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1 August 2010

人间菩提 - 2010年8月31日 - 邻里互爱种福因



日月方便 歷史长河永隽
【证严上人8月31日志工早会开示】

大爱新闻报导,海上共有三个颱风形成,其中的轻度颱风『南修』,有朝向台湾的可能。八月卅一日志工早会,证严上人唿吁众人要提高警觉,做好防备,人人在社区也要邻里间多宣导。「请大家屋前后都要清理好,不要让塑胶、垃圾塞住了水沟,还有门窗,都要好好地注意一下。没事尽量不要往外跑,进出都要小心。」

大乘志业如日月 慈悲智慧随顺缘

静思法脉《法华经》里的《无量义经》,是慈济人所需共修的课程,上人开示:「布善种子,遍功德田」,修行别无他法,唯有就是心要顾好,同时平常多结善缘,把爱的种子时时刻刻散播,让天下都能有善种子,把爱撒播在远方。

「除了把爱撒播在远方,我们自己的地方更要勤耕耘,这就是遍功德田。」上人表示,人人能从自己居住的地方开始,往天下布善的种子,让一亩亩的功德田,在每个地方都能有丰硕的收成,那就会社会祥和,天下无灾。

「而种子撒播萌芽的同时,要紧跟着『智慧日月,方便时节』」,即运用智慧了解时机,应这样的时与根机,把握机会投以教育。上人开示:「应机投教,不是去帮助后,要对方跟着念佛或信教,而是用开阔的心胸与诚恳的爱,给予陪伴、肤慰而无所求。」

而当用慈悲智慧无所求去付出后,再把人们心灵打开,循循善诱地让他了解人生要以爱的付出,不分种族,也不分宗教,开阔心胸包容天地之间,展开大乘事业。「大乘的志业就是我们的志业。」上人开示,慈济志业有慈善,乃无所求、无国界的付出;医疗,是不分贫富、种族,及时抢救生命,守护生命;教育,即普天之下,抱着人类有希望而予之教育;人文,则是提醒人人心中有一念跟佛陀同等的智慧,与菩萨同等的富有大爱。

受助转助善萌芽 念念恆持固心宅

上人恺言慈济人都是一一身体力行《无量义经》经文,将慈济志业实践出来,是所谓的「行经」。「所以我们天天每一念,念念都要提醒自己,每一分钟都是歷史,每一天都是歷史。」

「日日都是歷史,有过去的不可抹灭的歷史,也有今天还在进行的来年的歷史。」上人提及今天正在进行的歷史,是菲律宾慈济人为上星期受火灾肆虐的受灾民发放,现场有当地的市长与警察,跟着慈济人一起发放与爱的肤慰。而去年(2009)九月,马利仅那市的水、火灾起,一年多来慈济人的陪伴,许多受灾民们变成志工,于发放时负责香积与物资打包。曾经走过来的一位志工说:「虽然我口袋里没有钱,只是出一点力,但是感觉到很幸福。」

上人表示,这都是运用《无量义经》的「智慧日月,方便时节」,造就了今天即将完成的歷史。而2003年的「今天」,也有一个歷史。即台北县芦洲『大囍市』社区,于凌晨一点多因争吵失火,酿成十五个人往生、七十多人受伤惨剧,慈济人接获讯息后,动员一千多人予以受灾民们肤慰与閞怀。

业海冷漠苦无量 善爱润渍功德田

七年来的陪伴,已有居民加入慈济志工与受证慈诚。上人赞叹:「人人把无明的埋怨化成了觉有情的爱,宽谅心胸互相互爱,重建好了,就变成了很祥和的菩萨社区。」提及该社区火灾后,社区管委会廖村和主委有意整顿,却因忧虑人们的冷漠而裹足不前。经上人鼓励:「慈济人都是做人们不想做的,人家做不到的,你做得到的,才是真做事。」廖村和因而勇于承担,放下身段,以身作则,用爱与温柔把社区重新耕耘起来,并走进志业成为慈济志工。

上人开示:「不只是这个社区的耕耘,最重要是把人心耕耘起来,人人心中都有一亩功德田,人人伸出双手都可以做环保菩萨。所以世间没有做不到的事情,只要人人把心念调和了,就算有发生什么意外,也可以化恶为善,也可以变成很祥和。」

静思晨语 - 2010年8月31日 - 102 - 十功德品(四)





人心中各有一亩田,需有农夫勤作耕耘,每一粒种子藏日月,种子善因遍洒大地,从一念正信正法生,入世人间弘正道法。

人人心中都有一亩的田,但是需要有农夫勤作耕耘啊!每一粒种子都是藏着日月。

种子善因遍洒大地,从一念正信正法生,入世人间弘正道法。

这段也是要和大家分享,我们人人心中都有一遍的土地。这是从幼小的孩子开始,一直到老;这片的土地看我们怎么经营?每一个人都是这片土地的主人。土地的主人,自己的土地若没有自己经营,这片土地就变成了很荒废,杂草丛生;我们的土地,我们若能水利做得好,从一片的土地,年年、每一季都有收获。

所以出家人叫做「福田僧」。福田僧的意思,就是人人要「向内自修」。那要修什么?修自己的心。自己的心有何可修?很多的烦恼。修行就是像我们很殷勤,勤作我们心这片土地;我们是为慧命而耕耘。我们人人的心地,一样有杂草、有石头,很干旱;我们若能够把自己的内心,这种的无明,种种的杂念, 若能够一一用功,向内自耕耘我们心的这亩的田地,同样我们也能有很好的收获。下什么种子,你就能够得什么样的果实,所以出家叫做「福田僧」。

因为我们自己的内心,经过了整理、经过了耕耘;所以我们现在所表达出来的,言语行动,无不都是经过耕耘之后,所收获的东西。

一句的好话,就是像一粒好的种子,能够去布施,这叫做「法施」。每一句的话全都是好的法,若有缘的人接受到,就像他的心地一样,落进了我们给他的一粒种子,这叫做「法的播送」--「弘扬佛法」。

所以一块土地,需要有农夫勤作耕耘。我们每一个人,就是我们心地的农夫;你自己的心地,你自己是农夫,你自己要耕耘,这就是「自利」。

自己去耕耘就是「自利」;你耕耘之后有结果了,能够付出,弘扬佛法,传承我们的法脉,这就是在「利他」的时候。所以,还是我们要大乘自耕耘,利己将来才能去利人。

所以我们要知道每一粒种子,就是藏着日月。常常跟大家说:「一粒米中藏日月。」意思是要跟大家说,每一颗的种子,它都藏有无数量的日月。那虽然叫做种子;但这种子在这季将它撒下去,虽然是一颗,它就变一棵;一棵起来,果实櫐櫐。除了提供给人能够现成受用,还能够将这种子又再撒播--普遍播种出去。每一回不断轮流耕种,能够现用,也能够留下种子,不断又再种又再用,这种生机是在日月中不断。

所以一直说:「每一颗种子都藏有它的日月。」所以天地万物所含藏的,那种生命的奥秘,不只是人的生命;人的生命也是不断,生生世世带着我们的业力的种子,生生世世如此生生不息。

看到我们人,有各种不同的环境生活,当然是人所造作的;大家的习气造作的结果都不同。所以才会说--「人世间,人与人之间都不整齐,富有的人很富有,聪明的人很聪明,有智慧的人很有智慧,奸巧的人很奸巧…有的人事事顺利,有的人就是灾祸连连。这就是看我们过去,到底是如何造作?来到这一生就是如此。」这一生又是不同的造作;又会延续到了来生、来世,我们的生命都是如此不断轮流。

在不同的时代,去看不断的人生,这都是「种子」,叫做「基因」。

现在的科学所发现到的,人有人的基因,你遗传到父母什么样的,我们就是在什么样的人间生活中。其实这对的父母,也是我们过去有一分,非常难解释的这个因缘。这对的夫妻就是有因、有缘,他们看到互相吸引结为夫妻;我们被这对的夫妻生下来,就是我们的父母。也是我们和这对的父母有缘,所以我们这样来,这叫做「因缘」。

有这个因、有这个缘,出生人间,不同的生活;同一对的父母生的,却是不同的人生。同这对父母,「我这个孩子怎么这么有智慧!怎么这么善良!另外一个孩子怎么这么坏?所想的都不好的事情,所做的恶的事情。」同一对的父母,生的孩子就不同,这是与他有缘。有的是来报恩的缘,有的是要来忤逆、报仇的缘。所以父母对他的孩子,都有不同的缘,因既然结了,也有不同的缘。所以生活在一起。

所以要看,看看我们到底日常生活,和什么样的人结什么样的缘?这个缘缘相传。所以说起来,这个生活中,在大地一切万物它所含藏着的,就是很奥秘的种子。

所以「种子善因」,若是善的种子,我们能够不断复制、不断复制,意思就是说--不断弘扬,一个传给一个,一个传给一个,那好的话能够很多人用。

看看,《静思语》简单的一句话,每天我们都在听--「静思语这么说,师父这样说:『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。』『我们不要毁谤别人。』 『那我们看别人不顺眼,就是自己的修养不够。』」你看,如此马上就会赶紧回过来。

光是看别人不顺眼,我们若说:「这个人怎么坏、怎么坏…」这样只是会和他结了恶缘,我们把一粒坏的种子种在我们心里。但若能够自我反省--「我们看他不顺眼,我们自己的修养不够;赶紧自己修养、去善解。」看,这就是一念的种子,我们能够自己改造好的基因。

现在很多都说:「基因改造。」虽然你和他结了不好的缘,现在我在修行了,所以我要变恶缘为善缘。所以「种子善因」,不管它的种子如何,我们能够改变,改恶为善!

所以这个善因,我们能够遍撒大地。好的话,我们能够不断一直传、一直传;好的法,不断一直弘扬。人,不管他的习气如何,不管他有多坏,只要我们常常用好的心念,用好的法去和他会合,相信不好的人也会变好。

所以我们应该要知道,这个种子的奥妙。所以从一念正,我们的心要正!我们是在耕耘我们的心地,所以我们的心要好好调整好。

我们「入世人间,弘正道法。」我们要入世。我们既然知道,来到人间不为了什么,只为了修行!我们就要弘正法。我们自己内心要有正法,我们外面要教化他人,本来「人间佛法」就是如此。

所以我们前面说过去,到底我们在《无量义经》所要做的是什么呢? 《无量易经》「文里真正,尊无过上」,这种奥妙的道从哪里来呢?所以我们要很了解,佛陀的慈悲,不断来导正我们,引导我们正确,给我们正知正见,正确的方向走。

所以我们菩萨的慈悲,就要赶快不断制造因缘,请佛陀一次再一次, 说出了这个「法」里面,最微细、奥妙的道理。

《无量义经集选》无量义经佛宅来,去到一切众生心,住诸菩萨所行处,十大功德润苍生。

所以佛陀慈悲出现人间,菩萨也是乘着因缘来求法,甚至发慈悲心为未来的众生,所以又再请法。佛陀开始就又再说:「《无量义经》它的文理真正!它从哪里来、从哪里去?它从佛宅中来,去到一切众生心;住诸菩萨所行处,十大功德润苍生。」

这个法就是在菩萨的心中,里头它就有十大功德,这个十大功德,就像是我们要种田的方法;我们的肥料、水分,在那个土壤的里面要如何撒下种子?让它这一片一片的土地,有很好的成果出来?

第一功德难思议,道源功德由信起,是经能令诸菩萨,未发心者能发心。

所以他说:「第一功德难思议,道源功德由信起!是经能令诸菩萨,未发心者能发心。」

这段我们就能知道说,诸佛出现人间来这个世间,为的是说「真实法」。我们前面已经说过--佛陀所说的法,就是要让我们从那个很迷茫里中,又不很清楚,虽然你受法、听法,但是心还不是说很理解。佛陀不厌其烦啦,就要运用种种的方式。但是无论什么样的方式,唯有一样就是「真实法」。

真实法要让大家很清楚,所以要人人相信,「文理是真正」--这个真正的文理,最重要的就是叫做「清净无染」。

要如何清除人人的心?让人人心都能够无有染着?

不是常常再跟大家说:「去掉无明!」去掉无明,就说很多、很多的话,来对大家说:「这就是叫做无明。」我们是不是无明?若去除之后心地清净,心地清净那就是清净的本性,那清净的本性就是真实法。真实法表达出来,就是文--道理,都是真、是正。这全都是从内的清净无染,所产生起来的。

要如何能够培养「十功德」?就是要修行。这个「修行善本,不染恶缘」,我们要回归人人清净的本性。所以常常说一句话:「人之初,性本善。」回归人人那念清净的本性。所以我们修行,不为了什么,就是「修行善本」。

文理真正,清净无染;修行善本,不染恶缘;兴起善法,无放逸行;道源功德,从正信生。

要修行回归我们的本源,所以就要「不染恶缘」。在修行过程中。我们不要再和人结了恶缘。既然在修行呢,未成佛前,要先结好人缘。过去不知道要修行,就是满心烦恼--计较就来计较,那吵就来吵!冤冤相报无了时!那是过去凡夫心。

过去在造业,又再让那个无明又很厚的覆盖在我们的心里;现在我们既然发心了,发现到过去是错误,我们要修未来正确的方向。在修行的过程,我们必定要常常记得,我们修行是要回归清净的本性;既然清净了,就不能去和人结到恶缘。所以这个「修行善本,不染恶缘」,这要请大家要时时警惕自己,不只是不能去结恶缘, 还要再兴起善法、无放逸行。我们的心要常常在善法中,要很旺盛。

有的人说:「你退失道心了,正法衰堕了。」就不对了!我们要弘扬正法,让正法很旺。所以我们要兴,要兴旺起来;这个法在我们心里,就像是我们在耕园造林,常常很茂盛,我们在耕园造林,也是希望说粒粒种子都能够发芽;每一棵的新的树种,小树能够变大树,这就是兴起善法。

那使它「菩提成林」,这就是要不放逸!这就是要精进。 「兴起善法」就是「精进」的意思;精进就不要放逸。

所以「道源功德,从正信生」。要如何去滋润此十功德呢?那就是以上所说的,我们要好好以我们的正念,知道「文理真正,清净无染;修行善本,不染恶缘。」更要又再提起精进的心,「兴起善法,无放逸行」那样我们才有办法能够,「回归道源功德」,那就是要从「正信」开始。

各位,这个正念在我们这亩心田里面,请大家好好自我耕耘我们的心地良田;心地良田我们若能够好好耕耘啊,它的收获就櫐櫐了。我们就能够再遍撒大地 爱的种子。这叫做「润渍群生」!

所以请大家时时要多用心啊。

出处:http://moya.iyard.org/bin/view/Blog/BlogEntry1798

30 August 2010

人间菩提 - 2010年8月30日 - 无心插柳柳成荫



菩提无所着 弘道精进行
【证严上人8月30日志工早会开示】

「爱,是人间不可缺的,爱一定要有人传承,更需要我们要好好的洒播,种子若是一粒粒的洒播是来不及的,我们应该是要一大把地随风而洒,让它藉着风漂洋过海,洒向远方……」

言传身教俱平行 宏广育才心无求

菩提种子随缘散播,证严上人今日志工早会上,以泰国的新发意的菩提种子为例,期许慈济人要遍洒慈济种子,让随缘飘扬的种子能持法生根、广佈善田。

上人说,「地水火风的不调,带来普天下的多灾多难,要让她缓和,就要把爱洒向远方,让普天之下随缘飘扬的菩提种子随缘散播,有的时候很刻意的要到哪里弘法,也不一定法能入人心……就像是在遥远的泰国。」

慈济与泰国结缘于1995年,十多年来泰国慈济人默默于当地付出,从无大张旗鼓而是以恆持心深耕投入社区,不问收穫只问付出。

「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不只是说还要做,身体力行但不抱希望。」上人说,「用心教导一切众生,说该说的、做该做的,说了就要做,说与做要平行,并且是以出自内心地为普天下人付出,但也不抱什么希望!无形中,成果出来,就是因为我们很真诚地在说在做!」

微笑国度识精妙 团起东渡学慈济

泰国慈济人则是以此言行合一的精神默默于泰国推动慈济人文,直到现在,因缘逐渐成熟。泰国政府近年来有感于因环境的转变而造成道德风气沦丧的问题,因此发动社会各阶层向外取经,经多年于各国的寻访后,慈济的人文与精神成为该国道德重整中心首要学习的目标,近年来更陆续派出数百位官员前来慈济参访学习。

泰国的警察学校便是慈济人文随缘生根的一例。曾经造访慈济的警察学校校长,有感于启发学生慈悲心的重要,因此将慈济竹筒岁月的精神带回学校,赠送每一名学生一个四节的竹筒,一个学年锯下一节捐出零钱,期望培养学生的爱心。

本具佛性欲出世 医王培训入众生

泰国教育有慈济人文,医疗也有慈济人文。挽才揽医院的林佳文副院长一心嚮往佛法,曾经一度想要出家,但透过曾经造访慈济的卫生局长的介绍,而辗转认识慈济人文,林副院长深受慈善能落实在社会的力量而感动,于是积极参与泰国慈济活动,并引导慈济人文进入医院。

「他要把他的医院变成爱的中心,所以邀请慈济人每个月要到他的医院去说慈济,也邀请社区的人来了解慈善,同时还跟着慈济人居家关怀,看到因贫而病、因病而贫,他心生不忍,于是开始积极投入,真正的落实在生活中!」

医视病者如亲眷 诸法万应源慈悲

上人以人医精神赞叹林副院长的用心,「要当一位大医王就要了解善门,医疗本是慈善的系统,光会看病还不够,一定还要展开心胸。把天下人当作己亲,这叫作视病如亲;看天下人心生不忍,这叫作人伤我痛、人苦我悲。培养一份慈悲心,这就是一份真道场、一份真救济,与其出家不如发挥良能,展开双手就能拥抱苍生、拔除苦难,他做到了,现在也在培训了,感觉到他为佛教、为众生,放下身段、奉献良能,反而得到人人的敬爱!现在他已经开始带动医院的同仁,同时医院同仁的家属也带动起来!」

金花奶奶是社区里的照顾户,虽领有政府发的救济金,但居住的地方脏乱不堪,林佳文副院长和慈济人,带着医院的同仁和家属约上百人一同前去帮忙打扫环境,林副院长自己选择从最脏乱的厕所打扫起,以身作则带动人人。上人感恩地说,「无量从一生,每一个人的爱心启发起来,就有一两百个人动员起来,从一个人的发心,就可以带动院内的同仁,还能影响到社区。」

精培慢植来不及 现时现地法遍施

每每泰国的官员来台参访时,慈济人随缘随份分享慈济人文,然此多年来,参访的过程也陆续看到菩提种子萌芽而生。看到远方的菩提苗,上人也感恩慈济人的付出与陪伴,上人说,「随缘飘扬的菩提种子落地萌芽啊!而且菩提同根生,林医师也在培训了,根和台湾慈济的根是紧紧地连在一起!」

「普天之下,菩提种子一颗一颗的种太慢了,我们要整把整把地把爱洒出去,落在远方,也要落实在当地,感恩,感恩的事说不完啊!还要人人时时多用心!」

静思晨语 - 2010年8月30日 - 101 - 十功德品(三)





千古来今,谛理道规,三法不变,妙有恒存。

「千古来今,谛理道规,三法不变啦,妙有恒存。」一直对大家如此分享--我们的道理千古以来,都没有改变;真理绝对是经千古而不变!

佛陀的教法不离开三法,这三种的方法,就是「教法、行法、证法」。 「三法 」,这是妙有。常常说:「一切皆空。」我们必定要认清在「空」中,就是有那分微妙的「有」,所以叫做「妙有」;这是恒存的。

常常跟大家说:「佛陀一直一再为我们证明--心、佛、众生三无差别。」也一直再提醒我们,提醒我们人人这念的本性,无增、无减、 无生、无灭,我们应该就要很认真接受。

一生教法,身教示现,所说世间,事理形相。

佛陀他以他一生的行谊,来教育我们,所以「一生教法,身教示现,所说世间,事理形相」。

什么叫做「修行」?佛陀八相成道,他现八相来人间来成道,这每一个相的过程,无不都是身教,无不都是法的过程。

千经万律不是都说过--「佛陀他本来就已经成佛了,就是为了要教育众生,所以他来人间示相。」佛陀在人间,和我们人的生活都一样,一样与人有这种的不平等的人生,所以他才在这之间,去观察人生那种的迷思、矛盾,他就开始找真理。

透彻了真理之后,所说世间事理形象。他本来要说成佛的道理;要说我们人人,向内心探讨,就会发觉我们就有一个与佛同等平等的本性。他这么开头,就要一下子让我们了解,不过我们却没办法,众生,连天人都在迷思中,何况世间一般的凡夫呢?

所以佛陀他开始说世间之事--要说道理,要先说世间的事情--,世间众生人人有迷,众生人人都在,那个矛盾的苦难中。所以他要分析--你这事情应该看透彻来,回归道理,一切都是空啊!何必计较那么多呢?

空啊,对啊,何必计较?人生如梦,草露风光,如此无常,到底有什么好计较?

不过若只是偏于「空」,什么都不计较,就会消极下去。其实,在这空中还有妙有。妙有,你的本性,你要到达了回归你的本性,那个潜能,这才真正透彻宇宙万物的真理,以及我们本来本具的妙有。

所以他分析了世间事一切皆空,还要再回归到那个妙有的真理--「人人佛性本具」--,那分的妙有的真理。所以,他所说世间事理有种种形象,这个形象就是「因缘果报」!世间为什么会有如此形形色色,如此不平等的事情有这么多,其实这就是因缘果报。

所以,我们在说法、听法,不就是听这些佛陀所说世间事理形象的道理吗?这叫做 「教法」!

