有的地方听到这种鸟的声音就觉得是不吉祥,这些种种就是百怪。

有的明明那个人死了,但却可以看到他在那边飞来飞去。其实这是不是真的?其实那些只不过是一个幻境。这种幻境是不是无中生有?也不是啊!也是因为我们结了这种恶因,所以我们在心中这些幻觉就会浮现,让我们觉得很恐惧。

这种「伪作妖异罪报」,因为不是真的存在,所以才叫做「伪」。或是有的则是会有「装神弄鬼」的情况,让我们产生害怕的心里,让我们心生担心和恐惧,也是一种人和人之间,互相作怪造成的。

忏悔人间,为彼虎豹豺狼,水陆一切,诸恶禽兽所伤罪报。

要忏悔「为彼虎豹豺狼,水陆一切,诸恶禽兽所伤罪报。」不要说在山林当中会受这些「虎豹豺狼,水陆一切」禽兽所伤。看看或是在山林或在平地,有时候看起来,那只狗就是很平驯,但是过去结了恶缘,心中怀有愤怒,一定就是要报复。所以过去看到你的时候,心中无端就会感到很生气的一股无明升起,会想追和咬。

所以不要说是虎豹豺狼,就算不进入山林中,只是在平常日常当中所看到的牲畜,我们也有可能被它们所伤害。所以在日常当中,无论是身、口、意,都要顾好。

再来:忏悔人间,自缢自刺,自杀罪报。

这段文的意思是说,在人间当中,有的人总是一直都看不开。在人与人之间,事与事之间,事事都不如意,所以就忧郁、伤害自己。无论用什么方法伤害自己,也都是罪报。

如果不是过去种了一直要自杀的因,现在无论受多少苦都会努力、奋斗想要突破、克服,都会想要珍惜生命。就是因为过去造了因,所以现在会常常感到惶恐,常常感觉不欢喜,常常都会忧郁得想要自杀,所以用各种方式自杀,这种也都是罪报。

自杀并不会一了百了,来生还是因为这一辈子造了自杀的因,在来生还是会产生自杀的果。既然来到人间,就要欢喜接受过去造的因的业报。既然过去已经甘愿做,那么现在就要欢喜受。 「甘愿做、欢喜受」,业报才会尽。

再来:忏悔人间,投坑赴火,自沉自坠罪报。

这个道理很简单,大家应该都可以了解。有的人会掉入火坑,或是跳水、跳楼、跳山谷等等…这些也都是不会爱惜自己的罪报。有些则是不小心会掉下去等等…这也是因为在过去生、现在生,所造作的罪报。

还要:忏悔人间,无有威德、名闻罪报。

有的人怨叹:「我修行已经修了这么久了,但是别人都不会被人尊重,我一点威严都没有。」因为我们德还没有显出,那怕是在你的内心已经有修了,但是因为德尚未现前,所以不会有「威德名闻」,这都不需要怨叹。

我们应该要知道,修行是本分,有没有名闻和自己都没关系。我们要知道,人生本来就是来到人间,都是带业来的。既然是带业来的,有善业也有恶业。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恶业不可以做,善业还要不断累积;所以就要守好「身、口、意」三业,从「时、空、人间」都不要空过。

好话要从心起,心修得正,行为都是正确的,这就是「好话从心起」。好事也要从身去力行,你立好愿,要从身语意不断平行地修。修行,我们一定要身体力行,过去不知道时,懵懂造了恶业、恶缘,现在知道了,要即时改过,要造好因结好缘,一切都要从身语意开始。

所以我们要时时多用心。

出处:http://moya.iyard.org/bin/view/Blog/BlogEntry155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