行于四谛,十二缘法,修持六度,精细万行。

再来就是「行」--「行于四谛,十二缘法,修持六度,精细万行」,这叫做「行教」。

佛陀以他一生,示现来教育我们以外,那就是我们要如何修行?所以佛陀开始他就对我们说:「四谛法、十二缘」以及「六波罗蜜」--就是「六度」。

我们人的来去,六道轮回中,无不都是在十二因缘中。我们到底是,什么因?什么果?什么报?这个因缘果报,无不都是不离开这十二种的过程。既然是有如此的因缘,那我们应该要赶紧大彻大悟,要好好快修行;修行的方法就是六度,同时精细的万行。所以我们修行在日常生活中,开口动舌,举手投足,我们的心念、起心、动念等等…这无不都是在六度万行,非常的精细。

所以我们常常都对大家说,要多用心喔,这就是「行法」--这个修行过程的方法。

依教修法,体证事理,历经一事,必长一智。

第三就是「证」,我们若能够依教修法,依照佛陀的身教,在人间中的示范,我们照他这样的方式,来发心力愿来修行,自然我们就能够体证事理。

我们真的能够「证法」--去体会、去见证这道理。原来修行的过程,有这样的发现--发现到佛陀的教法,原来在我们的身行中,就能够去见证到。这种法喜,那种的欢喜,这就要我们能去体会到。

就如有一群来参访的日本人,去看我们静思堂里面的展示馆,发现到九二一,我们为台湾建设了五十所学校。五十所学校如何盖?工程是如何推动?怎么盖得那么坚固?这是什么方法,为什么在台湾,这一大群人间菩萨,在那九二一那样的投入,那样的付出?他觉得不可思议。

所以他们来这里,问我说:「宗教者为什么能够和现代的科学,会合在一起?」

我就跟他说:「宗教本来就有这个道理。以九二一来说,其实本来佛陀对这个世间,对我们教育的,本来就知道,世间有『成、住、坏、空』这种的道理啊!未来的世间会不断灾难连连,所以这修行者本来在佛经里中,就能够了解有这些道理。经过了现代灾难的见证,又再加上科学家分析,分析整个地球,这种温室的效应、气候的异常,地球不断在受损伤。住在这个地球上的人,若不好好提高警觉,灾难常常在发生。所以既然知道这些事情,在我此生中、活着的期间,就要赶快做。做出了现在我心安,未来人人住得平安。所以两种的建筑物要很牢固。一项就是医院,万一灾难发生时,医院是抢救生命的地方;另外一个地方是学校,万一地方有灾难,学校就是避难的地方。所以这二种的建筑物,一定要很坚固。」

他听了之后,感觉很认同。但是如何能够这么多人,共同一心呢?这就是「见证」!他知道这个道理,光是知道,光是说,没有用;还需要人去做,帮助人的人就是最快乐;能够去帮助人的人就是最幸福。虽然付出的过程很辛苦,但是知道有帮助到人,人得救了,解除了他的困难,就是我们的心最轻安的时候。就是所用的方法让我们最欢喜,这叫做「见证」,这叫做「法喜」。

所以「依教修法」是「体证事理」。人事是这么复杂,道理这么简单,你去做就对了;去做,才能够亲身去体会到。

就如我们在大爱台的节目,每一个节目都能够见证。所以见证台湾,见证人间菩萨,见证很多!有这么多人愿意去付出。

所以「依教修法啊,体证事理,历经一事,必长一智」。每一个人,我们修学不只是我说你听,不是只说就好了,也是要去体证要去了解。这样说是不是我们做得到呢?我们做得到后,是否对人群有利益呢?这也就是要做我们所说的,说我们所做的,这个事理去把它会合起来,这种的事理会合,成长了我们的智慧。

所以常常说,「无量法门,悉现在前;得大智慧,通达诸法。」这就是我们要经过了「教、行、证」--「教法、行法、证法」,这全都是方法,这就是「千古来今,谛理道规,三法不变,妙理永恒」。所以这是永远存在的。妙理是永存的,所以大家法真的要用入心来。

《无量义经》善男子,汝问是经,从何所来,去至何所住何所住者,当善谛听。

所以在经文里中佛陀就这么说:「善男子啊,汝问是经,从何所来?去至何所?住何所住者?当善谛听。」

这段我们应该要知道,到底这经是从哪里来的?我们要好好去探讨。

就如我们学法,我们就要去探讨法源--法的来源。所以这段要跟大家说--「这部经的法源,其实到底是从哪里来,它要到哪里去,要住着在哪里。」所以佛陀就会说,我们大家还要仔细听。

想想看,佛陀已经说法四十多年过去了,这个时候还对大家叮咛,要仔细听;要「当善谛听」--大家要很仔细,用心好好听。

善男子,是经本从,诸佛宫宅中来,去至一切众生,发菩提心。

佛陀就开始说了:「善男子,是经本从,诸佛宫宅中来;去至一切众生,发菩提心。」

我们就已经知道,佛陀开始要说:「不是从我开始的,法是从诸佛。」诸佛就不只是释迦佛了,有过去、现在,有在无量世界的诸佛。

我们若听到《弥陀经》当中说到--「饭食顷能够到二十万亿佛国去。」想想看,佛国有多少?其实这道理是普遍,那是从那个诸佛无法去算计的过去,这种本来就有的道理。所以他说:「从诸佛宫宅中来。」现在呢? 「现在有几十万亿的诸佛,在我的面前,因为人人心中有佛性。」

总而言之,这个法就是在,那念清净的佛性中来。所以诸佛宫宅中--「心宅」。

我们心的道理,所以从诸佛心宅中来,去至一切众生发菩提心。我们要去的地方,就是芸芸众生,我们要去教育,让人人能够发心。

这就是佛陀所说的--「这部经,甚深甚深,真实甚深的道理」就是在这里。

无量义经佛宅来,去到一切众生心,住诸菩萨所行处,十大功德润苍生。

所以在我们《无量义》,简单的文选里,这么说「无量义经佛宅来,去到一切众生心,住诸菩萨所行处,十大功德润苍生」。

「无量义经佛宅来」,从佛宅中来;「去到一切众生心」,就是要把佛法移入众生的心,让每一位众生的心地,得到法水滋润,所以去到一切众生心。 「住诸菩萨所行处」,我们这念心,就是要安住在发菩提心的众生里。

所以新发意菩萨,这就是叫做「菩提」--「发菩提心」。我们这念心,我们为一切众生,要去为他救拔苦难,我们需要有这种发菩提心的人。

看看多少发心人,我们都说:「你很发心喔,你愿意这样付出。」发心这个人,他的心就已经住到法了。

所以「十大功德润苍生」。各位,我们再下去,就要了解,这个法到底是什么法?在这个芸芸众生中,要什么样的人来滋润?用这个功德来滋润一切众生, 这就是一个道理。

各位,学佛,我们必定学在将法用在人群中,「自利,兼利他人」。我们能够了解法,法能够注入人人的心里去;我们自己能够受用,人人也能够受用。人人受用这个方法,走入苦难人群中,去拔除众生的苦难,这就是我们学佛的目标。

所以人人要时时多用心啊!

出处:http://moya.iyard.org/bin/view/Blog/BlogEntry1797

29 August 2010

人间菩提 - 2010年8月29日 - 三业清净利群生




人生几许不空过
【证严上人8月29日志工早会开示】

昨日(28日)真华长老来访,证严上人与精舍师父陪伴长老信步于精舍。

长老问,「这是新的?」

「这是您住过的地方。」

「这是新的吧?」

「这是导师住过的地方。」

长老慈悲地一一问候关怀,景物依旧、俭朴如昔,然时光却已消逝,上人今日志工早会上回想起昨日的情景,「长老问我,来花莲多久了?我说五十年了……想到五十年的时光已经半百了,从我到花莲到现在,时间不断地过去,我们的生命随着时间凋零,记忆会衰退、身体会老化,所以每一次想到这里总是有一点悲情。」

浩繁生命难离病 甘为磐石护众生

光阴如箭,逝者如斯,慈济志业的脚步更要把握时间紧紧向前。昨日医疗志业的院长们也于精舍共聚,上人期许,现代医术科技虽然发达,但医疗就要是要有人文,就是要做到「术德兼备」。

上人忧心,现今医疗昌明,但是人品道德的人文却在萎缩,人人想的多是追求享受与安逸的生活,偏偏医疗工作是要和生命赛跑,因此从事医疗的人要很甘愿地用生命投入生命、抢救生命!

「可要知道人人谁无病呢?人有生命就会有苦,最苦的就是病痛,所以医疗志业的人文精神如果没有扎根,这种苦难会更大!」

昨日上人期许大医王们能够共同一心一志,让人文不仅在六家慈济医院中扎根,未来也将随着志业的脚步扎根于大陆,让生命工程兼具守护生命、守护健康、守护爱的力量。

上人提到昨日对大医王们的开示,「我也越来越感觉到老了,对病痛越来越有恐惧感,小病不断,但我甘愿接受,只是最怕由不得自己的生活,那就是苦不堪了!趁着你们(院长们)现在年轻赶快做,我们要共同努力。」

他你我合和互协 紧随师向善唿吁

上人开示,静思弟子与上人的因缘也是依缘依报而来,不过此为善缘善报,弟子们以师志为己志,一心一志地依此善报、因此善缘,一同共造善业。上人以台中慈济人昨日所举办之七月吉祥月祈福晚会为例,这场于文心圆满剧场所举办的万人祈福晚会,整齐又有道气,让人人都可亲近宇宙大觉者,绕法念佛万人同声同心,虔诚之意,定已上达诸佛菩萨听。

「看到这样人间菩萨带动社区虔诚祈祷,看的很感动也很感恩,这叫做『向善唿吁』, 让善的声音不断传出去,不只是要人人有善有爱,还要斋戒,吃的清净,身口意也斋戒与净化。」

上人感恩社区推动正信正行,不止是在七月吉祥月,今日在屏东分会也有八百位即将受证为环保志工的菩萨们,以网路连线参与志工早会,上人感恩环保志工们人人在力行环保中,改变自我也改变家人。

环保有形净无形 珍惜每分愿力行

屏东万丹乡于莫拉克风灾中淹水几近一层楼的高度,慈济人不畏水深路遥,送热食至灾区,并在灾后带动环保,如今当地居民纷纷主动参与环保分类,每週一次大庙口前的夜间环保,动辄有两百多人共同参与,净化大地的同时也净化自我的身心。

上人赞叹,「天地万物不论有形或是无形,有形的是大地的资源回收,无形的则是气候空间,做环保不只是有形的可以净化,就连无形的空间也净化了。」

上人透过视讯鼓励屏东环保志工菩萨们,「我们不要轻视自己的力量喔,不要想自己不做差不多,有!差很多!每一个人都不能少,每个人的双手双脚我都要,我最爱的是你们的发心,济世就从救心起,要把自己的心顾好!」

上人感恩志工的以身作则与带动,更感恩环保菩萨们的精进与付出,上人透过网路不断地对屏东的环保菩萨们说,「要说的真多,师父感恩你们喔!感恩!」

28 August 2010

人间菩提 - 2010年8月28日 - 凝聚心力募虔诚



人心开启 灾难普济
【证严上人8月28日志工早会开示】

人间世事,苦难天天可见。非古早久远,非触手不能及,所看,所听,都是在同个地球上,令人心纠葛。八月廿八日志工早会,证严上人不捨:「这种的苦难,里面滋味没有人能真正体会,只因为我们在平安幸福的地方。」

身,是在平安幸福的地方;心,却是跟着受灾民们,上人说:「下雨来时,心里都湿答答,跟着他们一样在水中沈浮。有的可以拉起来了救一命,有的眼睁睁看着,手要拉,却是又被水沖走……那样的牵肠挂肚,那样痛,我们是不是真能体会到?」

心牵远邦民浮沈 颠倒执念苦不堪

巴基斯场全国遭逢水患至今一个月,雨持续下,水继续淹,人民持续受苦,上人难掩内心痛楚。而尽管包括联合国等政府与非政府组织,心急如焚地极欲前往抢救,然而大自然的山崩、桥断、路断等一波波的威胁,危险横阻。「有国际救援机构出动了直升机,在半空中飞啊飞,选择一个地方把物资丢下去,尽管有许多人伸出手要接,可是能接到吗?」

天灾难防,人祸更险阻。新闻报导指出,巴基斯坦境内有组织声明拒绝外来的援助,令许多救援组织却步。上人开示:「这都是很令人担心的。虽然天灾容易过去,但是,人祸一天心态不变,启发不出和平的爱心,那就很可怕。」

上人表示,少数人的心态偏差,人间世事就会苦不堪。假如人心可以平和下来,人人彼此怜悯,受灾的人用感恩心期待外来的援助;而外围有力量的人,启动了爱心,集中了力量,按照次序普遍布施,灾难总是会过去的。

「现在难,就是难在于人心……」依报在巴基斯坦这片土地的人民,受天灾、人祸之苦,时间长久不得解脱。反观一片祥和社会的台湾,农历七月,慈济推动「七月就是吉祥月」,鼓励人人斋戒,素食不杀生,同时人人普遍心存感恩--感父母恩,感师长恩,感三宝恩,同时感众生恩等四重恩,民众共同祈祷,吉祥月里,天天吉祥。

宗教导引正方向 斋戒净心趣吉祥

台湾有吉祥月,印尼则有斋戒月。印尼伊斯兰教长老表示,「斋戒月」的意义,就是在静心养性。把平常浮动的心灵,在斋戒月时来警惕,提醒自己要多反省,上人表示,那就如佛教所说要大忏悔一样,反省过去有没有错,有错就要赶快静心忏悔。

「这同时也锻鍊自己的毅力。」伊斯兰教斋戒月,为期整整一个月,日出禁食,日落方能进食,是为毅力最好的锻鍊。上人表示,那也都是一个善,就如巴基斯坦有些受灾民是虔诚的伊斯兰教徒,所以没得吃,他们视之为理所当然。

只是,受于灾中整天不吃不喝,老弱妇弱也无法承受。「看到了这样,心里也很难过啊!」上人表示,在平安富足生活中的台湾,应该换一个方式,让人人有正确的信仰,智慧提升,把烧纸钱转去帮助穷困人,救助有灾人。

巴基斯坦的救援,困难重重,然而要放下,于心又何忍,是故上人唿吁:「我们开始在准备衣、食、住,看要如何去帮助?当然也要很多人的爱心来凝聚,更需要募人人的一分虔诚,让这一波的雨季赶快过去,雨停了,水退了,让路能通。」

「接下来,我们要来准备先平衡人心,让当地的人人的心向善、心向爱,提起了互相帮助的心念,才能顺畅平安,只要人心有爱,灾难很快就可以过去。」

转苦能施真菩萨 止瞋息灾调人心

巴基斯坦置于水深之中,菲律宾则是火热地受逼煎。几天前的一场大火才熄,近日的另一场大火,又把千多户的人家毁去。菲律宾慈济人动员当地志工,烹煮热食三千份,及提供受灾民使用。上人说:「真的很感恩,马利仅那市这一大群的菩萨,现在已经是真菩萨了。」

「可见社会真的需要有菩萨。」上人表示,菩萨所缘,缘苦众生,菲律宾慈济人施予救助的同时,也在思考如何能改变当地的社会生态,才能真正彻底的帮助。「总而言之,世间实在是没有太困难的事情,只要心调和了,启发爱,我想都可以改变的。」上人,如此地深信着。

27 August 2010

人间菩提 - 2010年8月27日 - 共聚善业行正道



万般不由己 善业当谨记
【证严上人8月27日志工早会开示】

菲律宾马拉汶市贫民窟发生火灾,继而豪大雨导致灾区淹水。一场苦难显现眼前,证严上人于八月廿七日的志工早会开示:「看到了这样的景象,应该要想自己很幸福,能有足够的时间,还有空间及时付出。」

天生短长依报生 知足能捨真平等

「为什么普天之下,人与人之间这样的不平等?」上人开示,佛陀说六道轮迴,所说的六道,其实就是在人世间。「人世间有天堂。富有人家想衣,衣就来;想食,也许点一下,马上热腾腾的餐食,就送到家里来;有些人,用直升机在空中飞,连交通都不需要在地面上了,就叫做天堂。」

「天堂,是不是永恆的呢?」上人开示佛陀说无常,人世间如何享受都是苦短。「人间的一百年,才忉利天的一天而已,而众生总是迷茫,把大好人生用在享受,纸醉金迷,是不是都很快乐呢?」上人开示,娑婆世界苦难偏多,人人来到人间,都由不得自己选择。有人生下来就是贫困的家庭,或者苦难偏多的国度,总叫自己的业力来牵引。

善生善家庭,恶生恶环境,上人遂而开示:「人总是依着身心依报而来,所以,我们的心念要照顾好,我们要多结善缘,多造福人间。」

汛期未歇灾黎痛 循步稳进安人心

水患持续扩大的巴基斯坦,层层的苦难在长久时间里,受灾民们天天在如此环境中挣扎,上人表示慈济基金会刻正思考救灾的方向,然而鑑于雨季未停,大水未退,继之人民暴动四起,还待灾后,方能有所行动。

行动未起,立即可食的素食食品制作,却已启动。上人表示:「现在,我们给米也无法吃,总是要赶快做不用煮,拿到手就可以吃的食物。」救济不只是填饱受灾民的肚子即可,品质及口味亦要兼顾,是故,慈济基金会已依当地人民口味,制作立即可食食品,虔诚送往台北清真寺敦请回教长验证。

而值此夏末转秋时分,冬季来临,慈济也开始着手准备御寒的衣物、毛毯等等。只是在这启动前置作业的时刻,上人亦请弟子们静观其变:「到了很需要时会发出讯息,让大家再收二手衣也说不一定,但现在先不要动。」

就地拔苦復导善 一念方转菩萨生

巴基斯坦境内的老幼、儿童无语问苍天,菲律宾的娑婆堪忍世间里,每当贫民区遭逢火灾,延烧的是几百、几千户;而近来的雨季,更让火灾现场雪上加霜,陷受灾民们于水深火热之中,还要寻找有没有能用的东西。」

「我们能忍心吗?当然我们不忍心。」所幸,菲律宾当地的慈济菩萨不忍众生受苦难,深知急难救济不能等,一念悲心起而在雨中救灾、肤慰及发放物资。援助同时不忘教富,让受灾民们以铜板等零钱,发一念虔诚要救人的心,学习「竹筒岁月」精神,诚心善布施,上人赞叹:「他们发挥无畏施,让人人的心安住下来,转苦为乐,真的实在是不简单喔!」

受灾民们行财布施,慈济人再教育他们人人也可救地球,减少灾难。去年马利仅那市的大火与水灾后,接受慈济以工代赈的受灾民,现今已有几千人走入慈济志工行列。每要救灾时,他们的力量集结起来就可去助人。上人赞叹:「他们把物资打包,拿到了灾民的手中,去肤慰灾民,多少人都是心念一转,而成为人间菩萨。」

愿力及处能成就 执迷业至难由己

成为人间菩萨的在地志工,在慈济人蔡青山居士等带动下,也在当地推动设立九十九个环保点,及两个环保教育站,并环保宣导,带到清真寺去。上人赞叹:「他们把我在说话的画面,用电脑里播放,让教长也坐下来听我说环保观念,多么地用心啊!」

清真寺的教长与教徒们看得入神,听得用心,而欢喜支持地在清真寺里设置一个环保点。其中一位教友,过去每天醒来不知如何,如今,每天醒来就想做环保。上人开示:「所以,不只是肤慰、财施、无畏施,还教导他富有救人的力量,教育他们资源回收,环保救地球……如此心念一转,黑暗变光明,从懈怠中可以转向勤精进,这样的人生就不一样了。」

「所以世间事不是做不到,是因为我们没有将爱心发挥出来。」上人唿吁众多菩萨们,人人应该要很用心。正如七月吉祥月,用心的台湾慈济人,不断在社区带动人人虔诚祈祷,破除迷信,提升宗教智慧观。而万般带不去,唯有业随身,上人叮咛人人要谨记,业力一来由不得自己,故不要迷执于现在,而等到将来万般由不得自己,「所以请大家要谨慎用心啊!」

静思晨语 - 2010年8月27日 - 100 - 十功德品(二)





诸佛本性无去来今,诸法本具无生灭相,常以此法滋润慧命,慈悲护念不舍众生。

也就是要与大家分享--「佛陀的本性,没有过去、现在、未来;本来就是。」

哪有分别是过去的佛性,或是现在的佛性,或是未来的佛性?本来就已经有了。所以「无生无灭、不增不减」,佛性是如此。

其实诸法本具,所有的法、道理,就是与佛性本来是一体的。所以「无生灭相」--既然本来就是了,哪还有什么生灭相呢?所以人人若能了解这一点,大家就要尊重自己--「每一个人与生俱来,与佛性诸法同等。」所以没什么生灭相;没有过去生、现在生、未来生。其实过去生你也是本具佛性,也没有现在是人;现在是其他的生类…就算是其他的生类,只要有生命,一样也是本具佛性;所以我们众生佛性平等,原来就是了。

佛陀来人间时探究道理,他发现到,所以宣告世人,来向大家说:「其实不是我能觉悟而已,你们也是能觉悟;不是我有这分无上至高的智慧,其实你们大家也有!」甚至佛陀还对我们说:「不只是人有,其他的众生也是有。」

这要让大家能与大地同生息,要与众生「平等观」,所以他将这个法时时对大家说:「无论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都是一样的法。」所以用这个法来滋润慧命,让众生人人能知道,人人都有这分清净无染着,原来本具的慧命。

我们已经发现到了,既然发现到了,是否就能和佛同等、所看的一切都那么透彻合理呢?这我们还要再以法不断来培养。

佛陀只是能让我们知道人人本具--本具要发挥这分慧命的性;但要能让这念的光辉能照耀,每一样道理都很清楚,那就要看我们自己了。佛常以此法滋润慧命,已经跟我们说了,我们要把这个法,时时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,这样才能来滋润我们的慧命。

所以我们最重要,要保护慈悲的念!所以「慈悲护念不舍众生」--慈悲的表达,就是不舍众生受苦难,佛陀也就只是这念心,不舍众生!

「怎么会有这种四姓阶级的分别呢?贫穷的人这么贫穷;富有的人那么富有,这是不是很不平等呢?」所以佛陀在皇宫虽然身为太子,享受了天下的富贵,不过,他看到贫穷苦难人,他不舍!更让他很震撼的,就是生老病死的威胁!这就是众生的愚痴!不清楚,不知道这么多的无常威胁,是在我们的生活周围;只会去贪、瞋、痴,去生我慢或是人与人之间的怀疑…

佛陀就是不忍心,才会离开皇宫去修行。探讨道理后发现,觉悟的佛性是人人本具,本具智慧,只是我们自己没有去发现!

所以他在人间说了很多的道理;所以很多的法是同一种,无非就是要启发我们发现本性,要启发我们人人有这分智慧,不会被世间万物的形相迷惑。

但是众生还是愚痴,所以佛陀要设很多法。所以希望人人能滋润我们自己的慧命,以佛陀所说的法,用在我们自己,要好好滋润。这是我们大家要了解--要滋润慧命,那就是「慈悲护念不舍众生」。

所以说起来要「悲智双运」,我们要一边用才能有感觉;法若没有用在心里,心一点都没有感觉,光是听,听无法真实体会。

所以经--「经者即道」,也是路。所以我们若是觉悟的人,每天都在行经中。因为我们如法、如经、如道,这就是我们的生活。所以我们生活在道理中,按照道理生活,在自然法则里,我们没有脱离轨道。

所以行径人道、规律守则,这就是经、就是道、就是路。我们人人应该要走的,就是要如法如规,所以行径人道就是规律守则。我们要好好守规律、我们要好好守原则,我们不能毫厘偏越界线,若一点点偏越界线,人的灾难就会生起。

经者即道也是路也,行径人道规律守则,不能毫厘偏越界线。

就如全球,因为暖化已经很久的时间,科学家就提醒我们、警惕我们,地球已经是温室效应,暖化会带给世界各地严重的灾难!

我们光说在二OO八年八月下旬,一直到九月,在多明尼加那里已经接二连三,就是受到四个飓风,每一个都带给他们很大的灾难!

慈济人在那里真的是很辛苦!面对天灾、强风暴雨,他们还要面对芸芸众生、受灾受难的人,因为他们已经是人间菩萨了。

虽然在多明尼加慈济人没多少,不过,他们负起使命;所以他们还是在注意,除了自己平安,能报回来让我们知道:「师父不必担心,我们这里的慈济人都平安。哪一个地方有灾难,我们就已经开始在注意了;等到路能通,我们就会去勘灾。」这样开始他们就保持联络。

那时候艾克飓风带给他们很大的灾难!所以当地的国会众议员,他就提出,慈济若能帮助,他们能以他们的力量协助我们。

所以,有了这位众议员来帮忙我们,我们就赶快到最严重的地区,去勘灾、去发放。这位众议员,他在发放中,向大家呼吁,呼吁要响应我们在呼吁的「地地球共生息」这个观念。要知道我们人和地球息息相关,我们要爱护地球;爱护地球的方法只有一样,就是希望每个人,应该要珍惜资源、保护环境,如此才能减碳、节能,才能使气候缓和下来。

看,在那个地方,多明尼加国会的众议员,我们在发放时,他也站起来呼吁,要响应慈济、师父这么在呼吁「与地球共生息」这个观念。

对啊!这是人人在生活中,都不能偏差。我们不能毫厘偏差,不能越了做人应该有的界线,现在地球已经暖化了,是人所造成的。人在生活中,贪、瞋、痴──贪求享受、贪求利益拥有,多,还要再多,所以难免不择手段。不知道他这样的行为会惹来人类的浩劫;他不知道,所以身体不断在造业。其实,惹来的灾难还是人类。

所以我们应该要能了解,佛陀对我们的教法,这法无不都是我们自己要守原则;我们自己要用来滋润我们自己的慧命,如此真正正常的常轨在人间。

人人守规、守原则,应该这样,这个地球才能缓和,才不会一直一直受破坏。无不都是我们要以慈悲护念,不舍众生;其实也不舍我们自己。

我们人人自己要能自爱,我们一定要知道这个道理,也要生活在这道理中,也要守规律、守原则;若能如此,不要让他偏差,大乾坤差之毫厘,那就会造成很大的灾难!

我们小乾坤方向若差毫厘,同样也会造成我们终身的遗憾!也会造成天地万物的损失!不要轻视自己一点点的观念,或是方向一点点的偏差,不要这样的轻视,以为「只有我做错而已,有那么严重吗?」是因为你、因为他、因为我;他、你、我们人人三项合起来,就是众。他、你、我,这就是天地大众人人偏差,你想,这个自然的法则,怎么能正常呢?

所以,天地异常、灾难频传,就是因为我们众生的法则没有顾好,所以才会如此乱了现在的气候。真的是人,一切都是人!

《无量义经》当知此经,文理真正,尊无过上,三世诸佛,之所守护。

我们要与世界共生息,我们应该要好好,保护生命共同体。所以佛陀讲《无量义经》,一直就是如此提醒我们--「当知此经,文理真正,尊无过上,三世诸佛,之所守护。」

这是如此明白跟我们说,如此清楚让我们知道,经文里每一个字、每一句,都是真正尊贵。我们若能用在我们的生活中,多么可贵的道理!我们常常都轻视这个道理;轻视了道理,自然我们就容易犯规了。

这么好的道理,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的诸佛,无不都是在此道理。同一道理中,所以我们应该要好好珍惜。既然是「三世诸佛之所守护」,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;我们自己现在也要好好守护。

因为刚才说过了,「诸佛本性,无去来今」。原来就是了,人人都有,这你们也有,我也有,所以三世诸佛都能守护这部经。其实佛陀再传承给我们,我们也自己知道我们本具佛性,我们也是未来佛,所以我们也应该守护这部经。

我们要相信《无量义经》是文真真正,诸佛守护,我们也要好好来守护。

善男子,汝问是经,从何所来,去至何所,住何所住者,当善谛听。

所以佛陀就因为接受了过去大庄严菩萨,不断请佛再重新说清楚些,所以佛陀就说了--

「善男子!汝问是经,从何所来?去至何所?住何所住者?当善谛听。」

大家应该记得,我们说过了,大庄严菩萨他觉得这经这么深、这么深,到底源头从哪里来?它要从哪里过?它要止在哪个地方?这就是我们大庄严菩萨,希望能为未来、我们现在的众生,能更清楚去透彻,这个水的源头到底怎么来的?到底它要往哪里去?要止在哪个地方?

其实法如水,同样它有源头,水的用途,就是净化人心。当然人心就是有了污秽,才会需要水去洗,才需要法来滋润。

所以这部经,到底要经过哪里呢?它要止住在哪?当然是人人的心中。

各位,学佛,既然法水不断地流淌,我们要很感恩!生在这个时候,还能让我们平平安安接受佛法,还能有这样的社会,让我们去付出、让我们去体会;体会到法应用在人间,我们是不是要更加珍惜呢?

所以珍惜这「尊无过上,三世诸佛所守护」,此「真正文理」,我们是不是要用在日常生活中呢?

所以「经者则道也,是路也。」是行径人道、规律守则,不能毫厘偏越界线。

人人真的要好好多用心!

出处:http://moya.iyard.org/bin/view/Blog/BlogEntry1796

26 August 2010

人间菩提 - 2010年8月26日 - 救世救心度有情



滚浊救拔 善爱巍巍
【证严上人8月26日志工早会开示】

「天天我们都在看人间事,娑婆世界苦难偏多,苦难要用什么救拔?惟有善与爱,别无他法!所以一定要请人人开启心门,发挥这一份无穷尽的爱的力量。」全球各地灾难频传,今日志工早会上证严上人不捨灾民餐风露宿、大地危脆毁伤,唿吁人人要开扩心田,不断地殷勤耕耘。

水火风疫憷目惊 灾童河淤哀饥馑

「看到大爱新闻的报导,让我心情更加的沉重,最近都一直一直在担心巴基斯坦……将近一个月了,惨啊!只有这一个惨字来表达巴基斯坦现在的生活状况。」

巴基斯坦国土超过三分之一成为灾区,因豪大雨造成的印度河暴涨,自北到南灾区不断扩大,「灾民已经超过两千多万人,还有多少人无法撤到安全的地方,泡在水里的生活,想一想,浑浊的水如何生活下去,将心比心,这水的地狱真的是苦不堪!」

上人不捨灾民无栖身之所,随之而来的瘟疫已对儿童造成影响,三百五十万的儿童需要医疗,仅有学校临时改设的医疗站,卫生问题令人堪忧。

除了巴基斯坦,玻利维亚则发生森林大火,九千处的起火点,火势一发不可收拾,入夜后火光满天,看来憷目惊心,上人忧心地说,「我们在这里遥望着遥远的国度,我们的心能安吗?真的是娑婆世界、国土危脆,让人心难安啊!」

异乡恶缘悲难捨 天涯岛屿传正信

值此天灾不断之际,人心却又难调难伏,日前发生在菲律宾的香港旅游团巴士劫持事件,成为全球注目的新闻,受挟者的惶恐令人不捨,而在抢救出生还者后,菲律宾慈济人也在第一时间立即前往医院关怀伤者,并为往生者助念,让生者心安、往者灵安。

「天下就像一家亲啊!哪里有灾难,哪里就有菩萨涌现,何况慈济人我们日日要关心、时时要关怀,关心有用吗?我们平常就要预防,还要发心、要维护,维护人心的正信正念。」上人说。

人心的正信要从生活中推动,七月吉祥月,海外慈济人虽处西方文化的社会中,但也纷纷把握因缘,用茶会、素食推广或祈祷的方式于社区大力推动吉祥月、感恩月的精神。上人以荷属圣马丁为例,在当地只有一名受证慈济人,但仍带动社区志工投入筹备,透过举办祈福会,以佛典故事、素食斋戒,与各地灾难现况启发当地民众的悲心,带动人人的虔诚善念。上人赞叹,荷属圣马丁的志工发挥了一生无量、无量从一生的力量。

上人期许,慈济人能扩大宗教的意含,「宗,是人生宗旨;教,是生活的教育」让宗教不狭隘,而能带动善与爱。

佛法无边誓愿学 学而力行齐随行

上人说,破除迷思、开阔人生之后还要力行,「光说不能身体力行,就如同我们开闢了一片土地,却不播下种子那么也不会有收穫;一定要赶快播种,不要让杂草丛生。信仰宗教不要迷执,若只是执着在宗教的迷信里,只是无明,应该让心地开阔还要洒种子、勤耕耘,让五谷滋养生命,也就是要戒定慧解脱,这样才能消除烦恼结好缘。」

众生无边誓愿度,佛法无边誓愿学,上人开示,「我们要身体力行,让人生的宗旨明朗,也要立愿终身受教,方向正确后也要虚心受教,所以我们要不断发心、不断立愿、不断受教、不断学习。」

台湾是慈济的发祥地,用心将爱洒播到全球;海外的慈济人则同样地,将慈济的典范在侨居地身体力行。上人感恩,慈济人人人的投入让力量能结合起来,爱的力量合齐,齐愿消弭灾难,「各位菩萨,我们要启发爱心,救世要从救心起,这一念心的力量很大!要请大家时时多用心。」

静思晨语 - 2010年8月26日 - 99 - 十功德品(一)





菩萨慈悲 利己为人,请法解惑 是经甚深,微妙难解 起源止处,敬请佛说 开示众生,明了法源 依经入道。

「菩萨慈悲,利己为人,诸法解惑--是经甚深,微妙难解,起源止处。敬请佛说,开示众生,明了法源,依经入道。」

这段文是要与大家分享--

菩萨就是慈悲,他是大有情者,他是上求佛道、下化众生,能与佛同世,直接听佛说法,心开意解,他都能知道。

但是佛陀所说的经是那么深,虽然觉有情者听懂了,也知道经法是非常难得。但是比较担心后世的众生,根机利钝不整齐,可能还是有人不能了解;所以大菩萨、大庄严菩萨,就又代替大家请教。除了自己能再次听佛陀更清楚分析,此经甚深微妙的道理以外,也能让佛在一次的解释。

所以「请法解惑」的因缘,就是因为「是经甚深」;因为这部经真的很深,因为经的内容微妙难解,真的很微妙,很难得解释,所以请佛陀再重新另外解释。

因为所要解释的,是它的「起源止处」--这部经到底是如何来的?它要到哪里去?是什么作用?这在里面经文也有。所以那种的起源和止处,就是微妙难解。

这是大庄严菩萨的慈悲,代替我们未来众生请问。所以他「敬请佛说,开示众生」--「开示众生」那就是未来的众生;在现场大家听的都知道了,还有未来的众生。

为了让人人能「明了法源,依经入道」,能了解法的源头,依照经典入此道路。 「经者,道也、道者,路也」,要让我们知道,这路径要怎么走。

这是开始的〈十功德品〉,所以希望佛能让我们更了解,到底这部经,在人间有什么作用?它的起源、它依止的地方,到底是什么?这就是问这部经的意思。

《无量义经》尔时大庄严菩萨摩诃萨,复白佛言;世尊,世尊说是微妙甚深,无上大乘无量义经,真实甚深甚深甚深。

所以在经文中,〈十功德品〉开头这么说--

尔时,大庄严菩萨摩诃萨,复白佛言:「世尊,世尊说是微妙甚深,无上大乘无量义经,真实甚深甚深甚深。」

很少有哪一部经,一直甚深甚深,真实甚深,这实在是很少见。不过在《无量义经》,如此浮现出来,我们就能知道,经典它的含意,和为人间的作用,用途有多大!

因为众生根机,如此高高低低,真的是参参差差不整齐,所以佛陀才需为众生,说这么多年的法,设很多方法,去应众生根机。

如此四十多年了,到底众生的根机是不是有较整齐了呢?佛陀出生在印度,但是佛法是要普应全人类。佛陀在时间,也总共才八十岁的寿命;真正说法的时间,也才有四十九年。所以说在这时间,人命、寿命的时间中,在那里所说的法,大家都普遍听得到吗?

近佛时代不太久,有一位阿育王,他很信仰佛法、尊重三宝。

有一天他看见一位,很庄严可爱的小沙弥,看到的时候,他一直从内心,想向这位小沙弥顶礼;但是他觉得「我贵为国王,孩子虽然出家成为沙弥,不过他就是小小一位沙弥而已。但我是一位国王,在众目昭昭下,向一位出家的小沙弥顶礼,好像会失去国王的尊贵。」但是他一直、一直有这念心,很恭敬、很想要顶礼,所以他就邀这位小沙弥到偏僻的地方,对这位小沙弥恭敬顶礼。

顶礼之后,他就向这位沙弥说:「我现在向你顶礼,你出去之后不要向人说起,说我阿育王向你小沙弥顶礼。」小沙弥听了之后,欢喜。

后来,看到前面一支瓶子,瓶口小小的,他突然就把他的身体缩小,钻进瓶子里,之后国王看到了:「怎么会这样?」突然间他又从瓶口里,小小的瓶口又飘然出来了。那时候小沙弥跟国王说:「国王这只有你看到而已,你不要告诉别人。」各人就有各人不能向人说的话。

「不可说、不可说,其法深奥微妙,甚深不可说。」看,在佛世时代,和佛如此接近,也如此恭敬的一位阿育王,他竟然也还有我相;虽然他很恭敬,但是「众生相、寿者相、人相」全都有,还是去不掉。

其实真的是佛法很奥秘,很深、很深,所以大庄严菩萨,他就是希望以后的众生,能让佛法更普遍在人间,人人做得到,人人说得到,人人都能互相分享。所以他慈悲再请问,为了就是要让这部经就是大家都能听得到。

一闻能持一切法故,若有众生得闻是法,则为大利。

所以:「一闻能持一切法故。若有众生得闻此经,则为大利。」

希望人人一闻能持一切法,听到一句,就能知道很多道理;若能人人、众生都听得到,不是众生都能得到大利吗!

因为这部经是如此适应未来众生的根机,所以希望佛能再更明白解释,如此对未来的众生,才是真正有利。

所以者何,若能修行,必得疾成无上菩提。

「所以者何,若能修行,必得疾成无上菩提。」让大家全都能接受得到,大家都能投入这部经的内容,甚至身体力行,人人全都能很快得到无上菩提。

在这段文,我们大家是不是能想到,现在的人间菩萨?我们常面对到的、所听到的,过去的人生如此迷迷糊糊,很糊涂的人生;听了之后,看到大家这么在做,自己过去的糊涂,也是会觉悟过来。

我们也有听到,有一位是慈警会,本来他就是社会的保母;尽管他要维持社会的安全,不过,自己的习气,他就说「五专」都有。

「五专」慈济人的术语。 「五专」是什么?绝对不是读书的五专,不管是赌博、喝酒,吃喝、玩乐每样都会,这是他过去的人生。但是看到慈济人那分爱的付出,周围的人那种受苦难,慈济人如何去帮助,如何去肤慰,由不得他心服了,由不得他接受了慈济人的威仪规矩,所以他改变了。

看这不就是「若能修行,必得疾成无上菩提」!过去不好的习惯都去除了。不管这时候,别人邀他赌博也不会去了,别人邀他喝酒也不去了,请他抽烟他也不抽了。总而言之,一切不好的习气,过去说是很难改,但是现在完全戒除了,身心轻安自在。了解到,自己若能如此做,就可以很欢喜,所得到的就是法喜充满。

不管是为社会人群的保母,他很尽职;或是投入慈济的团体,为利益人群,不惜辛苦付出的,也是很多。

所以这就是已经见证,若能修行这部经,绝对很快,疾成就是很快,无上菩提,能得到无上菩提。

其有众生,不得闻者,当知是等,为失大利。

「其有众生,不得闻者,当知是等,为失大利。」假使这部经,无法普遍让人人都能得到,其实这是众生很大的损失!或是听了之后无法接受,或是很不了解,或是完全没听到,这些人真的是失去了大利!

是什么大利呢?他不知道,原来「菩提大道直故」!其实有的人害怕听经,觉得--「我很怕,我若听经,我就要依照经的教育,要守戒,要持斋,要…等等。」

或是会觉得--「我听经若没守规矩,这样我自己心更不安,所以干脆不要去听。」也有这样的人。

所以若如此,实在是失去了大利。

不知菩提大道直故,行于险径,多留难故。

就是「不知菩提大道直故,行于险径,多留难故。」

常常对大家说:「佛法要生活化。」其实菩萨在人间,人人都是菩萨,人人所说的话,只要有道理,也是叫做经;有道理就是有路让我们走,这叫做有道理。

所以我们应该要知道,菩提就是大道,一条觉悟的大道。这条觉悟的大道没有弯曲,也没有坎坷,是很平坦的大道。尤其是又很直,只要你进来,在这大道上,其实不难走,很好走的路。

所以因为有很多人,不敢走入这条路,就是不知道这条路的平坦,不知道这条路,原来是这么直、这么好走;所以偏偏去走,「行于险径,多留难故」。

众生不就是这样吗?本来一个明明的道理,你接受就对了,做就对了;就是不犯错。若能这样做,绝对没有犯错,不只是保护自己,还能利益他人;这是如规如矩的人生,规矩的人生,就是守道理的人。这是一条很大条、很康庄,很平坦的道路,偏偏不去走;他就是要去,走在那种很险要的路。

所以常说:「听我一句劝,我劝你,你要好好悬崖勒马,不要去走险路。」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。哪需要如此铤而走险呢?不用!

不要人生觉得说:「没有我做不到的事,没有我…」好像世间的事,我们都只是逞强。看看地球一直在发烧发热,地球真的是病了,因为人类在这颗地球上,无理使用,所以无理破坏,破坏山河地理,水脉垄断掉了,树木一直被砍掉,这就是为了利益、为了享受。

所以就是因为「行在险径」,所以才会「多留难」。我们在这人间道上,不断六道轮回,由不得自己,真的是苦难偏多,很多事情不是我们要的;但是偏偏逆境,就在我们的生活中。人间不就是在这险径多留难呢?很困难!

有的人说:「我很困难,我很难过日子。」对,过去就是走这样险径的路,为利丧失了良知,为了享受不顾一切,这不就是险径吗?所以过去所作的,现在的糊涂等等…不断都是在造业中。

所以《无量义经》就是一条康庄的大路,人人有办法接受,人人做得到,也是现在人群所需要的。

所以因为这样大庄严菩萨,就再次请佛陀说法。所以「菩萨慈悲,利己为人,请法解惑,是经甚深。」因为这部经很深,所以「微妙难解,起源止处」-- 这部经的起源,和它要依止的地方。

「敬请佛说,开示众生。明了法源,依经入道。」让我们能知道这个法的源头,让我们安心入这条大道直,这条路可以走。

所以我们大家要时时多用心。

出处:http://moya.iyard.org/bin/view/Blog/BlogEntry1795

25 August 2010

人间菩提 - 2010年8月25日 - 吉祥七月净三业



正觉引航 度脱众生迷
【证严上人8月25日志工早会开示】

「信为道源功德母,『信』是正信,每个人都要有正知正见,如果你信邪,就会有颠倒的观念,让心就像被繫在牢狱里,如受夜叉恶鬼的酷刑,所以心要自由的空间就不要有邪念!」

8月25日志工早会上,证严上人叮咛人人,若要求福、求平安、求智慧应是以正信正法力行,迷信与谄献鬼神,只会让自我的心慌乱迷茫。

五里迷障如牢狱 宗教真谛应正信

「常常听到有人在问神卜卦,今天要出门要往哪个方向走,让行动都不得自由!」上人以大林慈济医院的一名患者为例,阿妈在医疗团队的照顾下脱离病情险境,正要转出加护病房之际,阿公阿妈却反对了起来,深究其因,原来是问了神,神明说,治疗期间不可以出这个门,而阿公阿妈拒绝转入普通病房的态度,让护士伤透了脑筋……

加护病房病菌多、感染多,普通病房才能安心医疗,但是家属却又不愿意转出……此时医生智慧地拿了一本黄历,翻了翻告诉他,「阿公,今天一定要让阿妈出加护病房,因为今天大吉,而且是安床的好日子!」家属听了、安心了,也才甘愿转出加护病房。

上人说,「看,心如果一迷,控制自己的心,其实整天躺在那里,有如地藏经内『铁床地狱』, 每张床都是危急的病人,哀嚎抢救!所以我们要跳脱,就是要正信,不要让夜叉恶鬼,酷刑自己的心不得安宁。」

清口祝诵端正行 转迷为悟又造福

农历七月慈济人推动吉祥月、欢喜月与孝亲月的行动,普遍于全球的华人社会中,例如在马来西亚。马来西亚的华人家庭大多信奉一般民间信仰,农历七月有拜拜 、烧金纸的习惯,要做大普度,但为求心安、求平安、求富贵,就是要烧纸钱吗?

近日马来西亚慈济人在吉隆坡举办了七场祈福会,会场中庄严的宇宙大觉者佛像与俭朴中不失庄重的献花供果,再加上人人的虔诚祈祷,以此取代传统的普度,庄严的会场收摄起人人的一念心。

「看,这样的信仰多么好,也演了一场【父母恩重难报经】,让老年人感动、让年轻人忏悔……我们修道就是要清心,还要引导人人走上这条端正身心的道路,所以身口意一定要很清净。所以要斋戒,深入经藏就是最好的斋戒,用虔诚的身口意就可以感动天鬼神,最感动的就是菩萨。」

正信正念应从日常生活做起,马来西亚一位陈先生平日非常的迷信,在家里、在庙里、在白天、在晚上都要拜神,就连平日一个人在家害怕时,就拿盐米洒屋角以求心安,「但是因缘到了,他听到师父的一句话,『只是拜、不做事,怎么能求什么就得什么!』,于是他转迷为悟,他买了一台DVD,在他的店里放(开示)给大家听,要有正信、不要迷信,自己就解脱了,这就是转迷为悟。人世间绝对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,在平常不做好事,怎么可能求福、求富贵、长寿!」

上人开示,「信仰是要求实求真,脚步要踏出去,要看清楚,有地有路才走出这一步,所以我们要修道,『经者道也,道者路也』这一条路如何要修好?我们前面的人要把路开出来,自己步步踏实往前走,后面的人按照这一条路安全走过,人人要做修道者,而不是走到森林中。」

人道伦理照引航 利人通行大导师

上人期许,人人要用信心、毅力,将修道之路铺平,让人人皆可走入,「我们一定要把人道伦理好好的铺出去,这种的传教,不只是口传,而且要身体力行,做大导师、不请之师是要引导人人冲破难关。」

爱河千呎浪,苦海万重波,心灵的波浪、重重的烦恼即如波涛让人心不调,「唯有用正信的念去破除,并以悲智的导师来引航才能冲破。各位菩萨,我们真的人人都可以做得到不请之师来引航!」

现今不止在台湾,为了推动破除迷信,慈济人无不拜访邻里邀请参与祈福会,透过人人的纯真信念,加上慈济人引导的信心毅力,就能破除迷信、转迷为悟。

上人说,「我们要提升人人更上一层楼,把人生品质提升起来,让信仰也是有品质……有事、有向、有理的宣导,让大家知道,才能唤起人人信仰的改变,转迷为悟,这都是我们要努力的!」

静思晨语 - 2010年8月25日 - 98 - 人间福田勤耕耘





大觉者演法普被,大有情菩萨传承,授法受法无量义,四谛六度展万行。

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说,我们前面,〈说法品〉已经到一段落了,我们现在开始,就是〈十功德品〉了。

佛陀在〈说法品〉里,不断提醒我们,《无量义经》是「甚深微妙无量义」,它是「文理真正,尊无过上。三世诸佛, 所共守护」。这是前面佛陀希望我们,能够重视这部经,所以阐述了这段文。

所以现在又要再提醒人人,我们若能够将这种「文理真正」的教法入心,自然我们就不会又再受外道、或者是邪魔来侵入我们的内心。因为「正法」就有一股的「正气」,来护我们的心念。

要如何才能够使人人把这个「文理真正」入心?我们闻法欢喜,那就是「心受」;听法能够听得很欢喜,这是我们内心的受用。我们若将「法」放在心里,自然我们就会身体力行;身体力行才能够有办法见证那个「法」。

慈济人把法听入心,走入人群去付出,去见苦知福,所以「甘愿付出、欢喜感受」,这就是「见证受用」。因为我们的身体力行,才能够见证受用。这样,法才真正能够不断不断,沁入我们的心来,滋润我们的心地,这是一种真正很微妙的喜悦。每天、每天我们都能够法喜涌泉,能够不断涌现在我们的心里,这就是「法」--让我们能够轻安自在,让我们每天欢喜。

听法若欢喜,能够受用、能够身体力行,这就是回报佛恩。所以常常听到慈济人说:「我们以和来供养。」是的,以和来供养,以四合一来供养; 合心、和气、互爱、协力。这些他们要身体力行,这完全就是要这个大团体,真的一心一志,如此来回报他们所受的法。所以说起来,学法,真的我们要身心受用;我们若不能身心受用,我们光是听没有用。

所以大觉者他能够演法普被,佛陀他说法,就是为了要普被一切众生;从在佛的时代开始,期待他能够不断、不断延续到未来。这是佛陀的意,希望他的心怀畅演,能够普利天下未来的众生。

所以大有情者,能够体会佛陀的心意本怀。 「大有情者」就是「觉有情者」。什么叫做觉有情者?那就是菩萨!菩萨已经觉悟了,不过,他还是在人群中;所以他「上求佛道、下化众生」,这叫做「觉有情者」,就是菩萨。

菩萨、大菩萨,他传承,要传承这个法,他就要很了解。只是自己一个人了解还不够,希望在场的人更加清楚;大家若都更加清楚,要去传法才能正确,如此才能够利益后来的众生。所以大有情菩萨传承,希望那个时候的人又更清楚,希望未来的众生能够很正确接受。

所以传教者,无论是在教育,或是说法,莫不都是要把法教授给人人;接受法的人也希望能够清楚,所以「授法、受法无量义」。教授文理真正无量义的法,众生来接受能够很正确,而且还是没有偏差的、文理真正的无量义法;这就是教与受,希望能够很正确。

这正确的法,不离开「四谛、六度、十二因缘」。

「六度万行」,就是佛陀对人人的教育,这一直、一直和大家分享过了。

看看,过去佛陀的教育跟现在,应该是人性是一。虽然时代不同,但从佛陀在世时,就是一直在教育人,要启发这分的爱心,要能供养三宝,要能布施等等…

有一回有一对的老夫妻,已经是很贫穷了,他们也无法能用劳力去做工了,家里也是很贫困。但是他们要活下去。怎么办呢?他们就是去垃圾堆去翻,翻翻看有什么东西能吃的?

这对老夫妻常常都是很怨叹。怨叹说:「我们怎么这么贫困呢。」他们知道因果,因为佛陀在世时,法不断在传;听到的人就会传--「人生的苦难,来自于过去没有布施,所以才会这一生如此贫困。」

他们自己也是知道:「对啊!过去无法布施,这一生佛在世,我还是无法布施。」非常的怨叹。但是他们的心还是很虔诚,相信因果。

有一天,他们在垃圾堆中翻找时,忽然间翻到一根木头;这根木头原来就是檀香,很有价值!很欢喜,赶快拿去换了一包米,不是很大包,小小一包米;他们一天可以吃一餐,可以吃三天。

第一天,赶快去洗米下锅煮饭。佛陀已经知道了--「这对的老夫妻有心想要供养,过去生就是没有造过福,所以这一生这么贫穷。」佛陀知道, 他就对舍利弗说:「舍利弗,那对的老夫妻今天有米有饭了,你应该要赶快让他们有机会造福啊!」舍利弗真的在他们饭煮熟这时间,到达了。这对老夫妻看到舍利弗很欢喜,看到舍利弗的钵还是空的,两位老夫妻他们就赶快准备,就说:「我们今天很有福,我们有饭煮熟了,刚好舍利弗尊者到达!我们今天还是过着今天的生活,我们把这碗饭赶快来奉献供养舍利弗。」二人很欢喜,供养舍利弗了。

这天,虽然他们同样要再去垃圾堆,又去翻东西吃,但是满心欢喜。

隔天,老夫妻看看时间快到了,又对彼此说:「赶快,今天我们又能够第二天的饭可煮,今天我们能够闻到饭的香,我们也能够吃一顿饭。」佛陀又知道了,对迦叶尊者说:「来,今天这对的老夫妻,他们有第二餐的米可吃,这个时候你可以再去。」那么迦叶尊者也是在那个时间出现,这对的老夫妻更加欢喜,觉得「迦叶尊者,是佛陀尊者中的首座弟子,所以我们应该要供养!」所以把今天这餐饭,又再供养给迦叶尊者。同样,又回 复去垃圾堆找东西来吃。

第三天剩这碗米了,老夫妻就觉得说:「这一生还没吃过白饭,今天确定能够吃到这碗白饭了。」所以又开始煮。刚煮好,佛陀出现了!看到佛陀,真的是好像万福临身,那种的欢喜无法言说,非常踊跃地欢喜。他们顶礼,赶快将这碗热腾腾的饭,供养佛陀,佛陀就为这对的夫妻祝福啊。

这对的夫妻目送着佛陀离开了,这对的夫妻说:「我们能够供养舍利弗是大智慧啊!供养迦叶尊者是大福德啦!我们能够供养梻,是圆满的福德! 我们这一生,已经是比所有的人都要富有了,所以我们应该要满足了。」所以在这对老人的身心里, 充满着满足的幸福。

这是在过去佛陀在世时。

在现代,在缅甸,也是一对的老夫妻,他们就是务农。遇到灾难,田里的谷子已经被风摧毁掉,土地也已经有盐分了,生活会很困难,可能要依靠,他在马来西亚的儿子来接济。他真的是心很担忧。

忽然间有慈济这个团体到来,不只给他稻种,不只给他肥料,还能启发着他们那分从内心能彻底了解因果,所以夫妻觉得说:「我们要为善!过去生我们就是没有造福,现在我们才需要人来帮助我们。慈济这个团体,是帮助无数人的团体。我们若能够捐钱给慈济,慈济可以替我们,又再救很多很多的人。」所以虽然稻子尚未收割。他们要为善及时,所以就去向人借钱来捐。

因为慈济初阶的救济,已经功德圆满了,稻子也已经长大,肥料也已经都发完,所以这短期的救济结束了。他担心将来要遇到慈济人,不知道有没有机会?所以他就赶快借钱来捐!真的是很用心、很勉强,不过他欢喜了、他甘愿。

在现代这二位的老夫妻,与佛陀的时代那二位老夫妻,那个心不是一样吗?那个贫穷的困境,不是都一样吗?那个时代有,这个时代也有。但是不同的,是在于难得得到三碗米啦,前后他欢喜布施出去;现在这个时代是他先受灾,慈济人千里迢迢去到那里,把稻种送到他的手里,把肥料载到他的村庄,让他们自己劳作,能够一而生无量,一颗稻种,它能购藏于日月中,能够无量再丰收。这是比较起来不同的地方。

因为我们有一群的慈济人,就是缘苦众生去付出。而在佛陀的时代,叫做「福田僧」,好好修行,修得众生供养能够得福。

我们现在这个时代,是因为社会已经很混乱了,贫穷苦难人多;我们应该就是要,启发人人心中有情、有爱,扩大爱、拉长情;把这个觉有道的精神,不只是精神说法传授,我们还要再有形传授,把芸芸的众生都把他当作是福田。苦难的众生,是我们在家居士的福田,我们应该去付出。

所以人间福田、所以爱洒人间,无不都是教育我们,要以这爱的种子去救济苦难众生。这就是佛陀他在他的时代,能够让人人用功、好好去修行, 来传法给人群,那人群来供养,让佛法能够兴盛。

现在种子无量,在培养种子的时候,应该要回归在,佛陀所教育的慈悲喜舍。这个慈悲喜舍,用在我们人人的心中;那就能适应在现在的环境,去救拔济苦!

现在的环境,看,普天之下苦难偏多啊!现在贫穷的国家,贫穷的人民很多。所以我们「教富济贫」,我们能够跨出了很多的国家去救济;我们能够把这种子撒在人人的心中,产生无量的大爱。让他们也能够就地救济,或者是又再跨越其他的国家去救济。看,这不就是人间的福田吗!

所以,佛陀来人间,是大福田!再培养更多的种子,再回归来,来散播大地耕耘福。

所以「福慧双修」,就是叫做「大有情者」。所以「大觉者,演法普被」--大有情菩萨传承,他要传下来,传承了这个法,要再让后面的人又更加了解。

所以「授、受」--「授法、受法」那就是「无量义」;还是这个「无量义」的精神。

所以「四谛六度展万行」--我们现在开始在伸展各个六度万行,以各种各种的方法,要如何能够解除众生的困难?我们要如何去教富济贫?我们现在又是「济贫教富」,让贫困的人也能够又再去造福。

佛陀的时代那对的老夫妻,现在的时代这对的老夫妻,这不就是济贫教富吗?这无不都是大福田!

所以请大家,时时要多用心啊。

出处:http://moya.iyard.org/bin/view/Blog/BlogEntry1794

24 August 2010

人间菩提 - 2010年8月24日 - 中元真义报亲恩



中元恩德 普度照彻
【证严上人8月24日志工早会开示】

「今天是中元节,也是农历七月月圆的时候。我们从七月的第一天开始,就和大家在分享,农历七月乃是感恩、吉祥、欢喜、孝亲月,多么吉祥的月份!我们应该要时时记得不要迷信,我们要更清楚,为什么要叫做吉祥月,感恩、欢喜、孝亲,这么多的意义集合在一起,这都是来自于佛教的典故。」

众僧之德解三途 善念无形聚愿力

佛陀时代,农历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佛陀会带领弟子结夏安居,每半个月为一旬,共有六旬,而今日即是六旬圆满之日。「为什么会有这三个月的时间?人人虔诚、专心一念,都是在闻佛法。」

上人说,结夏安居时,佛陀将天地宇宙的真理万法,一一为弟子开示,而每个人也分秒把握,殷勤精进地修习,「在这三个月的时间人人戒定慧,分秒不空过,每个人的心得满满,透彻天地万物的真谛,更彻底了解生命来源的奥妙道理,这都是宇宙大觉者的施教,弟子们用在生活中信受奉行、拳拳服膺。」

佛陀因见弟子慧命成长,虔诚受教而心生欢喜;而同时,弟子们觉悟真理,得法成贤、得道成圣者众,因此为吉祥。此即为「欢喜月」、「吉祥月」的由来。

而「孝亲月」的意涵则源于目犍连尊者救母。目犍连尊者虽神通第一,但也无法挽救堕入饿鬼道的母亲,在佛陀的教示下,告诉尊者,必须仰仗众人虔诚的祈祷,以人人修行的一念清净心,才能救拔他的母亲离开饿鬼道。于是目犍连尊者虔诚供僧,透过僧众的虔心祝祷化为『恩德之光』,终于让母亲和同时受苦难者同时出离。

目犍连尊者救母的典故成为后世民间习俗中中元节所举办的「盂兰盆法会」,上人开示,「在佛教『盂兰』是倒悬的梵语,而『盆』是装盛清水以供僧众净手,以及百味供品供养僧众之物。用此虔诚供养三宝,是表达一份敬意,人人也虔诚祝福……现在俗称的普度,即是为救倒悬,以脱离三途苦难:地狱、饿鬼、畜牲道。」

颠倒造业如地狱 无辜稚子痛哀号

上人叮咛,农历七月应是人人虔心祝愿的时刻,保护生灵即是救拔生灵,不应杀生造业、颠倒是非,「各位你们好好的思考,我们既然要很虔诚的为三恶道来普度,为什么要对畜牲大开杀戒。想想在一个月之内,宰杀牲畜,划刀血溅、沸水脱毛……恶鬼看不到,但是畜牲看得到,我们要疼惜啊!」

几年前,一位母亲正在煮水准备杀鸡普度,没想到幼小的孩子,一不小心跌坐入滚水中,孩子稚嫩的皮肤顿时皮绽肉开,母亲椎心伤痛自责不已,虽然在花莲慈济医院挽回一命,但治疗期间痛苦难耐,幼子的哭号之声宛若地狱。

上人以此为诫,「苦啊!业既然来了就要用虔诚的心去发愿,恶鬼看得到吗?世间的恶鬼很多,还有地狱也看得到,她的孩子这些都是啊!所以我们平常要如何普度三途苦难众生,就是要时时发愿救倒悬,这就是我们要推动的,不要颠倒造业、杀生逆道而行,心要向正道才能造功德。」

上人开示,「我们要日日斋戒、时时要有善念,我们要能了解盂兰盆会的道理就是普度三恶道的意思,佛陀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,我们要帮助最需要的人并且救度他。」

业力深重障须弥 枯手乞怜求饭饱

巴基斯坦半个月来洪灾惨重亟待国际伸援,巴国北部24日却发生三起爆炸事件,上人忧心,人心的对立与冲突将影响灾后的援助进度,而目前基金会正在评估巴国南部的勘灾急难救助路线,期望能将物资早日送达灾区。

上人说,「业力不平息,共业会更多,巴基斯坦北部山区,山路不好走,而且人心不调;南部则有商港与工业区也是重灾区。在前天,我想我们应该救倒悬,看到这些善良的老百姓受灾,看到他们渴望的眼神,伸出手只为了一餐饱啊!期待已经联络到当地的人员来支援,救济之前要先用人文教育先安抚人人的心,让人人有次序、备受尊重的领取物资。这需要悲智双运的人间菩萨,将人文和救济同步进行帮助他们!」

上人期许,人人要斋戒,并以不傲气的心态普度众生。上人以佛陀侍者阿难尊者与普度公的典故为例。

邪念浮起恶门开 普皆回向恭敬心

阿难尊者亲近佛陀且有三十二好相,一次起了高傲之心,心想自身应能超脱生死并获永恆,没想到,静坐时突然出现一张恶脸,青面獠牙,张牙五爪地说:你的庄严不是永恆的,如果你的心不照顾好,同样会堕入鬼道,且形象会变的跟我一样!

阿难很担心,于是赶快求佛,佛说:阿难你太傲慢了,有朝一日,无常来时你的心会坠落,你要敬天爱地,要远离邪念恶缘,将所修的功德回向,将心的正念照顾好,时时刻刻戒慎虔诚。

上人说,佛陀心胸宽大,要阿难将所修功德回向鬼神道,要尊重鬼道、敬天爱地,不要让心中有邪念而开了恶门,这就是佛陀的教育,但后世慢慢地却有了偏差,普度却变成祭拜好兄弟与普度公。

以正念行正道,上人感恩慈济人持续推动正观念,落实社区宣导与祈祷,并带动以素食水果进行祭祀,上人感恩地说,「希望你们可以更提升,引导人人庄严祈祷,所以在农历七月我们要好好推动戒慎虔诚,当然要一步一步的推展,希望能变成庄严虔诚的正信正理念。」

慈济大藏经 - 新加坡福慧中心开幕



慈济健检中心正式启用 推广预防医学守护健康
2010年8月21日【曾茂文、潘宝通/ 新加坡报导】

四面的组屋高楼林立,新加坡佛教慈济健检中心(福慧中心)就建在社区邻里中。

经过测试运作一个月后,医疗器材日渐齐全到位,健检中心终于在2010年8月21日正式启用。志工用心地策划了两个梯次的社区爱洒活动,挨家挨户邀请附近居民前来观礼,并亲身来了解慈济健检服务。

见证这历史性一刻的,除了四百多位民众之外,还包括了新加坡国家发展部暨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傅海燕女士、台北驻新加坡代表处代表史亚平女士、前来参加青奥会的约旦资深志工陈秋华师兄,以及自吉隆坡及马六甲远道而来的法亲家人等等。半圆形场地被布置成典雅舞台和座席,众人齐聚一堂,喜气洋洋。

◎ 获得政府高度认同

慈济新加坡分会于2005年底推动四合一架构后,志工深入社区推展慈济志业,无论是常月社区环保、环保讲座、健康检查、捐血活动和爱洒茶会等等,都获得民众的赞赏,同时也获得社区基层组织及本地政府的认同。

2007年八月,新加坡分会首次在西南区的裕华民众俱乐部举办社区健检活动。当天该区国会议员傅海燕部长莅临关怀,对慈济志工展现的人文及纪律表示肯定,并在事后请该区公民咨询委员会主席庄辉煌先生前来分会,探讨慈济在社区成立‘人文关怀中心’的可能性,深入关怀居民的身心健康。

其后,慈济提出的社区健检中心计划,经新加坡卫生部协调,以‘义诊中心执照’规格申请,并获得傅海燕部长的大力支持与推荐,政府遂以低廉的慈善价来酌收租金,并极力配合,展示对慈济的高度认同。

傅海燕部长在启用典礼的致词中表示,裕华社区发展比较早,居民年龄层也偏高,身体难免出现病痛,所幸慈济在这几年以来,持续在该社区举办免费健康检查活动,让居民的健康有了比较全面的照顾。有感于健检活动仅是一年一度,当“慈济在提出成立健检中心的时候,我们非常地欢迎。”

慈济从慈善起家,发现‘因病而贫’的社会现象而开启创办慈济医院的因缘。新加坡拥有完善的医疗体系,但面对人口老化的课题,推广预防医学无疑是一大挑战。台北驻新加坡代表处代表史亚平女士说,健检中心正是本地慈济医疗志业重要的一环。所谓预防胜於治疗,健检中心方便快捷的健检服务,将适时为居民的健康把关。

◎ 医疗服务深度化

启用典礼中,人医会成员欢欣地步上舞台,呈现柔美的手语表演。简单而富有人文气息的节目后,慈济新加坡分会执行长刘济雨师兄引领嘉宾们进入健检中心巡礼,并由人医会医师们伴随讲解。其中,新购置的骨质密度测量仪(Bone Densitometer),引起傅海燕部长和史亚平女士的注目,两人认为中心设备完善周全,致力于落实‘预防医学’的概念。

在充满慈济人文和文物布置的中心里,傅海燕部长被挂在一隅的证严上人法照吸引,驻足细看良久。她在志工的邀请下,抽出了一张静思语小卡“人真正的财富在行善”,主宾双方交流甚欢。

前来观礼的社区民众也加入巡礼的行列,由志工带领介绍参观。对于健检的重要性,陈毖(女丹)小姐分享,在一次检查后发现自己的胆固醇指数偏高,才察觉自己一直抱持错误的观念,并非年轻人就不需要做健检。经过该次经验,她除了更注意自身健康外,也积极向朋友宣导适时做健检的必要。

福慧中心四周组屋环绕,人口密集,且交通方便,是理想的‘人间菩萨招生’之处。执行长刘济雨师兄解释:“这些组屋楼下的地都是属於政府的,并不轻易让慈善团体使用或租用;而这几年以来,慈济新加坡分会的全体志工在四合一架构之下推动很多社区活动,让社区基层组织非常地认同。”

济雨师兄强调,健检中心将秉持证严上人的理念,除了守护健康之外,也落实医疗人文,期许为本地医疗注入一股清新的人文气息。他说:“不只是提供医疗服务(medication),还要教育(education);不只是治疗(cure),还要关怀(care)。”

在460人的祝福与见证之下,嘉宾们联袂在《佛陀问病图》前揭幕。拉下红布幔,代表的不仅是踏出‘预防医学’的重要一步,更意味着慈济人医会成员及志工们要学习佛陀的精神,用心用爱,守护每一位居民的身心健康。

静思晨语 - 2010年8月24日 - 97 - 受法应用为妙供





佛所说法,是「文理真正,尊无过上」。

什么是文理? 「文理是人伦准则,是人品典范道德、是贤者风范、是青史流芳;真正是诸法精髓,是慧命法源。」

文理是人伦准则,是人品典范道德,是贤者风范,是青史流芳,真正是诸法精髓,是慧命法源。

用心看、用心听,佛的经法,无不都是教育我们人伦的准则。

我们人人若能够守于人伦道德中,这就是人的人品有成就,所以能够做人的模范。只要我们人伦道德的准则,没有脱轨,那就是人品的典范了。道德这是很重要,自古以来,诸贤圣人,无不都是因为道德具足。在「人伦」这条路上,行走得很准确,就是要培养我们的内心,还能够表达在外行,这叫做「道德」,这是贤者的风范!

我们学佛,不就是要学得这贤者的风范?贤者就是菩萨,要有菩萨这种的风范在人间。人人若能够以菩萨的品格,是我们所要学佛的标准,这样做就对了。这是我们青史流芳。

「真正」--「真」就是「不假」;「正」就是「不偏差」。我们若是在人间,能够在真正文理;或者是文理真正。这个方向走,这就是诸法的精髓。

佛陀来人间说法,不离开文理真正;无不都是要教育我们,人人就轨道。所以真正是诸法精髓,是我们慧命的法源。所以在经文里中这么说「文理真正,尊无过上。」哪里还可能有比这个文理的真正,更有价值的呢!

我们若读每部经,开头就是「如是我闻」。 「如是」--「如是」就是「真正」的意思。真正是这样,每一部经的开头,就是真正的妙理,所以「文理真正,尊无过上」,这是最尊最上的,三世诸佛所共守护。

这种的文理真正,过去未来现在诸佛,就是共同所守护的这个法;这种文理真正,到底是什么样的文理呢?当然在真实法。 「真实法」是佛陀四十多年后,「正直舍方便」所说的真实法,这就是诸佛所共护念。

《无量义经》文理真正,尊无过上,三世诸佛,所共守护。

无有群魔,外道得入,不为一切,邪见生死,之所坏败。

每一尊佛,他的心怀里就是真实法,这真实法就是《法华经》。这是「文理真正,尊无过上。三世诸佛,所共守护;无有群魔,外道得入;不为一切,邪见生死,之所坏败。」是这个真实法,无论什么样的魔,都无法来侵入正法。

所以常常说:「诸外道,无论以什么道理,都无法攻破了佛陀的真理。」但是佛陀将入灭以前,他很担心,他所担心的,不是他身体的入灭;他所担心的就是,芸芸众生迷茫尚未醒,大家是不是能够体会佛法?这是他担心之一。

更担心的就是说名称的佛教徒,不了解佛法,毫厘的偏差;自称佛教徒,但是所行的身行就是偏差掉。

所以一句话说:「狮子虫自食狮子肉。」外道的邪法无法来破坏佛的正法,偏偏就是自己自称的佛教徒来破坏。让人说:「你这是佛教,佛教徒是这样。」让人对佛教有一种的偏见,所以才会说:「狮子虫自食狮子肉。」

那只狮子,外面的兽类只要看到狮子,就会赶快离开,不敢靠近狮子王;不过偏偏就是这只狮子,它自己身上的毛里所长出来的小虫,来吃狮子的肉。狮子虫自食狮子肉,这不就是譬如我们佛教徒,破坏自己的佛法吗?

所以我们人人已经是佛教徒了,人人发心了,就要能够切身体会到「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」,得闻佛法就要入正道走;不要差之毫厘、偏在千里。我们若是偏了,一点点毫厘的偏差,那就是千里之遥。

真正的真法,用在我们的行动中,用在我们的心态中,自然就没有众魔外道得入,不为一切邪见生死而来坏败。

所以我们的「心要正,法不能偏」,这是诸佛所护念,真正尊无过上的道理。

所以在〈说法品〉里面,我们能够体会到,佛法原来是如此的人间化,菩萨就是这么的生活化。所以菩萨本来就在人间,佛法本来就是要来教育人群; 所以佛法我们要把它在人间,菩萨要在生活中。

菩萨摩诃萨,若欲疾得无上菩提,应当修学如是什深,无上大乘无量义经。

所以「菩萨摩诃萨」,就是「大菩萨」,「若欲疾得无上菩提,应当修学如是什深,无上大乘无量义经。」这是《无量义经》,〈说法品〉后段的经文。

我们大家难道没有感觉到,这个法若能够入心,每天我们都能很欢喜!

看看我们大爱台,在播出的菩萨身影,虽然一点点的时间,看到他们过去的人生,接触了佛法后,走入慈济的境界,他们人间再如何的大困难,如何的烦恼;他们心念一转,看,在人群中多么欢喜!

像这样的节目,这种的人文,这都是真实法,真实的人间的经过。现在转变过来的表现,无不都是佛法现前。运用现在的科技。让大家能够了解,原来要转烦恼,要自救不困难!

所以说,「闻法欢喜,终身受用。」我们若听了之后很欢喜,这是我们的心在受用,身体力行是见证受用。

多少人说他身体有病,走进环保场去,看看多少人说一忙忘记病了。甚至还有人说:「知道了,医师说我是末期,我若躺在床上,除了浪费时间又烦恼,光是怕就死了。」看像这样的智慧,跳脱了他那身心的病痛,就是因为他身体,有在动、有在利用,所以身体力行、见证受用。

我们「人生只有使用权而已,没有所有权」。这使用权分秒利用,利用之后,才有成品出来啦。所以一辆机器在生产,每一秒钟它若动就有成品。

就像我们道德要如何培养呢?路要怎么走呢?那条康庄的路在那里,你自己去走了,这条路就有进步了;你的心真正能够去体会,这样就是真正受用。这种的见证受用,就是要身体力行。

闻法欢喜,从心受用,身体力行,见证受用,法入沁心,微妙喜悦,法喜涌泉,轻安自在。

法入身心,就是说这个法来滋润我们的心,点点滴滴滋润我们,就是微妙喜悦。那种真正接受到法的欢喜,点点滴滴来滋润我们的心,这实在是很微妙的喜悦。那种的喜悦,可会有什么烦恼吗?自然破除了一切烦恼!真的法入心就没有烦恼,所以「法喜涌泉、轻安自在」。那个法若入心,好好滋润我们;如此,这法喜常常都像涌泉,从我们内心,源源不断一直涌现出来,我们的心常常就是轻安,很多的烦恼不会入心来。

就是那偏差邪法,也没办法影响到我们!我们的心境,常常历历分明,怎么会去受邪法诱引,就不会受到引诱了,这是「法喜涌泉,轻安自在」。

佛恩浩瀚!我们要如何回报佛陀让我们成长慧命的恩呢?唯有心花德香。

看看每一部经,尤其是在《无量易经》的,〈说法品〉最后,就是大家都很欢喜。

那种「文理真正,尊无过上,三世诸佛所共守护;不为一切邪见、生死之所坏败。」你们想,这是不是多么让人感恩的事情!

所以菩萨要发心,发心要发无上心;而且要入修学这种很深的法--「无上大乘无量义经」。

所以佛陀说完后,大家应该启发一念心。

佛说是已,于是三千大千世界,六种震动,自然空中雨种种花。

天优钵罗华,钵昙摩华,拘物头华,分陀利华。

所以「佛说是已,于是三千大千世界,六种震动,自然空中雨种种花,天优钵罗华,钵昙摩华,拘物头华,分陀利华等等」,如此来供养。

真的是,这个法是多么震撼人心!他所说的「六种震动」,应该就是我们的「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」,真真正正我们都震动起来了。

我们过去六根对六尘,因为六尘就对六法,赶快要将这六根、六尘的境界,完全将它净化。眼睛看外面的境界,不要被色诱引;我们去分别形相就好了。我们的智慧--「智」叫做「分别智」,那「慧」叫做「平等慧」;虽然外面的境界,善恶红尘滚滚,若们能够看到,我们就发挥我们的智慧。

不要以眼睛看的,就被偏差诱引了,或者是听等等…这个六根对的六根尘,我们都把它净化过来,所以这叫做「六种震动」,全身都动起来。

「自然空中雨种种花」--因为我们的心,心遍法界,大家心花怒放,很欢喜,佛陀的教较法令我们很欢喜;所以我们的心花,能够好像天雨天花种种花。这是一种心灵的譬喻,那种的欢喜,大家的心花都开了,很美的境界啊!表达它最美的境界,来供养佛陀。

所以「天曼陀罗花、忧钵罗花、拘物头花、分陀利花,等等…如此来供养」,这是要表达大家,那种听法之后的很欢喜。

对,我们的「六根、六尘」,完全净化了,转烦恼为法,转菩提就是法,所以这菩提法转了,烦恼就扫离!所以以最欢喜的心,法喜涌泉、轻安自在。

佛恩浩翰,心花德香,斋戒虔诚,为最妙供。

「佛恩浩瀚,心花德香」,我们的心来供养德的香;大家法水滋润,心地清净。

所以在《无量易经》中说:「道风德香薰一切。」道风、道德的风范,已经飘散出了那个德的香气来。所以最好的供养,那就是佛陀在说法之后,在修习小乘的人而言,就是证果了;他能够证初果、二果、三果、四果。所说的证果就是觉悟的境界,这就是奉献给佛最好的供养。

所以我们大家听法之后,身体力行,清净我们的心,这就是最好的供养。

回报佛恩就是我们用功,回报佛恩是我们奉献给人群,这就是最好的道德,心花的德香来供养。

所以斋戒虔诚为最妙供!我们若时时就是斋戒;这在我们的行为,表达出来如何来疼惜大地万物;以最虔诚的心,来面对人群、待人接物等等…这就是回报佛恩、教育,最好的表达。

佛陀教育众生,无不都是要众生能够受法应用,这是最好的供养。我们若有受法,自然时时斋戒时时虔诚,这无不都是心花德香的供养。

各位,学佛没有其他的方法,总是法听入心;我们要应用在人群中。所以请大家要时时多用心--「文理真正,道德要应用」,请不要疏忽。

出处:http://moya.iyard.org/bin/view/Blog/BlogEntry1793

23 August 2010

人间菩提 - 2010年8月23日 - 回溯环保二十年



三草二木 菩提蔚成林
【证严上人8月23日志工早会开示】

「真是一秒钟一辈子啊!剎那就是永恆。」慈济走过四十四个年头,踩踏出无数个歷史上的今天。今天的歷史,是二十年前的八月二十三日,证严上人在台中新民商工的一场「幸福人生」的讲座上,提起了「用鼓掌的双手来做环保」,促使慈济环保志业的成立与成长。

2010年八月廿三日志工早会,上人娓娓诉说起这样的歷史。「那一年有三天的时间,晚上在这个学校跟大家结缘。那天一大清早,我去拜见师公--印顺导师,经过的路上是一个夜市,到了黄昏有很多的小吃摊,半夜生意收摊了,遗留下来的都是垃圾。」

风中狼藉记忆深 七千昼夜菩提印

满地的塑胶袋、纸、保丽龙等,天亮后随着车辆的过去而飘飞,让大好的台中市狼籍不堪,上人内心不忍,而于当天晚上的讲座,提倡资源回收的环保理念。上人说:「造纸的过程,要砍伐树林,所以要回收;看到了塑胶袋这样地飞,会想到这是千年、百年无法腐化掉的,也应该要回收;还有保丽龙也无法腐化的,烧了又会污染,更要回收。」

台上轻轻地讲,台下就有人重重地听。首颗菩提种子,是台中的杨佩珊(原名:杨顺苓)小姐,身体力行做环保后,在上人再度行脚台中时,将回收累积的资金,捐做慈济善款。上人说:「很感恩在座听法的人,有缘的人,把简单的一句话当成了妙法,拳拳服膺。」

「虽然时间过得很快,可是这一念,一秒钟一辈子,剎那就是永恆。」一种菩提种子的萌芽,让慈济环保志业在台中的黎明新村成长茁壮,七千三百多个昼夜,许多人起早到晚投入在环保里,有的则是提供他们的门口、他们的家、他们的车库等等做资源回收。现在,则是有人捐土地,腾出了房屋,供做慈济环保站。延伸至今,全台湾已有四千五百多个点,两百多个环保教育站;扩及全球,则是五千多个环保点。

信为道源功德母 拳拳服膺救崩毁

做环保,慈济人有智慧,用回收品妆点周围景观,废弃物变成了巧工艺品。有些人还摇身一变,成为环保教育的「大博士」,对前来参访的各界人士、教授、学生与孩子,进行一场又一场的环保飨宴。上人开示:「这都是道场,这也都是教育。最好的教育,可以启发内心,所以它不只是呵护地球,保护地球,也是净化人心啊!」

草根菩提、环保菩萨等坚定立愿,信师父所说法,将那信念投入环保之中;纵使身体有病,依然如实地身体力行。上人恺言,忙碌的自己没有亲自腰弯做回收,口说的道理,却有人伸出双手去力行,而由衷地赞叹:「经者道也,道者路也。这种信、愿、行,佛法与祖师大德们不都是一直鼓励,立信、立愿、立行,慈济人做到了。」

杨佩珊小姐用鼓掌的双手做环保,慈济志工曾益冰,则是捐了一部货车,护持环保行动。二十年的岁月,人与车,都已老迈,却都未退去。上人说:「他们都说老爷车有老爷在开,两个老爷会守住这部老爷车,真的是好可爱。」

大地草木皆是药 草根志业见斐然

举《法华经》云「三草二木」,上人开示为何称环保志工,为「草根菩提」。「『三草』,小草小药治小病,中草中药治中病,大草大药治大病;小草比喻小根机的人,听经就能知道人生无常,因缘果报,这叫做小草。」

「有的是没听,但是看到四季春、夏、秋、冬的变幻无常,也可以觉悟,而好好地修行,这叫做中草;有的认为我不只是自觉,还要觉他,为天下众生调和,大地调和,人心调,这就是大草。」

「『二木』就是『小乘』、『大乘』,『三草二木』所以称为『草根菩提』。」草根菩提的菩萨们,日以继夜地在全球各地做环保,诸多来自台湾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,及大陆的教授、企业家等精英组成的人援会,八月二十日至二十二日,也齐聚在花莲静思堂进行环保理念的研讨,与环保科技的研发。

见慈济环保志业成果斐然,上人开示:「感恩啊!二十年,七千多个昼夜,大家起早做晚;路边也可以,园区里也可以这样的教育。真的许许多多的感恩说不尽,对的事情做就对了,做对的事就是智慧。」

静思晨语 - 2010年8月23日 - 96 - 文理真正普应众生





世间法,有形、有相、有名、有量,究竟我们能够知道多少?尤其是出世间法,无形、无相、无名、无量,我们到底又是能够知道多少?

什么叫做「世间法」?世间法就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,人的规矩道理;比如--说孝顺,对父母要孝顺,这是道理。行善、利益人群,有意义的工作,我们去付出,这也是道理。甚至我们要克勤、克俭、耐劳、耐力,这也是道理。或者是要守礼节、要有礼仪,这都叫做道理;这个道理有比较深一点。

我们就说日常生活中,不管是扫地煮开水,这也是道理,整理周围环境,全都是叫做「世间法」。凡是我们在生活中,人应该尽的责任,该付出的,这都叫做道理。这些道理,有形、有相、有名、有量,我们到底知道得清楚吗?

就像我去园子,我们的范围去走一圈;「喔!这叫做树葡萄(嘉宝果)。」原来葡萄是生长在树枝上。

又再看到这是什么东西,「为什么这样红咚咚?」「它开的花。」原来这个花就是开在这个地方!我年岁这么多了,也每天和大家说话,光是园子里种几样东西,我不认识的还是很多。

什么样的植物,它有什么样的功能?那个树、草炼成精油,平时有在使用;那种精油我曾用到,就是不知道从这棵树来的,不知道。

所以说起来,感觉到说世间的东西,那个形象光是看,我们就认识不完了,何况说了解它的名称呢?实在是究竟我们能够认得多少?有限!但是出世间法,那就更难了。

出世间法,除了有形有法以外,还有无形、无相、无名、无量,这些法我们又是能够知道几样?所以说起来人很渺小!天地万物,天地之宽、万物之多,每一样东西都有含藏它的道理,我们倒底能知道多少?

何况说这个心理,一直到最奥妙,人人本具佛性、智慧平等;但是我们明明看到的就是这样,不整齐,知识不整齐,地位不整齐。人与人之间很多都不整齐,但是佛法不断教育我们;教育到让我们知道,这个智慧平等人人本具--佛性、心,全都是和众生都是平等。

要让我们能够透彻了解,很多就要解释到这个出世法。这种无形的东西,要解释到无形的道理,让你感觉到,原来我们没有去想到这无形的道理,就是和这个有形的形态,是会合在一起,这更加不简单。

所以出世间法,原来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真正的微妙;从出生而到老到死,唯有佛陀,能够为我们解释十二因缘。生之来死之去向,又再跟我们说四谛法、六波罗蜜,要让我们更清楚一些,人生的苦集滅道。又再对我们说,教我们如何走才能够通达,回归与人人本具的佛性--这条路就是「六波罗密」,就是从悭贪、嫉妒,而回到那分「慈悲喜舍」。

看,这种从世间法,如何把我们引度?这个「波罗密」,就是「度」,就是从此岸度到彼岸去;从这个有形、有量的相,把我们引度到那个无形、无量。

那分的「法」,这实在是唯有佛陀大觉者,他是全能究竟彻悟,知晓的觉者,他才能够真正体会;所以我们应该对佛陀的教法,我们完全要相信。

所以在,《无量义经集选》这样说:「一生无量,无量一生。」那能够从「一」当中生出无量;无量的有形、有相、有名,这完全从心的法。这种的无形、无相、无名、无量,这个法彻悟之后,自然你就会去了解--那些有形、有相、有名、有量,只要你一念智慧启,什么事情我们都能够了解。

从无形到有形,这有形的苦啊、集啊,也是从那个无明,无形的烦恼产生出来。

烦恼大家有没有?人人应该会承认说:「有啦!」

「来,拿出来给我看看。你的无明是长成什么样子?你的无明是长成什么样子?」人人拿不出来,但是它明明就是那个无明在作怪;所以我们的心,常常在那起伏、烦恼。

这种的起伏、烦恼,他就会去行动。所以「一念无明生三细」,才会叫做无明缘行,行缘识,识缘名色…不断不断,整天的时间都不离开这些。

人生就是要去透彻「一生无量,无量从一生」;所以佛陀他能够透彻了解,将这个佛法广演。

四十多年间啦,佛陀从众生性欲无量,所以他就说法无量。从阿含小教,一直到方等,一直到般若,一直到方华,回归到那个佛陀所启悟的华严境界。看,为了普应众生,所以佛陀就是要从有形、无形,反反覆覆设法施教给众生;因为众生欲性无量,所以欲性无量就是在世间法里。佛陀以出世间法入于世间法,所以用种种的方法,施教于众生的烦恼,所以从烦恼中救拔出来。

真的众生的烦恼,有形无形,真的是很多;所以佛陀的施教,是用很深的法,要让很浅根的人能够接受,这实在是不简单的事情。

所以这种「无上大乘」,这就是菩萨应该要修的,是无量义。我们若是发心我们要修行,就是在无量义。所以无量义能够广被众生,能够很开阔去披覆于众生。就像这个无形的大宇宙、天空,涵盖于有形的地上万事、万物,这就是「无上大乘」。

无上就是没有限量的高度,叫做无上。佛法,它的智慧、它的道理就是无上。

就是当你有所体悟之后说:「这样够了吗?」其实和佛法相比,都还不够! 「那再高上去,够吗?」也依然还不够!真的,佛法就是广无边际!佛法广阔无边际,实在是无上的高。这实在是佛法的妙,妙在它能够普应众生。

《无量义经》文理真正,尊无过上,三世诸佛,所共守护。

就像说佛陀的道理,这种「文理真正,尊无过上;三世诸佛,所共守护。」我们就知道佛陀的教法,真的是文理「真、正」。

譬如说,我们在这世间在做世间事,世间不离开苦集滅道。我们还记得在,二OO八年的五月二日,缅甸发生了很大的灾难。我们从五月四日,从台湾、马来西亚、泰国,慈济人会合走入了缅甸,帮助他们;我们给他们榖种,让他们赶紧能够赶上季节,让他们的榖种能够落土。

但是土地上受过了海啸,土地的盐分过重,要怎么办?当然是天助人助--海啸过后,不断、不断一直下雨,所以将这个土地的盐分淡化,土地已经被水洗过、没养分了,所以还要给他们肥料。我们在九月十五日这一天,我们慈济人第八团,他们去乡村,再去发放最后一次的肥料。

感动人的事情很多,其中一则的故事--

那就是我们的慈济人,走在那个乡村的路上,在村里有一位阿婆,一直很高兴地站在门口,走出门口一直一直招手,就是表示我们慈济人要进去他们家。

慈济人看到老人,那么亲切、那么高兴,那种态度,就是一直要招呼慈济人进去,他们就进去了。

进去里面一位阿公,老人家在里面,拿着一封信,很恭敬地给慈济人。这是缅甸文写的,慈济人看不懂。原来这封信,他就是要叫他们,拿回来给我给师父,这封信充满了感恩;由他的太太念出来,这位老先生开始要念,就一直哭一直哭。所以原来这封信的内容,就是充满了感恩。

这位老先生他六十八岁,他自己还在耕作,他有两个儿子在马来西亚,所以他想说灾难过后,他没有榖种了,所以可能就要靠儿子寄钱回来,给他生活。没想到慈济人出现了,给他种子、给他肥料。他说:「有种子落土,但是若没有肥料也没办法。」

不过,台风过后,忽然间肥料都涨价。他们通常没有钱去买肥料,都是向人家赊;赊一胞肥料要二十篓的米还人,过去是这样。但是肥料都涨价了,可能他要还人三十篓的米。你们想,这肥料不是施一次就好了,他得施四次、三次的肥料,这样收起来,到底够还肥料吗?很难说。幸好有慈济人,除了给他们鼓种,又给他们很充足的肥料。

所以他很感恩,他除了那一封信以外,里面还有二万的缅币。这二万缅币,是他向人家借的。他打算说等他割稻子时,他要还人十篓的榖子。他说,知道慈济人来第八团之后,可能就结束了,他一定不能等到稻子收割后,才来捐钱,所以他去借钱来捐,这叫做回馈。

他在信中说,慈济人给他《静思语》,要心想好意啦身行好事,这个道理他已经了解了;要做好事要及时,他要赶紧去捐。他说,要给师父救更多人,所以他去向人借钱。

但是我听到二万缅币,也很替他担心。不过,他很甘愿,他觉得说这就是他要回馈的时候。

他知道「粒米成箩」。所以他又在跟慈济人说:「每天要煮饭时,他要将煮饭的这顿饭,他要抓一把米,来放在另外一个瓮里中。」我看到了实在是很感动,这不就是「粒米成箩」!瓮里已经有看到一些米了,他说,如果整个月下来,他就能够救人。

想,有形的世间法,其实是无形的善法。我们如果不去给他们布施,我们哪有办法去启发他的心?所以这就是善法。这无形的法,启发人人那念无形的心念,成为有形的付出。

所以说起来,佛法真的是无量。其实佛法里面,所含的「文理真正」。里面是很正,所以它是非常的深,说起来是很深,同样也是很高;深无法见底、高无法比喻;很高、很宽广,所以这种的法叫做「甚深无上大乘无量义经」。这就是菩萨应该要修行,就是要在这个『无量义』去深入,

各位,学佛,我们真正要从「世间法」,而到「出世间法」,这就是我们要学的。所以佛陀大觉者,他那个无上大法,不断、不断在庇荫众生。

在我们的生活中,我们若能够了解,我相信人人都能够脱离这分的人间苦难。所以请大家时时要多用心。

出处:http://moya.iyard.org/bin/view/Blog/BlogEntry1792

22 August 2010

人间菩提 - 2010年8月22日 - 心是万法之源




万法之源 一切唯心
【证严上人8月22日志工早会开示】

谈及花莲凌晨稍感地震数次,八月二十二日的志工早会,证严上人开示天地之间,天气不调、地气不调,还有地、水、火、风等「六气」不调,更需要人人戒慎虔诚,人与人之间要合和互协,一切少不了我们人的这一念心。

「心乃是万法之源。」上人开示:「三世一切佛,一切唯心造。我们大家都是佛弟子,佛陀是宇宙大觉者,就是科学越发达,愈是能证明佛陀所说法。所以我们要求法,求法,哪里求呢?」

「心外无法。」上人开示,求法当要往内探究我们这一念心的法,只要我们有心,无一法而不能。「所以天下灾难频传,苦难众生唿天抢地,叫天不应,叫地不灵,要叫什么呢?心啊!天下大事,人人有责任,所以我们人人要多发心。」

情牵众生觉有情 善法和风入心宅

上人开示,佛陀时时刻刻鼓励众生要发大心,立宏愿,唯有人人发大心,人人立宏愿才能救世,才能救度世间苦难。「感恩慈济人间菩萨,能缘苦众生,在这茫茫大海中扬起了慈航,冲破了众生心灵重重的障碍巨浪。」

那巨浪,远在中国大陆四川的洛水、汉旺,于2008年五月十二日的一波规模八以上的大地震,将当地的地貌变了样。慈济人间菩萨把握在两年多前的当下,恆持剎那的那一念心,自发自愿地轮流前往当地陪伴与关怀。

「觉有情,情牵众生,那一块土地真的很需要觉有情人。」两年多来,一群慈济菩萨,人间的农夫不断接棒,用爱铺路,一分心在当地用爱洒播,将爱的种子在当地的土地上耕耘了出来。上人开示,「土地有情,人有情。慈济人在台湾有家、有事业,可是有心就可以克服万难。」

一位居民李伟,年方三十几岁,曾经性情温和的他,二十四岁那一年中风后,失去婚姻的他开始自暴自弃,将心封锁。五一二大地震后,慈济人到了当地,不断予以居家关怀,陪伴与引导,让他打开了心门,走出了家门,每天清晨六点多到慈济洛水活动中心将电脑开机,接收讯号参与台湾的志工早会,聆听上人的开示与医疗志工的分享。上人赞叹:「所以,只要你把心门打开,无法而不能,有什么事做不到的呢?」

菩萨慈悲度迷茫 见苦知福破我执

心门打开,一切已海阔天空的李伟,天天沐浴在法流上面,现今不只做音控,同时还做环保,并做影片的场记,日子过得充实。另一位二十几岁的周钦,原有美满的家庭与一个小店从事电脑维修。然而2002年的一场车祸,导致他半身不遂,身体失去了功能,连心也受了大伤。常常自哀自怨的他,2006年又逢父亲肝癌往生,母亲得为父亲还债。

2009年,得褥疮的他住进医院,得到慈济人的关怀与陪伴,大爱台派驻四川的同仁陆凯声,教导他在病床上做影片的场记。场记制作中,周钦看到许多悲苦的个案,自始明白自己其实很有福,而跳脱心灵的禁锢。

出了院后的周钦,除继续协助场记外,也因感悟拯救地球的重要,与母亲在家乡的门口设了一个环保站,并跟着慈济人下乡,坐在轮椅上沿途用「大声公」宣导环保。上人赞叹:「真的是万法皆通啊!那样的打开心门,用爱拥抱了世界,自己心灵的无明把它突破了后,不都是智慧之光;那样美好的境界,围绕在他的人生里,看了真的很开心。」

六气不调人受害 勤俭环保换平安

慈济人结合四川当地居民用心于环保,德阳市环保局的副局长也带着同仁,先后参与慈济在洛水、汉旺的环保教育站,学习资源的回收与分类。而他们不只是坐着听,也起而行动,跟着慈济人出去,沿途去捡。

感动副局长的身体力行,上人开示:「环保,普天之下真的都很需要。」上人表示,现今国际间最重视,学者们天天在研究的,就是温室效应与六气不调,也咸认环保是一大重点。故假如人人把环保做好,生活上珍惜周边的物命,克勤、克俭,让清净在源头,就是节能减碳的好方法。上人说:「这都是要人人的心启动起来,才能真的救济世间,能消弭天灾,人人才能平安。」

21 August 2010

人间菩提 - 2010年8月21日- 见证大陸慈善二十年



菩萨心事 众生苦不忍
【证严上人8月21日志工早会开示】

「时间总是分秒地飞逝过去,每一分秒中都有我们的歷史啊!」八月廿一日的志工早会,证严上人开示,佛陀说法虽然是两千多年前,但因法是真理,不离开分秒瞬间,所以我们也要如同佛在世时教导的道理,用在我们时时刻刻的生活中。「真理不离开人生。佛说的真谛,第一个开头就是苦谛。」

「千经万法,离不开苦的真谛在里面。许许多多的因缘都是缘苦,能成就一切是不忍心。」上人表示,菩萨所缘,缘苦众生,佛陀教导弟子要发大心,立大愿,看天下众生受苦难,菩萨要启动这一念不忍众生苦之心。

佛法真谛众生苦 辛未初夏洪涝悲

一九九一年初夏,暴雨造成中国大陆长江洪峰,华东地区十九个省洪涝。适时,上人由南部往北行脚中,行至台南仁德休息站歇脚,随驾的李清波居士买了份报纸,将华东地区受灾并向国际求援的讯息显露。

惊见当地人民受灾难,上人临时撤换《慈济道侣》与《慈济》月刊版面,转而刊载台湾民众发心关怀的唿吁。是月,静思精舍的药师法会,上人也现场说明身处平安的台湾人民,应为大陆受灾的人民造福。「那时在发放,照顾户都在当场,我就说大家在平安,应该人人启动一念爱心,造福的心。」

登高一唿,率先响应的,是现场来领物资与生活补助金的照顾户们。上人说:「他们领到的几百块,一千多块、二千多块、三千多块,回过头来,表示他们也要捐,不管是五十块、一百块的,其中有一位还说要捐五百......」

「我好震憾,很激动,感觉到这就是希望,这种希望启航了。」希望启航于照顾户们的勇于施捨,启动了慈济的专款劝募。「那一年我们开始用爱心挡严冬。我在各地的『幸福人生』讲座上唿吁,慈济人也进行义卖......,点点滴滴粒米成箩,滴水成河。」

纵然慈济人忧虑于救灾的艰辛,不知力量该从哪里来,然而师父的愿想,弟子们力挺。上人欣言:「慈济人让师父我很感恩,没有人阻挡我,大家拼着命尽力付出,让我勇于直前,勇敢往前一直走。」

荷担因缘心不忍 三通一平助安居

华东救灾行动包援建大爱屋,弟子们的构想是临时的居所,上人思考的,却是能住三代,经几十、几百年不倒的房屋。再把弟子们吓了一跳,上人恺言:「大家还是默默地承受。现在想起来,我何德何能,有这一群弟子这么地顺,师父怎么做,他们就怎么出力推动。」

感恩台湾的弟子们,凝聚爱心与力量,中国大陆的领导们也用爱心关怀当地的乡亲,配合慈济的脚步,全力支持。上人说:「我们选择的土地,不能在偏僻的地方,要在交通方便的地方,离人群不能远,因为不只是安置他们的身,更需要让他们的生活有生机,才能落地生根,真正的世代繁荣下去......」

「那就是『三通一平』,路要通,水要通,电要通,地要平。」上人表示,不管是建起了慈济村,或者是养老院(敬老院)与学校,当地政府全力配合土地的提供,与公共设施的建设,继而让慈济在两个省,三个县援建了慈济村。「八八水灾是八十八天,华东水灾,建立慈济村是六十天。大家抢晴天,战雨天,挑灯夜战,让他们在冬天时能搬进去过年,真的也是歷史的创造。」

菩萨挂牌在心坎 常住正觉永承担

回过头来,上人表示, 慈济人,也许有那时还没加入的,也有在那段时间身心、生命力都投入的,是而分分秒秒都是歷史。「这么众多的因缘,缘着不忍心众生受苦难,这一条路走过来,也将近二十年了。」

二十年,缔造了2010年的八月二十日,在苏州正式地将「慈济基金会」的牌子挂上,上人语重心长:「这一个正式挂牌,不只是挂在苏州的静思书院里,应该就是挂在我们慈济人,人人的心坎里,这都是永恆的承担,要为普天下的苍生,挑起了这样的责任来。」

牌,挂上了人人的心坎,再回过头来,上人依然忧心巴基斯场的苦难未息。「三个礼拜过去了,2000多万人还在水中,无家可归;而路还是不通。这都是我们最担心的事情。总而言之,天下事匹夫有责,何况发大心、立大愿,不忍众生受苦难的菩萨,所缘,都是缘苦众生啊!」

20 August 2010

人间菩提 - 2010年8月20日 - 善之足跡在神州



筑千年希望 灿然历史永固
【证严上人8月20日志工早会开示】

「天天都有歷史,尤其是今天的歷史,那就是『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』在大陆江苏省苏州书院成立的正式挂牌典礼。」将近二十年的时间,慈济踏上了大陆的土地,从1991年开始累积至今日,将于下午举行正式挂牌典礼。

八月二十日的志工早会上,证严上人由衷地感恩。「结缘也二十年了,这一念心充满了感恩啊!虽然我无法亲自到当地,可是在遥远的此方,我也以最虔诚的心来祝福,来感恩。」

苏州古城滚绣坊 大事因缘从今启

「今天开始,我们的责任还要比过去的脚步,还要更稳定地迈向普天之下,哪里需要慈济人就在哪里出现,但愿为普天之下奉献我们人人这一分无私的大爱,在人道精神大团体之下,我们人人都应该有这一分共同的爱心。」

「但愿这是我们重新的起步。」慈济最新的歷史,将于今天下午产生,而歷史上的今天,是2002年的八月二十日,河南固始慈济中学启用。它由当地政府无偿拨地并补助兴建,却因地方经费不足,而由慈济投入援建。

2001 年四月动土后,于2002年的八月二十日完成启用。八年光阴,当时启用典礼的隆重,至今记忆犹新。上人说:「那是无数人的希望,无数家庭的希望,也是社会的希望,也是国家的希望啊!」上人表示,国家、社会的希望在人才,人才的希望就是在教育。河南固始慈济中学建立后,成为全大陆的重点学校,许多毕业生考上全大陆最有名的大学,为学校的教育立起了典范。

而学校教育要立起典范,首重校长奠定的校风,上人说:「那时候的饶刚校长很有魄力,很有抱负的一位好校长。他来过台湾两次,参访花莲慈济中学的教育后立下宏愿,要把当地的中学教育与台湾慈济中学的教育平行。」几年的时间,慈济教育团队前往当地进行人文交流,并与之缔结为姊妹校;校长亦将《静思语》教学落实在学校,并由自己的品德带头做起,戒菸、戒酒同时发愿素食,真实地树立了典范。

人道精神无疆界 远乡幼苗见茁壮

自 1991年大陆华东水灾因缘开始,慈济或因水灾的因缘,或因风灾的因缘,或是扶困的因缘、地震的因缘,先后在大陆援建五十四所「希望工程」。其中,江西乡下的白竹小学,因受龙捲风侵袭毁损,而由慈济援建并提供孩子们助学方案。一位好学的孩子易清兰,因家庭贫困就学困难,慈济自她读白竹小学开始补助,至今,已是大学四年级的学生,是该乡镇第一个上大学的孩子。

自爱的清兰,有慈济人到江西进行文化交流,都会投入参与工作人员,将来的心愿是要回馈乡里,要为社会付出她的一分力量。上人赞叹:「在那样的穷乡僻壤里,那样的家庭贫困,可是父亲对孩子的教育很用心,更令人感动、兴奋的是,孩子那样的能自爱,能把握教育的机会,那样的用功,实在是不简单啊!」

看到援建学校的孩子们立志用功,年年有孩子进入重点大学,上人欣慰:「虽然付出是无所求,不过看到为社会培育了英才,都是我们最开心,也是最大的期待。」2008年四川大地震后,慈济也援建了十三所学校,洛水小学的校长权少强和固始中学的校长饶刚一样,说:「要树立典范,要从我自己开始。」他除了本身戒菸以外,也在学校树立无菸的环境。而今整个学校干净、美好,只有听到朗朗的读书声。上人赞叹:「这样的学校真的是希望的学校,是人才希望的工程,每一次听到都很开心啊!」

净心守志常随学 菩提不退永植福

大陆喜讯洋洋,来台接受分割的玫瑰姊妹,也于昨日平安回到家乡菲律宾,由八年前同样慈济医院成功分割的「慈爱」、「慈恩」姊妹热烈欢迎。上人欣言:「看到了我们的医疗志业的成就,你们笑得开心,我也很开心。」慈济慈善、医疗、教育、人文展现的成果,面对紧紧跟随的弟子们,上人有感恩而发:「你们跟着师父,有的四十多年了,三十多年、二十多年、十多年的,一直跟着过来,我们大家的期待、希望,不也就是看到这样的成果吗?」

「付出无所求,只要有这样亮丽的成果,我们就心满意足了。」值此大喜的日子,上人期盼慈济人与弟子们,能用欢喜与感恩的心,来予以一切的祝福。

静思晨语 - 2010年8月20日 - 95 - 深妙十二因缘法





佛观众生利钝根性,晓了深妙十二因缘法,寻究根源而不可限,说无碍智,永离缚着,积功累德,不怀回报。

这也就是要与大家分享,佛陀的智慧,来观察我们众生,我们的根机是利,还是钝。我们的根机若很利根,一闻千悟;我们若能很钝根,就是千闻也是不能一悟,所以利钝的根机差这么多,这就是众生的习性。

我们每天每天在听经,有的人会时时反省,注意我们自己的行为,注意周围的事物;这就是若在听经之后常常、常常好好自我薰习,自然我们若听到什么样的法,我们都能很快就觉悟了。若是相反,你听得再多,还是没办法!这就是利、钝的根机的差异。看你是很利的根,利就是很敏睿,很有睿智的人,这也是要平时薰习。

但是佛陀就是要让我们能了解,深妙十二因缘法。我们人人,不一定在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才有十二因缘;其实十二因缘法,是应该用在每一天。

每天不是跟大家说:「一念无明生三细。」这就是一个源头,所以「无明」缘「行」--我们若一念的无明起,我们的行动就开始造作。 「无明」缘「行」,「行」就缘「识」了,这意识就生起了!

开始无明,我们的动作生起,这意识常常就这样想--「我在说话,为什么他这样从中间拦起来,把我的话阻挡下来?为什么我说的话很不错,他怎么不听我说呢? 」这个意识一直就是起着不欢喜,意识起了就开始缘了。

又是去缘,缘着「名色」。 「名色」就是没有看到,没看到是怎么没看到?过去就跟你们说了,因为父精母血这样交合起来,还没有看到什么东西,只是知道因缘会合了,有了。

我们一样,在日常生活中,只要因缘会合,那颗因的种子,又是一层不好的种子;不好的因、不好的缘,又是再交合起来,再来就是「六入」了。不好的缘交合起来了,外面的境界现前了,眼耳鼻千身意,去缘外面的境界。

看六入,就是六根去接触到六尘;六尘被我们接触到之后,就开始,因为「触」就开始感「受」了!

感受到这个我爱,那个我不爱。爱的,我想尽办法取着,不择手段,这种的感受,取着到时,我欢喜!取不到时,我很烦恼!这种得失烦恼又回复回来,所以「取」。

这种去取,贪、爱、取着,开始就是「有」了。有,有了得失烦恼,有了很多,千差万别,让我们分析不完各人的根性。把那习性放在心里,无明再重复、再重复,有了无明不断再复!这种「生」、「老死」在一生中,都是在无明缘缘开始;这样一直缘缘缘,一直到最后,还是老、死,这就是我们的人生!

我们应该要去寻根究柢,真正这个源头如何来?其实源头离我们不远,都是在我们一念无明起因。所以追根究柢,我们若要再追究到日常生活中,人与人之间烦恼互动,真的不可限量!

这若要修行就是很容易,若不修行,真的烦恼无明实在是不可限量!

所以佛陀为我们说无碍智,要我们能产生一切无碍智,一切智、自然智、无碍智或是四无碍智,这就是佛陀要我们把我们心的烦恼,全清除出去。

烦恼的源头我们若了解,其余的,我们在日常生活中,无论是鸟叫虫鸣的声音,无不都是在说法。

所以就好像看到「草根菩提」。一位老菩萨,她每天每天都是做环保,旁边一些师兄师姊就说:「那位老菩萨,她的名字叫做『第一』」。第一名的,为什么叫做第一名?她风雨无阻,一早大家还没有到,她先到,第一名;刮风下雨别人无法来,她还是能来,第一名。

原来这位老菩萨,她是一位有癌症的老菩萨;她曾经得过乳癌,又有肝癌、糖尿病,觉得这样人生还有希望吗?

有师兄知道--「这位老菩萨怎么会这样?家庭环境就不是很好了,又如此一病再病!」他就开始邀她来做环保。她开始就去做环保,她觉得做环保很好,都没烦恼,所以她开始天天去做环保。做环保之后,她慢慢智慧一直明朗起来了。

所以人生的哲学,问她说:「妳这样不累吗?」「不会,反正我若有病,只是睡觉,愈睡就愈担心!愈担心愈害怕!怕死了!我不要等在那里,睡着等吓死,我这样每天出来做事,多欢喜!」

她家里还有一位她的老先生,这位老先生中风了,老太太每天要照顾他,照顾老先生会放弃环保吗?她说:「我怎么可以放弃呢?我去那里和大家在一起,我多快乐!但是他就已经中风,我也要尽责任,我也要照顾他。」看,家里二人,一个中风,一个自己癌症;你看,她也能去付出。

这种也能给我们一种启悟--离开缠、缚、执着,我们凡夫就是缠缚住;被什么缠缚了?就是烦恼缠缚我们!

所以常常说,我们人人都有一个如来本性,在我们心中;只是烦恼把我们缠住,所以我们的名称,叫做「在缠如来。」我们人人都是在缠如来,被这无明绳缠住;若不是,我们人人都有一个清净的本性,海阔天空,就像那位老菩萨,她解开她的烦恼,解开她缠住的心。

所以我们听,我们也能用;用在让大家知道--这是一个观念,转一个观念就是智慧、就是善;若随着环境、烦恼、潮流,就是苦!或是埋怨,那就苦不堪了!

所以我们要积功累德,不怀回报。能把我们的心好好顾好,这叫做「功」;外面我们能去付出利益人群,这叫做「德」,所以我们要积功累德,培养我们的习气。我们要有好的习气,这就是叫做利根;我们若有不好的习气叫做钝根。

听法,听来要用的,听而不用,永远无法体会!所以利根还是钝根,这就要看我们自己如何去使用。我们要自己利根,不要钝根;我们若是钝,一天到晚都在烦恼中,不知道十二因缘的无明源头,原来当下即是。

我们现在就是有无明,这无明开始之后,十二因缘一直缘下去,每一念间无不是无明!所以希望大家,这无明时时自我警惕,化开无明,那就是清净本性。

《无量义经》念念生灭;善男子,是故初说,中说,今说;文辞是一,而义别异;义异故,众生解异;解异故,得法,得果,得道亦异。

《无量义经》里我们的念--好念、善念、恶念、烦恼,都是念念生灭中,要看我们向来的习性是什么?

我们若是好的习性,常常所生的,就是好的念头;我们的习气若不好,一切境界都是不好的念头!

有时生起一念好的念头、善心,但是很快就灭掉,所以「念念生灭」!好、坏念都是如此生灭,我们的心念就是在生住异灭中。所以佛陀就这样跟我们说,就是因为如此,我们的心性不定,所以我们的见解不定。

佛陀说:「初说、中说、今说」,过去四十几年间,也是一样说这些法--四谛、十二缘、六度万行,不离开这些法。

「文辞是一」说的话都差不多一样;不过,「而义别异」里头对什么根机的人,他就要同样这件事,不过,他要说不同的意思,让大家去体会。

说同样的一句话,他能分析其他的意思,所以文辞是一,而义差别。就像有一段这样的文字,古早时代,有一个国家他们的习俗,父亲到六十岁,子孙要给他一件毯子,开始要去守门,就是都要去守在门边顾门。

有一对兄弟,大哥就对弟弟说:「父亲六十岁快到了,你快去准备一件毯子。」

真的快到时,弟弟就去拿一件毯子来,这件毯子展开,原来是半件而已。大哥就问弟弟:「你怎么用半件毯子呢?」他说:「也是要再准备给后面的人用。」他说:「后面是谁?」「看起来你年纪也不小了,你若年老时,我把这半件毯子给你儿子,你儿子给你,这样以后你也是用这半件毯子,去守在门口、顾门户。」

大哥听了,他感觉,对!这是每一个人都躲不过的,万一若是轮到我的时候,六十岁,我就要去守门口、顾门户,这要怎么办呢?

就跟他弟弟说:「既是如此,我们对父亲这样就不对了,不过,这是现在的习俗。」所以这二兄弟,就说出他们的心情,给一位智者听。

这位智者就觉得,这种习俗应该改除,所以向国王陈情。

国王认为:对,这样的习俗真的很不好!一辈子这么辛苦,到六十岁,只得到一件毯子,就要替子孙顾门口,这应该不对!所以国王一道令下,就此改除六十岁,一件毯子顾门口的习除。

这就是说,义不是不能改,这种的习俗能改,所以「众生解异」众生只是一个习俗,那解不同。

像我这样解说,大家坐在这里,大家所了解的是不是一样?也是不同,都有利钝的根机。

所以我们「解异故,得法、得果、得道亦异」,就是你了解多少,你就能得到多少。

我们若没有好好身体力行,无法去见证这个道理,所以得果就是见证道理,我们要身体力行。

「代谢不住,念念生灭」人生哪一个时间,不是代谢不住呢?我们在这里坐着,静静坐着,我们体内的代谢不住,还是没有停息。世间一切汰旧换新,都是不断不断在流转,所以这就是--

《无量义经集选》代谢不住,念念生灭,文辞是一,众生解异,法性无差,众生四相,文理真正,尊无过上。

众生所解,所听到的感觉不同。佛陀所说的教法,尤其是在《无量义经》它的文辞的道理,实在是很正确。

「尊无过上」因为我们众生,人相、我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受四相牵缚住,这等等…或是生老病死等等,这全部在日常生活中。

其实法性无差,性全都是一样无差,人人本具;不过我们就是一直在那里分别,对外一直计较,不知道内心,代谢不住、念念生灭,我们自己都不知道!

无论是时间、空间、人与人之间,没有一个时刻是停下来,没有加减的时候。没有,我们常常就是这样,在不断汰旧换新;却是我们不断守着,那很固执的执着。这执着是一直存在,生生世世固执就是解不开,所以我们钝根,无法体会。

各位,我们真的要用心,学佛我们若不用心,我们永远都是在钝根中。我们要时时积功累德,选择对的事情,做就对了。这么简单,所以请大家要时时多用心。

出处:http://moya.iyard.org/bin/view/Blog/BlogEntry1791

19 August 2010

人间菩提 - 2010年8月19日 - 惜水敬天地



载舟覆舟 当思因果
【证严上人8月19日志工早会开示】

十二年前,慈济援建大陆甘肃水窖,首批于八月十九日动工。时光流转,2010年的八月十九日志工早会,证严上人开示:「水,是人生所滋养生物的大生命。我们要真的很珍惜水。天下万物包括人,真的是少不了水。」

诸如人体之组成,水份佔大多数,人,可以几天不吃饭,却无法一天不喝水。上人表示,水之于人世间如此珍贵,然而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不调之下偏多的灾难,最大的致命伤,也还是水与土。「水大不调,或者是地震,这都是带给了人间大灾祸。假如干旱了,这种的水大不调,都不下雨,缺水了,真的是要耕种也难,就是牲畜没有水要活下去也难,何况是人。」

陇中千里焦旱地 慈悲地窖清水甜

诉说起十二年前的今天,慈济人踏上了甘肃那一块土地,一望无际的是黄土高原,滴水难觅;当地妇女每天的责任,就是到十里路远的地方挑水,是故成长后要结婚,首重的是夫家有水窖。

慈济人在通渭县援建的第一批水窖,嘉惠了当地的年轻人,可以成家,也可以立业。每年从五月到七月间当地的雨季,人民将雨水储积在水窖里,有了水,节省了每天挑水的时间,专心耕作之余,农作物增产了,人民生活也因此改善了。

上人说:「他们过去整年之间收不到一千元,现在小麦、玉米等,一年之间收作可以上万。所以,这样的穷乡僻壤,只要有水、有水窖,就可以让农田增产;年轻人可以成家,立业;孩子可以跟着父母后面一起农作,好可爱的家庭。」

山体涕泪变泥流 水忏难诵应戒慎

甘肃人民纵然有了水窖,用水依然珍惜,而自来水四处可见的台湾,人人却都少了分警惕与醒悟的心。举讽诵《水忏》时提及的挑水不易,上人开示:「《水忏》难诵。看到人家这样的生活,各位菩萨们,我们真的要珍惜水资源。」

上人唿吁世人,真的要有警惕的心。「不要以为台湾没问题,我们要用一种虔诚的心,用水也要虔诚,用感恩虔诚的心,不要糟塌它,也不要浪费它,这就是因果观念。」

谈起了因果,上人感嘆人祸,无不是天然灾害造成的因素之一。「近半世纪的时间,整片的山大量砍伐,为了经济不惜后果;开发过度了,水土破坏了......台湾土地不大,若不断为开路而砍伐,为经济而开路,山洞不断地挖,断了水源,恶性循环下,将来的后果堪由谁来承担?」

「几十年来,甘肃的过度开发,多少人为了水而辛苦;」十二年前的甘肃受干旱而苦,今年八月七日的甘肃舟曲县,却受毁于豪大雨中倾洩而下的泥石流。突然间的灾变,救援艰鉅非常。

新闻报导指出,甘肃灾害与2008年的五一二汶川大地震的地震带有关。两度的灾害过后,今年,慈济人再度踏上通渭县,见当地房屋倾颓,但慈济先后援助的近两万口水窖,却依然安然无恙。上人欣慰:「可见十二年前第一批的水窖品质之好,真的是做得很牢固。真的也是很感恩,慈济人不管是盖房屋,或者是做水窖,还堪得起这样的考验。」

心源活水正信念 平安合掌勤祈祷

曾经很繁荣的甘肃舟曲县,经不起四十多分钟的豪大雨,伤亡惨重。而苦不堪的灾难还未回復,气象预估仍会下雨,松动的山体,积水的堰塞湖,致人民生命财产堪虞。另一方的四川,也是豪大雨不断,灾害处处。幸而许多灾害生还者,人人动员起来,赶起了毅力、勇气投入志工工作,上人表示:「这样平安的人,去帮助在灾难中的人,实在是令人感动啊!」上人慰勉,凡事都是要克服,不克服它,实在是活不过来。

「所以我们时时看到了惊世灾难,我们要警世觉悟啊!我们要敬天爱地,要疼惜物命,要尊重生命,天地之间,每一天的平安,每一时刻都要感恩。」说不尽的人间疾苦,上人唿吁慈济人真的要好好地戒慎虔诚。「感恩天天在社区带动祈祷的慈济人。但愿我们人人都要用虔诚的心来祈祷,用正信的观念来面对每一天。」

静思晨语 - 2010年8月19日 - 94 - 诸行无常寂灭为乐





生住异灭,代谢不住,瞬间念顷,逝流不息。

「生住异灭,代谢不住,瞬间念顷,逝流不息。」这就是要跟大家分享,我们日常生活中,不离开生住异灭。生住异灭,就是来自于代谢不住。

代谢就是--无论是大乾坤、小乾坤、人的身体,也同样就是瞬息之间没有停息;新换旧,不断在换、不断在迁变。

大乾坤,我们能够感觉到,那个四季的时间真的很分明,这是代谢在交替;春夏秋冬在交替,这中间我们能够看到,这是大自然的法则。在我们人呢?若没有代谢,我们怎么能够看到,婴儿几个月后成为一个可爱的儿童,又过几年后成长为可爱的孩子,这种就是每天在代谢中。

所以,代谢,也就是「生、消失」,或是「新、旧」在轮转。

就像我们的血在流也是很快。我们的血在流,在体内我们看不到;但是血若不动,就叫做塞住了,活不下去了。所以它就是都有在流通,不断在流通。

连我们很微细的血管,叫做微血管。有时撞一下,整片都瘀青。为什么整片瘀青?因为皮的那层,布满了很多很细的那个血管、很细,所以你一碰撞,一大片的血管受伤了,它破了。这种很微细的血管撞破了,它自己会再修复。

就如同说我们在天地之间,小的灾难,大自然同样能够修复。就像看到树被风扫断的树桠,树木自己会再修复,它还会在发芽,它还会有生机。

所以说起来,这个生住异灭,在这个代谢不住,本来就没有停歇。我们才有生老病死,天地才有春夏秋冬,这就是在代谢。

所以佛陀跟我们说:「生住异灭就是代谢不住。」这个代谢对我们人体来说,或者是对气候来说,也是一样瞬间念顷、逝流不息。

所以时间是如此在流逝,天地万物也是如此在转变,转变得我们不知觉。除了天地之间有成住坏空,身体有生老病死;其实每一样万事万物,其中它就包含生住异灭;大地之间全都有生住异灭,都在不知觉中成长,不知觉中在凋零,这全都有,这全都是代谢不住。

那「瞬间念顷」,就是时间很短很短,短到让在我们不知觉中间如此流逝过去。

《涅槃经》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,生灭灭已,寂灭为乐。

所以在《涅槃经》,也是有这样一句话说: 「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啦;生灭灭已,寂灭为乐。」

这是佛陀觉悟的境界。觉悟在这个人世间,无论你是看得到的,有色的东西,看不到的,不知觉的东西,无不都是无常。

诸行--「行」就是在流转的。岁月在流转,新陈代谢不断在汰旧换新,一切的一切,诸行无常,所以是生灭法。

所以世间不离开生灭法。昨天已经过去了,今天又要开始了;上辈子我们已经过去了,我们这一生,已经又在这几十年间,每天的时间,每一天都是在迎接着来日,就是明天的一天。

是明天先到,还是无常先到?不知道!不过,人人都有明天的准备--「这工作明天再做、明天再说…」或者是期待在明年,或者是期待在来生,这全都是一种的期待。但是大家都不知觉,每一天都是在生灭法里,我们人人都是在这个生灭法当中。

你若能够了解,「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」,若能够觉悟,那才能明了「生灭灭已,寂灭为乐」。

我们知道生,生出什么呢?道心。生出什么呢?我们见如来本体清净的本性。我们若能够了解这一点,无明烦恼灭掉,灭掉之后,那我们的心境,自然「寂灭为乐」,我们心境自然就很寂静。

你觉悟之后,其实一切回归大自然,大自然本来就有,这一切我们若能够觉悟,本来就是这样,无有得失。无得无失,那自然没有惊惶恐怖的事情,都没有了,已经寂了。

把这些烦恼、恐惧、得失等等…都消灭掉,这样就是最快乐的!这个境界我们能达到吗?真的是很难。

佛陀成佛时,为阿若拘邻等五人,转四谛法轮时,亦说诸法本来空寂,代谢不住念念生灭。

所以「佛陀初成佛时,为阿若拘邻等五人,转四谛法轮时,亦说诸法本来空寂, 代谢不住念念生灭。」

中间于此及以处处,为诸比丘并众菩萨,辩演宣说十二因缘。

「中间于此及以处处,为诸比丘并众菩萨,辩演宣说十二因缘。」

因为苦集滅道,这个「灭」里头的道理,那就是在四谛法轮里中,就已经这么说。这种「诸法本来空寂,代谢不住」,那就是生灭法。

所以「念念生灭」,在我们念念中都是在生灭,无论你的脑海中闪起了什么事情--「我想到过去如何、如何?」或是「想到这个东西、想到…」那就是产生过去的一念。这念还有后念…我们若这念常常在那里,后念生不起来;所以我们要知道,诸法本来代谢不住,念念生灭。

那「中间于此,及以处处」,这个中间在这里。或者是处处。我不是在这里跟你们说而已,不只是说我们今天在这里你、我之间的话;我们还说到过去,佛陀留下来的道理。佛陀那个时候,也说过去诸佛菩萨修行的道理。

虽然是在这里,我们天南地北锕,还是一样说天下事。这中间普及到天下,无论是空间、时间,念念在时间中;那我们在这里,在处处中。

所以「为诸比丘并众菩萨,辩演宣说十二因缘。」除了四谛法以外,佛陀还是,对

十二因缘:1.无明 2.行 3.识 4.名色 5.六入 6.触 7.受 8.爱 9.取 10.有 11.生 12.老死

这个十二因缘就是人生的源头。

开始来,每一个人都有正报、依报。有的人来到人间一直在享受,财子寿,人人都是在要求,这叫做财子福禄寿,很具足;也到最后一口气,也很轻安自在就去了。

但却也是有人一生下来,这个依报、正报都很不好,在最贫穷苦难的家庭,一生坎坷;不只是贫穷,又是苦难、又是残废等等…很多很多就是不可爱的事情,都集中在他身上,像这样由不得自己。

为什么呢?就是来自于过去所带来的无明。一念无明,所以一念无明那就开始行;因为无明它会去造业,造业就是行动;我们过去生的无明累积,去造业。

那造业过后就是往生--「万般带不去,唯有业随身」,所以所带来的是业识。

这个业识,它就是舍彼投此--「舍过去投在现在」;或者是舍此投彼--「舍这个地方,生到别的地方」。所以说我们舍去过去的身体,得到现在的身体;舍去了现在这个地方,我们将来要去另外一个地方。

无论是舍此投彼,或者是舍彼投此,这都是在我们过去的无明,所造的业。依照个那业力,我们过去往生之后,带着这个业识到现在或者是未来。

所以无明缘行,这都要有那样的因缘。因为你的无明是来自于那一念,本来清净的佛性,就是那个心念一动。所以无明,一念无明生三细,贪瞋痴,这种微细的烦恼生起,开始就去行动、去造业了。

所造作的一切,到了人生最后一口气,吞下去不再来时,那个时候,是不是这样就不再来?有喔,就是还是这个行带着业,到了你的下一世去。

所以这个识,舍掉那个地方,就开始随着这个业力行动,到了与你有缘的地方,就去投胎。

那去投胎,那个时候叫做名色。因为妈妈怀孕时,他还没有成人形,因为是父精母血那样混合起来,那个时候只是缘的结合,的一个名相而已。

名色经过了在母亲胞胎内,他慢慢长成六入,就是眼耳鼻舌身,开始有那个意识;到了快要出生之前,慢慢六根俱全。

所以常常说:「女人要胎教。」你若有身孕时,孩子在肚子里,母亲的喜怒哀乐,孩子都感受得到;所以怀孕时要好好教育。母亲要改脾气,孩子以后生下来才会脾气好。有的妈妈平时脾气很好,但是怀孕之后,开始脾气很不好,这也是孩子来影响母亲。孩子的业识和母亲有因缘,所以互相牵引,可见怀孕对母亲的影响很大。

所以我们应该要知道这胎教。因为他有带着六入,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已经具足了。所以到了十月怀胎出生,与人间接触了,他会有感受。

所有的感受,不离开外面的六尘境,所以他的心就会起爱欲。有了爱欲开始就会想要取,去取着。所以为了取着生爱,那取着,开始业的种子又是再覆藏回来了。那种的感受而爱而想要取着,这样那个无明的行,开始又再延续下去了。因为你的行开始取着,所以开始就又有业了。所以有业了之后,我们在这生老病死。

这说起来,就是生生世世不离开这十二因缘。

缘觉,缘觉就是缘着这个境界而觉悟。他出生在没有佛世的时代,他能够在这个环境中,他能够缘而觉悟,缘着这个环境,所以缘觉是观十二因缘的觉悟。

他觉悟什么?觉悟真空的道理。所以这个法本来就有,不是佛出世以后才有。其实这个法则,只要过去曾经过薰习过的人,即使没有佛的地方,他也有那个缘觉。

观境界而觉悟的人,所以他所悟的是真空之理。在悟道当中,有三种--有的时间较长,有的时间较短;有的就是三世。三世去推,过去、现在、未来这个三世。从十二因缘,过去的无明缘行,行缘识,识缘…,就这样一直缘。

他去推,过去因为造这样的业,所以「有」--来到这个人间。 「我这辈子怎么做?来生就怎么去。」这三世,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。

还有就是二世,过去、现在。或者是知道现在,那是不是未来同样他会注意--在过去要如何造作来缘到未来?

但是智慧更高的,就是一念明十二因缘。其实在那个刹那间,我们就能够体会。

总而言之,我们的知识、利根的,在很短暂就能够体悟;钝根的,就要很长很久的时间;中根的,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他慢慢去思考;若是很钝的,那生生世世,还是在十二因缘六道中,不断地轮转。

所以「代谢不住,念念生灭」,这本来就是佛陀,开始说法时最根本「要义」;也就是我们人生在世间,这样来回受尽了苦磨,就是不离开这些十二因缘法。

所以,各位,「生住异灭,代谢不住」,是「瞬间念顷,逝流不息」。我们若多用功在这里,应该大家要了解就较彻底。

好吧!大家要时时多用心。

出处:http://moya.iyard.org/bin/view/Blog/BlogEntry1790

18 August 2010

人间菩提 - 2010年8月18日 - 用爱救拔‧美善共振



众爱善汇聚 虔诚织平坦
【证严上人8月18日志工早会开示】

「天天都是人世间的歷史,前一秒钟就是下一秒钟的歷史,何况是在每一天。」昨天(八月十七日)花莲慈济医院二十四周年庆,看见全院的大医王、菩萨群,并肩牵手地走过歷史的风雨,而志工菩萨们从无到有,从有再不断地搭起拱桥,让医病之间温馨有情;二十多年来如一日,八月十八日的志工早会,证严上人表达由衷的感恩。

连体而来个体归 接力之爱路不遥

欢度院庆的同时,菲律宾连体婴玫瑰姊妹,前往精舍拜别上人。想起姊妹初来乍到时,上人说:「在花莲四个多月了。从开头来时紧紧连在一起,一个要翻,一个不翻;一个醒着在笑,一个已经睡着;现在她们已可以各自翻身,彼此已获自由!」

长大了的两姊妹,又白又胖,黑熘熘的双眼,能看出无邪的天真。两位照顾她们的护理人员离情依依,上人开示:「走前脚,放后脚,已经告一段落了,要把心收回来,再照顾未来的。」

志工菩萨送给孩子们八双鞋,上人期盼她们走慈济路,走得非常稳。而轮流前来台湾陪伴的菲律宾慈济人,上人亦感恩他们爱的接棒。「普天之下这一分爱连连接接,就像我们慈济的建筑--连锁砖一样,一块铺着一块,用爱铺着路,不管多么遥远的都是这样铺过来,坎坷的道路也可以铺成了平坦。」

「她们两个解脱了,将来各奔前程,这种美好人生的起步,也是欢喜啊!」欢喜的同时,上人接获来自土耳其泛太平洋基金会的信函。记起十一年前土耳其八一七大地震,台湾慈济启动「情牵土耳其」援助行动,却遭人民不解。

该基金会与慈济人合作,为土耳其受灾民众兴建组合屋,彼此之间相惜相爱的情分,在去年八八水灾之际,他们也来台湾捐款致意。上人欣慰:「这分情真的很宝贵、很珍贵,他们说这是永久真诚的友谊,土耳其人烙印在心坎里,永远永远都不会忘记。」

饥馑怖畏哀遍野 人苦我悲觉有情

「人家远途的是这样;但愿付出的人,无所求而付出,走前脚,放后脚......」亦是感嘆亦是感恩,上人恺言:「我们所要看到的是受灾的人能稳定下来,有安身之处,心灵能平抚了悲痛,生活能安定自在,就是我们的目标啊!」「台湾无以为宝,我们永远要守护着这一分以善、以爱的宝,就是台湾之宝。」上人唿吁富有爱心的台湾人,要永远保有那一分热情,发心如初,「假如把这一分爱心、热情冷却了,那是很可怕的。」看见远方捎来的感恩信,上人期盼台湾社会爱的热情,与受恩者的感恩心能环环相扣,那就会是最美的世界。

只是天下灾难依然绵绵不息。大爱台新闻报导西班牙、波兰、墨西哥等三个促发新的灾难,豪大雨成灾;二十多天来,巴基斯坦水患不息,又将有一波豪大雨来袭,当地人民苦不堪,上人内心的不捨,难以言诠。「我们可以想像那样的天灾,恶水吞噬掉了他们的家园,带走了他们的亲人,老人家泪眼汪汪......像这样的人有多少啊!?」

两千多万人无家可归,飢饿、缺水、没粮,加诸疫情窜升,灾情的悲悽苦难不亚于海地。几年前的巴基斯坦大地震,慈济人也曾踏上这块土地,予以医疗援助;然而现今该国有三分之一土地遭水淹没,众人推挤、抢夺食物险象丛生,表明救灾的困难。「所以要如何帮助他们?一定要悲智双运。」

温热善心莫冷却 化解天灾应造福

水患之苦,在另一端的大陆甘肃舟曲、四川绵阳都江堰一带,是土石流的灾难。中国国务院宣布全大陆降半旗默哀,一天之间公共场所的娱乐全都停止,上人表示为罹难者的受灾,国度的危脆降半旗,举国哀悼是为人道的举动。「看天下灾难偏多,内心真的很不安。我们也天天期待着,人人每一天都要戒慎虔诚;也很感恩全台的慈济人,天天都在社区里推动祈福。」

七月吉祥月,是欢喜、孝亲月。慈济人在各社区举行祈福晚会,期盼社会祥和、平安,天下灾难消弭。上人也期许志工菩萨与志业体同仁们,也提倡每天中午的祈祷。「总而言之,看天下的灾难,我们要有警惕的觉悟。希望志工菩萨们把这样的祈祷虔诚,带进了医院里,在一点半的时间,同样来一个全院祈祷;这是爱跟善虔诚的共振,上达诸佛、诸天菩萨听。」

静思晨语 - 2010年8月18日 - 93 - 随境应机晓了净慧





好水如法,随境应机,分别诸法,晓了净慧,无处不有,无事不摄。

「好水如法,随境应机;分别诸法,晓了净慧。无处不有,无事不摄。」

我们的《无量义经》,也是一样如此提醒我们。

【无量义经集选】法譬如水能洗垢,若井若池若江河,溪渠大海悉能洗,洗垢法水亦如是,水性是一水各异,法性如是无差别。

真的是要知道:「法譬如水能洗垢,若井若池若江河,溪渠大海悉能洗,洗垢法水亦如是。水性是一水各异,法性如是无差别。」

要洗除一切脏的东西就要用水,要去除我们的烦恼要用法水。所以水性是相同,向外能够洗除够秽,向内能够洗除烦恼,这就是水性是一样,但是名相各异。

所以「法性如是无差别」--法性都相同是无差别,因为法的本身,就是我们慧命的源头;缺了法就没有智慧,来滋润我们的慧命。

不过,这个法,我们要随境应机。常常跟大家说:「佛陀说法四十多年间,一直都是随应根机而说法。」所以叫做「方便法」--要如何引导众生,随他们的根机能够入这个法。所以我们分别诸法,我们才能够晓了净慧。

看到我们志为人医,有一位林医师,他去四川做义诊。看到一望无际的灾难,看到那里老人的苦相,看到丧失子女的悲痛,人生各人的环境各不相同。同样一个苦字,这个苦字,有这么多这么多悲伤哀痛。

他面对着那些人,眼睛看到那些,已经都是倒掉的一堆的废墟。他体会到了,他说,他参加《无量义经》的手语剧,虽然歌词是这样,一直唱、一直唱,一直念那个「静寂清澄,志玄虚漠;守之不动,亿百千劫」,他不知道真正的意思在哪里?

这期间,他在那个环境中恍然大悟了,「无量法门,悉现在前;得大智慧,通达诸法。」

原来在一个好的环境中,原来我们的心境能够那么清净,就不一定要红尘滚滚那么辛苦啊!但是人间遇到这么苦难的事情,光是一个苦字,这么多的形象;所以到了那里所看到的,这不就是「无量法门,悉现在前」吗?所以在这个中间,忽然间他的智慧启悟,觉得无量义经所说的法就是呈现在这里。

看,同样一个环境里面,能够让他发现了很多人间法。

「随境应机,分别诸法」--医师对病人,不就是要对病下药吗?其实就要先去分别药性,是对治什么样的病,所以要「分别诸法」。

佛陀对待众生也是一样。众生是什么样的根机,思想观念不调?佛陀要以什么法来调和?这和医师对人的身体四大不调,发生了很多病相,医师就要一一去调;佛陀对众生的心病,也是要这样一一调,所以要设很多法。

就如我们《无量义经》,就是应现代人的根机。有这一段的经文,接触到时不是很了解,但是他对着人与事无常,就能体会到无常的法门;见到众生苦,也能觉悟苦的法门。

那种同样一种的苦谛,有无量众生的感受;看,这就是我们听经,开始时不很了解,与境对照起来,我们就能体会。这就是佛陀他对众生的根机施教。

这都是出在那个「净慧」--在我们人人本来,就本具清净的智慧,是我们自己不知道。我们若发现这世间法,那自然智慧通达,那就晓了分别;这就是回归,我们清净无染的智慧。

所以「晓了净慧,无处不有,无事不摄。」法,到处都是法。这也常常跟大家说过,不知道大家体会得到吗?

到处都是法,因为人人的身上都有一本经,所以无处不有啊!无论是事、物,无不都是含摄了这个法在其中。

光是看树木花草,里头就有它的法,有它的法则;或者是我们在使用的东西,无不都是含藏了它的法则,才能够成就这些有形的东西。

在日常生活中,有桌子让我们使用,无论是要写字、打电脑,或者是吃饭、喝茶,这桌子可以给我们很多功用。时钟让我们知道时间到了,还有多少时间?控制好时间,对准时间。所以所有的事物,无不包含着那个法在其中;所以一切形相,都有它的法则。

我们人的身上同样也有法则。常常我会说:「大自然法则。」这就是叫做大限来时,我们的寿命就到这里,那这个大自然生老病死的法则,我们要去接受。

就如宇宙间有这个四季轮替,这也是叫做「法则」,这也是叫做「法」。

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时间、空间,对人对事之间,无不都是法则在我们的周围。我们若能够了解,这就是智慧通达了。

因为我们生活在无量法门中,只是我们把我们的慧,用无明遮盖起来了;所以我们要常常把这个无明拨开,就会发现这个「净慧」是本具!

江河泉井,名称各异,水性是一,滋生除垢,三法四果,二道不一。

所以在《无量义经》的经文里面,就是如此陈述:「江河泉井,名称各异;水性是一,滋生除垢。三法四果,二道不一。」

其实「水」,不论是江水、河水、泉水、井水,虽然名称不同,不过,水性是一样的。它能够滋润大地,能够滋养我们的生命,滋润我们的慧命。同时它还能够洗涤垢秽,我们内心的无明、外面的脏污,都是需要水。

所以它有「三法四果,二道不一」。

什么叫做「三法」?三法,第一是「教法」,佛陀所说的教法都是包括在内。佛陀一生中,不论是方便法、真实法、说假、谈空,一切都是佛陀智慧施教的教法。所以教法,是佛一生中所说,无不都是教法。

第二是「行法」,以佛陀的教示,教育我们、开示我们,要让我们知道说,「法是这样,名词是这样。」但是你要好好修行,不只是听、知道就好;你要去身体力行。所以教我们进入法的门径。

第一就是要从「四谛」,要了解「十二缘」,要实行「六度万行」,这就是叫做行法。

佛陀为我们开示如何走这条路?第一站你就要去了解「四谛法」。这不就是我常常跟大家说的,希望常常要提醒大家「苦、集、灭、道」。

还是要对大家说,人生来世间,都是在这「十二因缘」中。所以一生随业而来,从过去生的业牵引我们。来到这一生又不断一直造业,这样又留下去。 「生、老、病、死」这之间所造的无明业,又再传下去;所以都是在这个无明,在这个十二因缘中牵引,这就是我们的人生。

既然我们知道「四谛十二缘」,我们就开始能够发心。发心就是「六度万行」--「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」,这就是我们要行菩萨道的一条康庄的大路。

各位,我们常常在谈的法,其实不离开这些。既然谈的法不离开这些,我们要走的修行的路,也不离这些方法。

再来就是「证法」--我们有行才有悟、有证,所以你们若没去实行,你们无法去体悟。

就如那位林医师说,来到这里才知道,「无量法门,悉现在前」,通达智慧。看,这就是要去走,才有办法证悟。

所以,以修行而证得菩提涅槃之果。我们若不去实行,让你听得再多、说得再多,都没有用。能说的人,若不能去修、不能去体悟,好像是银行员在数钞票一样,算得再多还是别人的。

所以我们知道要说,说了要修。所以常常都说:「慈济是做你所说的,说你所做的。」我们就是要说、要修行;听、听也要修。

所以,若能够真正走入这条康庄的大道,这个心灵的境界,我们才体会得到,体会到心灵的风光;我们才真正体会得到,得菩提涅槃之果。菩提就是觉悟,涅槃就是静寂光明,就是静寂清澄的境界,这就是我们人人所要追求的。

【无量义经集选】水虽不同俱能洗,洗净烦恼涤习气,佛转法轮四真谛,诸法本来是空寂。

所以在《无量义经》,在唱的经文里就是说:「水虽不同俱能洗,洗净烦恼涤习气。佛转法轮四真谛,诸法本来是空寂。」

我们要洗净我们的烦恼,就是要「修行」。

师父常常对大家说:「修行?其实人人本具佛性,还要怎么修呢?」就是因为人人在这个六道中,不断轮回流转。所以我们的习气,一直一直不断变厚起来;囤积变厚,将我们的本性淹埋掉。挥之不去的习气,你怎么把它拨开,习气同样还是一直靠过来;所以这一定要下定决心毅力,除去我们的习气。所以「洗净烦恼涤习气」,要好好将烦恼洗干净,将我们的习气完全去除。

所以「佛转法轮四真谛,诸法本来是空寂」。各位,佛陀来人间,就是转四谛法,四谛法要了解;我们要入佛门,一定要先经过四谛法,我们才能够去体会十二因缘。追根究柢我们怎么来的?将来我们要怎么去?这是十二因缘。了解之后,我们才能把握时间,及时行六度--「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」,这就是修行最重要的法门。

佛陀从方便法,也不离开,四谛、十二缘、六度的法。走入了真实法时,更加强我们要了解,四谛、十二缘和六度;就是要发挥了万行。

要很普遍,随众生的根机,我们要应机逗教,所以我们必定要很了解。了解之后,当我们去碰到那个环境,法若在心,自然就知道--「原来这个环境,就是适应这个法;这个法,原来就是这个环境的道理。」如此这法在心中,在这个境界,我们体会得到,这就是佛陀转法轮。

「诸法本来是空寂」,到底是要追求什么呢?在人间计较,只不过就是在十二因缘中,在造业、贪爱、取着、接触等等…所接触的,就引起了我们的贪着、争取等等…造成了很多的这个业行。

这到底有什么?还不是回归大自然的法则吗!那就是「诸法本来是空寂」。

各位,法在我们的身边,我们要时时去体会、去用。 「好水如法,随境应机,分别诸法,晓了净慧,无处不有,无事不摄。」所以大家要多用心。

17 August 2010

人间菩提 - 2010年8月17日 - 心血砌成的医院



医病温情 花东见曙光
【证严上人8月17日志工早会开示】

「天天无不都是歷史。今天也是一样。」歷史上的今天,是在二十四年前的八月十七日,花东地区首间超过六百床的慈济医院启业;2010年八月十七日的志工早会,证严上人回忆初时建盖医院的艰辛,从中道来:「不知道吃了多少的苦,行过了多少坎坷的路,在那坎坷的时刻,多少人现身帮助了我。」

「人人付出他们的心血、力量,就这样投入;心血假如是有形,整座医院都是用心血拌着泥土而砌成的。」回顾着歷史上的这一天,上人感恩所有的慈济人,在那一年伸出了援手,同步踏上这一条菩萨大道。

筚路蓝缕凿磐石 血汗砖砌成地标

花莲慈院建院的土地,原是花莲农校用地,地上放牛吃草,显露一片荒芜。上人表示,二十多年前的花莲,医疗非常缺乏,多少人有了病,无语问苍天,交通又不方便,整个花莲的生机,都是很凋零。

再忆起医院动土的那一天,佛教界的法师们盛装与会;一大早动土,一大早洒净,慈济人用黄金(粗糠)铺地等,在教内与社会人士由衷期待与祝福中,开始走向花东医疗补缺的使命上。

而当慈济医院建造完成启业后,它成为花东地区的后送医院,诸多疑难杂症等重症,在此获得救治。二十多年来,它从社区医院、区域医院,进而升格成医学中心,上人感慨,那过程,实在是很辛苦。

微光迈步庆感恩 志同道合是法亲

慈院二十四周年庆的今天,全院医护同仁为求节能减碳,于八月八日当天,以路跑回精舍的方式庆祝。上人强调:「这样的路跑,在天未亮之前,回到精舍刚好天亮。意味着当初的花莲缺乏医疗,好像是天茫茫,无语问苍天;慈济医院建立起来后,一群志同道合的医疗团队愿意来到花东付出,就像旭阳将曙光带到这里。」

八月八日的路跑,菲律宾「玫瑰」姊妹也在其中。四个月前从菲律宾来台湾接受分割的她们,由两辆婴儿车推着进精舍,白胖可爱的样子,引人疼爱。看着她们,上人想到2004年在慈院接受分割的「慈恩」与「慈爱」姐妹,现今也是健康、活泼,年初海地赈灾时,捧着爱心箱劝募。

「真的非常地感动,生命就是这样地奇妙。」一一道来,上人谈及花莲慈院创造的几个奇蹟,包括菲律宾两个八字畸形脚的女孩,马来西亚象腿的肯亚先生;印尼,鼻中长瘤的哈米迪;及纤维性再生不良肿瘤的苏霏安,巨大型齿颚质瘤的诺文狄;新加坡罹患罕见遗传性脑神经系统退化疾病的一对兄妹等......都是国际罕见病例,而慈济人都把他们接过来,用长时间疗治,且长时间做倍伴。

而后,他们恢復健康,回到家乡,有的住进当地慈济大爱村,也有慈济人持续前往住家关怀的,上人赞叹慈济医疗志业总是兼慈善、医疗,而花莲慈院是医学中心,所以医疗团队精湛的医术,也树立起典范。

千里远来重病相 视苦如亲入家门

此种慈善兼医疗的典范,除这些国际罕见病例外,还有台湾大林慈院的陈品汎医师,将病患的四个女儿接回家里照顾,让单亲爸爸安心住院治病;而花莲神经内科的刘安邦医师,一位小脑萎缩的病患,无法耕作田地及经营民宿,刘医师号召医护同仁们向其租地,并在网路上为其推广民宿生意。

上人赞叹:「你看,这种的良医,视病如亲,这是多么地伟大。这种悲智双运大医王,都是在花莲,我们的医疗志业第一个医院开始,就树立起医疗的人文典范,还要兼顾到慈善。」

花莲慈济医院除了守护生命外,也进行临床教育、社区义诊与卫教等,为穷困病人安心与安身等,诸多结合慈善与医疗志业的温馨情谊,上人期待来年二十五周年庆时,可将每一个的医病情编辑成册,以达人间美善事蹟的宣扬。

「这都是人间的大藏经,天天都是慈济的歷史。」慈济医院二十四年的医疗史,上人诚请慈济菩萨们帮忙回顾,其中的点滴温馨故事与医病情谊,而能让该书洋洋洒洒地,在来年广诸于世,留传慈济史。

静思晨语 - 2010年8月17日 - 92 - 法譬如水涤尘垢





「以佛眼观一切诸法,不可宣说。」

确实,佛陀智慧眼光来看世间一切,法这么多,如何能这样一语道破一切法呢?难喔!

就如同说刚才我走出来,抬头看天,天很清,没有云又是很静;同样的一片天,昨天的境界是乌云密布,今天天清了。我们在坐着时,听到外面是宁静,加上了清楚的鸟声、虫声;看,空间是相同的,但是那个境界,耳根和外境就不同了--所听到的不同。

昨天是不是今天呢?今天的名称,昨天的名称,到底相同不相同?就是不同。这么简单、这么平常过日子,却是完全迁移的境界。

所以佛陀要将这种宁静的境界,对大家说:「静寂清澄,志玄虚漠。」要让大家知道那个宁静的境界,静到最透彻的那时候;我们心的清和净,回归了那分的本性。假使能够体会的人,就能够自观、观内性。

以佛眼观,一切诸法,不可宣说,以诸众生,性欲不同。

对啊,我们的心境,本来就是如此宁静、如此清净。和外面的境界有什么样的差别呢?既然本来就是,有过去、现在、未来吗?因为它本来就是,不生不灭,这是真实法。

我们听得懂吗?无法去理解。所以这里这么说:「以佛眼观一切诸法,不可宣说。」因为无法一语道破,所以要有个别的分析。

其实本来我们的心地风光,就是如此;本来就是如此宁静、静寂清澄。只是我们缺了,那个「志玄虚漠,守之不动」。因为我们就是欠缺那一念的「至玄虚漠」,所以每当发大心、立志愿之后,我们都很快就消失了这些愿。

所以我们的心随着外面的境界,舍离了我们静寂清澄的本性,我们就出去缘外面的境界;这就是缺了一股的毅力,无法守之不动,所以我们的心常常在外面攀缘。要去把它拉回来很难,所以佛陀才要以种种分别、方法来教育众生。

《法华经》里面不就是有「火宅譬喻品」--

一些孩子,明明那间房子,大火就在烧了,明明危险的危机不断逼近,但是这群无知的孩子,还是在那里玩火。佛陀不得不设三车,门外设三车,那就是叫孩子:「来啊!来啊!你爱羊车、鹿车、大牛之车;无论你到底喜欢玩什么样的玩物,这里都有。来啊…」孩子听到了这些,才懂得向外冲。

这就是「众生诸根性欲不同」--孩子所要玩的、所爱的不同,所以无法一法就一语全都包含;那就是譬喻我们众生的性欲有种种的不同。

所以,我们就说过了,若是以水来比喻--无论是雨水、泉水、溪水、河水、井水等等…的水,它的水性一样。无论是井水,拿出来也能够洗脏的东西;河水、溪水都一样。

若是混浊的水,静静把它放下来,同样它的混浊就会沉下去。从前的人饮水,不是有自来水,还是路边、屋前水沟中流的水,晚上去把它舀起来倒在水缸里,水缸再放一些明矾,天亮时,这些水就是要煮饭、洗菜等等…同样混浊的水,只要环境能够让它静下来,这水还是一样能用。

这个水它的性就是能够洗涤一切;法水也是一样。

众生的业力,牵引了很多不调和的灾难;那在这种不调和的灾难发生了,同样还是需要法水,来启发人的爱心,启发人人能够起大忏悔心,能够从内心升起戒慎虔诚这种的心态。

用这种的法来治疗人人的心,减轻了人人的造业,能够反恶为善,那就是去除恶业、造福业,这同样是叫做「业」。 「业」就是「造作」的意思,那看众生如何造作。往善的,就是以法水滋养自己的慧命,也是去净化他人的人心。所以可以自己滋养,也可以去洗涤别人,去滋润其他。

随方就圆,名相不同,水性无异,洗涤尘污,等无差异。

所以说起来,法就像水,能够随方就圆。名相不同,这是污染的脏水,它也叫做水;这是清净饮用的水,它也是叫做水。

就像《无量义经》说的:「溪河、沟渠大海,那是名相,其实一样是水。」所以无论是随方就圆,名相不同,但是「水性无异」,是一样的,它能够洗涤尘污,没有差别。

各位,这样说的分析,不晓得大家听得懂吗?本来我们的本性本具清净,为什么需要洗呢?要用来清洗的水,它各有不同的形态,不同的环境,但是那个水性依然相同。虽然环境不同,无论多么恶劣的环境,同样还是有清净的水性在。看起来,你看来水很浊,你让它沉淀了,它也是清净的。

看看说在盆子里面,我们探头看,能够看到那个水的水影,能够看到我们的脸;我们若站远些看,这个水中影,有树照树、有房子照房子。或者是地上有水,我们也能够看到,水把外面境界的影子倒映下来。无论它是圆的,无论它是四方的,无论是清的、还是浊的,只要环境静下来,浊的水,它也会变清。

所以我们常常就有一句话说:「千江有水千江月。」看看,只要有水的地方,就能够现出了那个境界。

不过,水要清啊,才能够照出周围的境界。我们的心若不静,就是外面的境界,也混乱了我们的心,所以同样的意思。

同样要有水,水要清净,才能够滋润我们的慧命。

【无量义经集选】法譬如水能洗垢,若井若池若江河,溪渠大海悉能洗,洗垢法水亦如是。

所以《无量义经集选》就这么说:「法譬如水能洗垢,若井若池若江河,溪渠大海悉能洗;洗垢法水亦如是。」

这段也就是前面所说过的意思--法譬如水,水就是能够洗涤脏的东西,再怎么脏,只要有水可洗,它就会干净。无论是井水、池水、江河的水,都是一样能够洗涤垢秽,这就是水性。

我们人人的人性也是一样,在不同的人,却是不同的性。是不是叫做不同的性呢?其实性都一样。我们一般人都说:「他的性子就是这样…他的性子就这样…他很急性…他就是这样慢慢来…」这种实在说起来,性都相同,只是习性、习气。

所以会各人看起来,各人的习气不同,这都是经过了熏习过的性,不是我们清净的本性。所以这个习性,唯有法能够来降伏我们。

那善念的性是人人本具,所以说水性是一,就是相各异。

水性是一水各异,法性如是无差别。

水性都是一样,但是水的名相就是不一样。

河水、泉水、溪水、江水,偏偏它的名相就是不一样,但是水性是相同的,这就是叫做名相。虽然名相不同,但是「性」是相同的。

「法性如是无差别」,我们的法性都是一样,和水一样,都没有差别。只是它的名相不同,只是受环境的限制--水若在海里说是海水;同样是水,它从土地里面的水脉抽出来,那叫做地下水;原来出泉水的,同样它也是地下水,不过,只要为它造一口井,它偏偏就被叫做井水。

井水就是它不断自己很自动,从地底一直涌出来;只要我们用很自然去取这个水来用,这水就能够很自然,不断涌现涌泉出来。

但是我们现在的人,就是取用无度啦,将地下水不断不断一直抽,取用无度,所以地底的水已经一直消失。水脉的水消失,不只是井水干掉了,其实整个土地一直陷下去。

就好像说一颗水果,它本来充满了水分,这个水分若干掉,这个水果就会整个干瘪掉。

就有这样一个故事--

两只鸟,一只公鸟一只母鸟,为了准备母鸟要生蛋了,所以它们就去筑巢。这个巢筑好后,它们就要储备粮食,所以把这个水果咬来在鸟巢里面。本来整个巢放的水果已经满了,经过了一天二天之后,水果忽然间就这么缩水了。

这只公鸟就对母鸟很不满,就说:「可能你偷吃水果?」「我没有啊!我也是跟你一样在外面,想要再筑巢准备生子。」他说:「要不然这个巢里面的水果,早上要出去时还满满的,现在怎么都变少了呢?」母鸟说:「我不知道。」

所以这只公鸟很生气,一直怀疑母鸟,所以用着它很凶恶的嘴,一直啄啄啄,啄到这只母鸟遍体鳞伤,就这样跌到树下就死了。

之后一阵雨来,鸟巢里的水果又满起来了;看一看,原来每一颗是失去了水分,不是减量,是失水分啦。这只公鸟才开始很忏悔,都是自己的性子这么不好,就这么冲动。母鸟才要为它生小鸟,在自己一时无忍,暴躁的性情一起,所以它损坏了生命。不只是和它同飞、同出,同时建筑鸟巢的这只母鸟,让它生命丧失掉;肚子里的鸟蛋也没了。

所以说起来,人间都是只看这个境界,我们的心都是受这个境界在转。本来就没减少的东西,只是缺水;水缺少了,所以东西就会缩小。

土地不就是这样吗?我们人自己一直去抽水,抽到未来人类的水资源都没了,不就是像在自杀吗?所以这种的无形的伤杀,伤杀大地,其实也是伤杀人命。

我们曾经说过,人的生命不能缺水,大地万物也不能没有水,没有水就没有生机了。所以这个净水清流,对我们是多么重要!

各位,这净水清流,若把它化为法水,法水就是要用来洗涤我们人心灵的垢秽;人心灵的垢秽若能够洗净,那大地万物才能够繁荣自然的生机。

所以请大家要时时多用心。

出处:http://moya.iyard.org/bin/view/Blog/BlogEntry1788

16 August 2010

人间菩提 - 2010年8月16日 - 大林慈院十周年庆



菩提大林 安乐身心喜无忧
【证严上人8月16日志工早会开示】

大林慈济医院欢度十周年庆,八月十六日志工早会,证严上人感染那份人人轻安自在而法喜充满的氛围,感动而言:「十年了,从那样一片荒芜的甘蔗园开始。『田中央的大病院』,在一大片农地里树立起来的医院,已经十年了。」

想起十年前,与大林慈院前陈院长、林俊龙前院长等,亲手将守护生命的那块磐石安放在大厅里,大林慈院即天天在抢救生命,守护生命,守护健康。上人感言从心而出:「的确是守护爱啊!因为有慈济医院在大林,带动了当地的繁荣,都是在守护生命中,同时带动了生机。」

狂乱病相交结缠 医护药师众引航

八月十五日,大林慈院十周年院庆,人在花莲的上人一早打开连线的视屏,等待院庆开始期间,心情恬安静寂,心境美好。回想五周年庆时,医护人员和慈济人演绎《药师如来十二愿》音乐剧,表达世间俗情的相缠、人生的拉扯;流光转换,十周年庆典上,同样的演绎拉扯力道更为强劲摄心,众人呈现「东方琉璃的光」,把大林慈院悲智双运带动地方社会祥和的作为,展现无遗。上人赞叹:「所以守护生命的磐石坐镇,需要悲智双运的导师来引航。」

那引航的导师,在医院门外大庭上,由来自六院的医疗团队,用一个心型队伍所展现的法船。一个力接一个力,一手接着一手搭在肩上,上人赞叹那是众志「合和互协」,人人合力以和供养。「那种众志合和、互协,一心构造起来的大船师,运载群生,要度生死河,多少的病苦,辗转在生命交关之际,恢復了健康.....」

举《无量义经》经文「晓了药性,随病授药」,上人表示,多少的罕见病例,辗转在大林群医团队用心投入下,晓了病相,因病投药,而一一能得救。佛陀二千多年前的期许,由慈济医疗志业运载着一群曾经有病有苦的人,度过了生死河,到达了安乐身心无忧的彼岸,人人用心付出,构造出人间社会的医疗典范。上人赞叹:「慈济医疗人文完整地带动,真的在大医王的分别病相。」

东方琉璃照十方 守护生命敬供养

十年前大林慈院启业时,人员三百多一点,十年过去,仍有二百八十多人与慈院共存,织就十年的歷史印记。上人赞叹:「真正的有家的感觉,好像一个大家庭的兄弟姊妹们,那样合心的爱守护家的志业,就是给我最大最大的供养,最大的礼。」

「田中央的大病院」,以高科技抢救生命,也以草根人情,耕耘着周围一片土地。取院区外围的一角,医护同仁与慈济人开闢「大爱农场」,以耕作稻米、菜蔬等作物。收成时,众人齐聚田里採地瓜叶、摘小黄瓜,丰硕的成果,如同十年有成的医疗成效。上人欢喜赞叹:「这就是在大林,觉有情的菩提大林中,农夫播善种子,耕耘大福田。」

大林慈院「大爱农场」每年收成的稻穗,供做岁末祝福福慧红包制作,上人表示穗穗的稻种,可以在人人手中,在人人的家庭里,让人人做一个福的种子,一生无量,无量从一生。而大林医疗团队能文能武,可医、可耕,医治病人也勤耕大地,展现无上的生命力。

病父四女谁依怙 能医能耕勤行经

救护生命也救度众生的,落实在陈副院长身上,是单一个科撑过四、五孤独的岁月,将多少生命在手中拉回。此外新陈代谢科的陈品汎医师,将病患的四个女儿接回家中照顾,让单亲爸爸安心养病。上人赞叹:「贫穷、病苦,只要为众生付出,我们的医师要他做什么都甘愿,不是活佛菩萨谁能做得到呢?」

大林慈院启业十年,大爱农夫播善种子,一粒粒的种子已经成林。悲智双运,疗治身心的作为,上人赞叹:「所以医疗人文,心志尽使命,大家都已经尽使命了,能文能武的良医,都很令人感动。」

喜见医疗志业合心耕耘有成,上人亦感恩所有的志工菩萨们,做为院内的桥樑,从一片荒芜的土地时开始陪伴,终至医院的成长茁壮。「没有你们的力量,没有你们的付出,没有你们的爱,没有你们的作伴、陪伴,也无法真正那么地完整无缺。所以师父在这里也要跟你们说感恩啊!」

静思晨语 - 2010年8月16日 - 91 - 回观转念心佛无二





人生烦恼的事情很多,每一天什么人没有烦恼呢?对自己的生活,对自己心理所要求的;对人人,我们和大家互相相处,听声音、看脸色,是否每件都很顺心适意呢?难啊!何况说这么多天灾人祸,十有八九不如意的事情。

所以烦恼偏多,就是因为烦恼偏多众生造业。业,众生的业力很重,所以互相牵引,才会致使人间,没有一天宁静的好日子。

要如何能够使天下减轻灾难,人人和睦相处?唯有要从「心」!众生若能够回观反照自己的心,相信我们心境分明,就能够远离灾难、远离烦恼。所以,佛陀为了要使众生反观自性,他就来人间设权施教。

我们现在的众生,虽然听闻佛法,知道说要修行,知道说佛法能够洗净我们心的烦恼,能够脱离三途,所以大家愿意修行,但是无法发大心。众生还是私我,那个私的我很重,又畏惧三图轮回受恶业;所以佛陀没办法,将这个菩萨法入众生的心。所以,佛陀应小机、施小教,先应小乘求独善,这这就是开始设方便法,就要先说「声闻解脱法」。

佛陀慈愍,设权施教,应小乘求独善,畏惧三途。

所以在四十多年间来,佛陀也很辛苦。因为这些众生只是畏三途,佛陀开始说法,让大家知道除了人道之外,还有畜生道,有饿鬼道,有地狱道。现在在做人就已经很辛苦啊,将来还要堕入三途,所以他害怕,又如果没有堕入三途,又还在六道轮回中,众生畏惧了,所以开始想要了解要如何来脱离六道?要如何远离三途?这完全都是在独善其身--「如何我不会堕入三途?」又或者是「如何能够脱离六道轮回?」

这不就是只为了自己吗!没办法啊,佛陀若不适应众生的根机,佛教无法施展出去。因为人人无法一下子就说:「好,我去救度别人。」

「救别人,其实是救自己」,这种的法,大家还无法接受,所以佛陀就要以四十多年的时间循循善诱。等到根机因缘成熟,佛陀还是慈悯,他就「舍权说真实法」。

轮回受恶业苦,四十余年,根机因缘成熟,舍权说真实法。

这最近一直对大家说:「《无量义经》,是《法华经》的开经。」

每一回若诵到《无量义经》,我们就能够体会,它和人群社会是如此接近。原来佛陀说法,就是要让我们能够接近人群,就是要让我们投入人间。这就是佛陀四十多年的心怀,他觉悟之后要对大家说的话,是这么生活化,在人间不离开人间佛法。

不过,我们众生,「往昔至今,习性深着。」各位,我们真的习气很重,不知在六道轮回已经多久了?无央数劫,无法去计算!到底我们在六道轮回,已经是多久,无法说了!

所以每一生世,看,世代交替,每一个时代,那个文化都不同。回归过去古时候,不要说多远以前,就以我们的时代和你们的时代,就已经差很多了。在家庭伦理、人伦道德的观念,就已经不同了;从家庭开始,一直到社会在流行的风气,差得更多。所以说起来,只在短短不到百年的时间,从人的生活、穿着,生活中所需要的用具,和现在都不同了。

在我们的时代,七八十年以前,和我们在生活这七十多年间,就能够看到,那时候很多地方,都是点油灯、点蜡烛;那个时候,厨房里都是大灶、小灶、炭炉。现在若跟大家说油灯,比你们年纪轻的,他们就听不懂了;你若跟他说,他也会问:「什么叫做油灯?」大家听不懂了。要说大灶、小灶、炭炉,我相信更年轻的,他们也听不懂。

光说在这短短几十年间,生活用具不同,现在的瓦斯炉,现在的电灯,现在的空调…大家盖房子,都是冬天有暖气、夏天有冷气,随手开关一开,室内通明,这是现代人的生活。现代人若没有这些东西,他们生活很辛苦;一天若没电,这么热没有冷气,要看东西没有电灯…他们不知道要怎么活下去?因为现在的建筑,墙都是封起来的,真的没电、没有空调,真的是无法生活下去。

所以常常说,我们建筑要学以前的人,要好好窗户开大,阳光让它进来,风让它能进来,这就是我们精舍一向的建筑。尽管现在的这个社会如何流行,现在的生活,我就是一直对大家说:「我们要较朴素的生活,我们的建筑必定要风能对流,光线必定要能进来。」

因为生活在现在变动很快,从文明的生活已经引起了建筑,高得很高,空调、电梯,都是人生活的必需品。现在科学家已经提出,温室效应,二氧化碳、空气污染很大;空调、电梯都是要靠电,造电过程中的二氧化碳,会产生很多。所以未来的生活,人人不知道要如何过?

还有水资源也是一个威胁,哪一个家庭生活不是靠水啊?生活中大家吃喝拉撒,哪一样不是要用水呢?若是哪一个家庭,一天若停水啊,一个家庭多少人,那间厕所就很难用了。

看,生活中必须要的,我们已经在这几十年间啊,这样耗用穷尽了,已经把它用得快要没有了,甚至对空气污染也很大。所以未来的果报是什么呢?这都是大家没有想到未来,只是将我们过去的刻苦耐劳,已经随着时代放弃了。不知道如何能刻苦耐劳、克己、克勤、克俭那种的生活,现在的人已经没有,那个习惯了。

刚才说的,连炭炉、大、小灶,他们都听不懂了,连油灯也听不懂了,不会用了。这种已经将生活中好的良能都放弃,享受现在的功能,这已经成了习性,所以我们的习性深着。

现在都是靠电、靠水、靠冷气、靠现代的生活,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性。不会爬楼梯,何况盖得那么高,不知道要怎么办?

所以这个社会愈来,就是那个欲不断地诱引;所以人享受的心,那种奢华的生活,引起了人人这种的习性深着,变成了这个根对境那不同的性欲。因为很多、很多外面的境界,培养出不同样的习性。

爱抽烟的人,要他戒烟的习性戒不掉,那就是一念的心;爱喝酒的人,你要他戒酒,那个习性,他不喝酒不行,也是一个欲念。

一位医师带着一位检查官,要来与我见面,这位检察官他是一位素食者,佛教徒素食。他来和他聊天的时候就跟他说:「我们慈济大家都是素食,医院也是素食,你有素食吗?」我们这位医师听到,他觉得很惭愧,才跟他说:「既然你这么说了,我很不好意思,我可能现在开始要学着素食。」

把这位检察官带来我的面前,他就自己这样说:「很惭愧,我现在才知道要素食。」我说:「慈济本来就素食,你在这里十几年了,你怎么不知道要素食?」「知道,就是不习惯。」我说:「不是不习惯,是你贪那个口感;一时的口感、口欲,所以你就不肯素食。」「我现在开始要了。」这就是性欲。

往昔至今,习性深着,不同性欲,爱恨情仇。

同样叫做性欲,这生活的习性,在这种的环境中,他外面还有更多数那种的生活环境。所以不同习性那就会引起了很多,光是吃就有这样,何况人与人之间的爱恨情仇?已经养成了很多的这个性欲,那这个爱、恨、情、仇,这善恶因缘,不好的缘把他一拉就去了;向恶的因缘,那就苦受牵绊。

善恶因缘,苦受牵绊,回观转念,心佛无二。

那因为爱、恨、情、仇因缘会合,他就这样牵牵绊绊。这个苦的受、感受,割不断的情,就是这样缠、这样牵、这样绊,很复杂。所以我们应该要,「回观转念、心佛无二」。其实是这么简单。

常常跟大家说:「心、佛、众生三无差别。」我们偏偏要让习性、欲念,这样把我们牵绊住;所以佛陀,不得不设种种说法方便,以此种种说法的方便,来深入众生的心。一直过了四十几年后,现在佛陀开始要开权显实了。应根机,因为这些根机已经成熟了,所以现在佛陀开始说《法华》。

《法华》之前说《无量易经》,要让我们众生,这个心、佛、众生无差别,要让我们赶快会合。所以你们若常常在诵念《无量易经》,其实经中所说的,不也都在阐明社会众生的性欲,习气、生活等等…爱恨情仇所产生的这个罪恶烦恼;所以众生才会受尽了很多的苦磨。不都是这样吗。

所以佛陀开始,要把他隐藏在内心的本怀,完全释放出去,开权显实。因为也四十多年了,所以众生的根机,应该都差不多是要成熟;佛陀在世间的时间也差不多了,所以不得不现在开权显实。

一句话说:「心、佛、众生三无差别。」所以大家真的在日常生活中,要好好用心。

一直跟大家说,修行没什么可修,就是习气。往昔、过去到底是几生世?我们忘记了,不知道,无法计算,从当时累积习气一直到现在;所以请大家用心去改除习气,反观自照。

请大家要时时多用心。

出处:http://moya.iyard.org/bin/view/Blog/BlogEntry1787